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模拟卷(解析版)

2024年无锡市中考化学模拟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A.禁止乱砍滥伐森林 B.使用可降解塑料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推广使用脱硫煤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钙
3.为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及使用安全,需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标志。装载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为
A.易燃液体 B.易燃固体
C.毒性物质 D.腐蚀性物质
4.对四季的感知是中国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对应的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C.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铁、金刚石 B.酒精、氨气 C.氦气、氧化汞 D.氯化钠、硫酸铜
6.白鱼、白虾和银鱼被称为“太湖三白”。“太湖三白”富含的营养素为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7.下列化肥不能配成绿植“水培溶液”的是
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酸钠 D.磷矿粉
8.市售饼干、海苔等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是
A.生石灰 B.氯化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价的镁元素: B.五氧化二氮:
C.:锰酸钾 D.:铵根离子
10.铼及其合金被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下图是在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属于金属元素
B.铼原子中的电子数为75
C.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5
D.一个铼原子的质量为186.2 g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2.下列趣味实验的目的无法达成的是
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灼烧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C.用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D.用蔗糖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3.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氧化物 碱性溶液 饱和溶液 化合反应
Y 化合物 碱溶液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14.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奥司他韦中氮、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
C.奥司他韦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D.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三种物质分子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C、H、O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反应后分子总数不变
16.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通过碱石灰干燥剂
B 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C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取样点燃,闻气味
D 鉴别尿素和硝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石灰水变浑浊了一定是通入了CO2
B.0℃时KNO3的饱和溶液比20℃时KNO3的饱和溶液浓,则Ca(OH)2溶液也类似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态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18.某固体粉末是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 ,一定不含
B.一定含 一定不含
C.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D.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19.“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B.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C.与直接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
D.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比“化学链燃烧”消耗氧气多
20.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置于烧杯中,将200.0g待测碳酸钠溶液分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忽略水蒸气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88.9 127.8 M 205.6 245.6
A.表格中M的数值为166.7
B.第四次后硫酸无剩余
C.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4.4g
D.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0分。
21.(5分)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是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
(1)“桂花”是东道主杭州的市花。
①桂花香:观众在观看比赛时会闻到阵阵桂花香,该现象能体现的分子性质是 。
②桂花茶:茶中主要成分是茶多酚(C22H18O11)具有抗氧化的作用,C22H18O11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2023年杭州亚运会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实现循环内的“零碳”排放,彰显了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担当。为服务亚运会,杭州启用首座氢能利用站,每日能满足50辆氢燃料大巴或公交车加氢,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可在池水常年不换的情况下依然干净清澈,源于全天不间断的水循环系统。每一滴水都会经过收集器、硅藻土过滤器、消毒器等处理,经过以上流程净化过的水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模拟水循环系统中的净水过程,其中起到吸附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小卵石 B.活性炭 C.蓬松棉
22.(4分)杭州亚运会作为亚运会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游泳场馆里藏着“黑科技”。
(1)“照明不用电”: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可为场馆提供日间照明,低碳环保。低碳指的是减少了 排放(填化学式)。
(2)“泳池不换水”:24小时不间断的水循环系统可使泳池中的水实现全年不换依然干净清澈,甚至能达到“直饮标准”。
①硅藻土过滤罐是池水能达到直饮标准的“武器”。相比于普通的砂石过滤,硅藻土过滤的孔隙更 (选填“小”或“大”)。
②池水消毒主要采用臭氧,其化学式为 。
③泳池需定期补充少量的市政用水。通过测定镁离子和钙离子浓度可判断市政用水是否为硬水。请书写镁离子的符号 。
23.(6分)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使用的液体火炬燃料“零碳甲醇”备受瞩目,它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建径。
(1)电解制氢。水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作用下制备氢气的原理如图所示。光解水时,光能转化为 能,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名称是 。
(2)甲醇合成。
①工业上可以将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零碳甲醇(CH3OH)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如,为提高甲醇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
(3)甲醇应用。
①以甲醇为火炬燃料,助力杭州绿色奥运。为确保甲醇完全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甲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②零碳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CO2资源化循环利用,每生产100吨零碳甲醇,可以消耗 吨的CO2。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讨论核心物质仍是,对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转化成和;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1)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写出降低大气中含量的一种途径 。
(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则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资源化利用,可减少 效应。
