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分类复习----溶液(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分类复习----溶液
一、单选题
1.将足量水加入到少量下列物质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醋酸 B.面粉 C.食盐 D.蔗糖
2.向装有等量水的保温瓶中加入等质量的下列物质,降温效果最明显的是(  )
A.NaCl B.CaO C.NaOH D.NH4NO3
3.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白糖 D.食盐
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
C.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带正电荷的粒子可能是阳离子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7.实验室配制100g15%的氯化钠溶液并存放于细口瓶中,贴上标签。标签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乙物质可能是氯化钠
C.丙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钙
D.三种物质能够配制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
9.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剰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②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20g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且溶剂一定是水
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当温度在t1~t3℃之间时,A、B两种物质能配制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C.从A物质与少量C物质的混合液中提纯A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t3℃时,将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350g水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比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更少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
13.取的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则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4.6% B.3.65% C.7.3% D.10%
14.15℃时,将质量都为x的KNO3、KCl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15℃,现象如图一、图二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加入的固体是KCl
B.固体质量:25.0gC.将甲、乙两烧杯的温度从15℃升高到t℃,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KNO3、KCl的饱和溶液从45℃降温到15℃,析出晶体质量一定是KNO3>KCl
二、填空题
15.下列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U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液体及物质的化学式。
现象 序号 ①a处液面降低 ②b处液面降低
液体        
物质        
16.溶液及物质的溶解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g。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
(4)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所含营养元素有   ,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制这种营养液150kg,需要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是   kg。
三、计算题
17.现有碳酸钾和氯化钾的固体混合物15.8g,将88.6g稀盐酸加入到固体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纯碱可用于造纸、玻璃生产等领域。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方案并进行实验。
(1)滤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化学符号)。
(2)若沉淀不经过操作b会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四、实验探究题
19.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红墨水在   (填“冷水”或“热水”)中扩散更快。
(2)实验二中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酒精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3)实验三为了验证NaOH溶液确实能与CO2发生反应,分别向两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OH溶液和   ,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以观察到   (填“左”或“右”)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20.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影响CO2溶解能力的因素。
(1)【活动一】探究温度和压强对CO2溶解能力的影响
实验1:标准大气压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某种无色碳酸饮料,大烧杯中加入不同温度的水,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大烧杯中水的温度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澄清石灰水的现象
实验① 0℃ 缓慢 不浑浊
实验② 20℃ 适中 不浑浊
实验③ 90℃ 很快 变浑浊
实验2:室温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某种无色碳酸饮料。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注射器活塞的位置 试管中的产生气泡的速率
实验④ 不拉动活塞 适中
实验⑤ 向上拉活塞到25mL 变快
实验⑥ 向上拉活塞到50mL 变得更快
实验1,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   。
(3)由实验2可知,压强越大,CO2溶解的量越   (填“多”或“少”)。
(4)【活动二】探究CO2在不同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3:烧瓶中收集250mL的气体,分别加入50mL不同液体,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变化。(实验前烧瓶内压强为104.20kPa,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烧瓶中气体 注射器中物质 实验后瓶内压强
实验⑦ 空气 水 130.25kPa
实验⑧ CO2 水 104.98kPa
实验⑨ CO2 盐酸 106.67kPa
实验⑩ CO2 小苏打的水溶液 103.40kPa
实验后瓶内的压强,实验⑧小于实验⑦的原因是   。
(5)根据实验3分析可知,选用排   液体收集CO2效果更好。
(6)从上述实验中可知,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CO2的依据是:   。
(7)化学学习是一个宏微结合的过程,根据实验3所给的数据,按照图1的方式画出图2中液体上方的微观示意图。
(8)请你利用二氧化碳溶解性知识,解释“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的原因   。
五、综合题
21.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水是生命之源。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检验某水样为硬水方法是   。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将10克甲物质加入到25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写出最简整数比)。
②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填字母)。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③将t2℃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2.按要求回答问题:
(1)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混施会降低肥效的原因:   (化学方程式)
(2)一些自来水厂曾选择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下图是液氯注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回答:
①D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②C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   色。
③液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图是利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质类别与化合价的关系。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图象,这类图像叫价类图。下图是硫的价类图,
M物质的化学式为   ,H2SO3的名称   ;写出G生成Na2SO3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此时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②取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三种溶液中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 醋酸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醋酸溶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面粉不能溶于水,故不能形成溶液,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氯化钠能够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食盐溶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蔗糖溶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属于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2.【答案】D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于温度几乎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给出的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A、植物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B、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悬浊液,选项符合题意;
