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乌市第31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问卷 高 二 化 学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3=60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B. 已知 ,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
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高低,如燃烧需要加热才能开始反应,A正确;
B.已知 ,则白磷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红磷比白磷稳定,B正确;
C.等质量的同一种物质气态的能量最大,液态次之,固态最低,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结冰是一个放热过程, 故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低,C正确;
D.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D错误;
故选D。
2. 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 Zn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Zn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 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
3.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物的浓度 B. 反应体系内的压强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物的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反应物的性质,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是外界的影响因素,故C正确。
4. 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C(s)+1/2O2(g)=CO(g) ΔH = -110.5 kJ mol-1
B. C(s)+O2(g)=CO2(g) ΔH = -393.5 kJ mol-1
C. 2H2(g)+O2(g)=2H2O(g) ΔH = -571.6 kJ mol-1
D. H2(g)+1/2O2(g)=2H2O(g) ΔH = -241.8 kJ mo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的燃烧热是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的热量,C(s)+O2(g)=CO(g) ΔH = -110.5 kJ mol-1不能表示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不选A;
B.碳的燃烧热是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的热量,C(s)+O2(g)=CO2(g) ΔH = -393.5 kJ mol-1能表示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选B;
C.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2H2(g)+O2(g)=2H2O(g) ΔH = -571.6 kJ mol-1不能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不选C;
D.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H2(g)+O2(g)=2H2O(g) ΔH = -241.8kJ mol-1不能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不选D;
选B。
5. 在一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B的转化率降低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 物质Z的体积分数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A的浓度为,再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即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详解】A.平衡逆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A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x+y>z,C不符合题意;
D.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4Fe(OH)2(s)+2H2O(l)+O2(g) =4Fe(OH)3(s)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 反应H2S(g)+ZnO(s) =H2O(g)+ZnS(s)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且ΔS<0,则ΔH>0
C. 反应3C(s)+CaO(s) =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 SiO2(s)+2C(s) =Si(s)+2CO(g)必须高温下反应才能发生,则ΔH>0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ΔS<0,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ΔH-TΔS<0,因此可知ΔH<0,A正确;
B.反应H2S(g)+ZnO(s) =H2O(g)+ZnS(s)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ΔH-TΔS<0,且ΔS<0,则ΔH<0,B错误;
C.反应3C(s)+CaO(s) =CaC2(s)+CO(g)中ΔS>0,因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ΔG=ΔH-TΔS>0,那么ΔH必大于0,C正确;
D.该反应熵增加(ΔS>0),因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所以ΔH>0,D正确;
故选B。
7.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详解】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
C.据图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
答案选A。
8. 在0.1 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HCN H++C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加水,平衡逆向移动
D. 滴加少量0.1 mol·L-1HCl溶液, 溶液中c(H+)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入NaOH固体,OH-与H+结合,促进平衡正向进行,A正确;
B.加入NaCN固体,溶液中CN-的浓度增大,促进平衡逆向进行,B错误;
C.加水,促进电离,平衡正向进行,C错误;
D.加入HCl,溶液中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进行,CN-浓度减小,D错误;
故答案为:A。
9.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Al(OH)3 Al3++3OH﹣ B. H2S 2H++S2﹣
C. Al2(SO4)3=2Al+3+3SO D. NaHCO3=Na++H++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Al(OH)3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OH)3 Al3++3OH﹣,故A正确;
B.H2S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HS- H++S2﹣,电离方程式只写第一步,故B错误;
C.硫酸铝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故D错误。
答案选A。
10. 在2A(g)+B(g)=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2mol·L-1·min-1 B. v(B)=0.3mol·L-1·s-1
C. v(C)=0.8mol·L-1·s-1 D. v(D)=1mol·L-1·s-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v(A)=2 mol·L-1·min-1,转化为B并换算单位,v(B)=0.0167 mol·L-1·s-1;
B. v(B)=0.3 mol·L-1·s-1;
C. v(C)=0.8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67 mol·L-1·s-1;
D. v(D)=1 mol·L-1·s-1,转化为B为v(B)=0.2 mol·L-1·s-1;
综上所述,0.3 mol·L-1·s-1数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B正确;
答案为B。
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的反应速率一定比的反应速率大
⑤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⑥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 ②⑥ B. 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如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不加快,故错误;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正确;