②装置1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格所需与的质量比为 。
25.(6分)锂被誉为“新能源金属”、“金属味精”和“推动世界前进的金属”,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碳酸锂是生产金属锂制品的基础材料。以β-锂辉石为原料,用硫酸焙烧法制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部分试剂和步骤等已略去)如下。
【资料】
①β-锂辉石的主要成分是Li2O·Al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

(1)工业上将β-锂辉石磨至粒径为0.125mm左右,再送入酸化炉的原因是 。
(2)“调pH”步骤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 。
(3)在“除镁除钙”步骤中,先加入石灰乳,再加入Na2CO3溶液。添加试剂的顺序不能调换,其原因是 。
(4)操作I的名称为 ,滤渣②的成分是 。
(5)Li2CO3和Li2SO4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T/℃ 20 40 60 8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S(Li2SO4)/g 34.2 32.8 31.9 30.7
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需要将得到的晶体洗涤,需选用 ℃的水。
26.(6分)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
(1)一种利用溶液捕捉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捕捉室中溶液常呈雾状喷出,优点是 。
②“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反应有:, 。该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
③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研究表明热分解制得的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捕捉性能。取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
①写出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的相对分子质量:146)
②据图分析,捕捉的反应温度应 (填高于或低于)。
27.(9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I、碳酸钠的获得
(1)纯碱可以从内陆盐湖中提取。获得粗碱中含氯化钠和泥沙等少量杂质,初步提纯流程如下: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②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 、 、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侯氏制碱法”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步反应:
a.
b.
c.
反应b得到的NaH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H4HCO3,但这并不会影响最终制得的Na2CO3的纯度,原因是 。
Ⅱ、碳酸钠的性质
某兴趣小组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气泡。测得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2.0和8.2。
(3)由图可知,反应主要分为AB、BC两个阶段。AB段、B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4)C点溶液的pH略小于7的可能原因是 。
III、碳酸钠的应用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是工业制烧碱的方法之一。该法制得的烧碱中混有少量Na2CO3,可用如下方法测定其中NaOH的含量,实验步骤为:称取工业烧碱2.00g,配制成50mL溶液,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Na2CO3,再加入2~3滴酚酞试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44.00mL。
(该盐酸密度近似等于1g/mL,BaCO3在该过程中不与盐酸反应)
(5)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计算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8.(8分)学习小组制取CO2和SO2,并探究其水溶液的性质。
Ⅰ.制取CO2和SO2
在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大约1体积CO2或40体积SO2。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和SO2。
(1)利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的理由是 。
Ⅱ.探究CO2和SO2水溶液的性质
(3)在通风橱中分别向100 mL H2O中通入CO2和SO2至饱和,用pH计测定饱和溶液pH,静置2h后,再次读取溶液pH。结果如下表所示。
饱和溶液pH 静置2h后溶液pH
CO2水溶液 3.94 4.12
SO2水溶液 0.88 0.79
①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搅拌 B.引流 C.蘸取溶液
②静置2h后,CO2水溶液酸性 (填“增强”或“减弱”)。
③有同学根据溶液的pH认为CO2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因素。请判断该推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4)取静置后的SO2水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有沉淀产生。
【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SO2水溶液、BaSO3都能与O2发生氧化反应。
②BaSO3和BaSO4都难溶于水。
③BaSO3能溶于浓度较大的盐酸,BaSO4不溶于盐酸。
【提出猜想】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SO4、BaS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请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10%的盐酸)
(5)煤燃烧排放的SO2可能导致酸雨。南通市2021年酸雨发生率为1.7%,比2020年减少1%。你了解的本地决策部门为降低SO2排放做出的举措有 (写一条)。
(6)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因地区地质而异。图2中河流受酸雨损害的程度较小的原因是 。
2024年无锡市中考化学模拟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A.禁止乱砍滥伐森林 B.使用可降解塑料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推广使用脱硫煤
【答案】C
【解析】A、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有利于保护环境,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故A正确;
B、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故B正确;
C、任意排放污水,会污染水资源,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利用环保,故C错误;
D、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利用环保,故D正确;
故选C。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钙
【答案】C
【解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故选A
3.为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及使用安全,需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标志。装载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为
A.易燃液体 B.易燃固体
C.毒性物质 D.腐蚀性物质
【答案】A
【解析】A、汽油或乙醇是液体,且易燃,属于易燃液体,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故A正确;
B、汽油或乙醇是液体,不应该张贴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
C、汽油或乙醇无毒,不应该张贴有毒品标志,故C错误;
D、汽油或乙醇没有腐蚀性,不应该张贴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
故选:A。
4.对四季的感知是中国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对应的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C.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C
【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过程中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铁、金刚石 B.酒精、氨气 C.氦气、氧化汞 D.氯化钠、硫酸铜
【答案】B
【分析】C60由C60分子构成。
【解析】A、铁由铁原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氨由氨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C、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白鱼、白虾和银鱼被称为“太湖三白”。“太湖三白”富含的营养素为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答案】A
【解析】白鱼、白虾和银鱼都富含蛋白质,故选A。
7.下列化肥不能配成绿植“水培溶液”的是
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酸钠 D.磷矿粉
