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B(深圳卷)(含解析)

2024年化学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B(深圳卷)
九年级化学
(本卷共16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Fe-56 Ca-40 Mg-24
一、单项选题I(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描述中只表现物理变化的是(  )
A.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 B.燃烧着的石蜡也在熔化
C.往生石灰中加水,把鸡蛋煮熟了 D.活性炭吸附冰箱的异味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C.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施用适量磷肥
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转化1使正常雨水的pH≈5.6
B.图1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图1、图2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D.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6.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7.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天线金属丝的主要成分有高纯度钼,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钼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属于金属元素 B.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
C.钼元素的符号为MO D.钼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中x为12
8.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社会
①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 ②重金属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解毒 ③实验时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 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①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玻璃钢和不锈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③“低碳”就是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①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症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有效防止煤气中毒 ③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①Mg(OH)2能治疗胃酸过多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③可以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二、单项选题II(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多米诺趣味实验,如图,假设每次生成的气体都能使后续实验顺利进行。下列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蕊溶液变红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只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也可以使整个实验顺利进行
10.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 B.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使用智能手机APP采集环境中的压强数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激光笔引燃烧杯内的红磷,红磷燃烧前后测得压强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曲线a→b说明红磷燃烧放出热量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D.装置内温度,c点远低于a点
12.如图为有关水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①会放出大量的热 B.转化②⑤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转化③只能通过氢气燃烧实现 D.转化④⑥的反应类型一定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题,共30分)
13.(7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碱的四条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 色。
(2)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②的发生,反应后“〇”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
(3)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不可能选择的是______。
A. B.
C. D.
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④,小明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
(4)向Ca(OH)2溶液和NaOH溶液中分别吹气(如图3、4),从图4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图3实验无明显现象。
(5)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和CO2发生了反应:小明向盛有CO2软塑料瓶中倒入NaOH溶液(如图5)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结论。但同组同学小李质疑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小明再向瓶内加 (试剂名称),观察到 现象,从而确定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
14.(8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气体制取实验。

(1)如图仪器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装置B制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如果使反应产生的气流平稳,可选用发生装置 与收集装置D的 (选填“②”或“③”)导管口连接。
(3)上图装置E(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与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连接,用于氧气的性质实验。向装置E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在燃烧匙内加入少量硫,点燃后伸入该装置,可以看到 。
(4)在管口④处放一团随有某溶液的棉花团,能吸收反应产生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则棉花团蘸取的溶液是________。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稀盐酸
15.(7分)化学兴趣小组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CuSO4)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
③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
(1)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猜想I:Mg;猜想Ⅱ:Mg(OH)Cl;猜想Ⅲ:Mg(OH)2
【实验探究】
(2)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猜想I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2 加热试管②,将生成气体通入 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Ⅱ成立
实验3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CuSO4)的U形管。 猜想Ⅲ成立
【讨论分析】
(3)实验1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加热灰白色沉淀生成HCl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16.(8分)稀硫酸古时被称为“绿矾油”,在《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
(1)现在工业上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先将黄铁矿粉碎,然后按照以下流程制备硫酸:

①该工业流程中,先将黄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
②步骤Ⅱ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之一), 此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 、 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氧化”中的两项)。
③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之一)。
A.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稀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者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 — H+
C.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工业上可用稀硫酸除铁锈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图Ⅰ所示装置,测定某金属镁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中镁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下列问题:

