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培优卷(四)(含解析)

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培优卷(四)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选择题(本大题包给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
2.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 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3.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4.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5.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6.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属于无机物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
C.由4中元素组成 D.由31个原子构成
7. 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B. 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8.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炉具清洁剂可用来去除油污
B. 活性炭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
C. 食盐水可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D. 合肥南站能自动开合的智能天窗可实现节能降耗
9.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 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X的化学式为CH2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水的组成 B. 验证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2.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 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 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
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烧碱、氨水、一乙醇胺、海水等作吸收剂。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含碳燃料被广泛应用,写出一种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采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有人建议将二氧化碳通过加压,压入海底。有人反对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会改变海底海水的pH,从化学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是:。
(3)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碳替代的一个例子:。
(4)“碳中和”的含义是:。
14.(6分)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利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口进入(填“a”或“b”);
②若想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B装置中加入,气体应从口进入(填“a”或“b”);
15. (6分)某同学以金泥(含有Au、CuS、ZnS等)为原料制备(Au)和Cu的流程如图所示:
易升学同学查阅资料已知:
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
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Cu、Zn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ZnO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SO2,若SO2直接排放会导致。
(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CuO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
(3)“过程Ⅲ”分离Au的操作是____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6分) 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
(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14. 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
(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
猜想一:H2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CO和H2
甲中现象:。 乙中无水CuSO4变蓝,丙中变浑浊。 猜想______正确
注意:若答对第(3)(4)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反思与交流】浓H2SO4的作用:。
(4)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450℃或者550℃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零率以及pH值如图所示,分析______℃时以及______(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17.(5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0g。请计算:
(1)生成O2的质量为_____g。
(2)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分数。
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培优卷(四)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选择题(本大题包给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泥土的混合、成型并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泥土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泥土的烧结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本题选择D选项。
2.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 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答案】D
【解析】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能有效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减少白色污染。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直接排放生活污水,污染土壤和水源。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故选项D符合题意。
3.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答案】B
【解析】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故选项A正确;
B.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故选项B错误;
C.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C正确;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故选项D正确;
4.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不能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表示的是一个比值,的单位是“1”而非“g”,故选项A错误;
B.硼字的偏旁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B错误;
C.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则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故选项C正确;
D.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5,故选项D错误。
5.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
【解析】A.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先将装置连接好,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A正确;B.加入药品后,为防止炸裂试管,需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对装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故选项B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气体,一产生气泡就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故选项C错误;
D.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炸裂热的试管,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选项D错误。
6.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属于无机物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
C.由4中元素组成 D.由31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由DEPA的化学式(C12H17NO)可知,该化合物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A错误;
B.DEPA中C、H元素质量比=12×12:17×1=144:17,故选项B错误;
C.DEPA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C正确;
D.DEPA由C12H17NO分子构成,每个DEPA分子由12个C原子、17个H原子、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故选项D错误。
7. 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B. 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答案】C
【解析】A.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A错误;
B.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C正确;
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D错误。
8.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炉具清洁剂可用来去除油污
B. 活性炭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
C. 食盐水可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D. 合肥南站能自动开合的智能天窗可实现节能降耗
【答案】C
