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一轮复习题---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一轮复习题---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
A.苛性钠 B.小苏打 C.酒精 D.水银
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酒精 C.烧碱 D.熟石灰
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为扑火森林火灾,可将大火曼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4.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物质类别来看,Na2CO3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5.现有Cu、CuO、Cu(OH)2三种固体的混合物共20g,将其加入烧杯中,倒入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质量为2.2g,将滤液蒸干后,得到固体质量32g,求原混合物CuO的质量分数为(  )
A.49% B.32% C.40% D.无法确定
6.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某种液体,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的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C.反应后溶液不可能呈酸性 D.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碱
7.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Na2CO3
8.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
A.溶液的质量减轻 B.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
9.下列图象分别表示4个实验的过程,其中图象与对应实验不相符的是(  )
A.将一定质量的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 B.向等质量的Fe和Zn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2SO4=Fe2(SO4)3+3H2↑
B.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C.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11.如下数据为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范围,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厕所清洁剂(pH:1-2) B.橘子汁(pH:3-4)
C.食盐水(pH:7) D.炉具清洁剂(pH:12-13)
12.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
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强
D.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
13.仔细观察下列三个反应:①HCI+ NaAc=NaCl+ HAc;②HAc+NaHCO3=NaAc+H2CO3 ;③H2CO3+NaClO=NaHCO3+HClO(Ac-为酸根离子)。则下面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
A.HCl+NaHCO3=NaCl+H2CO3 B.HClO+NaAc= NaClO+HAc
C.HAc+NaClIO=NaAc+HClO D.HCI+NaClO=NaCl+ HClO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常温下,向pH=3的某溶液中加水稀释
B.表示向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C.表示向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D.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固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 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 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二、填空题
1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17.中央电视台暑期推出的科学类节目《加油!向未来》将科学知识融合到节目中,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请你参与节目回答问题: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钙还是铁?   ;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3)用厨房中的白醋浸过的白色纸花,喷上一种试剂后,变成漂亮的红色小花,这种试剂是   。
三、计算题
18.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   。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将16.8g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不溶物。固体物质与所加稀硫酸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四、实验探究题
20.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   (只写一种)。
(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   (填序号)。
2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就这两种物质进行了以下探究。
(1)探究一:小组同学首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过程中,甲、乙两支试管中都观察到了明显现象。其中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进一步进行了探究。
(2)探究二: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NaOH溶液,小气球变大。据此现象,小明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符合题意,理由是   。于是小组同学通过C颈用注射器继续加入   ,观察到变大的气球又变小了,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探究三:
[提出问题]探究一中反应后的丙试管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实验]取适量丙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于丁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由此可确定丙试管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判断所加入的BaCl2溶液已足量的方法是   。
(4)[拓展交流]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致病;如图所示是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pH的关系。欲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下列物质中最适合被施用于稻田的是   (选填序号)。
a.硫酸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稀盐酸
五、综合题
22.如图是过氧化氢溶液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在   (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中较稳定;
(2)贮藏过氧化氢溶液时应注意的一点是   ;
(3)配制100mL 溶质质量分数6%(密度1.0g/mL)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此过氧化氢溶液溶液   mL。(结果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3.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含钙、镁、钾、钠等,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
(2)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
(3)饮用100mL该矿泉水,最少摄入的偏硅酸的质量为   μg;
(4)已知溶液的pH<7为酸性溶液,pH=7为中性溶液,pH>7为碱性溶液,该品牌矿泉水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属于碱,A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属于盐,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乙醇属于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汞属于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氢氧化钠的俗称有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属于碱;
B.明确小苏打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C.明确酒精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D.明确水银是哪种物质的俗称,再进行分类。
2.【答案】B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
B.酒精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少;
C.烧碱具有吸水性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增加;
D.熟石灰具有吸水性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质量增加。
故答案为:B。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酒精具有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
3.【答案】B
【解析】【解答】A、从火场中逃生时,不能慌乱,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符合题意;
B、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才会燃烧,符合题意;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符合题意;
D、为扑火森林火灾,可将大火曼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清除可燃物,形成隔离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避免混乱造成踩踏等安全事故;
B.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会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C.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
D.为扑火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4.【答案】C
【解析】【解答】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答案为:C。
【分析】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5.【答案】C
【解析】【解答】氧化铜和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后都会生成硫酸铜,而铜不会反应,所以滤渣即为混合物中的单质铜,故氧化铜和氢氧化铜的质量为
设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则氢氧化铜的质量为 ,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故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6.【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不符合题意;
B. 白色沉淀若为碳酸钙,则能溶于盐酸 ,不符合题意;
C.若加入氯化锌等呈酸性盐溶液,则反应后的溶液可能呈酸性,符合题意;
D.若滴入碳酸钠溶液,则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氢氧化钠,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析,结合碳酸盐沉淀与酸反应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答】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盐能和酸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液质量增重,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液质量减轻,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 将一定质量的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所得溶液始终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 向等质量的Fe和Zn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等质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反应结束后铁消耗硫酸质量大于锌,产生氢气质量铁大于锌,不符合题意;
C.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溶液pH从大于7下降至等于7至小于7,不符合题意;
D.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产生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解答】A.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不符合题意;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符合题意;
