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第12章 盐 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书写正确的是
A.Al+ 2HCl = AlCl2 + H2↑ B.SO2+2NaOH=Na2SO3 +H2O
C. D.K2SO4+ Zn(NO3)2 =2KNO3+ ZnSO4
2.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碳酸钡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C.混合物:氮气、空气 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氨臭气味的气体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生石灰投入水中反应时有白色沉淀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C.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
D.某白色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7.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沼气燃烧: 化合反应
B.溶洞中石笋的形成 分解反应
C.用赤铁矿炼铁: 置换反应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8.向一定量的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溶液质量与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B.BD段生成沉淀
C.C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 D.E点碳酸钠溶液已经达到饱和
9.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污染不会导致水污染
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海水晒盐即得市售食用盐
D.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1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是金属铅制成的
B.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C.日常生活中蒸馒头用的碱面主要成分是纯碱﹣﹣Na2CO3
D.“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1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t℃时,使接近饱和KNO3的溶液析出晶体 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水)
B 检验NH4NO3和KNO3 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区别两瓶气体CO2和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A.A B.B C.C D.D
12.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 质 选用试剂 (过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Zn (Cu)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CaCO3(NaCl) 水 加入水中一定时间后过滤、洗涤干燥
D CO (CO2) 氧化铜 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
13.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K2SO4、K2CO3、AgNO3、BaCl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B、C、D、E,并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将A和B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2)将C和D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3)将A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既溶于盐酸也溶于稀硝酸;
(4)将D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
(5)将B和C混合,没有沉淀生成。
则:A是 ,B是 ,C是 ,E是 。
14.化学学科有专用的符号语言,简称化学用语,我们应充分学好、用好它们。
请按要求从氧气、二氧化碳、氧化镁、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对应横线上
①一种能供给呼吸的单质 ;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 ;
③一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④一种易挥发的酸 ;
⑤一种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盐 ;
15.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原理:
(1)发令枪(弹药主要成分为红磷)发令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
16.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元素的价类图,根据图象回答:
(1)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化合物FeSO4应处于价类图中的 点(填字母)。
(3)甲处表示的物质类别为 。
(4)F点所表示的物质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请用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氯化钠 ③活性炭 ④石墨 ⑤明矾
(1)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2)可作保护气的是 ;
(3)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
(5)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是 。
18.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D可以用作炉具清洁剂,F为红棕色固体,C→F反应过程很复杂,E、B不含相同元素。试推断:
(1)B的化学式 ;E的用途是 。
(2)A→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3)F→E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19.化学小组同学在超市看到一款自热暖足贴,商品标签显示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氯化钠,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自制暖足贴”项目研究,部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超级保温材料,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任务一:自制暖足贴,并将其发热情况与市售暖足贴比较
【进行实验】分别取2勺铁粉和活性炭,加入无纺布袋中(与市售暖足贴所用无纺布相同)。滴加少量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暖足贴。在相同环境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自制与市售暖足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图像,如图所示。

(1)①通过图像可知自制暖足贴有两点不足,分别是 、 。
②小组同学猜想两种暖足贴发热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除了受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及其配比影响外,还可能与蛭石的特性有关。
任务二:估测市售暖足贴中各成分的质量
【方案设计】利用市售暖足贴中的全部粉末,设计如下方案

(2)设计步骤I、Ⅱ的目的是获得 (填化学式),并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固体B的成分是蛭石、 。
(3)根据上述方案,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 。
【反思交流】
(4)小组同学发现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 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
三、科学探究题
20.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乐同学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②MgCl2溶液呈酸性。
【分析与思考】小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产生的气体是H2
(2)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 。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MgCl2
猜想三:NaCl、NaOH 猜想四:NaCl、MgCl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 不成立,理由是 。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 成立
【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将钠与MgCl2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钠可以从MgCl2中置换出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计算题
21.实验室现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诺贝尔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 g ,完全溶于100 g 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
(2)求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氯化铝的化学式错了,应为AlCl3,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6HCl = 2AlCl3 +3H2↑,故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 +H2O,故正确;
C、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D、K2SO4和Zn(NO3)2不会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错误。
故选B。
2.D
【分析】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详解】A、Fe3+、O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H+、O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Ag+、Cl-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碱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3.A
【详解】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发生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在酸碱盐之间进行,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碳酸钡属于无机化合物,选项叙述错误;
B、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选项叙述正确;
C、氮气属于纯净物,选项叙述错误;
D、氯化铵属于氮肥,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B。
5.A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选项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D、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与熟石灰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所以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氨臭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故选A。
【点睛】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其中的铵根离子能够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因此化学上常用碱性物质来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方法是取被检验的物质少许,加入熟石灰稍微加热,观察有无刺激性气味,有则样品中含有铵根离子,否则不含铵根离子。