【解析】A.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来去除油污,故选项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故选项B说法正确;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不能与食盐水反应,食盐水不能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合肥南站能自动开合的智能天窗,可在房屋需要散热的时候会自动打开,减少通风系统的运转,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故选项D说法正确。
9.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 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X的化学式为CH2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D
【解析】A.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①是由CO2反应转化为CO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高温2CO,故选项A错误;
B.固碳酶是该过程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故选项B错误;
C.由X的模型图可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项C错误;
D.该过程反应前的物质是无机物CO2,反应后最终所得物质为有机物C2H4,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故选项D正确。
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B
【解析】A.曲线图可知,曲线①表示的气体含量减少,则该曲线表示是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②表示的气体含量增加,则该曲线表示CO的含量变化,故选项A错误;
B.由于反应生成CO,故该过程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故选项B正确;
C.该曲线只有氧气和CO含量的变化,不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即只能推断蜡烛中含有C元素而不能说明其中是否含有H元素,故选项C错误;
D.由曲线①最终的值不为零可知,反应结束后容器内氧气并未完全被消耗,故选项D错误。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水的组成 B. 验证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A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
B.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B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C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可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D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
12.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 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 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
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答案】C
【解析】A.没有说明温度,无法判断NaCl和CaCl2溶解度的大小,故选项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B错误;
C.由题图可知,在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0.04g,故选项A正确;
D.450℃时CaCl2溶解度小于0.04g,此温度下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0.03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烧碱、氨水、一乙醇胺、海水等作吸收剂。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含碳燃料被广泛应用,写出一种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采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有人建议将二氧化碳通过加压,压入海底。有人反对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会改变海底海水的pH,从化学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是:。
(3)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碳替代的一个例子:。
(4)“碳中和”的含义是:。
【答案】见解析。
【解析】(1)C+O2CO2(合理即可);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3)选用清洁能源如:氢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用电器替代含碳燃料燃烧;
(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等(大致相等)。
14.(6分)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利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氢气从口进入(填“a”或“b”);
②若想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B装置中加入,气体应从口进入(填“a”或“b”);
【答案】(1)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2)a 浓硫酸 b
【解析】(1)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氢气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所以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是氢气从a口进入;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洗气是时应该长进短出,所以要得到干燥的氢气,可在B装置中加入浓硫酸,气体应该从b进入。
15. (6分)某同学以金泥(含有Au、CuS、ZnS等)为原料制备(Au)和Cu的流程如图所示:
易升学同学查阅资料已知:
①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含硫化合物转化为氧化物。
②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Cu、Zn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ZnO烟尘。
(1)“预处理”中会产生SO2,若SO2直接排放会导致。
(2)“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CuO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______。
(3)“过程Ⅲ”分离Au的操作是______,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酸雨 (2)金 (3)过滤 将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硫酸铜,提高铜的产率
(4)Fe+H2SO4===FeSO4+H2↑
【解析】(1)若SO2直接排放,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会导致酸雨;
(2)热空气流充分加热的目的是将Cu、Zn转化为氧化物,并完全分离出ZnO烟尘,银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所以“过程Ⅱ”产生的固体a中,除CuO外一定还有的物质是Au;
(3)“过程Ⅲ”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银不与硫酸反应,分离固体Au和滤液的操作是过滤,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将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硫酸铜,提高铜的产率;
(4)“系列进程”中有一步是向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这一步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16.(6分) 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
(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14. 已知H2与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制成纳米铁粉。某小组进行探究并完成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H2能与CuO反应生成H2O,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②CO2与无水硫酸铜不反应
(1)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气体成分,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
猜想一:H2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CO和H2
甲中现象:。 乙中无水CuSO4变蓝,丙中变浑浊。 猜想______正确
注意:若答对第(3)(4)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反思与交流】浓H2SO4的作用:。
(4)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如图所示450℃或者550℃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零率以及pH值如图所示,分析______℃时以及______(酸性或碱性)处理效果更好。
【答案】(1)水蒸气Ca(OH)2+CO2===CaCO3↓+H2O
一氧化碳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三
干燥气体,防止影响氢气的鉴别
550酸性
【解析】(1).H2O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证明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根据元素守恒,再结合其他猜想可知,剩余的气体还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则猜想三正确,且甲中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则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气体,而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则浓硫酸可干燥气体,防止影响氢气的鉴别。
(4)由图可知,550℃时除磷效果更好,且pH显酸性时效果更好。
17.(5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0g。请计算:
(1)生成O2的质量为_____g。
(2)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分数。
【答案】(1)9.6 (2)74.5%
【解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29.6g-20.0g=9.6g;
解:设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
X=14.9g
剩余固体中KCl的质量分数=×100%=74.5%
答: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74.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高考必刷卷 2024年全国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卷(二)2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