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

专题8 金属和金属材料 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是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 FeCl2、 CuCl2 ,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有 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2.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C.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铝的密度较小
3.含碳物质与含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只能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②中CO2被还原
C.反应③为置换反应 D.物质Y可以为硫酸锌
4.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X、Y、Z B.X、Z、Y C.Z、Y、X D.Z、X、Y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 分离铁粉和铜粉 滴加足量稀硫酸,过滤
C 探究Fe、Cu的金属活动性 Fe和Cu分别放入ZnSO4溶液中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的变化
A.A B.B C.C D.D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碳酸氢钠用于烘焙蛋糕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
7.有一包粉末是由MgO、ZnO、Fe2O3、A12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取该样品4.0g,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水,并得到无色溶液。关于原粉末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粉末中不一定有氧化镁,一定没有氧化铁
B.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C.所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质量为12g
D.原粉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或由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黄铜在纯铜上刻划,纯铜上留下划痕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了白色的碳酸钙
9.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现取铁红样品10 g与足量的CO反应,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6.6g,则此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80% B.76% C.90% D.72%
10.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食盐腌渍菜、鱼、肉、蛋的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B.用洗涤剂乳化油脂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
D.用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可以使浑浊的水变澄清
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2O 2H2↑+O2↑ B.CO2+2NaOH=Na2CO3+H2O
C.C+H2O(蒸气) CO+H2 D.NH3+CO2+H2O=NH4HCO3
12.要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试剂
A.Cu、FeCl2溶液、ZnCl2溶液 B.Fe、CuSO4溶液、 ZnSO4 溶液
C.Fe、Cu、ZnCl2溶液 D.Zn、Fe、CuSO4溶液
13.已知铜能与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铁与铜的混合物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得到固体丙和滤液丁。下列有关说法中: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一定不含Fe2O3
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一定不含FeCl3
③向溶液丁中插入一根铁丝,若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则滤液丁中一定有ZnCl2、FeCl2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丁中可能含有ZnCl2、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
⑤固体丙中最多可能含有3种物质
⑥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丁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与简答
14.金属材料的使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1)《天工开物》记载“点铅成锡”是炼锡的关键一步,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形成合金后熔点会 (填“降低”或“升高”)。
(2)金属材料锈蚀不仅影响使用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是 。
15.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对比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 ,在A、B、C三个实验中,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的对比实验是 。
(2)图乙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16.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开拓中国新蓝海。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舰载机发动机叶片使用钛合金的优点是 (填序号)。
a.密度小 b.熔点低 c.强度小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 接触而锈蚀。
(4)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 。
17.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1)科学家最近在-100℃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从物质结构的观点说明该物质具有可燃性的原因是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利用海水中的NaCl制纯碱(Na2CO3)的过程中,NaCl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Na”,则还需要能提供含有 元素(填符号)的物质。按此思路,若用Na2CO3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廉价原料是 (填俗称)。
(3)已知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 (填化学式)→Fe(OH)2。
1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与氧气反应 。
(2)氯酸钾制取氧气 。
(3)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
19.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F、G、H为单质,其他均为氧化物。粉末状态下 E、I为黑色,B、H为红色。常温下C为无色液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 ;F 。
(2)写出G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垃圾分类, 有利于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白口铁(镀锌铁皮) 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资料: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锌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溶性碱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1)①中将不溶物和溶液A分离的操作为 。
(2)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⑤中加入适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请回忆教材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属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3)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氢氧化亚铁的符号 。然后生成氢氧化铁。最终生成铁锈。
(4)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2.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表(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
加入稀硫酸质量/g 20 40 60 80
产生气体质量/g 0 0.2 0.4 0.5
(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20g时,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 。
(2)计算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图。标出有关物质的量。
(4)该镁条氧化前后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_。
A.氧化前>氧化后 B.氧化前=氧化后 C.氧化前<氧化后 D.无法确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烧杯仍有少量固体,而铁和铜都能够与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不可能有三价铁离子,故A错误;
B、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故B正确;
C、溶液中一定含 FeCl2,不一定含有CuCl2,例如铁过量,则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不会有氯化铜,故C错误。
D、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不一定含有铁,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试题分析: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继续反应。故选C.
