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
初三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长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Li-7 C-12 N-14 O-16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造纸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斩竹漂塘 B.煮徨足火 C.荡料入帘 D.覆帘压纸
2.使用灭火器时,先要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提把,另一只手握紧喷管,迅速前往着火点1.5米左右距离,用力按下压把开关,由远及近向前推进将火扑灭。喷射时灭火剂对准的位置是
A.火源上部 B.火源中部 C.火源根部 D.火源四周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铁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4.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的元素符号为In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铟离子核外有49个电子
5.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入药品
C.加热固体 D.收集氧气
6.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认为下列生活中的一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水直接变汽油(CxHy)
B.夏天不宜将自行车轮胎充气太足
C.每天吃菠菜不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D.细镁条和棉线编成的烛芯可用于制作吹不灭的蜡烛
7.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而超滤膜不能
B.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
C.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
D.实验室通过过滤也可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
8.下列所描述的“水”中,属于溶液的是
A.油水 B.盐水 C.冰水 D.黄泥水
9.汽车尾气转化装置中,常用铂、钯作为催化剂,将有毒的NO、CO等转化为无毒的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O=N2+CO2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反应前后铂和钯的性质和质量均保持不变
D.催化剂作成蜂窝状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10.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奥司他韦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H28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上看:C16H28N2O4属于混合物
B.从宏观组成上看:C16H28N2O4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结构上看:C16H28N2O4中有1个氮分子
D.从质量占比上看:C16H28N2O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磺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2KNO3+3CK2S+X↑+3CO2↑
古代曾以硝土[含硝酸钙、少量氯化钠、不溶于水的一些杂质等]和草木灰(含碳酸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1.黑火药爆炸时产生的物质X是
A.N2 B.N2O C.NO D.N2O4
12.下列化学用语中的数字“0”或“3”可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 B.KNO3 C.3C D.3CO2
13.能正确表示“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a(NO3)2+KCO3=CaCO3↓+KNO3 B.Ca(NO3)2+K2CO3=CaCO3↓+KNO3
C.Ca(NO3)2+K2CO3=CaCO3↓+2KNO3 D.Ca(NO3)2+K2CO3=CaCO3+KNO3
14.将滤液加热蒸发浓缩后,再冷却至低温结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钾和氯化钠
B.加热蒸发浓缩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
C.冷却至低温时,硝酸钾会大量结晶析出
D.冷却至低温时,氯化钠较难析出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明显
15.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
B.某些元素既可显正价,也可显负价
C.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和为8
D.11~17的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切割金属
D.活性炭性质稳定,可用作除味剂
17.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含碳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过氧化氢溶液的部分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的溶质为过氧化氢
B.该溶液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处贮存
C.该溶液可通过加入MnO2判断是否完全变质
D.该溶液和水按照质量比1:5混合可配成6%的稀溶液
19.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SUNCAT系统,借助该系统利用如图所示的原理可持续合成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中只有Li、O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C.理论上,每合成68gNH3,就需要消耗56gN2 D.理论上,每消耗28gN2,需额外补充42gLi
20.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生铁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取四份质量均为0.15g的生铁粉末放入装置中,进行四次实验,内容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3min时氧气的含量
① ______ 21%
②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蒸馏水,关闭活塞 15%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食盐水,关闭活塞 8%
④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关闭活塞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B.实验①②能推断出铁的锈蚀需要水
C.实验②③能说明食盐水可加速铁的锈蚀
D.实验④中氧气含量为13%仅是因为铁的锈蚀消耗了氧气
非选择题(共60分)
21.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
(1)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2)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箔后产生散射现象(如图-1),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如图-2)。卢瑟福这一研究是 (填字母)的过程。
a.建立模型 b.得出结论 c.提出问题 d.验证证据
(3)卢瑟福在a粒子(a粒子带正电荷)散射实验中,推断原子中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4)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 电荷。
(5)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获得“反物质”,“反物质”由“反粒子”构成,“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a粒子的符号是,则反a粒子的符号可以表示为 。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石墨烯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新型纳米材料,它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其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工业上可采用甲烷气体(CH4)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制取石墨烯并产生氢气。
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另外石墨烯还能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茵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不同面料中掺入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如图-2所示。
(1)石墨烯属于 (填物质类别)。
(2)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说明石墨烯具有 性。
(3)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
