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一轮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一轮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胃液(0.9﹣1.5)
C.唾液(6.6﹣7.1) D.尿液(4.7﹣8.4)
2.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红柿的酸性强于柠檬汁
B.皮肤被蚂蚁蛰入蚁酸,可用肥皂涂抹消肿
C.洁厕净与碱液能混合使用
D.新鲜牛奶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大
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铁锈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B.向氢氧化锌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冒出白烟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4.下列食物的pH如下:苹果汁(2.9~3.3)、葡萄汁(3.5~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
A.牛奶 B.鸡蛋清 C.葡萄汁 D.苹果汁
5.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体液 血浆 胃液 胆汁 胰液
pH 7.35~7.45 0.9~1.5 7.1~7.3 7.5~8.0
A.血浆呈碱性 B.胃液和胆汁呈酸性
C.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下列相关事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食盐在冷水中溶解得更慢 氯化钠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慢
B 夏天氦气球在阳光下曝晒过久易爆炸 氦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 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不同
D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在水中会解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A.A B.B C.C D.D
9.如图所示已平衡的天平两端放着两个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天平会(  )
A.左端升高 B.右端升高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10.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B.常用明矾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12.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e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C.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13.观察下列图像,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图1: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B.图2: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图4:将CO2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1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二、填空题
15.化学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   洗涤。
(2)实验室中含有盐酸的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所以。需要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你的处理方法是   。
16.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答,按A计分。
题号 A B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⑴化学方程式是    ⑴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 ⑵溶液由   色变为   色 ⑵溶液由   色变为   色
三、计算题
17.某兴趣小组用40g生锈铁钉与足量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铁钉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铁外,没有其他杂质)。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
(1)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   。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
19.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操作,并回答问题。
(1)如 A 图加热液体会发生的危险是   。
(2)如 B图滴瓶的滴管用自来水冲洗后使用,产生的后果是   。
(3)如 C图酒精洒出并在实验台上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你采用的措施的依据是   。
(4)如果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 的稀硫酸,如 D图量取浓硫酸,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0.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
(4)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下列   (填序号)后,溶液变为蓝色。
A 酒精溶液 B 火碱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钠溶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是   。
五、综合题
21.硝酸钠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类食品的添加剂.亚硝酸钠呈碱性,容易被误食,过量食用会中毒,因而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法是   ;
(2)区分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是   .
22.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也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2)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图1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微观图示可知,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图2是溴化氢(HBr)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结合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微观图示,类比写出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含硫酸废水,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3。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验证图3点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以利用氯化钡溶液或者石蕊溶液
B.反应到b点时,蒸发溶剂,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
C.图3中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
D.图3所示a→c实验过程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②请你计算含硫酸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
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空格上填写适当内容)
列比例式(略),
x=    。
答: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
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
C、唾液的pH为(6.6﹣7.1),小于7,呈酸性;
D、尿液的pH为(4.7﹣8.4),呈酸性、中性、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逐渐增强,故胃液的酸性最强.
故选B.
【分析】可以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当pH=7时,呈中性,当pH<7时,呈酸性,当pH>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逐渐增强.
2.【答案】B
【解析】【解答】A、pH值越小,酸性酸性越。A错误;
B、蚁酸是酸性,肥皂是碱性,故B正确;
C、洁厕净是酸性,遇碱发生反应,C错误;
D、变酸,说明pH值降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A、根据pH值大小判断酸性,越小,酸性越强;
B、蚁酸呈酸性,肥皂是碱性,二者可以发生反应消耗蚁酸;
C、根据酸碱发生反应分析;
D、根据酸性越强,pH值越小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A项,因为加入足量稀硫酸,所以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不符合题意;
B项,因为氢氧化锌是难溶物,所以滴加酚酞不会变色,不符合题意;
C项,打开浓盐酸瓶口应有白雾冒出,不符合题意;
D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项。
【分析】A项对铁锈和足量硫酸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
B项对氢氧化锌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项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D项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碱性食物,可以和胃酸反应,中和胃酸,苹果汁(2.9~3.3)、葡萄汁(3.5~4.5)、牛奶(6.3~6.6)显酸性,不宜食用,鸡蛋清(7.6~8.0)显碱性,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胃酸过多的病人食用偏碱性食品分析。
5.【答案】B
【解析】【解答】A、血浆的pH为7.35~7.45,pH大于7,呈碱性,A正确;B、胃液的pH为0.9~1.5,pH小于7,呈强酸性,胆汁的pH为7.1~7.3,pH大于7,呈碱性,B错误;C、血浆的pH比胰液的稍低,随着pH的增大碱性增强,因此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C正确;D、胃液的pH为0.9~1.5,呈强酸性,应食用碱性食物,少饮碳酸饮料,D正确.