C、白糖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为悬浊液。
4.【答案】A
【解析】【解答】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的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C、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分析;
C.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
D.汽油能溶解油污。
5.【答案】B
【解析】【解答】A.只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质子也是带正电荷,不是阳离子,故B符合题意
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盐和酸也能放出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B、根据阳离子的概念分析
C、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答】A. 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沉淀,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负极产生氢气 ,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硬水加肥皂水起泡少,浮渣多,软水加肥皂水起泡多浮渣少,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7.【答案】C
【解析】【解答】A. 没有注明药品名称,故A不符合题意;
B. 没有注明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不符合题意;
C. 注明了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C符合题意;
D. 不需要注明溶液的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试剂标签需要注明了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曲线乙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平缓型),氯化钠也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平缓型),所以乙物质可能是氯化钠;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较小,在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远小于20g,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三种物质没有在某温度时相同的溶解度,不可能配制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能是氯化钠;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远小于20g;
D、三种物质没有在某温度时相同的溶解度,不可能配制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
9.【答案】C
【解析】【解答】A. 实验①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错误。
B.不确定实验②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故无法计算溶解度。B错误。
C.实验③④均为 2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正确。
D.因实验④20g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小于20g。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要熟练运用溶解度的相关结论,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10.【答案】B
【解析】【解答】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说法符合题意;
C、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酒精,说法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B、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
C、根据蒸馏水长期放置不分层分析
D、根据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B>A,故错误,符合题意;
B. t1~t3℃之间,A、B两种固体物质有相同的溶解度,能配制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物质A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C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从A物质与少量C物质的混合液中提纯A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t3℃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50g,150gA的饱和溶液含有100g水和50g溶质A,设加水的质量为,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加水的质量为350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2.【答案】C
【解析】【解答】A. 没有具体的溶质种类和溶液状态,不能判断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的大小,故不符合题意;
B.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即使达到了饱和状态,也是稀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 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如氧化钙能和水发生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是5%,故符合题意;
D. 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溶解其它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没有具体的溶质种类和溶液状态,不能判断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的大小。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C、氧化钙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得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13.【答案】A
【解析】【解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4.4g+100g-105.6g=8.8g
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X=14.6g
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将二氧化碳的质量带入方程式,可计算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根据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可计算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4.【答案】D
【解析】【解答】A.1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甲烧杯中没有固体,乙烧杯中有固体,则甲中加入的物质是氯化钾,正确;
B.15摄氏度时,甲烧杯中没有固体,乙烧杯中有固体,则固体质量的范围为 25.0gC.t℃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全部溶解,此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
D. 由于不知道两种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因此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得出物质的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15.【答案】HCl(或H2O);H2O[或Ca(OH)2];Fe(或CaCO3或CaO);CO2
【解析】【解答】①a 处液面降低,说明瓶内的压强增大,可以采用固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方法使气压增大,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也可以用氧化钙与水或盐酸反应放热,使压强增大;故填:HCl(或H2O);Fe(或CaCO3或CaO)。
②b处液面降低,说明瓶内的压强减小,可以采用气体和液体反应使压强减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水都满足要求;故填:H2O[或Ca(OH)2];CO2。
【分析】根据反应生成气体和物质溶解过程中吸热和放热都会导致装置内的气压改变进行分析
16.【答案】(1)硝酸钾(或KNO3)
(2)150
(3)硫酸铈
(4)K、N(或“钾、氮”);4.5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2)由图示可知,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g。(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从图示可以看出,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降低,而硫酸铈的溶解度升高,所以硝酸钾和硝酸钠还是饱和溶液,硫酸铈从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故填硫酸铈。(4)硝酸钾属于复合肥,从其化学式KNO3可以看出含钾元素和氮元素,故填K、N(或“钾、氮”);配置150kg的3%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是 ,故填4.5。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