(4)纺织面料中掺入石墨烯后具有的优点有 (任写一条)。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
a.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弱
b.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
c.石墨烯纺织面料的抗菌性能比普通面料强
(6)工业上制取石墨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实验室里有碳酸钠、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a~h)。
(1)仪器c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一瓶CO2,应选择的四种仪器分别是e和 (填字母)。
(4)用h装置收集CO2,气体从m端通入且在n端用燃着的木条验满的依据是 。
(5)兴趣小组同学将CO2持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用浊度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石灰水混浊的情况,反应过程中透光率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
a.浊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中悬浮物的多少,悬浮物越多则透光率越小,溶液透明时透光率为100%。
b.二氧化碳与水、碳酸钙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c.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约为0.0013g,碳酸氢钙的溶解度约为16.6g。
①AB段透光率下降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BC段透光率上升的原因是 。
③最终液体的透光率并未达到100%,原因可能是 。
24.2023年杭州亚运主火炬用“零碳甲醇”为燃料。我国西北某研究团队提出基于绿氢和生物质富氧燃烧技术的“零碳甲醇合成系统",其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
甲醇(CH4O)可通过二氧化碳加氢合成,合成过程中其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2+3H2CH4O+H2O。
(1)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甲醇被称为“零碳”燃料,更准确的说是“零增碳”的原因是 。
(3)在西北地区,该系统清洁电力的来源是 。
(4)“电解槽”中,理论上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5)由图-2可知,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
(6)计算每合成10吨甲醇可消耗CO2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25.食盐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自然界中氯化钠储量很大,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在2%~3%。
(1)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 (填微粒符号)。
(2)据记载,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食盐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实验室的 (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
(3)科学家从海水中取样,根据样品中氯化钠和海水的质量比,进而计算出海水中大致的含盐量,理由是溶液具有 性。
(4)配制100g2%的食盐水并模拟熬煮海水实验。
①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②量取上述实验所需蒸馏水时,选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
a.100mL烧杯 b.100mL量筒 c.50mL烧杯 b.50mL量筒
③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
④模拟熬煮海水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5)现有60℃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g(结果保留整数)水后开始有晶体析出,并在下图中画出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 。
已知: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7g。
26.铜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商代就有了璀璨的青铜文明。
【炼铜原理】
《大冶赋》中记载了用孔雀石和木炭火法炼铜。将孔雀石与部分木炭置于炼铜炉中,经高温煅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
已知:
①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②铜的熔点1085℃,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
③Cu2O、Cu常为红色固体,Cu2O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Cu和H2O。
(1)该过程经历两步反应可获得铜。第一步为Cu2(OH)2CO3受热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步为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铜,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该工艺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①作反应物与氧化铜反应;② 。
(3)此法冶炼得到的铜是块状而不是粉末状的原因是 。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碳粉和氧化铜反应的条件。实验现象记录如表1所示。
表1:碳粉和氧化铜不同质量比对照实验
反应物质量比(C:CuO) 1:6 1:8 1:10 1:12
实验现象 轻微变红,含少量黑色固体 变红,出现大量块状固体 变红,含少量块状固体 变红,有部分黑色固体
(4)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副产品Cu2O,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
(5)检验产品中是否存在Cu2O的方案: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 ,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存在Cu2O,否则无Cu2O。
(6)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碳粉和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 。
【青铜器铸造】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各类青铜器的配方。铜和青铜的相关性质见下表。
铜 青铜(含25%的锡)
熔点 1085℃ 800℃
硬度 3.0 5~6.6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10为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7)推断冶炼铜的过程中熔入锡的作用有 。
【青铜器锈蚀】
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
(8)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转化为Cu2(OH)3Cl和HCl,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详解】A. 斩竹漂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煮徨足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 荡料入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覆帘压纸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灭火时,应将灭火剂对准火源根部,能使火焰隔绝氧气,从而灭火,故选C。
3.A
【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该选项符合题意;
B、铁是由铁原子构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锰酸根构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由汉字结构可知,铟元素是金属元素,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铟元素符号为In,正确,符合题意;
C、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错误,不符合题意;
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铟原子核内有49个质子,铟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不是离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松手后有一段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粉末药品用药匙,操作符合“一横二送三直立”,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水的组成元素为氢元素和氧元素;汽油的成分为碳元素、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是不可能的,故符合题意;
B、夏天,自行车车胎不要打足气,原因是温度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而爆胎,故不符合题意;