【答案】D
【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析】A、氯化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 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钠 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D、磷矿粉属于磷肥,磷肥难溶于水,因此无法配制成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8.市售饼干、海苔等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是
A.生石灰 B.氯化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答案】A
【分析】食品干燥剂是为了降低食品袋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腐败,应具有吸水性强,且无毒副作用。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是氧化钙和硅胶、氯化钙等干燥剂。
【解析】A、生石灰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无毒,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正确;
B、氯化钠不能吸收水分无干燥能力。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B不正确;
C、浓硫酸为一种粘稠状液体,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可用于气体的干燥,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不正确;
D、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是常用的干燥剂,但由于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价的镁元素: B.五氧化二氮:
C.:锰酸钾 D.:铵根离子
【答案】B
【解析】A、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或元素符号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错误;
B、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读写顺序正好相反,所以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正确;
C、“KMnO4”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表示为:,错误。
故选B。
10.铼及其合金被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上。下图是在元素周期表中铼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铼属于金属元素 B.铼原子中的电子数为75
C.铼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5 D.一个铼原子的质量为186.2 g
【答案】D
【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铼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5,说法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75,说法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故选D。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选项正确;
B、氢氧化镁是沉淀,不能与氯化铜反应,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不需要二氧化锰,选项错误;
D、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是硫酸亚铁,选项错误。
故选C。
12.下列趣味实验的目的无法达成的是
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灼烧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C.用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D.用蔗糖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答案】D
【解析】A、由于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所以紫甘蓝可制酸碱指示剂。A不符合题意;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而棉线没有,可以鉴别。B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用铅笔芯可以做导电实验。C不符合题意;
D、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用蔗糖水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13.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氧化物 碱性溶液 饱和溶液 化合反应
Y 化合物 碱溶液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化合物包含氧化物,符合题意;
B、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钠溶液属于盐溶液,即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不符合题意;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故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有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奥司他韦中氮、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
C.奥司他韦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D.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8×1)+(14×2)+(16×4)=312,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可以用种类来表示,不能用个数来表示,则选项说法错误;
C、奥司他韦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奥司他韦中C、H、N、O的元素质量比为(12×16):(28×1):(14×2):(16×4)=48:7:7:16,则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三种物质分子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C、H、O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反应后分子总数不变
【答案】D
【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反应最终生成氧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氢分子,此选项正确;
B.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此选项正确;
C.反应前碳、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1价、-2价,反应后碳、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0价、0价,反应前后C、H、O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此选项正确;
D.该反应是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个氧分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氢分子,所以反应后分子总数改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6.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通过碱石灰干燥剂
B 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C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取样点燃,闻气味
D 鉴别尿素和硝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答案】A
【解析】A、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二氧化碳,故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则通过加水溶解、过滤、烘干,可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故选项正确;
C、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通过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故选项正确;
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硝酸铵,无明显现象的是尿素,则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可以鉴别尿素和硝酸铵,故选项正确;
故选A。
1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石灰水变浑浊了一定是通入了CO2
B.0℃时KNO3的饱和溶液比20℃时KNO3的饱和溶液浓,则Ca(OH)2溶液也类似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态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答案】D
【解析】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石灰水变浑浊了不一定是通入了CO2,也可能是通入了二氧化硫,或者加热饱和氢氧化钙,故A错误;
