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基础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科粤版(2012)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基础检测题
一、选择题
1.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H2O2、H2O、H2
C.NaOH、Na2CO3,NaNO3 D.Fe2O3、Fe、FeCl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B.,是置换反应
C.肥皂水的pH值为 9.5-10.5 ,显碱性
D.除去 CO2 中含有少量的 CO ,点燃
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
C.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D.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汽油对油污也有乳化作用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氧化钙 、熟石灰 、 B.氢氧化钠 、纯碱 、
C.氢氧化钙 、 消石灰 、 D.水 、干冰 、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铝投入稀盐酸中 B.烧碱投入稀硝酸中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双氧水滴入二氧化锰中
6.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H4+2O2=CO2+2H2O B.Na2CO3+Ca(OH)2=CaCO3↓+2NaOH
C.2H2O2H2↑+O2↑ D.CO2+H2O=H2CO3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用于粉刷墙壁
B.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C.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8.分类思想是化学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关于混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硫酸、烧碱、硫酸钡、干冰
B.新鲜空气、醋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甲烷
C.合金、盐酸、熟石灰、氯化银、乙醇
D.焦炉煤气、硝酸、氢氧化钾、纯碱、氧化铁
9.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物质 C与物质 D 都是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 A、B 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2∶3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10.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抗寒抗旱,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3(PO4)2 B.CO(NH2)2 C.NaNO3 D.K2SO4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 B.读液体体积
C.测食盐水的pH D.蒸发结晶
二、填空与简答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的燃烧 ;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13.分类学习法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如生活中常见的三种钠盐:NaCl、Na2CO3、NaHCO3;根据给出的这三种物质,回答相关问题:
(1)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可以服用 (填俗名);原理是 (写出方程式)。
(2)生活中常做防腐剂的是 。
(3)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2mL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检验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4.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铝原子 ;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由 构成的;
(3)硝酸铵的化学式 ; (4)钻石的主要成分 。
15.贵港是个美丽的地方,小华和家人假日来到贵港园博园游玩。
(1)在园区内,小华看到清澈透明的河水,河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小华和家人坐上了观光电瓶车,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将 能→电能→机械能。
(3)园区内工人正在给种植的树木施用化肥K2SO4,K2SO4属于 (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它对树木生长的作用是 。
(4)午饭时,小华吃了西红柿炒蛋,鸡蛋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炒菜放的盐是加碘盐,盐中加碘的目的是 。吃饭时不小心油沾到了衣服上,小华用洗洁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 原理;
16.用化学式填空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胃液中含有的酸
(4)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17.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可用于制造玻璃,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两种元素,F与H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F的一种用途是 ;
(3)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4)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的工艺流程如下:
(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沉淀C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
三、科学探究题
19.小刚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小刚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询资料】
1.已知反应:
2.部分盐溶液的 pH 如下表:
盐溶液 NaCl Na2CO3 BaCl2
pH 等于 7 大于 7 等于 7
【设计实验】小刚依据查询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向步骤(1)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并不断振荡。 说明原来溶液中,还 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
【进一步实验】小刚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他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①中滴加适量溶液 A 后的操作是 ;
(3)步骤③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四、计算题
2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NaOH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钠盐和硝酸盐均是可溶的,硝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锌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生锈铁钉含有氧化铁,放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锈反应完全,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无色溶液先变为黄色,然后变为浅绿色,故A不正确;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是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肥皂水的pH值为 9.5-10.5 ,显碱性,故C正确;
D、除去 CO2 中含有少量的CO,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点燃,故D不正确。故选C。
3.B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错误;
B、生铁是铁碳的合金,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故生铁比纯铁硬,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故黄铜比纯铜硬,故B正确;
C、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错误;
D、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但是汽油对油污是能够溶解油污,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氧化钙化学式 CaO,俗称生石灰,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消石灰、熟石灰,故C正确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固态俗称干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分析】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
【详解】A、铝投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烧碱投入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钠和水,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水,属于的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滴入二氧化锰中,其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A、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可以用熟石灰来粉刷墙壁,故A正确;
B、铁桶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能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故B正确;
C、酸碱指示剂遇酸和碱会显示不同颜色,可用来指示酸和碱,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氢氧化钠能干燥氨气,不能干燥CO2、SO2、HCl等气体。
8.D
【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焦炉煤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钾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氧化铁是由铁、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B