C、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菠菜中富含铁元素,常吃菠菜可预防贫血,故不符合题意;
D、吹灭蜡烛后,镁条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镁条所起的作用是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石蜡的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由图可知,微滤膜允许大分子、蛋白质等、离子、水分子通过,可以滤去悬浮颗粒、细菌等,超滤膜允许离子、水分子通过,可以滤去大分子、蛋白质,错误;
B、由图可知,微粒直径:悬浮颗粒、细菌等>大分子、蛋白质等,而微滤膜可以滤去悬浮颗粒、细菌等,超滤膜可以滤去大分子、蛋白质,故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正确;
C、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混合物,因为可溶性的物质不能被除去,错误;
D、过滤能将难溶性杂质分离出来,不能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油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黄泥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将有毒的NO、CO等转化为无毒的气体需要用铂、钯作为催化剂,在方程式的等号上方写出催化剂,错误;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但1个一氧化碳分子比1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了变化,故铂、钯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错误;
D、催化剂作成蜂窝状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C16H28N2O4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C16H28N2O4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C16H28N2O4中不含氮气,则不含氮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C16H28N2O4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48: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1.A 12.D 13.C 14.D
【解析】1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硫、钾、氮、氧、碳原子数目分别为1、2、2、6、3,反应后硫、钾、氮、氧、碳原子数目分别为1、2、0、6、3,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
12.A、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或原子团在该物质中的化合价,所以表示:硫单质的化合价为0,故错误;
B、化学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故错误;
C、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数目,碳由原子构成,所以表示:3个碳原子,故错误;
D、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数目,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所以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故正确,故选D。
13.“制备”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NO3)2+K2CO3=CaCO3↓+2KNO3
A、钾元素为+1价,碳酸根为-2价,根据十字交叉法,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故错误;
B、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故错误;
C、方程式正确;
D、化学方程式未标沉淀符号,故错误,故选C。
14.A、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是易溶物质,所以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钾和氯化钠,正确;
B、加热蒸发浓缩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正确;
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并且变化幅度比较大,所以冷却至低温时,硝酸钾会大量结晶析出,正确;
D、冷却至低温时,氯化钠较难析出的原因是氯化钠量少,降温后氯化钠溶液仍然达不到饱和状态,氯化钠较难析出,故错误,故选D。
15.C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7,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某些元素既可显正价,也可显负价,如硅、磷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只有正价没有负价,则不等于8,;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例如:氯的最高正价是+7,最低负价是-1,则可以看出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8,不是代数和,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出,11~17的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C
【详解】A、氮气能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故该选项不正确;
B、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作为燃料使用,酒精溶解性较好,故可以作为溶剂,故该选项不正确;
C、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金属,故该选项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故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7.B
【详解】A.①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和,在给定的条件下,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②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和,不能生成,在给定的条件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故选项符合题意;
C.③在高温条件下可以与反应生成,在给定的条件下,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④具有可燃性,与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在给定的条件下,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D
【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为过氧化氢,正确;
B、由标签可知,该溶液遇光、热易分解,故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处贮存,正确;
C、如果该瓶溶液未完全变质,说明还有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后,还会有氧气放出,故可以通过加入MnO2判断是否完全变质,正确;
D、设该溶液质量为m,则溶质质量=30%m,水的质量=5m,混合后溶液质量=m+5m=6m,溶质质量=30%m,溶质质量分数==5%,故该溶液和水按照质量比1:5混合可配成5%的稀溶液,错误。
故选:D。
19.C
【详解】A、由图可知,系统中涉及氮气、锂、氧气反应,单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不为0,故该系统中氮元素、锂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A说法不正确;
B、①为氮气与Li反应生成Li3N,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②为Li3N和H2O反应生成NH3和LiOH,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两种,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③为LiOH通电生成Li、氧气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图可知,氮气中氮元素最终完全转化为氨气,即该系统中氮元素守恒,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等于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则68g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则消耗氮气的质量为56g,故C说法正确;
D、由流程图可知,Li可以循环使用,所以不需要额外补充Li,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0.D
【详解】A、①中只是将生铁粉末放入干燥空气中,目的为进行对照,该选项说法正确;
B、②中滴有蒸馏水,氧气含量降低,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该选项说法正确;
C、对比②③,③中多了氯化钠,氧气含量减小更多,则说明食盐水可加速铁的锈蚀,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体积增多,则氧气的含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1.(1)错误
(2)a
(3)绝大多数a粒子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4)正