③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热,故错误;
④没有指定反应,也没有指定反应速率用方程式中的哪种物质表示,所以无法比较3mol/(L s)和1mol/(L s)的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错误;
⑤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故正确;
⑥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增加的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故错误;
②⑤正确,故答案选B。
12.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是1molC(s)的完全燃烧,而是1molC(s)的不完全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可燃物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要多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对于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的值越小,故△H1<△H2,故A错误;
B.反应 , 均为放热反应,1molS(s)的能量低于1molS(g),当产物相同,反应物的能量越高,则反应放热越多,故△H3>△H4,故B正确;
C. , 计量数不同,而反应热与计量数成正比,故前者放出的热量是后者的2倍,则△H5<△H6,故C错误;
D. , ,由于前者是放热反应,即△H7是负值,后者为吸热反应,则△H8为正值,故△H7<△H8,故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溶液中加入固体后颜色变深
B. 工业合成氨中,采用高压的条件
C. 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利用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氰合铁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3++3SCN—Fe(SCN)3,向硫氰化铁溶液中加入固体硫氰化钾,硫氰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硫氰化铁的浓度最大,溶液颜色变深,所以加入固体硫氰化钾后颜色变深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产率增大,所以工业合成氨中,采用高压的条件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气和碘蒸气反应生成碘化氢的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则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 mL 0.50 mol·L 1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A.根据实验过程的保温情况确定保温效果;
B.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
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详解】A.该装置的保温效果并不如量热计那样好,肯定存在热量的散失,故A错误;
B.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以知道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C错误;
D.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5. 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
B. 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C. B的转化率为40%
D. 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0.2mol·L-1×2L=0.4mol,转化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0.4mol:0.8mol=x:2,解得x=1,故A正确;
B、2min内生成0.8mol D,故2 min内D的反应速率υ(D)=0.8mol÷2L÷2min=0.2 mol·(L·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A)=3υ(D)/2=3×0.2 mol·(L·min)-1÷2=0.3 mol·(L·min)-1,故B错误;
C、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由方程式3A(g)+B(g)xC(g)+2D(g)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0.8mol×1/2=0.4mol,故B的转化率为0.4mol÷1mol×100%=40%,故C正确;
D、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断变化,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B。
16. 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物为X和Y,Z为生成物,X、Y、Z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05mol L-1,0.15mol L-1,0.10mol L-1,变化的浓度之比等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方程式为X(g)+3Y(g) 2Z(g),由三段法有: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100%=50%,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即该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故B正确;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受温度影响,则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选C。
17.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等于0),反应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①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②中应速率的方向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均成立,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和浓度有关,③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都是不变的,④不能说明。混合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所以⑤可以说明。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
18. 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图①表示在时刻充入了一定量,平衡逆向移动
B. 由图②可知,、满足反应:
C. 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D. 对于反应,图④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若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则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该时刻正反应速率不变,然后增大,与图像不符,A错误;
B.当温度为时,压强为比压强为时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则,对于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增大,符合图像;当压强为时,温度为比时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则,对于该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减小,符合图像,则由图②可知,、满足反应:,B正确;
C.由图③可知,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且,,,则三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3,由图③可知A没有完全转化为B和C,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应为,C错误;
D.对于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增多,与图像不符,D错误;
故选B。
19.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 L-1、0.3mol L-1、0.2mol 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 Z为0.3mol L-1 B. Y2为0.4 mol·L-1
C. X2为0.3mol L-1 D. Z为0.4mol L-1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X2(g)+Y2(g)Z(g)
开始(mol/L):0.1 0.3 0.2
变化(mol/L):0.1 0.1 0.1
平衡(mol/L):0 02 0.3
若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X2(g)+Y2(g)Z(g)
