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 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秋中江县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监测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100分。监测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Zn-65 S-32 Si-28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是空气成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描述,不合理的是
A.液氮冷冻机 B.氧气用于食品防腐
C.氮气制造氮肥 D.氦气用于充飞艇
2.“建设美丽中江”是新时代中江人的目标,以下做法不利于目标实现的是
A.城乡推行垃圾分类,有效回收,合理利用
B.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达标后排放
C.在凯江河畔闲置空地上植树栽花,造林种草,美化生活环境
D.利用原煤作居家燃料(排放二氧化疏),降低生活成本,健康生活
3.归纳总结是化学学科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B.
C. D.
4.构建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本质。下列有关模型合理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 B.原子结构
C.物质分类 D.单一操作水的净化程度
5.微观决定宏观,根据微观结构推导宏观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维。以下类推描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例如He、Mg、C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和,二者质子数均为6,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因此带负电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6.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探究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集气瓶加少量水,其主要目的防止二氧化硫掉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
A.A B.B C.C D.D
7.实验室中的块状石灰石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仪器中
A.广口瓶 B.细口瓶 C.滴瓶 D.集气瓶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天然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9.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B.将高温铁丝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
10.下列关于空气成分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
B.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差
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
D.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氮气
11.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氧气
C.将煤块磨成煤粉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的燃烧
D.山林失火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原理是移走可燃物
12.科学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丙和丁中的氢元素分别来自于甲和乙
D.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3.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质量为
C.中子数为33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任何氧气
B.乙醇【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H2O、CO、C,则能证明乙醇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可燃物燃烧通常要与氧气充分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D.将竹条编制成竹工艺品,变化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所以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5.硅广泛用于芯片等电子元件中,工业上使用二氧化硅(SiO2)提取硅单质,其反应原理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中C显+2价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SiO2中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D.物质X由C、O两种原子构成
1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A.x的值是27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5
17.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错误的是
A.c点温度最高,说明红磷燃烧在此时结束
B.a→b段压强增大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
C.t2~t3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停止后温度降低
D.若在t2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
18.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结束后,广口瓶内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右移
C.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广口瓶中,木条很快熄灭
D.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19.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步骤①②③涉及有化学变化
B.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高
C.上述变化中,气体分子结构没变
D.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纯净物
20.某C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10g该气体混台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再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的理论质量是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俗称煤气,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A.无法计算 B.20g C.40g D.30g
第Ⅱ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
2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下各题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作答。
(1)医院开水房地下排水口有大量白色水垢【CaCO3】,影响排水,清洁阿姨用稀盐酸刷洗,很快就清除完毕。 。
(2)保洁阿姨用稀盐酸清除钢铁护栏上的铁锈。 。
(3)冬季,农民伯伯对块状生石灰浇少量水,块状固体很快变成白色粉末。 ;农民伯伯取了一定上述固体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水,制成石灰浆,粉剧墙壁,一段时间后,墙壁变硬了。
(4)工业上,为避免污染空气常用石灰浆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 。
22.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利用硫化氢(H2S)固体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
(1)吸收室中生成的S可通过燃烧为反应室提供SO2,写出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产品室中,碘化氢(HI)气体在500℃下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基本类型为 。
(3)写出一种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填化学式)。
(4)在反应室中,纯净物X和SO2、I2发生反应生成H2SO4和HI。根据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推测X可能是 (填标号)。
A.O2 B.H2O C.CO2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元素周期表中第9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变成 离子(填“阳”或“阴”),请画出该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2)在此周期表中,同一列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
(3)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在化合物中显+1价的金属有 。
24.己知:A-G物质的组成元素均为前18号元素,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液态物质,G与A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为无色液体,H为黑色固体物质,D为黑色固体单质,E为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J与足量浓度的C反应,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K,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G的化学式为 ;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H在反应IV中的作用是 ;反应Ⅱ的反应为 (放热或吸热)反应。
(3)反应V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写出E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作用 。
25.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仪器 a 名称: ;
(2)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实常用金属锌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已知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4)硫化氢(H2S)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剧毒的气体,需对其进行处理,收集和处理装置如图 2,由此可推测硫化氢的物理性质为 (填字母)。
A.密度比空气小 B.密度比空气大 C.可溶于水 D.难溶于水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6.实验小组需用10克氢气做有关性质实验,计划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请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求算,需用金属锌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1.B
【详解】A、液氮常用于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液氦汽化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液氦可用于制造冷冻机,故A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不能用于食品防腐;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氮气做食品的保护气,故B错误;
C、氮气是工业上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故C正确;
D、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能用于充飞艇,故D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避免其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能美化环境,也可增加对污染物的吸收,减少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不利于建设美丽中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也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但是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居于前4位的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故选项错误;
B、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故选项错误;
C、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D、通过静置沉淀可使水中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与水分层,所得到的水中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差;通过过滤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一般;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净化程度居中;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所以单一操作水的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静置、过滤、吸附、蒸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但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He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2,Mg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2,He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Mg为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故A错误;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B正确;
