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5(江苏省南京专用)(含解析)

冲刺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重05(南京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23·江苏扬州)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A.N2 B.O2 C.CO2 D.H2O
2.(2023·江西)井冈山红色研学之旅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编鞋 B.粗布裁衣 C.竹子制筒 D.红米煮饭
3.(2023·河南)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铁质炊具 B.塑料水杯
C.实木桌椅 D.纯棉T恤
4.(2023·上海)冰箱中放入活性炭,目的是
A.制冷 B.除异味 C.加湿 D.节能
5.(2023·辽宁丹东)小明做家务时,用食醋除去了热水壶内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和,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6.(2023·山东淄博)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
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能分解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8.(2023·湖南湘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9.(2023·江苏泰州)《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2023·安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是其香味的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含有9个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C.属于无机物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1.(2023·湖南益阳)铼及其合金被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下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元素的符号为Re B.铼属于金属元素
C.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5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12.(2023·江苏苏州)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13.(2023·四川雅安)如图是两种常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饱和溶液中含有
B.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
D.中含有少量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14.(2023·内蒙古通辽)下列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操作或方法 实验目的
A 闻气味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白醋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 检验集气瓶内气体是否为氧气
C 加入足量铝粉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的硝酸银
D 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15.(2023·江苏苏州)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足量可以将NO、全部转化为
D.工业上,30kg NO生产得到42 kg
二、(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6.(7分)(2023·黑龙江大庆)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产生活、人类健康等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薪指柴,是可燃物,即通过 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2)淀粉是人类重要的能源物质,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 。
(3)图1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原理 。
(4)人体缺少 (填元素名称)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图2为某种衣物的标签,其纤维种类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6)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请用文字说明原因 。
17.(9分)(2022·江苏南京)气体制取,性质,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实验证明甲烷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导管口点燃甲烷,
三、(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18.(8分)(2023·山东泰安)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化学上研究“水”可从多角度进行。

(1)电解水。按图1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管和管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2)水的作用。图2所示实验中,对水的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a图中水的作用是为了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是否集满
D.d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滴落时炸裂集气瓶
(3)水溶液。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3所示图像。

①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 g。
②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用含A、B、C、D的关系式表示)。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9.(11分)(2023·江苏常州)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氨气(NH3)作为一种零碳能源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氨气易液化、方便储存和运输,含氢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是比较好的储氢介质。
(2)工业烟气中常含有SO2,直接排放会造成 等环境问题。氨法脱硫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脱硫方式,最终产物(NH4)2SO4在农业上可作为 。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 。
(3)如图是电解合成氨工艺综合利用流程图。

①空气分离装置内一般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将氧气通入锅炉中进行富氧燃烧的意义是:燃烧速度快、 。
③如图流程中产生氨气的反应总方程式为 4NH3+3O2。
④现有火力发电设施可以直接通入氨气燃烧,燃烧后会生成氮气和水,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结合以上题目信息,谈一谈用氨气作为零碳能源可行性的理由: 。
20.(5分)(2023·湖南郴州)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黑色固体。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是 。
(2)写出B的一种用途 。
(3)写出B+D→A+E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五、(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10分)(2023·黑龙江绥化)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定性探究】样品成分验证。
(1)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适量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HNO3 有 产生 样品中含有NaHCO3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有 产生 样品中含有NaC1
【定量探究】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进行实验】

