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溶液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答案)

9.1认识溶液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有(  )
A.面粉 B.酒精 C.汽油 D.蔗糖
2.下列选项中,由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有气泡冒出,触摸试管外壁,感觉放热 旋紧瓶塞,振荡,软塑料瓶变瘪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结论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是不同的
A.A B.B C.C D.D
3.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若a处液面降低,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组合的是(  )
液体 物质
A Ca(OH)2溶液 CO2气体
B H2O 氢氧化钠
C H2O 硝酸铵
D 稀盐酸 石灰石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
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
5.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B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C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分子
D 60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氧气分子间隔变小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变条件,能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B.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C.汽油除油污和洗涤剂除油污原理相同
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对下列现象和事实,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和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燃着的蜡烛一扇即灭 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D 体温计中的水银球受热后膨胀 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增大
A.A B.B C.C D.D
8.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操作Ⅲ分别是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B.操作Ⅰ是溶解
C.操作Ⅱ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D.操作Ⅲ是过滤
9.归纳和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减小
C.石油分馏可炼制出汽油、煤油等多种物质,所以石油分馏属于分解反应
D.燃烧、呼吸作用的过程都伴随着放热现象,所以化学反应都一定伴随放热现象
10.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 C.硝酸铵 D.氯化钠
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纯碱 B.面粉 C.食盐 D.酒精
1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通过加水鉴别的是
A.硫酸铜和硫酸钠 B.碳酸钙和碳酸钡
C.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D.氯化钠和氯化钙
1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花生油 C.白酒 D.食盐
1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 B.面粉 C.食盐 D.植物油
15.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关于海水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直接电解海水可获得金属镁
C.海水“晒盐”过程是蒸发结晶过程
D.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可用来提取化工原料
三、综合应用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城镇居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家庭厨房中的食盐、醋酸、味精、花椒面等调味品分别与水混合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功能。
(3)遂宁是四川省第一个获得“森林城市”的地级市,“森林遂宁”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其反应原理为:6CO2+6H2O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酒驾”是近年来热门话题之一,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17.(1)下面是教材下册中“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活动与探究。请你一同完成该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固体 NH4NO3固体 NaOH固体
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
溶解现象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变化 温度无明显变化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结论(“放热”或“吸热”) 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放热和吸热现象 ① ②
③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说明NH4NO3固体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填“<”或“>”或“=”符号)。
(2)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 ,D是 。
18.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填序号)。
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④氨气易溶于水
(2)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
参考答案:
1.BD
2.AD
3.BD
4.CD
5.AB
6.C
7.B
8.A
9.A
10.C
11.B
12.A
13.B
14.C
15.B
16.(1)CH4
(2) 花椒面 乳化
(3)C6H12O6
(4)+6
17. 吸热 放热 > CO CuO
18. ② CO2+H2O═H2CO3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一模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10.1金属与合金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