①生成氢气 g。
②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2024年化学中考一模全真模拟卷B(深圳卷)
九年级化学
(本卷共16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Fe-56 Ca-40 Mg-24
一、单项选题I(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描述中只表现物理变化的是(  )
A.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 B.燃烧着的石蜡也在熔化
C.往生石灰中加水,把鸡蛋煮熟了 D.活性炭吸附冰箱的异味
【答案】D
【解析】A、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中加水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活性炭吸附冰箱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C.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施用适量磷肥
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答案】D
【解析】A、熟石灰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说法正确;B、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选项说法正确;C、磷肥能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可施用适量磷肥,选项说法正确;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转化1使正常雨水的pH≈5.6
B.图1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图1、图2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所以使正常雨水的pH约等于5.6,故A正确;B、图2中二氧化碳、水、碳酸均是含碳的无机物,所以没有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B错误;C、图1、图2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故C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故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D正确。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
D.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A、“干冰升华”是由于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错误;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正确;D、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不变,错误。
故选C。
6.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B
【解析】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那么溶于水,分离固体和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正确;B、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将一氧化碳除去,不能将二氧化碳除去,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正确;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正确。故选B。
7.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天线金属丝的主要成分有高纯度钼,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钼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属于金属元素 B.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
C.钼元素的符号为MO D.钼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中x为12
【答案】C
【解析】A、钼有金字旁,所以钼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故选项说法正确;C、元素符号的书写,第二个英文字母要小写,所以钼元素的符号为Mo,故选项说法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2=2+8+18+x+2,x=1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8.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社会
①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 ②重金属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解毒 ③实验时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 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①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玻璃钢和不锈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③“低碳”就是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①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症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有效防止煤气中毒 ③添加过量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①Mg(OH)2能治疗胃酸过多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③可以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案】D
【解析】A、①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电话报警,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说法不正确;②牛奶和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变性,故能减缓人体中毒,说法正确;③实验时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B、①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说法正确;②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不正确;③“低碳”就是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C、①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症,说法正确;②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说法不正确;③添加过量防腐剂来延长食品保质期,但会危害人体健康,说法不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
D、①Mg(OH)2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说法正确;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说法正确;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沬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故选D。
二、单项选题II(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多米诺趣味实验,如图,假设每次生成的气体都能使后续实验顺利进行。下列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蕊溶液变红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只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也可以使整个实验顺利进行
【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过氧化氢溶液压入到盛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过氧化氢再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的氧气,又将稀盐酸压入到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到石蕊试液中,能使紫色的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能澄清放入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A、由上述分析可知,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由上述发生的反应可知,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只涉及到: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由于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也可以使整个实验顺利进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 B.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A、根据维生素D2的化学式(C28H44O)可知,维生素D2中含碳化合物,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B、根据维生素D2的化学式(C28H44O)可知,一个维生素D2分子中含有28+44+1=73个原子,故B错误。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12+44×1+16=396,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8):(1×44):16=84:11: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故D错误。故选A。
11.使用智能手机APP采集环境中的压强数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激光笔引燃烧杯内的红磷,红磷燃烧前后测得压强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曲线a→b说明红磷燃烧放出热量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D.装置内温度,c点远低于a点
【答案】D
【解析】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B、曲线a→b,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a点和c点的温度均是室温,故温度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
12.如图为有关水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①会放出大量的热 B.转化②⑤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转化③只能通过氢气燃烧实现 D.转化④⑥的反应类型一定相同
【答案】A
【解析】A、转化①为,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正确;B、转化②为,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转化⑤为,同时会产生氢气,而不纯的氢气被点燃就会爆炸,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实验室不用电解水方式制氧气,错误;C、转化③可以通过其他物质燃烧生成水,如,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个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转化④可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题,共30分)
13.(7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碱的四条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 色。
(2)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②的发生,反应后“〇”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
(3)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不可能选择的是______。
A. B.
C. D.
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④,小明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
(4)向Ca(OH)2溶液和NaOH溶液中分别吹气(如图3、4),从图4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图3实验无明显现象。
(5)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和CO2发生了反应:小明向盛有CO2软塑料瓶中倒入NaOH溶液(如图5)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结论。但同组同学小李质疑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小明再向瓶内加 (试剂名称),观察到 现象,从而确定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
【答案】(1)蓝;(2)H2O;(3)AD;(4);(5) 二氧化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 ;(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解析】(1)图1中的反应①为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蓝色;(2)反应②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图2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反应后“〇”表示的微粒符号为H2O;(3)反应③为盐与碱的反应,A、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氢氧化钡与碳酸钙不反应,不可以选择,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可以选择,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可以选择,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钾与氯化钠反应不能产生气体、沉淀或水,二者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故选AD;(4)图4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5)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所以向盛有CO2软塑料瓶中倒入NaOH溶液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不能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再向瓶内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14.(8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气体制取实验。

(1)如图仪器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装置B制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如果使反应产生的气流平稳,可选用发生装置 与收集装置D的 (选填“②”或“③”)导管口连接。
(3)上图装置E(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与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连接,用于氧气的性质实验。向装置E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在燃烧匙内加入少量硫,点燃后伸入该装置,可以看到 。
(4)在管口④处放一团随有某溶液的棉花团,能吸收反应产生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则棉花团蘸取的溶液是________。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C.稀盐酸
【答案】(1) 锥形瓶 ;;(2) ; C; ③;(3)蓝紫色火焰;(4)B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塞棉花,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如果使反应产生的气流平稳,可选用发生装置C与收集装置D的③导管口连接,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氧气沿③导管口通入,集气瓶中的水沿②导管流出;(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4)在管口④处放一团随有某溶液的棉花团,能吸收反应产生的SO2,防止污染空气。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棉花团蘸取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
15.(7分)化学兴趣小组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CuSO4)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
③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
(1)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猜想I:Mg;猜想Ⅱ:Mg(OH)Cl;猜想Ⅲ:Mg(OH)2
【实验探究】
(2)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猜想I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2 加热试管②,将生成气体通入 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Ⅱ成立
实验3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CuSO4)的U形管。 猜想Ⅲ成立
【讨论分析】
(3)实验1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加热灰白色沉淀生成HCl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氯化镁易溶于水;(2) 不成立;紫色石蕊 ; 白色固体变成蓝色(合理均得分);(3);(4)
【解析】(1)氯化镁易溶于水,因此灰白色沉淀中不含氯化镁;(2)实验1:镁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说明灰白色沉淀中不含镁,猜想I不成立;实验2:由资料可知,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HCl溶于水形成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此实验操作为:加热试管②,将生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灰白色沉淀中含有碱式氯化镁,猜想Ⅱ成立;实验3:由资料可知,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无水硫酸铜(CuSO4)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CuSO4)的U形管,白色固体变成蓝色,说明生成了水,说明灰白色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镁,猜想Ⅲ成立;(3)实验1中,加入的稀盐酸与灰白色固体中的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8分)稀硫酸古时被称为“绿矾油”,在《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
(1)现在工业上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先将黄铁矿粉碎,然后按照以下流程制备硫酸:

①该工业流程中,先将黄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
②步骤Ⅱ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之一), 此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 、 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氧化”中的两项)。
③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之一)。
A.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稀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者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 — H+
C.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工业上可用稀硫酸除铁锈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图Ⅰ所示装置,测定某金属镁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中镁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下列问题:

①生成氢气 g。
②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1)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升高 ;氧化;化合;A;(2) 1.5g ;90%
【解析】(1)①该工业流程中,先将黄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因为相同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充分;②步骤Ⅱ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与氧气反应,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氧化、化合反应;③A.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说法错误;B、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稀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者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H+,说法正确; C、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说法正确;D、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工业省可用稀硫酸除铁锈;答案:A;
(2)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290.2g-288.7g=1.5g;
②设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为
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答: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90%。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蚌埠市五河致远实验学校 固镇汉兴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4新教材物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十一磁场(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