【分析】由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烯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2H4+3O22CO2+2H2O。
【详解】A、复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中有单质,则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说法不合理;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O的化合物;生成物C与D为CO2和H2O,都属于氧化物,故说法合理;
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2+4):(6×16)=7:24,故说法不合理;
D、反应前后O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故说法不合理。
故选B。
10.A
【分析】磷肥能使植物的根系发达抗寒抗旱,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抗寒抗旱,宜施加的肥料是磷肥;
【详解】A、磷酸钙属于磷肥,A符合题意;
B、尿素属于氮肥,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钠属于氮肥,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属于钾肥,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干燥的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正确;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2.(1)
(2)
(3)
【详解】(1)甲烷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3.(1) 小苏打
(2)NaCl/氯化钠
(3)
【详解】(1)可以用碳酸氢钠中和胃酸过多,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2)在生活中可用氯化钠做防腐剂;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14. 2Al Na+ Cl- NH4NO3 C
【详解】(1)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个铝原子2Al; (2)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号分别为:Na+ Cl-;(3)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 (4)钻石的主要成分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符号为:C。
15.(1)混合物
(2)化学
(3) 钾肥 抗倒伏抗病虫害,促进植物茎秆生长
(4) 蛋白质 防止甲状腺肿大(或大脖子病) 乳化
【详解】(1)河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电瓶车在行驶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化学;
(3)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它对树木生长的作用是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故填:钾肥;抗倒伏抗病虫害,促进植物茎秆生长;
(4)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缺乏碘元素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在食盐中加碘的目的是预防甲状腺肿大(或大脖子病);用洗洁精洗衣服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乳化原理,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形成乳浊液除去,故填:蛋白质;防止甲状腺肿大(或大脖子病);乳化。
16.(1)NaCl
(2)N2
(3)HCl
(4)NaHCO3
【详解】(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
(4)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其化学式为:NaHCO3。
17. Na2CO3 做建筑材料(合理答案均可) 置换 NaOH+HCl=NaCl+H2O
【分析】依据题目分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确定C为碳酸钙;C能生成E、F,应该是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F与H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应该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则F是氧化钙,E是二氧化碳,H是水,A是氢氧化钙;B可用于制造玻璃,则B为碳酸钠,A与B能生成C和D,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那么D为氢氧化钠;G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两种元素,则G为盐酸,D与G能反应生成H和I,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那么I为氯化钠。
【详解】(1)B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F是氧化钙,它的一种用途是做食品干燥剂或做建筑材料。
(3)上述转化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合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复分解反应,所以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D与G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18. Ba2+ Mg(OH)2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除尽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分析】(1)根据加入过量的X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X是氯化钡溶液,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加入的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进行分析。
【详解】(1)加入过量的X溶液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X是氯化钡溶液,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Ba2+,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沉淀C的化学式是Mg(OH)2;
(2)溶液B中含有钙离子、钡离子、钠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钡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所以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3)加入的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所以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尽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点睛】粗盐提纯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其中要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操作、杂质的除去等内容,需要同学们对此内容了然于心。
19. 碳酸钠/Na2CO3 溶液变成红色 [或] 过滤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详解】[设计实验]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与碳酸钡沉淀,氯化钠、氯化钡的溶液呈中性,则可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碳酸钠;
(2)向步骤(1)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并不断振荡,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呈碱性,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进一步实验]
(1)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钠,则溶液A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或者;
(2)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液后,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后续的操作为过滤;
(3)氯化钠的溶液呈中性,则在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再往红色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当溶液变无色时,为恰好完全反应。
20.(1)5.3g;(2)75.0% (3)2NaOH+CO2=Na2CO3+H2O
【分析】本题结合图像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究,题目选择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并能计算样品的物质质量分数,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看明白图像的含义,注意图像中特殊的点的意义,然后结合题目条件,解答此类问题。
【详解】由图像可知,在检验样品中的杂质时加入稀硫酸,并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原因是在碱性溶液中,硫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不产生气体,当加入的硫酸的质量为50多克时,开始与样品中的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随着反应的进行,当继续滴加硫酸时,产生的气体为2.2g,并且不再变化,说明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完毕,由此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的碳酸钠的质量,同理也可计算出原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从而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
[数据处理]从图中得知:产生CO2的最大量为2.2g。
(1)解:设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则:
x=5.3g
(2)则样品中NaOH质量分数为:
[反思与交流]由图象可知开始加入硫酸时无气体生成,则一定是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重庆市忠县花桥镇初级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PDF无答案)

下一篇:7.5摩擦力训练(答案)2023-2024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