已知:装置B、C、D中药品均足量。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加入ag样品于锥形瓶中。
②打开K1,通一段时间氮气后,称量装置B、C的质量分别是a1g和a2g,记录数据。
③关闭K1,打开K2,向锥形瓶中缓慢注入足量稀硫酸,关闭K2。
④待锥形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1。第二次称量装置B、C的质量分别是a3g和a4g,记录数据。
【分析讨论】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
(4)将④中省略号处的操作补充完整 。
(5)如果没有步骤②中通一段时间N2的操作,会使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得出结论】
(6)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有相关字母的式子表示)。
冲刺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重05(南京专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23·江苏扬州)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A.N2 B.O2 C.CO2 D.H2O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题意;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江西)井冈山红色研学之旅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编鞋 B.粗布裁衣 C.竹子制筒 D.红米煮饭
【答案】D
【解析】A、草鞋编制,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粗布裁衣,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竹子制筒改变竹子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红米煮饭,加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2023·河南)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铁质炊具 B.塑料水杯
C.实木桌椅 D.纯棉T恤
【答案】B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解析】A、铁质炊具主要由生铁制成,生铁为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塑料水杯主要由塑料制成,塑料为有机合成材料,故B符合题意;
C、实木桌椅是由木材制成,木材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纯棉T恤主要由棉制成,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3·上海)冰箱中放入活性炭,目的是
A.制冷 B.除异味 C.加湿 D.节能
【答案】B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冰箱中放入活性炭,目的是除异味,B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辽宁丹东)小明做家务时,用食醋除去了热水壶内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和,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在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
故选:B。
6.(2023·山东淄博)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
【答案】A
【解析】A、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体积分数约为78%是氮气,选项错误;
B、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组分之间彼此不发生化学反应,选项正确;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选项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选项正确。
故选A。
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能分解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A
【解析】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蔗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氧气的体积变小,所以6000L氧气能装入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8.(2023·湖南湘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答案】B
【解析】A.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10g+10g+10g+1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40g=9g+2g+10g+x,解得x=19,A正确;
B.反应后甲减少1g,乙减少8g,丙没有减少,丁增加9g,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所以该反应是,符合“多生一”的形式,是化合反应,B错误;
C.根据B的分析,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C正确;
D.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1g:8g=1:8,在水合成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比=,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正确;
故选B。
9.(2023·江苏泰州)《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D。
10.(2023·安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是其香味的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含有9个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C.属于无机物 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A、大马酮是由大马酮分子构成的,一个大马酮分子中含有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A说法错误;
B、大马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3:18,故B说法错误;
C、大马酮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说法错误;
D、由于大马酮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1.(2023·湖南益阳)铼及其合金被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下图是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元素的符号为Re B.铼属于金属元素
C.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5 D.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答案】D
【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铼元素的符号为Re,不符合题意;
B、由“金”字旁可知,铼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75,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江苏苏州)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答案】D
【解析】A.量取浓硫酸,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量筒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样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将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下方,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散,故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用浓硫酸干燥时,气体的进出为长导管进短导管出,故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3·四川雅安)如图是两种常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饱和溶液中含有
B.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C.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
D.中含有少量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C
【解析】A、70℃时,NH4Cl的溶解度是为60.2g,即70℃时,160.2g饱和NH4Cl溶液中含有60.2gNH4Cl,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错误;
C、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则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100℃降温到40℃NH4Cl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正确;
D、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NH4Cl中含有少量的NaCl,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错误。
故选C。
14.(2023·内蒙古通辽)下列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操作或方法 实验目的
A 闻气味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白醋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 检验集气瓶内气体是否为氧气
C 加入足量铝粉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的硝酸银
D 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 稀释浓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溶液没有味道,白醋有酸味,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白醋,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检验瓶内气体是否为氧气,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铜>银,加入足量的铝粉,硝酸铜和硝酸银都会与铝粉发生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5.(2023·江苏苏州)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理论上,、足量可以将NO、全部转化为
D.工业上,30kg NO生产得到42 kg
【答案】C
【解析】A、反应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参加反应的NO与 O2 的分子数之比为2:1,选项错误;
B、转化过程中,反应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有0变为-2,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①②循环发生,故理论上O2、H2O足量可以将NO、NO2全部转化为HNO3,选项正确;
D、由以上分析知,NO全部转化为HNO3,硝酸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一氧化氮,则,选项错误。
故选C。
二、(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6.(7分)(2023·黑龙江大庆)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产生活、人类健康等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釜底抽薪”,薪指柴,是可燃物,即通过 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2)淀粉是人类重要的能源物质,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 。
(3)图1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原理 。
(4)人体缺少 (填元素名称)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图2为某种衣物的标签,其纤维种类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6)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请用文字说明原因 。
【答案】(1)清除可燃物
(2)葡萄糖/C6H12O6
(3)
(4)碘/碘元素
(5)羊毛、棉
(6)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解析】(1)“釜底抽薪”,薪指柴,是可燃物,故该方法是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2)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经过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3)图1治疗胃酸过多症药剂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人体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图中再生纤维素纤维属于合成纤维,氨纶属于合成纤维,羊毛和棉属于天然纤维;
(6)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
17.(9分)(2022·江苏南京)气体制取,性质,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实验证明甲烷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导管口点燃甲烷,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2H2O+O2↑ 2H2+O22H2O
(2)将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迅速将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解析】(1)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2)甲烷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只能提供氧元素,如果能证明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能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实验步骤: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将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迅速将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三、(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18.(8分)(2023·山东泰安)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化学上研究“水”可从多角度进行。

(1)电解水。按图1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管和管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2)水的作用。图2所示实验中,对水的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a图中水的作用是为了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是否集满
D.d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滴落时炸裂集气瓶
(3)水溶液。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3所示图像。