(5)
【详解】(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是一个空旷的区域。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所以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错误的。
(2)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箔后产生散射现象(如图-1),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如图-2)。卢瑟福这一研究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3)卢瑟福在a粒子(a粒子带正电荷)散射实验中,推断原子中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绝大多数a粒子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4)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5)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获得“反物质”,“反物质”由“反粒子”构成,“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a粒子的符号是,该粒子的质子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4,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反a粒子的符号可以表示为。
22.(1)单质
(2)导电(性)
(3)CO2
(4)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抗菌)
(5)bc
(6)CH4C+2H2
【详解】(1)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故属于单质。
(2)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填导电。
(3)石墨烯是由碳单质组成的单质,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4)由题中信息:纺织面料中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故填: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 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5)a、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强,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符合题意;
c、由图2可知,石墨烯纺织面料的抗菌性能比普通面料强,符合题意;
故选bc;
(6)工业上可采用甲烷气体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制取石墨烯并产生氢气,故填。
23.(1)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3)c、d、f
(4)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CO2不可燃也不助燃
(5) Ca(OH)2+CO2=CaCO3↓+H2O CaCO3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 CaCO3未全部转化为可溶的Ca(HCO3)2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c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四种仪器分别是e和c、d、f;
(4)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CO2不可燃也不助燃,将燃着的木条n端,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5)①AB段透光率下降,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②BC段透光率上升,是因为CaCO3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
③最终液体的透光率并未达到100%,可能是因为CaCO3未全部转化为可溶的Ca(HCO3)2。
24.(1)2CH4O+3O22CO2+4H2O
(2)甲醇燃烧产生CO2,而合成甲醇可消耗等量的CO2
(3)风力和光伏
(4)2:1
(5)有分子筛膜的情况下,温度控制在210℃
(6)解:设合成10吨甲醇消耗CO2的质量为x。
x=13.75t
答:合成10吨甲醇消耗CO2质量的质量为13.75吨。
【详解】(1)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O+3O22CO2+4H2O。
(2)甲醇被称为“零碳”燃料,是因为甲醇燃烧产生CO2,而合成甲醇可消耗等量的CO2。
(3)由图可知,在西北地区,该系统清洁电力的主要来源是风力和光伏。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氢二氧一,正氧负氢可知,理论上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5)由图可知,影响甲醇产率的因素有分子筛膜和温度,且图中显示在有分子筛膜,温度控制在210℃时产率最高。
(6)见答案。
25.(1)
(2)蒸发
(3)均一
(4) ACDB b 搅拌、加热、或将氯化钠研磨成细小颗粒等(答案合理即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
(5)
【详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构成的化合物,其中钠离子阳离子,故填:;
(2)熬煮海水获得食盐,原理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得到氯化钠,故填:蒸发;
(3)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根据样品中氯化钠和海水的质量比可以计算出海水中大致的含盐量,理由是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填:均一;
(4)①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照片、装瓶贴标签,则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CDB,故填:ACDB;
②通过计算,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则需要水的质量为,水的条件为,则量取上述实验所需蒸馏水时,选用的仪器是量筒,故填:b;
③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搅拌、加热、或将氯化钠研磨成细小颗粒等,故填:搅拌、加热、或将氯化钠研磨成细小颗粒等(答案合理即可);
④蒸发过程中,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故填: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
(5)①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蒸发,才有氯化钠晶体析出,则当溶液达到饱和是才会有晶体析出,在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系式。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则有,解得,故填:;
②当蒸发水后开始析出晶体,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为,则水蒸发到时析出氯化钠。则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
26.(1) 置换反应
(2)提供热量维持炉温
(3)炉温高于铜的熔点
(4)+1价
(5)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若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6)1:8
(7)降低铜的熔点,提高铜的硬度
(8)
【详解】(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受热易分解生成、和,故填;
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
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故填置换反应。
(2)碳燃烧放热,维持炉温,故填提供热量维持炉温。
(3)铜的熔点1085℃,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炉温高于铜的熔点,冷却后得到的是块状金属铜,故填炉温高于铜的熔点。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铜的化合价为+1。
(5)根据题意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故填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若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6)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大量的块状固体,结合表格可知比例为1:8。
(7)从表格可以看出青铜的熔点比铜的熔点低,硬度比铜的大,故熔入锡的作用降低铜的熔点,提高铜的硬度。
(8)在潮湿的空气转化为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还需氧元素和氢元素,故还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故方程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4.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基础检测(含解析)2023-2024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下一篇:2024届泉州高三3月市质检化学试题+答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