B、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0℃时KNO3的饱和溶液比20℃时KNO3的饱和溶液稀,而0℃时Ca(OH)2的饱和溶液比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浓,故B错误;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态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8.某固体粉末是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 ,一定不含
B.一定含 一定不含
C.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D.可能含 一定含 一定不含
【答案】C
【解析】由于混合物加水震荡后有浑浊,说明生成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后得无色滤液,说明混合物中没有带颜色的离子,可得无硫酸铜;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者是碳酸钡,或者两者都有,即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硝酸钡;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沉淀是硫酸钡,不含碳酸钡,因此可以下结论原混合物含有硫酸钠,而不含碳酸钠;过滤后加入硝酸银,本意是检测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但是由于中间过程加入了稀盐酸,导致无法下结论。因此通过实验可知,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故选C。
19.“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B.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C.与直接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
D.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比“化学链燃烧”消耗氧气多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空气反应器中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在空气反应器中,氧气被消耗,排出气体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故B正确;
C.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燃烧,此操作装置的改变有利于分离和回收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消耗等质量的甲烷,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不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D。
20.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置于烧杯中,将200.0g待测碳酸钠溶液分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忽略水蒸气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88.9 127.8 M 205.6 245.6
A.表格中M的数值为166.7
B.第四次后硫酸无剩余
C.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4.4g
D.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3%
【答案】D
【解析】A、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50g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0g+40g×5-245.6g=4.4g,每加入40g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1g,第五次加入40g碳酸钠溶液时没有气体生成,说明第四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40g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质量也是1.1g,所以M=127.8+40-1.1=166.7,该选项正确;
B、根据提供的数据,50g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0g+40g×5-245.6g=4.4g,每加入40g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1g,第五次加入40g碳酸钠溶液时没有气体生成,说明第四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硫酸无剩余,该选项正确;
C、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50g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0g+40g×5-245.6g=4.4g,该选项正确;
D、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质量为40g+50g-88.9g=1.1g,设40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解得x=2.65g
该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6%,该选项错误。
故选D。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50分。
21.(5分)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是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
(1)“桂花”是东道主杭州的市花。
①桂花香:观众在观看比赛时会闻到阵阵桂花香,该现象能体现的分子性质是 。
②桂花茶:茶中主要成分是茶多酚(C22H18O11)具有抗氧化的作用,C22H18O11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2)2023年杭州亚运会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实现循环内的“零碳”排放,彰显了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担当。为服务亚运会,杭州启用首座氢能利用站,每日能满足50辆氢燃料大巴或公交车加氢,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可在池水常年不换的情况下依然干净清澈,源于全天不间断的水循环系统。每一滴水都会经过收集器、硅藻土过滤器、消毒器等处理,经过以上流程净化过的水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模拟水循环系统中的净水过程,其中起到吸附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小卵石 B.活性炭 C.蓬松棉
【答案】(1) 分子在不断运动 2:1
(2)
(3)混合物
(4)B
【解析】(1)①观众在观看比赛时会闻到阵阵桂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则该现象能体现的分子性质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1个茶多酚(C22H18O11)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则C22H18O11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2:11;
(2)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每一滴水经过收集器、硅藻土过滤器、消毒器等处理后,除去了水中不溶性杂质和病菌,但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则经过以上流程净化过的水为混合物;
(4)A、小卵石起过滤作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起吸附作用,除去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D、蓬松棉起过滤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4分)杭州亚运会作为亚运会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游泳场馆里藏着“黑科技”。
(1)“照明不用电”: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可为场馆提供日间照明,低碳环保。低碳指的是减少了 排放。(填化学式)
(2)“泳池不换水”:24小时不间断的水循环系统可使泳池中的水实现全年不换依然干净清澈,甚至能达到“直饮标准”。
①硅藻土过滤罐是池水能达到直饮标准的“武器”。相比于普通的砂石过滤,硅藻土过滤的孔隙更 (选填“小”或“大”)。
②池水消毒主要采用臭氧,其化学式为 。
③泳池需定期补充少量的市政用水。通过测定镁离子和钙离子浓度可判断市政用水是否为硬水。请书写镁离子的符号 。
【答案】(1)CO2
(2)小 O3 Mg2+
【解析】(1)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2)①相比于普通的砂石,硅藻土的孔隙更小,所以过滤后的水能达到直饮标准;
②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则化学式为O3;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镁离子的离子符号是Mg2+。
23.(6分)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使用的液体火炬燃料“零碳甲醇”备受瞩目,它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建径。
(1)电解制氢。水在半导体光催化剂作用下制备氢气的原理如图所示。光解水时,光能转化为 能,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名称是 。
(2)甲醇合成。
①工业上可以将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零碳甲醇(CH3OH)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如,为提高甲醇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