开始(mol/L):0.1 0.3 0.2
变化(mol/L):0.2 0.2 0.2
平衡(mol/L):0.3 0.5 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3,0.2<c(Y2)<0.5,0<c(Z)<0.3,因此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B。
20. 2NO2(红棕色)N2O4(无色)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d点:处于平衡状态
B. b点操作: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
C. 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减小
D. d点:υ正<υ逆
【答案】D
【解析】
【详解】A.d点透光率继续降低,说明NO2浓度增大增大,d点不平衡,故A错误;
B.b点透光率迅速降低然后增大,说明NO2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操作是将注射器的活塞向里推,故B错误;
C.2NO2(红棕色)N2O4(无色) 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NO2浓度减小,其透光率将减小增大,故C错误;
D.d点透光率逐渐降低,NO2浓度增大增大,反应逆向进行,υ正<υ逆,故D正确;
选D。
二、填空题
2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3.6kJ·mol 1,
查阅文献资料,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H H键 N≡N键 N H键
E/(kJ·mol 1) 436 946 391
①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氨分解反应NH3(g)=1/2N2(g)+3/2H2(g)活化能Ea1=300kJ·mol 1,则合成氨反应1/2N2(g)+3/2H2(g)=NH3(g)的活化能Ea2=___________kJ·mol 1。
③氨气完全燃烧生成N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的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Ⅰ.2NO2(g)+NaCl(s)=NaNO3(s)+ClNO(g) ΔH1<0  Ⅱ.2NO(g)+Cl2(g)=2ClNO(g) ΔH2<0 
则反应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ΔH=___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答案】(1) ①. △H=-92kJ/mol ②. 254kJ/mol ③. 4NH3(g)+3O2(g)═2N2(g)+6H2O(g) △H=-1266.8 kJ/mol
(2)2△H1-△H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键能数据,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E(反应物)-∑E(生成物),所以△H=(946+3436-6391)kJ/mol=-92kJ/mol;即热化学方程式为 △H=-92kJ/mol;
②根据①可知NH3(g)=N2(g)+H2(g) △H=+46 kJ/mol;△H=Ea1-Ea2,所以Ea2=Ea1-△H=254kJ/mol;
③已知:①N2(g)+H2(g)═NH3(g) △H=-46kJ/mol,②2H2(g)+O2(g)=2H2O(g) ΔH= 483.6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4NH3(g)+3O2(g)═2N2(g)+6H2O(g)可以由②×3-①×4得到,所以该反应焓变△H=-1266.8 kJ/mol;
【小问2详解】
目标方程式可以由Ⅰ×2-Ⅱ方程进行得到,而反应热也可以进行计算,所以△H=2△H1-△H2。
22. 可逆反应一定温度下,在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 Cl2 (g)和3mol H2O(g),发生反应:2Cl2 (g)+2H2O(g)4HCl(g)+O2 (g) ΔH>0,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有1mol Cl2 (g)发生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试回答:(1)-(3)(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降低温度,υ正_________ ,υ逆_____________ ,Cl2的转化率_______。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3)保持容器的压强不变,加入He,则 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
(4)反应生成了________ mol HCl,H2O(g)的转化率是________。
(5)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
【答案】(1) ①. 减小 ②. 减小 ③. 减小
(2)不变 (3)增大
(4) ①. 2 ②. 33.3%
(5)0.0125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2Cl2 (g)+2H2O(g)4HCl(g)+O2 (g) ΔH>0,降低温度,υ正减小 ,υ逆减小 ,平衡逆向移动,Cl2的转化率减小;
【小问2详解】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平衡不移动,则HCl的物质的量不变;
【小问3详解】
保持容器的压强不变,加入He,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 O2的体积分数增大;
【小问4详解】
根据数据,列三段式如下:
由数据可知,反应生成了2molHCl;H2O(g)的转化率是=33.3%;
【小问5详解】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化学平衡常数K===0.0125。
23.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根据图像,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继续充入CO,则CO的转化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与原平衡相比,CO的含量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答案】(1) ①. 减小 ②. 减小 ③. 增大
(2)cd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像,升高温度,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少,K值将减小。如果继续充入CO,平衡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会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只能减弱条件的改变,所以与原平衡相比,CO的含量会增大。
【小问2详解】
a.v生成(CH3OH)=v消耗(CO),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b;
c.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c;
d.根据化学平衡定义,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
选cd。
24.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4)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 mol·L-1,c(H2)=1.5 mol·L-1,c(CO)=1 mol·L-1,c(H2O)=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____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答案】 ①. ②. 吸热 ③. 830 ④. 逆向
【解析】
【分析】(1)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2)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大来分析;
(3)根据c(CO2) c(H2)=c(CO) c(H2O)可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据此判断;
(4)根据800℃时,Qc=与K比较判断反应方向,如果Qc>K,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果Qc=K,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如果Qc<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1)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
(2)由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大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根据c(CO2) c(H2)=c(CO) c(H2O)可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1,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此时温度为830℃;
(4)Qc===1>K,所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乌市第31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问卷 高 二 化 学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3=60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B. 已知 ,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C.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