①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 g。
②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用含A、B、C、D的关系式表示)。
【答案】(1)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a管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AB
(3)88 不饱和
【解析】(1)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图中信息告诉我们,a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b管中是氢气,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即电解水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16×2):2×(1×2)=8:1。
a管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a管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A、a图中的水不仅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而且也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也用于和氧化钙反应,A分析不全面;
B、b图中的水除了提供热量,还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B分析不全面;
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是否集满,C分析全面;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D分析全面。
综上所述:选择AB。
(3)①据图3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固体的质量为88g,故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88g。故填:88。
②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边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C点在曲线下边,所以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③图中点A和点B都在线上,点C和点D含有的溶质质量相同,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剂少,故溶质质量分数大于D点,故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故填:A=B>C>D。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9.(11分)(2023·江苏常州)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氨气(NH3)作为一种零碳能源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氨气易液化、方便储存和运输,含氢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是比较好的储氢介质。
(2)工业烟气中常含有SO2,直接排放会造成 等环境问题。氨法脱硫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脱硫方式,最终产物(NH4)2SO4在农业上可作为 。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 。
(3)如图是电解合成氨工艺综合利用流程图。

①空气分离装置内一般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将氧气通入锅炉中进行富氧燃烧的意义是:燃烧速度快、 。
③如图流程中产生氨气的反应总方程式为 4NH3+3O2。
④现有火力发电设施可以直接通入氨气燃烧,燃烧后会生成氮气和水,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结合以上题目信息,谈一谈用氨气作为零碳能源可行性的理由: 。
【答案】(1)17.6%
(2)酸雨 氮肥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铵根离子
(3)①物理 ②燃烧更充分,节能环保 ③ ④
(4)用氨气作燃料,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会生成二氧化碳,且生成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比较环保
【解析】(1)氨气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工业烟气中常含有SO2,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
硫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在农业上可作氮肥;
铵根离子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故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铵根离子;
(3)①空气分离装置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将氧气通入锅炉中进行富氧燃烧,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意义是:燃烧速度快,燃烧更充分,节能环保;
③由图可知,产生氨气的反应为氮气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氨气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用氨气作燃料,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会生成二氧化碳,且生成物为氮气和水,无污染,比较环保。
20.(5分)(2023·湖南郴州)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黑色固体。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是 。
(2)写出B的一种用途 。
(3)写出B+D→A+E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Fe3O4
(2)作燃料(合理即可)
(3)
(4)复分解反应
【分析】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故D为氧化铁,A能生成B和C,B能与D氧化铁反应生成A和E,E能与C反应生成F,F为黑色固体,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铁与氧气点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A为水,B为氢气,C为氧气,E为铁,F为四氧化三铁,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解析】(1)由分析可知,F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2)由分析可知,B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合理即可);
(3)B+D→A+E即为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氢气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铁与氧气点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故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五、(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10分)(2023·黑龙江绥化)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定性探究】样品成分验证。
(1)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适量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HNO3 有 产生 样品中含有NaHCO3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有 产生 样品中含有NaC1
【定量探究】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进行实验】

已知:装置B、C、D中药品均足量。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加入ag样品于锥形瓶中。
②打开K1,通一段时间氮气后,称量装置B、C的质量分别是a1g和a2g,记录数据。
③关闭K1,打开K2,向锥形瓶中缓慢注入足量稀硫酸,关闭K2。
④待锥形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1。第二次称量装置B、C的质量分别是a3g和a4g,记录数据。
【分析讨论】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
(4)将④中省略号处的操作补充完整 。
(5)如果没有步骤②中通一段时间N2的操作,会使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得出结论】
(6)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有相关字母的式子表示)。
【答案】(1)气泡 AgNO3/硝酸银 白色沉淀
(2)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中
(4)打开K1,再通一段时间N2
(5)偏大
(6) /
【解析】(1)步骤一:取适量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HNO3,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有气泡生成;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种溶液,实验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某种溶液与氯化钠反生化学反应且有明显现象,某种溶液是硝酸银,硝酸银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2)A中反应是稀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装置D盛放碱石灰,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中;
(4)将④中省略号处的操作补充完整:打开K1,再通一段时间N2,使生成的气体被充分吸收;
(5)步骤②的作用是排除装置内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没有步骤②中通一段时间N2的操作,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会被装置C吸收,导致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会使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偏大;
(6)设a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的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

下一篇:广西国品文化2023~2024新教材新高考桂柳信息冲刺金卷(二)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