本题选B.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为7~14时,呈碱性,随着pH的增大碱性增强.当溶液的pH为0~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6.【答案】A
【解析】【解答】A、鸡蛋清pH值大于7,显碱性,牛奶pH值小于7,显酸性,选项A符合题意;
B、苹果汁和葡萄汁的pH值都小于7,显酸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苹果汁的pH值比葡萄汁的pH值小,所以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苹果汁和葡萄汁都显酸性,因此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且数值越大碱性越强。
7.【答案】C
【解析】【解答】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B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C正确;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8.【答案】B
【解析】【解答】A. 食盐在冷水中溶解得更慢,是因为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慢,故不符合题意。
B. 夏天氦气球在阳光下曝晒过久易爆炸,是因为氦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符合题意。
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是因为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是因为在水中会解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温度降低,粒子运动速率会随温度降低而减慢。
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B、原子间有吗间隔,间隔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就不同。
D、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是因为碱性溶液中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9.【答案】A
【解析】【解答】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增大;已平衡的天平两端放着两个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一段时间后,天平左端会升高,右端会下沉。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故A正确;
B、泡菜的pH为3.2~3.6,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故B正确;
C、橘子汁呈酸性,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故C正确;
D、牛奶和橘子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牛奶的pH比橘子汁的pH大,酸性比橘子汁弱,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橘子汁呈酸性,泡菜呈酸性,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
11.【答案】D
【解析】【解答】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B、明矾可以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但是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B、根据明矾吸附沉降及硬水软化的原理分析;
C、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12.【答案】C
【解析】【解答】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发生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
A. a点溶液为部分盐酸发生反应的图像,溶液因盐酸有剩余而呈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 bc段(不含b点)为部分氯化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不符合题意;
C. d点为各物质刚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即氯化钠,符合题意;
D.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a点对应溶液有盐酸呈酸性分析;
B、根据盐酸和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盐酸先反应分析;
C、根据物质刚好完全反应只剩余生成的物质一种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3.【答案】A
【解析】【解答】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未滴加稀盐酸前溶液的pH值大于7,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因为稀盐酸的pH=3,最后得到溶液的pH值无限接近与3,但不会小于3,结论符合题意;
B、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反应装置恢复至室温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最终不吃不变,结论不符合题意;
C、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氧气和灼热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与灼热铜网不反应,由图像可知:空气体积为5L,反应后体积变为4L,说明氧气的体积是1L,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结论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将CO2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解答】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不符合题意;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所以开始不产生气体,当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稀盐酸才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碱性减弱,但不会变成酸性,不符合题意;
D.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相等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与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5.【答案】(1)稀盐酸或食醋
(2)先加熟石灰中和后再排放
【解析】【解答】(1)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均不溶于水,但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所以可用酸液洗去,如稀盐酸或食醋,故填稀盐酸或食醋。(2)含有盐酸的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所以可用碱液来处理,处理方法是先加熟石灰中和后再排放,故填先加熟石灰中和后再排放。
【分析】(1)水垢的主要成分都可以和酸反应,可以用酸洗涤;
(2)可以用碱性溶液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16.【答案】NaOH + HCl = NaCl + H2O;红;无;H2CO3 = H2O + CO2↑;红;紫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题号
A
B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⑴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⑴化学方程式是H2CO3=H2O+CO2↑
实验现象
⑵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⑵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7.【答案】解;设与Fe反应的H2SO4的质量是x
x=24.5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解析】【分析】根据产生氢气质量代入方程式,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计算硫酸的质量分析。
18.【答案】(1)20g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x=24.5%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40g-20g=20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分析
19.【答案】(1)液体喷出伤人
(2)污染原试剂
(3)用湿布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4)偏小
【解析】【解答】(1) A 图,试管中液体的量超过了容积的1/3,加热液体会发生的危险是液体喷出伤人;
(2) B图滴瓶的滴管用自来水冲洗会带入杂质,产生的后果是污染原试剂;
(3) C图酒精洒出并在实验台上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用湿布盖灭,该措施的依据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4)如果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 的稀硫酸,如 D图量取浓硫酸,是俯视读数,导致浓硫酸量偏少,溶质的质量减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偏小。
【分析】(1)根据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4)使用量筒俯视读数,读数偏大。
20.【答案】(1)BD;GH
(2)
(3)NaOH、Na2CO3
(4)B;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解答】(1)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BD;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GH;(2)F试管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钠过量,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4)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故是A试管,A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然后应加入碱,稀盐酸与碱反应,待碱过量时,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A、酒精溶液显中性,不正确;
B、火碱溶液显碱性,正确;
C、稀硫酸显酸性,不正确;
D、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正确。
故答案为:B;
故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紫色石蕊试液。
【分析】(1)根据酸和活泼金属与碳酸盐反应有气泡生成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分析
(3)根据酸碱盐混合物优先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4)根据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21.【答案】(1)低温,密封
(2)溶于水滴加酚酞,若变红色,则为亚硝酸钠。不变色为氯化钠
【解析】【解答】(1)亚硝酸钠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所以保存亚硝酸钠时应该低温、密封保存.
故填:低温、密封保存.(2)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可以用酚酞试液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方法是: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滴入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另一种是食盐.
故填: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滴入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
【分析】(1)根据亚硝酸钠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分析
(2)根据亚硝酸钠呈碱性,硝酸钠是中性的分析
22.【答案】(1)Ca(OH)2或氢氧化钙
(2)H+ OH-
(3)酸性;HBr+NaOH=NaBr+H2O
(4)BC;16g×20%或16×20%或3.2g或3.2;3.92g
【解析】【解答】(1) 农业上,可用于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2) 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H+、OH- ;
(3) ①溴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氢离子,显酸性; ②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
(4)a点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利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验证其成分,A错误; 反应到b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钠,蒸发溶剂,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 ,B正确; 图3中c点所示溶液pH大于7,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和NaOH ,C正确; 图3所示a→b实验过程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b→cNa2SO4的质量不变,D错误;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2)根据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分析;
(3)根据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呈酸性,溴化氢的水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H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而判断各选项说法,由反应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5.3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堂通行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7.1轴对称课堂通行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