C、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但带负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阴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荷,但是电子不是阳离子,故C错误;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NaNO3中Na为+1价,N为+5价,N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向呼出气体和空气中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不能确定氧气的含量,故A错误;
B、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故B正确;
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是二氧化锰,其它量要保持一致,即所取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必须相同,故C错误;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加入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A正确。
B、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中,B错误。
C、少量液体用滴瓶,C错误。
D、气体用集气瓶存放,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不能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图示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图中为仰视,图示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图示正确;
D、该装置的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没有形成密闭系统,所以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示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A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故C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项正确;
B、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选项错误;
C、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敞口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白膜的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A.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环境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A错误;
B.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氧气,故B.正确;
C.将煤块磨成煤粉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的燃烧,故C正确;
D.山林失火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D正确。
故选:A。
12.C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A正确;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B正确;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是CO2,由于甲中不含氢元素,则丙和丁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乙,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乙为H2,丙为C2H4,丁为H2O,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氢元素化合价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砷的质子数为33,不是中子数,不符合题意;
D、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详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有C、H、O元素,反应前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乙醇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不正确;
C、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则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故C正确;
D、将竹条编制成竹工艺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反应,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C。
15.AC
【详解】A、CO中O为-2价,化合物中正负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C为+2价,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发生变化,反应前Si、O、C的个数为1、2、2,反应后Si、O、C的个数为1、0、0,则X中含有1个C、1个O,为CO,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SiO2中硅、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2×16)=28:32=7:8,故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O,一氧化碳由分子构成,一氧化碳分子由C、O两种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C。
16.D
【详解】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x=7g+10g+28g+37g-14g-10g-33g=25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质量减小,为反应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g-7g):(33g-28g)=8:5,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c点温度最高,说明c点红磷燃烧结束,放出热量最多,故A正确;
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故B正确;
C、图中t2~t3时段,是红磷已经燃烧完成,瓶内氧气已几乎被完全消耗,此时温度降低才是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t3是装置冷却,若在之前即冷却前打开止水夹,因气体受热膨胀,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D。
18.B
【详解】A、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广口瓶内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实验结束后,广口瓶内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故A判断正确;
B、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广口瓶内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所以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左移动,故B判断错误;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广口瓶内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广口瓶中,木条很快熄灭,故C判断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故D判断正确;
故选:B。
19.C
【详解】A、工业制取氧气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工业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氮气先蒸发出来,说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故B错误;
C、工业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分子不变,气体分子结构没变,故C正确;
D、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中含有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20.C
【详解】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10g该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8g;该气体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到碳酸钙中,依据碳元素守恒,得到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为:=40g。
故选C。
21.(1)
(2)
(3)
(4)
【详解】(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4)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1)
(2) 分解反应
(3)SO2##HI##I2
(4)B
【详解】(1)S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产品室中,碘化氢(HI)在500℃下发生反应生成碘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可以循环利用,分析上述流程,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SO2或HI或I2等;
(4)根据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二氧化硫和碘中不含有氢元素,而生成的硫酸和碘化氢中含有氢元素,因此X中含有氢元素,X可能是水,故选B。
23.(1) F 得 阴
(2)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3)锂、钠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9号元素为氟,符号为F;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个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3)第一列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化合价为+1价,故在化合物中显+1价的金属有锂、钠。
24.(1) H2O2
(2) 催化作用 放热
(3)
(4)灭火(合理即可)
【分析】A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液态物质,推断A是水;G与A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为无色液体,推断G是过氧化氢;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出水和氧气,由图可知,C是氧气,则B是氢气;H为黑色粉末状物质,推断H是二氧化锰;D为黑色固体单质,E为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断D是碳,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F是碳酸钙;J与足量浓度的C反应,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K,则J为铁,K是四氧化三铁。;带入题干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物质G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反应Ⅰ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IV是过氧化氢分解出水和氧气,H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Ⅱ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放热;
(3)反应V是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E是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等。
25.(1)长颈漏斗
(2) A
(3)BD##BE
(4)BC
【详解】(1)仪器 a 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备氧气时,应该用高锰酸钾制取,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固体加热型,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3)实验实常用金属锌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用B,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制取并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为BD或BE。
(4)由图2看出,收集时气体是由长导管进入,气体沉积在集气瓶的底部,由下而上,充满集气瓶,说明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硫化氢会污染环境,能用水来吸收,说明硫化氢可溶于水。故选BC。
26.解:设需用金属锌的质量至少是x
x=325g
答:需用金属锌的质量至少是325g。
【详解】过程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同步练习(答案)

下一篇: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结课评估[5L]英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