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第七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八年级 物理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5页。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作答选择题时,请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前,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认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学校。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听设备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4.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凝固成冰 B.将铁丝拉长
C.将湿衣服晒干 D.宇航员从地球到月球
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6.在如下图所示的各图像中,用来表示匀速运动的图像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8.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 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主光轴 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升华,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
10.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
C.虚像用眼睛观察不到,实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到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1.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它们都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寒暑表的读数是 ℃。体温度计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2.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车间用传送带传送货物的局部图。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 (选填“地面”或“传送带”)作为参照物。
13.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我区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测温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测温枪”看上去是蓝色的,是因为它 (选填“反射”或“吸收”)了蓝色光。
14.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常温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15.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频率为8000Hz的声音;中华白海豚在遇到危险时,可以向同伴发出信号,用于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6.小明在浴室中洗热水澡时发现卫生间里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进入秋冬季节后,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 (选填“加快”或“减慢”)蒸发吸热。
17.位于我县紫金公园的鎏金湖,夏日分外妖娆,鸟语花香,水清可鉴,时而能看见鱼儿在白云间游曳,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湖水可鉴”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水中“白云”是光的 现象(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折射”);看见水中“鱼儿”是光的折射所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8.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 立的 像;通过投影仪成 立的 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 立的 像;凸透镜的中间 ,边缘 ,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的中间 ,边缘 ,光有 作用。
19.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的是 声波。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21.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22.如图甲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
(1)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便于调整高度,确保能用外焰进行加热,提高效率;
(2)乙图是小红绘制的海波熔化的图像,由图可知,第9分钟海波处于 (选填“液”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用时 分钟,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
23.小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彤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B应选择的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等”)蜡烛;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4.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400m。求:
(1)该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
(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t2是多少?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5.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1.B
【详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长约18cm,故B符合题意;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0.1m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正确为答案,选项BCD错误.
3.C
【详解】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听设备,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响度,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A.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铁丝拉长,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晒干,衣服中的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中,衣服中的水减少,所以质量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宇航员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BD.水母、萤火虫、发光的霓虹灯自身都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BD不符合题意;
C.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①图表示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①图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表示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②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图表示物体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③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④图表示物体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④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分析可知,②和④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25×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因此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所有的凸透镜的左右两侧都有两个焦点,故A错误;
B.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故B错误;
C.透镜所在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故C错误;
D.对于凸透镜,其焦距越短,会聚能力就越强,焦距越长,会聚能力越弱,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冰是由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凝固的过程向外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的过程向外放热。故B错误;
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雾,液化的过程向外放热。故C错误;
D.霜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的过程向外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A.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也有光线进入眼睛,不是幻觉,故B错误;
C.虚像和实像都有实际光线进入眼睛,眼睛都可以观察到,故C错误;
D.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能用光屏承接,故D正确。
故选D。
11. 热胀冷缩 36.9 -4 可以
【详解】[1]液体具有遇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性质,所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
[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液柱液面在超过36℃的第9个小格处,故体温计的示数是36.9℃。
[3]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示数在0℃以下,故寒暑表的读数是-4℃。
[4]体温计的下端有一个极细的弯管,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水银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体来读数。
12. 静止 地面
【详解】[1]口罩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口罩相对于传送带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口罩是静止的。
[2]口罩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口罩是运动的,所以旁边的工人以地面为参照物,感觉口罩在“移动”。
13. 红外线 反射
【详解】[1]人体向外辐射红外线,“测温枪”接受红外线来感知温度,所以“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测量的。
[2]它看上去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蓝光。
14. 振动 介质 340
【详解】[1]物体振动时才能发出声音,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
[2]声音需要沿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即它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大小与温度有关。常温下测得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5. 能 信息
【详解】[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能听到中华白海豚发出的频率为8000Hz的声音。
[2]中华白海豚在遇到危险时,可以向同伴发出信号,用于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6. 液化 减慢
【详解】[1]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使镜面变得模糊不清。
[2]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一定程度上隔绝了皮肤与空气接触,减慢了蒸发,而蒸发需要吸热。
17. 镜面 反射 虚像
【详解】[1]“湖水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人的虚像。
[2]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从鱼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8. 倒 实 倒 实 正 虚 厚 薄 会聚 薄 厚 发散
【详解】[1][2][3][4][5][6]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投影仪是利用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的。
[]7[8][9][10][11][12]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后,对光有发散作用。
19. 次 超
【详解】[1][2]地震产生的声波的频率较低,属于次声波的范围;回声探测仪利用的是超声波,由于超声波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能定向传播的较远的距离。
20.
【详解】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的度数为90°-60°=30°,则入射角也为30°,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读数即可,如图所示
21.
【详解】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的焦点,如图所示:
22. 自下而上 固液共存 6 吸热热量、温度不变
【详解】(1)[1]在组装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烧杯的高低,确保用外焰部分加热;再根据烧杯内水面的高低确定温度计悬挂的位置,所以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
(2)[2]由图可知,第9min海波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
[3]海波从第6min开始熔化,到第12min熔化完,整个熔化过程用时6min;
[4]由图可知,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3. 位置 薄 相等 不变
【详解】(1)[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既能成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为消除重影现象,可选用薄一些的玻璃板,这样两个像几乎重合,不影响实验效果。
[3]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利用等效替代法,A、B应选择的大小相等的蜡烛。
(3)[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
24.(1)4000m;(2)20s;(3)10.5m/s
【详解】解:(1)根据公式可得,该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路程
(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行驶的路程
行驶的时间
则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该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4000m;
(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20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5m/s。
25.1.44 2.88h
【详解】(1)由c=得:
s=ct=3×108m/s×480s=1.44×1011m;
(2)由v=得:
t′===2.88×105h.
答: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44m;它要经过2.88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答案)

下一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同步练习2(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