(3)甲醇应用。
①以甲醇为火炬燃料,助力杭州绿色奥运。为确保甲醇完全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甲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②零碳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CO2资源化循环利用,每生产100吨零碳甲醇,可以消耗 吨的CO2。
【答案】(1) 化学 水分子
(2) 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
(3)2:3 137.5
【解析】(1)①光解水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光解水的微观过程为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则发生改变的微粒为水分子;
(2)①将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甲醇(CH3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生成物中也应含C、H、O,故生成的常见液体物质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图可知,有分子筛膜、210℃时,甲醇的产率最高,此时是最佳条件;
(3)①甲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②设生成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根据碳守恒,则:
解得:x=137.5t
可以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讨论核心物质仍是,对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转化成和;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1)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写出降低大气中含量的一种途径 。
(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则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资源化利用,可减少 效应。
②装置1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格所需与的质量比为 。
【答案】(1)植树造林
(2)H2
(3)温室 分解反应 温度过高,酵母菌会死亡 22:9
【解析】(1)植树造林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加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填植树造林。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尚缺的6个氢原子存在于3A中,则A的化学式为H2,故填H2。
(3)①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温室效应,故填温室。
②装置1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即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温度过高,酵母菌会死亡,会影响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故填温度过高,酵母菌会死亡。
④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数目比=6:12=1:2,二氧化碳与水合成葡萄糖,则需要的二氧化碳与水分子的数目比为1:1,所以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时,相应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44:18=22:9,故填22:9。
25.(6分)锂被誉为“新能源金属”、“金属味精”和“推动世界前进的金属”,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碳酸锂是生产金属锂制品的基础材料。以β-锂辉石为原料,用硫酸焙烧法制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部分试剂和步骤等已略去)如下。
【资料】
①β-锂辉石的主要成分是Li2O·Al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

(1)工业上将β-锂辉石磨至粒径为0.125mm左右,再送入酸化炉的原因是 。
(2)“调pH”步骤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 。
(3)在“除镁除钙”步骤中,先加入石灰乳,再加入Na2CO3溶液。添加试剂的顺序不能调换,其原因是 。
(4)操作I的名称为 ,滤渣②的成分是 。
(5)Li2CO3和Li2SO4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T/℃ 20 40 60 8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S(Li2SO4)/g 34.2 32.8 31.9 30.7
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需要将得到的晶体洗涤,需选用 ℃的水。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除去反应中过量的H2SO4
(3)碳酸钠能除去反应过量的氢氧化钙
(4)过滤 Mg(OH)2、CaCO3
(5)80
【解析】(1)工业上将β-锂辉石磨至粒径为0.125mm左右,再送入酸化炉的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碳酸钙粉末能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调pH”步骤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过量的H2SO4,故填:除去反应中过量的H2SO4;
(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石灰乳可以将镁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石灰乳之后,这样碳酸钠能除去反应过量的氢氧化钙,故填:碳酸钠能除去反应过量的氢氧化钙;
(4)操作I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操作的名称为过滤;石灰乳可以将镁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滤渣②的成分是Mg(OH)2、CaCO3,故填:过滤;Mg(OH)2、CaCO3;
(5)根据表可知,Li2CO3、Li2SO4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需要将得到的晶体洗涤,需选用80℃的水,碳酸锂的溶解度更小。故填:80。
26.(6分)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
(1)一种利用溶液捕捉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捕捉室中溶液常呈雾状喷出,优点是 。
②“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反应有:, 。该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
③该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研究表明热分解制得的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捕捉性能。取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
①写出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的相对分子质量:146)
②据图分析,捕捉的反应温度应 (填高于或低于)。
【答案】(1)①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过滤
③NaOH和CaO
(2)①CaC2O4 CaCO3+CO↑ ②低于
【解析】(1)①捕捉室中 NaOH 溶液常呈雾状喷出,增大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速度,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反应分离”环节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发生的反应是: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物质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故采用过滤方法;
③CaO和NaOH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两者可循环利用。
(2)①CaC2O4·H2O中含有水的质量=1.46g××100%=0.18g,因此脱去水后质量为1.28g,所以400~600℃时只要草酸钙分解,草酸钙质量为1.28g,草酸钙分解生成碳酸钙,设碳酸钙质量为m,1.28g××100%=m××100%,m=1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气体质量,正好为1.28g-1.00g=0.28g,1.28g草酸钙减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质量也是0.28g,所以生成气体为一氧化碳,所以草酸钙在400-600℃温度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600-800℃时固体为碳酸钙,高于800℃后碳酸钙再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CaO 捕捉 CO2 的反应温度应低于800℃,避免碳酸钙分解。
27.(9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I、碳酸钠的获得
(1)纯碱可以从内陆盐湖中提取。获得粗碱中含氯化钠和泥沙等少量杂质,初步提纯流程如下: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②操作B包括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 、 、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侯氏制碱法”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步反应:
a.
b.
c.