考点: 物质的性质
3.B
【详解】A、反应①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不正确;
B、反应②中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失去了氧,是氧化剂,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
C、反应③为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C说法不正确;
D、由于铁的活动性小于锌,铁和硫酸锌不反应,物质Y不可以为硫酸锌,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C
【详解】由题文可知,X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Y不能,说明金属X的活动性比Y强,金属Y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而Z却不能,说明金属Y的活动性比Z强,综上所述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 5.D
【详解】A:二氧化碳中含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适量的氧气,点燃,在二氧化碳存在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不会燃烧。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应把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A错。
B:铁粉和铜粉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虽然能得到铜粉,但铁粉被消耗。分离铁粉和铜粉用磁铁吸引即可。B错。
C:Fe和Cu分别放入ZnSO4溶液中,Fe和Cu都不与ZnSO4溶液反应。无法探究Fe、Cu的金属活动性。C错。
D: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的变化。硝酸铵加适量的水溶解温度明显降低,氯化钠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温度没有明显变化。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6.C
【详解】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 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于烘焙蛋糕。故B不符合题意;
C.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容易造成线路短路或触电事故的发生。故C符合题意;
D. 自行车钢圈属于铁的合金,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所以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可以防止生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分析】从题目信息可以知在粉末中加入稀硫酸后得到无色溶液,可以排除粉末中含有Fe2O3,因为Fe2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呈黄色,故原粉末中一定没有Fe2O3;剩余三种固体都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其中水中氢元素均来自硫酸中,所以可以根据反应生成1.8g水确定出50g稀硫酸中含有纯硫酸的质量为:9.8g,再根据几种金属氧化物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几种金属氧化物和生成水的质量关系,利用极值法进行计算来判断剩余粉末的成分。
【详解】1.8g水中的氢元素质量为: ,所以稀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也为0.2g,则纯硫酸的质量应为: ;
利用极值法进行计算来判断剩余粉末的成分:
解得:x=4g y=8.1g z=3.4g
因原粉末为4.0g,所以可以是纯MgO,也可以是ZnO和Al2O3的混合物,还可以是MgO、ZnO和Al2O3的混合物,即原粉末可以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或由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或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所以A对,D错;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对;所得溶液中金属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质量应为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即金属加稀硫酸再减去水的质量:4.0g+9.8g-1.8g=12g,C对;
故答案选D。
8.A
【详解】A、黄铜是合金,硬度比组成的铜要大,所以会出现划痕,故A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B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了白色的碳酸钙四实验结论,应该描述为石灰水变浑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三种铁的氧化物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分子的一氧化碳只能生成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有一半来自一氧化碳,另一半来自三种铁的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是6.6g,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6g××100%=4.8g,因为4.8g氧元素的质量一半来自于一氧化碳,一半来自于铁的氧化物,那么铁红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8g÷2=2.4g,则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76.0%。
故选:B。
10.C
【详解】试题分析:A、由于渗透作用使菜、鱼等细胞失去水分,没有了微生物滋生的水,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正确B、用洗涤剂乳化油脂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C、用涂油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错误;D、用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可以使浑浊的水变澄清,正确。故选C考点:防止金属锈蚀方法,水的净化方法,乳化现象。
11.C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A、Cu与FeCl2溶液、ZnCl2溶液均不能反应,说明铁、锌比铜活泼,但是使用该组试剂无法验证铁、锌的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B、Fe与CuSO4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Cu,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了Fe的活动性大于Cu;Fe与ZnSO4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证明Fe的活动性小于Zn,使用该组试剂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Fe、Cu与ZnCl2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说明锌比铁、铜活泼,但是使用该组试剂无法验证铁、铜的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D、Zn、Fe与CuSO4溶液均能发生反应,说明锌、铁比铜活泼,但是使用该组试剂无法验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详解】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2FeCl2+CuCl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铁与铜的混合物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会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全消耗后,锌会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所以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由于加入的盐酸是足量的一定不含Fe2O3,故①正确;