(2)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
(3)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4)根据化肥的概念分析
17.【答案】(1)4.4g
(2)解:设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则:
解得:
解得:
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钾的质量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钾不反应且溶于水,故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分析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分析】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利用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钾和生成氯化钾质量,从而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钾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反应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注意溶质包括生成的和原有的氯化钾。
18.【答案】(1)Na+、
(2)偏大
(3)解:设6.0 g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 +Na2CO3 = CaCO3↓ +2NaCl
  106   100  
  x   5.0g  
x=5.3 g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3%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
【解析】【解答】(1)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根沉淀和氯化钠,滤液B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阳离子有Na+、Ca2+。
(2)操作b应该是洗涤、干燥,若沉淀不经过操作b,碳酸钙中会含有杂质,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分析】(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根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过量。
(2)根据操作b应该是洗涤、干燥分析。
(3)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碳酸根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9.【答案】(1)热水
(2)溶剂的种类
(3)水;左
【解析】【解答】(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实验一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2)实验二中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酒精中,水和酒精属于不同的溶剂,故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3)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验证NaOH溶液确实能与CO2发生反应,需要控制变量相同,则实验三为了验证NaOH溶液确实能与CO2发生反应,分别向两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以观察到左瓶变瘪的程度更大。
【分析】(1)根据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的相关知识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分析
20.【答案】(1)
(2)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小
(3)多
(4)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实验⑧中烧瓶剩余气体的量小于实验⑦
(5)盐酸
(6)加入50mL水,最终压强与实验前压强几乎相同
(7)
(8)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解析】【解答】(1)实验1,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逸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表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越明显,说明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越小;
(3)由实验2可知,向上拉动活塞,装置内压强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小,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说明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越多;
(4)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后瓶内的压强,实验⑧小于实验⑦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实验⑧中烧瓶剩余气体的量小于实验⑦;
(5)由表可知,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小苏打的水溶液、水、盐酸中压强依次增大,说明溶解性依次减小,
故答案为:用排盐酸液体收集二氧化碳效果更好;
(6)由表可知,加入50mL水,最终压强与实验前压强几乎相同,说明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CO2;
(7)由实验3可知,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小苏打的水溶液中溶解的量比盐酸中溶解的多,故盐酸溶液上方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即图为: ;
(8)“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逸出”,是因为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气体逸出。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分析;
(5)根据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小苏打的水溶液、水、盐酸中压强依次增大分析;
(6)根据加入50mL水,最终压强与实验前压强几乎相同分析;
(7)根据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小苏打的水溶液中溶解的量比盐酸中溶解的多分析;
(8)根据二氧化碳溶解度随压强而减小分析。
21.【答案】(1)混合物;蒸馏;取样,向水样中滴加适量的肥皂水
(2)1:5;D;丙>乙>甲
【解析】【解答】(1)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含有可溶性杂质,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吸附、沉降、过滤得到的水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蒸馏得到水属于纯净物;检验某水样为硬水方法是取样,向水样中滴加适量的肥皂水;
(2)①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t1℃时,将10克甲物质加入到25克水中,溶质是5g,溶剂是25g,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5;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丙的溶解度,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无法确定,题目中没有给出是不是饱和溶液;
③将t2℃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受温度影响比乙大,甲析出晶体大于乙,降温后溶液质量甲小于乙;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降温过程中溶液质量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分析】(1)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属于混合物。
蒸馏得到水属于纯净物。
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2)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2.【答案】(1);
(2)酸;红;
(3)SO3;亚硫酸;
(4)c【解析】【解答】(1)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硝酸铵(NH4NO3)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4=+1,则x=-3价。硝酸根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2)×3=-1,则y=+5价。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硝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一部分氮元素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到空气中,肥效降低,故化学方程式为: ;
(2)由题目知D物质是次氯酸,物质类别属于酸;C物质是盐酸,紫色石蕊溶液遇到盐酸显红色,故填:红;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故化学方程式为: ;
(3)M物质属于氧化物,且化合价为+6价,故M物质是三氧化硫;H2SO3硫元素为+4价,故名称为亚硫酸;G是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①t1℃时a、b、c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②t3℃时a、b、c的溶解度是a>b>c,饱和溶液各100 g,溶液中溶剂最大的是c。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c没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取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三种溶液中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分析】(1)根据复分解反应的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进行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6.3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广西岑溪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