6.D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详解】A、生石灰投入水中,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故选项现象错误;
B、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在瓶口附近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大量的盐酸的小液滴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白雾现象,白烟为固体颗粒,故错误;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氯化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反应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D、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碱性气体,氨气溶于水呈碱性,则产生的气体为氨气,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其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白色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加热能产生氨气,则白色固体中含有铵根离子,所以固体为固态铵盐,故正确;
故选D。
【点睛】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为放热反应;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瓶口有白雾产生;氯化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固体铵盐与熟石灰混合加热能生成氨气。
7.B
【详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溶洞中石笋的形成,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C、用赤铁矿炼铁,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不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C
【详解】向一定量的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稀盐酸反应完全,氯化铜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则溶液质量减小,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加入的碳酸钠固体溶解,溶液质量逐渐增大,至碳酸钠溶液饱和;
A、AB段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法正确;
B、BD段溶液质量减小,生成沉淀,说法正确;
C、C点时氯化铜未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CuCl2,说法错误;
D、E点溶液质量不再增大,碳酸钠溶液已经达到饱和,说法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大气污染会导致水污染,故A选项错误;
B、明矾可以用来去除水中杂质,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B选项错误;
C、海水晒盐后还需要一系列加工才能变为市售食用盐,故C选项错误;
D、水体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是用石墨制成的,不是金属铅,符合题意;
B、水银是汞的俗称,不是银,不符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蒸馒头用的碱面主要成分是纯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不符合题意;
D、“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Cl,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某一温度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溶质、恒温蒸发水、降温等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NH4NO3,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都会熄灭,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2.C
【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错误。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故选C。
13. BaCl2 K2SO4 KCl K2CO3
【详解】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应该是AgCl和BaSO4。A和B混合,C和D混合,都产生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由此推出A、B、C、D可能是硫酸钾、BaCl2、KCl、AgNO3,应为这样才能生成BaSO4、AgCl这两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由此推出E就是K2CO3;A或D与E的混合生成沉淀,所以A、D只可能是AgNO3或BaCl2(因为其它的不和碳酸钾反应),沉淀为Ag2CO3或BaCO3,BaCO3溶于盐酸也溶于硝酸,而Ag2CO3能溶于硝酸,但在稀盐酸中由于生成更难溶的AgCl而覆盖在Ag2CO3表面阻止反应,所以在Ag2CO3在稀盐酸中不会消失,所以D为AgNO3,A就为BaCl2;B和A能生成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所以B为K2SO4;C和D能生成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所以C为KCl。
故填:A是BaCl2,B是K2SO4,C是KCl,E是K2CO3。
14. O2 MgO Ca(OH)2 HCl NaCl
【详解】①氧气是一种单质,能够供给呼吸;故填:O2;
②提供的物质中,氧化镁是由金属元素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故填:MgO;
③提供的物质中,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
④提供的物质中,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填:HCl;
⑤氯化钠是一种盐,是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故填:NaCl。
15. 4P +5O22P2O5 CaCO3CaO + CO2↑
【详解】(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2P2O5;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 + CO2↑。
16. SO2 H 酸
【详解】(1)C点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SO2。
(2)FeSO4是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可得(+2)++(-2)×4=0,解得=+6,硫元素显+6价,应处于价类图中的H点。
(3)由硫的价类图可知,甲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6价,亚硫酸、硫酸中硫元素分别显+4价、+6价,且常见的物质种类除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外,还可能为碱和酸,结合该处硫元素的价态,甲处表示的物质类别为酸。
(4)F点所表示的物质是硫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17.(1)③
(2)①
(3)④
(4)⑤
(5)②
【详解】(1) ③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冰箱除味剂。
(2)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作保护气。
(3)④石墨质软色黑,可用于制铅笔芯。
(4)⑤明矾在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加速沉降。
(5)②氯化钠有咸味,是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
18.(1) HCl 灭火
(2)
(3)
【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D可以用作炉具清洁剂,可推出D为氢氧化钠,F为红棕色固体,可推出F为氧化铁,C→F反应过程很复杂,说明该反应是铁的生锈过程,可推出C为铁,F能转化为E,D能与E反应,可推出E为二氧化碳,B能转化为E,B能与C反应,E、B不含相同元素,可推出B为盐酸,A能与D相互转化,A能与E相互转化,可推出A为碳酸钠,D、E、F均能转化为G,可推出G为水,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2)A→D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1) 温度过高 持续时间短
(2) NaCl 铜粉、活性炭
(3)固体B、碳酸钙、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
(4)O2/氧气
【详解】(1)通过图像曲线分析可知,自制暖足贴中铁粉氧化过快导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持续时间短,不利于使用;
(2)步骤Ⅰ过滤、Ⅱ蒸发结晶的目的是分离出粉末中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粉末加水过滤后,得固体A为铁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再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蛭石难溶于水,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滤后得固体B为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
(3)称量碳酸钙质量,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方程式,可求出二氧化碳质量,再通过碳与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可求出碳质量;称量固体B(为铜粉、活性炭、蛭石的混合物)质量,由固体B减去碳质量求出铜粉、蛭石的混合物的质量;称量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减去铜粉、蛭石的混合物的质量可求出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通过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的方程式,求出铜的质量,最后用固体B的质量减去碳的质量,再减去铜的质量可求出蛭石质量。所以确定蛭石质量需要的称量数据最少的一组是固体B、碳酸钙、蛭石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
(4)只有打开密封包装,暖足贴才会发热,由此推测暖足贴发热还需要氧气参加反应,故密封包装还起到了控制反应发生的作用。
【点睛】本题属于流程题,综合考查化学学科知识,在做此题时需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
20. Mg(OH)2 四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无明显现象 二
【详解】[分析与思考]
由资料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A化学式为:Mg(OH)2;
[提出问题]
猜想四不成立,因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步骤一是验证猜想三不成立,即不含有氢氧化钠,故滴加酚酞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滴加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即含有氯化镁。故猜想二成立;
[拓展]
根据题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1.(1)5.8 g;(2)90.0%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9g,第3次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质量是8.7g,故每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产生2.9g沉淀,故x=2.9g×2=5.8g;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最后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8.7g。
设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x
x=90%
答: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9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练习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重庆市忠县花桥镇初级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PDF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