反应b得到的NaHCO3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NH4HCO3,但这并不会影响最终制得的Na2CO3的纯度,原因是 。
Ⅱ、碳酸钠的性质
某兴趣小组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气泡。测得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2.0和8.2。
(3)由图可知,反应主要分为AB、BC两个阶段。AB段、B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4)C点溶液的pH略小于7的可能原因是 。
III、碳酸钠的应用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是工业制烧碱的方法之一。该法制得的烧碱中混有少量Na2CO3,可用如下方法测定其中NaOH的含量,实验步骤为:称取工业烧碱2.00g,配制成50mL溶液,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Na2CO3,再加入2~3滴酚酞试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44.00mL。
(该盐酸密度近似等于1g/mL,BaCO3在该过程中不与盐酸反应)
(5)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计算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加速溶解 冷却结晶 过滤
(2)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
(3)
(4)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显酸性
(5)
(6)解:44.00mL盐酸质量为44ml×1g/mL=44g,
则所含溶质氯化氢质量为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答: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8%。
【解析】(1)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固体和水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溶解;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过程为蒸发浓缩得到40℃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2-3次、干燥。
(2)碳酸氢钠得到纯碱碳酸钠需要加热,根据碳酸氢铵加热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无固体生成,因此虽含有少量碳酸氢铵加热后也不会影响碳酸钠的纯度。
(3)AB段有碳酸氢钠生成,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
(4)反应后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会有一部分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pH小于7;
(5)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6)见答案
28.(8分)学习小组制取CO2和SO2,并探究其水溶液的性质。
Ⅰ.制取CO2和SO2
在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大约1体积CO2或40体积SO2。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和SO2。
(1)利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的理由是 。
Ⅱ.探究CO2和SO2水溶液的性质
(3)在通风橱中分别向100 mL H2O中通入CO2和SO2至饱和,用pH计测定饱和溶液pH,静置2h后,再次读取溶液pH。结果如下表所示。
饱和溶液pH 静置2h后溶液pH
CO2水溶液 3.94 4.12
SO2水溶液 0.88 0.79
①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搅拌 B.引流 C.蘸取溶液
②静置2h后,CO2水溶液酸性 (填“增强”或“减弱”)。
③有同学根据溶液的pH认为CO2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因素。请判断该推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4)取静置后的SO2水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有沉淀产生。
【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SO2水溶液、BaSO3都能与O2发生氧化反应。
②BaSO3和BaSO4都难溶于水。
③BaSO3能溶于浓度较大的盐酸,BaSO4不溶于盐酸。
【提出猜想】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SO4、BaS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请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10%的盐酸)
(5)煤燃烧排放的SO2可能导致酸雨。南通市2021年酸雨发生率为1.7%,比2020年减少1%。你了解的本地决策部门为降低SO2排放做出的举措有 (写一条)。
(6)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因地区地质而异。图2中河流受酸雨损害的程度较小的原因是 。
【答案】(1)
(2)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3)C 减弱 不正确,常压下,空气中CO2的压强达不到101kPa,无法形成CO2的饱和溶液
(4)向产生沉淀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10%的盐酸,沉淀不消失
(5)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减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淘汰旧标燃油机动车,推广新能源车等
(6)河床中的CaCO3能与酸反应,降低河流酸性
【解析】(1)图1装置中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产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利用此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大约40体积SO2,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
(3)①测定pH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因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为蘸取溶液,故选C;
②静置2h后,CO2水溶液的pH由3.94增大为4.12,pH增大,溶液酸性减弱;
③常压下,空气中CO2的压强达不到101kPa,无法形成CO2的饱和溶液,因此CO2不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因素;
(4)BaSO3能溶于浓度较大的盐酸,BaSO4不溶于盐酸,因此向产生沉淀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10%的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5)煤燃烧排放的SO2可能导致酸雨,因此为降低SO2排放,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减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淘汰旧标燃油机动车,推广新能源车等;
(6)石灰石河床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反应,降低河流酸性,因此河流受酸雨损害的程度较
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习效果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冲刺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重组卷05(江苏省南京专用)(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