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答案)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6.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B.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C.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D.滤纸上有、、、,滤液中有、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软水与硬水 蒸干观察 加入肥皂水
B 空气与呼出气体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C 黄铜与铜 观察颜色 加入稀盐酸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闻气味 点燃
A.A B.B C.C D.D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B.铜丝在空气中灼烧,表面变黑
C.蜡烛熄灭时,有黑烟产生 D.镁条放入食醋中产生大量气泡
4.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较多量的阳离子是Ag+、Cu2+、Fe2+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滤渣是银、铜和铁
D.e点,滤液中可能含有2种溶质
5.有一种混合粉末,由铁粉、铜粉、氧化铁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氧化铁
B.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
C.滤渣中一定有铁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D.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二、选择题
6.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7.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
A.只有硝酸锌和水 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C.一定没有硝酸银 D.一定没有硝酸铜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把洁净的铁丝、铜丝、银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D 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分别点燃
A.A B.B C.C D.D
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C.工业上冶炼铝:2Al2O34Al+3O2↑
D.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Cu+O2CuO
10.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是混合物 B.生成物可能为CO2
C.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1.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都不是
1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 B.Cu(NO3)2 C.AgNO3 D.Fe(NO3)3
1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粉末中,加过量稀硫酸
C.在密闭容器中混合镁与稀盐酸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打磨过的铝片
14.下图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你认为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氮元素的化合价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含碳量
D.金属活动性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 S+ O2SO2
B.铁与稀硫酸反应: 2 Fe + 3 H2SO4=Fe2(SO4)3 +3 H2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2CO2↑ + 3H2O
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CuO + CCu + CO2↑
三、综合应用题
16.金属材料及金属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为价,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写出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上述信息,下列预测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镓具有导电性 B.氧化镓的化学式为
C.镓能与氯化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或在高温条件下能将镓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镓
(3)二氧化锰应用广泛,可作为除锈剂、氧化剂等.通过焙烧可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焙烧制取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
②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4)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制备铜的实验,请选择下列试剂设计两种制备铜的方案(要求含铜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限选试剂:溶液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方案一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方案二
17.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加稀盐酸 C 在空气中灼烧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 .
(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 (填“1”或“2”)更合理.
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装置A的作用是 .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 .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C 198.0 205.2
D 221.0 225.4
①图中F点对应的m= .
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
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y” 、“z” 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18.京京同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根据如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 。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申没有明显现象。判断甲、乙、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查阅资料:金属在活动性顺序里的位置越后,其化合物越不稳定,所以它的氧化物越容易被还原.在下列①②中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 ,③中写出还原金屑氧化物的方法 。

(4)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 ↑ +4H2O。反应生成的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迅速化合生成 NO2,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 ,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 ,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 。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
③上述实验完成后,用足量NaOH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 。
④如图是NO2气体和空气混合的实验示意图,观察图中A、B、D的表示方法,在C处 画出相应的气体组成的粒子示意图 。

⑤在3.84 g Cu中加入100 g稀HNO3溶液,如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生成NO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见上)和反应前稀H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请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D
2.BC
3.AC
4.AB
5.BD
6.B
7.B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B
15.A
16.(1)
(2) C
(3) 300 升高 14.2
(4) 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7. Al Fe Cu Fe+CuSO4=FeSO4+Cu A 减小 2Cu +O2+2H2SO4=2CuSO4+2H2O SO2 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 20.4g 46.4% 偏小 偏大
18. D 乙>Cu>甲 2HgO2Hg+O2↑ C+2CuOCu+CO2↑ 用一种金属还原金属氧化物 若干燥管内的液(水)面比烧杯内的液(水)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的液 (水)面保持不变 充满干燥管 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液面下降 防止污染空气 1.2 g 10%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宁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 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数学练习(一)(含答案)

下一篇:2023-2024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