②固体甲中含有铜,则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一定不含有FeCl3,故②正确;
③向溶液丁中插入一根铁丝,若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则滤液丁中一定有CuCl2、ZnCl2、FeCl2,故③错误;
④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丙中含有铁和铜,可能含有锌,则滤液丁中一定含有含有ZnCl2,可能含有FeCl2,一定不含有CuCl2,故④错误;
⑤固体丙中最多可能含有铜、铁、锌3种物质,故⑤正确;
⑥若向固体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锌、铁,则滤液丁中一定含有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故⑥正确。正确的个数有4个,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充分利用题干中提供的信息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规律,其中根据提示的反应判断甲、乙成分是本题的难点。
14.(1)降低
(2)刷漆(合理即可)
【详解】(1)合金的熔点要比其组成金属要低,硬度和抗腐蚀性要比其组成金属要大。故填:降低;
(2)铁锈蚀需要氧气、水的参与,防止铁制品锈蚀只需要隔绝水和氧气其中一种即可。故填:刷漆(合理即可);
15. 探究(或验证)铁生锈的条件 A和B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空气)
【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在A、B、C三个实验中,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的对比实验是A(与氧气隔绝,不能生锈)和B(与氧气接触,能够生锈)。
(2)图乙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红磷着火点,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16.(1)原子
(2)a
(3)水、氧气
(4)稳定
【详解】(1)金属钛是由钛原子构成的;
(2)舰载机发动机叶片使用钛合金的优点是密度小、熔点高、强度大;故填:a;
(3)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时会发生锈蚀。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水、氧气接触而锈蚀;
(4)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17. C5H4 该物质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C、O 熟石灰 FeCl2
【详解】(1)由图可知,每个该物质的分子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5H4;
该物质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具有可燃性;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Na、C、O,氯化钠提供了钠元素,则还需要提供C、O 元素的物质;
若用Na2CO3制取NaOH,碳酸钠中含Na、O、H,氢氧化钠中含Na、O、H,故还需要能提供氢元素的物质,如熟石灰;
(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故填:FeCl2。
18.
【详解】(1)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H2O H2 2Cu+O22CuO 2CO+O22CO2(合理即可)
【详解】B、H为红色,并且H为单质,所以H为铜,B为氧化物,所以B为氧化铁,常温下C为无色液体,C为水;B氧化铁可以与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物——二氧化碳,A为二氧化碳;B氧化铁可以生成黑色粉末E,所以E为铁粉;H铜可以生成黑色粉末I,I为氧化铜,E铁粉可以得到单质F,并且F可以生成水,可以与氧化铜反应,F应为氢气;氧化物D可以与氧化铁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铁、铜,说明D为还原剂一氧化碳;单质G可以与一氧化碳和铜反应,G应为氧气。
(1)C化学式为H2O;F化学式为H2;
(2)G铜和H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3)D一氧化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也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0.(1)过滤
(2)
(3) /亚铁离子 使部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
【详解】(1)过滤能够将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故操作为过滤;
(2)步骤③是将氢氧化锌转化为氧化锌,根据资料提示,氢氧化锌加热时分解为氧化锌和水,化学式为;
(3)由流程可知,不溶物中含有铁,再加入稀硫酸后,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溶液B中含有亚铁离子,故填亚铁离子;
硫酸亚铁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然后溶液C中出现铁离子,说明过氧化氢能够使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故填使部分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
21. 化合 压强(气压) Fe(OH)2 20.2% 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详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文字表达式为:,属于化合反应。
(2)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氢氧化亚铁中亚铁离子显+2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故其化学式是Fe(OH)2。
(4)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
(5)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铁的缓慢氧化使集气瓶中氧气消耗更彻底,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测量时考虑到导管容积和扣除内容物后的集气瓶容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点睛】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2.(1)MgO+H2SO4=MgSO4+H2O
(2)解:设金属镁的质量为x


x=6g
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100%=60%
答: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60% 。
(3)
(4)B
【解析】(1)因为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附着在镁的表面,因此和稀硫酸接触时,氧化镁先和稀硫酸反应,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氧化镁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
(2)详解见答案;
(3)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表分析看出,加入20g稀硫酸时没有氢气生成,再加入稀硫酸有氢气生成,每加入20g稀硫酸就有0.2g氢气生成,加入到7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g氢气,故可画出如下的关系图:
(4)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由于镁元素质量守恒,生成硫酸镁的质量关系是前者=后者,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下一篇: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