C.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D.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与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D、根据燃烧的概念,进行分析。
11.【答案】D
【解析】【解答】A、厕所清洁剂(pH:1-2),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B、橘子汁(pH:3-4),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pH:7),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D、炉具清洁剂(pH:12-13),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2.【答案】B
【解析】【解答】A、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的放热的,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酸、碱、盐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温度最高,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电导率最差,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由图中信息可知,最终溶液电导率大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加入氢氧化钡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稀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13.【答案】B
【解析】【解答】由所给方程式可知,较强的酸经反应可生成较弱的酸,所以酸性HCl>HAc> H2CO3 > HClO( 。
A、 HCl 酸性比H2CO3强,反应能发生,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B、 HClO酸性比HAc弱,反应不能发生,方程式错误 ,不符合题意;
C、 HAc性比HClO强,反应能发生,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D、 HCl 酸性比HClO强,反应能发生,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确定涉及酸的强弱及反应规律,由此判断各选项中反应能否发生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常温下向pH=3的某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pH会随水的增加而增大,但始终是酸溶液,pH不会超过7,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并放热,溶液质量因溶剂减少和温度升高而减小,待温度恢复,由温度升高析出固体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因溶剂减少析出固体不能溶解,最终溶液质量小于原始质量,符合题意;
C.向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锌和铁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相同,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则等质量锌铁反应时,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锌,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固体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会随盐酸的加入不断增加,不会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5.【答案】D
【解析】【解答】A、稀硫酸为酸性,其pH值小于7,而图中的起始溶液的pH值大于7,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就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C、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盐酸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质量的盐酸生成等质量的氯化镁;相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碳酸镁生成的氯化镁质量少,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还能溶解硝酸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溶液饱和后,不能再溶解硝酸钠,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6.【答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B
【解析】【解答】由图中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反应有水生成,溶剂的质量增多,故A不正确;
B、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钠和水,溶液显中性,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7.【答案】(1)铁
(2)盖上锅盖
(3)石蕊试液
【解析】【解答】(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铁,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故填:铁;(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盖上锅盖的灭火方法,故填:盖上锅盖;(3)用厨房中的白醋浸过的白色纸花,喷上一种试剂后,变成漂亮的红色小花,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会变红色,故这种试剂是石蕊试液,故填:石蕊试液。
故答案为:铁;盖上锅盖;石蕊试液。
【分析】(1)根据微量元素及常量元素的种类分析;
(2)根据灭火原理分析,注意燃烧条件同时满足三个,而灭火只需撤掉其中一个即可;
(3)根据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分析。
18.【答案】(1)20g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x=24.5%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40g-20g=20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分析
19.【答案】(1)8
(2)14.8%
【解析】【解答】(1)铜与硫酸不反应,所以剩余8.8g固体为铜的质量,即氧化铜质量为16.8g-8.8g=8g,故填:8;
(2)解:设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质量为x,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4.8%;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8%。
【分析】(1)根据铜与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分析。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氧化铜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硫酸铜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20.【答案】(1)
(2)Ca(OH)2或Ba(OH)2
(3)②③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A中压强减小,B中溶液被压入A中,X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如果X是一种碱,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3)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溶液显碱性,可能含氢氧化钠,也可能含碳酸钠,不能说明一定含氢氧化钠;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因为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再测其pH,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氢氧化钠;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说明溶液显碱性,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钾,氯化钙与碳酸钠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说明A中不含碳酸钠,故pH>7,说明含氢氧化钠。
故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②③。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分析;
(3)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可产生沉淀分析。
21.【答案】(1);Na+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稀盐酸
(3)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变红;不在继续产生沉淀(产生沉淀的质量不在增大)
(4)c
【解析】【解答】探究一:乙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甲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前,溶液中含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加入硫酸铜溶液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则“●”代表的离子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则表示:Na+;
探究二:[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NaOH溶液,小气球变大。据此现象,小明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符合题意,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使气球胀大。于是小组同学通过C颈用注射器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变大,观察到变大的气球又变小了,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稀盐酸;
探究三: [进行实验]取适量丙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于丁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变红。由此可确定丙试管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判断所加入的BaCl2溶液已足量的方法是:不在继续产生沉淀(产生沉淀的质量不在增大)。
[拓展交流]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会致病;如图所示是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pH的关系。欲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下列物质中最适合被施用于稻田的是:
a、硫酸钾,显中性,水稻在中性环境中吸收镉元素的含量稍高;不符合题意;
b、烧碱,显碱性,有强腐蚀性,不利于植物生长;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属于微溶物,其溶液显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且水稻在弱碱环境中吸收镉元素的含量很低;符合题意;
d、稀盐酸,显酸性,水稻在酸性环境中吸收镉元素的含量很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及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时离子的变化情况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分析;
(3)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且水稻在弱碱环境中吸收镉元素的含量很低分析。
22.【答案】(1)酸性
(2)密封、避光(合理即可)
(3)18.2
【解析】【解答】(1) pH为3.5-4.5的溶液呈酸性,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
(2)过氧化氢遇光、热易分解,贮藏过氧化氢溶液时应密封、避光 ;
(3) 配制100mL 溶质质量分数6%(密度1.0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设需要此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为x,则100mL ×1.0g/mL×6%=1.1g/mL×X×30%,x=18.2mL。
【分析】(1)根据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确定保存方法分析;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23.【答案】(1)元素
(2)Ca2+
(3)185
(4)碱性
【解析】【解答】(1)日常生活标签中的粒子都是指宏观概念,所以矿泉水中含钙、镁、钾、钠等,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表示的是元素;
(2)钙离子含有2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电荷数位于离子符号右上角,所以钙离子为Ca2+;
(3)根据题目标签可以看出,每100mL矿泉水含有偏硅酸不得少于185μg,因此摄入最少偏硅酸质量为185μg;
(4)标签显示该矿泉水pH为7.1-7.5,大于7,所以为碱性。
【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2)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
(3)根据标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