D. 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2. 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 Zn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3.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反应物的浓度 B. 反应体系内的压强
C. 反应物性质 D. 反应物的状态
4. 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C(s)+1/2O2(g)=CO(g) ΔH = -110.5 kJ mol-1
B. C(s)+O2(g)=CO2(g) ΔH = -393.5 kJ mol-1
C. 2H2(g)+O2(g)=2H2O(g) ΔH = -571.6 kJ mol-1
D. H2(g)+1/2O2(g)=2H2O(g) ΔH = -241.8 kJ mol-1
5. 在一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B的转化率降低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 物质Z的体积分数增大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4Fe(OH)2(s)+2H2O(l)+O2(g) =4Fe(OH)3(s)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 反应H2S(g)+ZnO(s) =H2O(g)+ZnS(s)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且ΔS<0,则ΔH>0
C. 反应3C(s)+CaO(s) =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 SiO2(s)+2C(s) =Si(s)+2CO(g)必须在高温下反应才能发生,则ΔH>0
7.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是
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8. 在0.1 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HCN H++C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加水,平衡逆向移动
D. 滴加少量0.1 mol·L-1HCl溶液, 溶液中c(H+)减小
9.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Al(OH)3 Al3++3OH﹣ B. H2S 2H++S2﹣
C Al2(SO4)3=2Al+3+3SO D. NaHCO3=Na++H++CO
10. 在2A(g)+B(g)=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2mol·L-1·min-1 B. v(B)=0.3mol·L-1·s-1
C. v(C)=0.8mol·L-1·s-1 D. v(D)=1mol·L-1·s-1
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的反应速率一定比的反应速率大
⑤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⑥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 ②⑥ B. 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12.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
B. ,
C. ,
D. ,
13.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溶液中加入固体后颜色变深
B. 工业合成氨中,采用高压的条件
C. 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利用率
14.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 mL 0.50 mol·L 1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
15. 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
B. 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C. B的转化率为40%
D. 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6. 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17.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8. 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A. 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图①表示在时刻充入了一定量,平衡逆向移动
B. 由图②可知,、满足反应:
C. 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D. 对于反应,图④y轴可以表示Y百分含量
19.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 L-1、0.3mol L-1、0.2mol 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A. Z为0.3mol L-1 B. Y2为0.4 mol·L-1
C. X2为0.3mol L-1 D. Z为0.4mol L-1
20. 2NO2(红棕色)N2O4(无色)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d点:处于平衡状态
B. b点操作: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
C. 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减小
D. d点:υ正<υ逆
二、填空题
2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3.6kJ·mol 1,
查阅文献资料,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H H键 N≡N键 N H键
E/(kJ·mol 1) 436 946 391
①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氨分解反应NH3(g)=1/2N2(g)+3/2H2(g)的活化能Ea1=300kJ·mol 1,则合成氨反应1/2N2(g)+3/2H2(g)=NH3(g)的活化能Ea2=___________kJ·mol 1。
③氨气完全燃烧生成N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的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Ⅰ.2NO2(g)+NaCl(s)=NaNO3(s)+ClNO(g) ΔH1<0  Ⅱ.2NO(g)+Cl2(g)=2ClNO(g) ΔH2<0 
则反应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ΔH=___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22. 可逆反应一定温度下,在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 Cl2 (g)和3mol H2O(g),发生反应:2Cl2 (g)+2H2O(g)4HCl(g)+O2 (g) ΔH>0,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有1mol Cl2 (g)发生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试回答:(1)-(3)(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降低温度,υ正_________ ,υ逆_____________ ,Cl2的转化率_______。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
(3)保持容器的压强不变,加入He,则 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
(4)反应生成了________ mol HCl,H2O(g)的转化率是________。
(5)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
23.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
(1)根据图像,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继续充入CO,则CO的转化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与原平衡相比,CO的含量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24.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4)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 mol·L-1,c(H2)=1.5 mol·L-1,c(CO)=1 mol·L-1,c(H2O)=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____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微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考场仿真培优卷(四)(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