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答案)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
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学与职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科研工作者是指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B.在自来水出厂前,水质检验员利用化学分析仪器等对水中的一些物质进行检验
C.测试工程师通过测出不锈钢中的某些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即可根据标准确定不锈钢的等级
D.考古工作者可利用12C衰变测定装置,对文物进行年代测定和研究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CuSO4 B.苏打-----Na2CO3
C.熟石灰-----NaOH D.铁红-----Fe3O4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1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离子的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Fe+2H+ = Fe3++ H2↑
B.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 SO42-= BaSO4↓
C.氯化铝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4NH4++2H2O
D.向水玻璃中加盐酸:SiO32-+2H+ = H2SiO3↓
5.室温下,在与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6.镓()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金属镓可与溶液反应生成和氢气
B.可与盐酸反应生成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氨水,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D.酸性:
7.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W与X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离子半径:WC.简单氢化物沸点:Z8.“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在众多领域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彩缤纷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
B.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钛合金比纯金属钛的硬度低
C.港珠澳大桥桥梁采用先进的抗腐蚀方法,钢铁桥梁被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
D.2021年5月,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最新发现的3号祭祀坑的国宝级商代文物“铜顶尊跪坐人像”再惊天下,青铜器的出土表明我国商代已经掌握冶炼铜技术
9.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下图物质间转化关系(物质间的反应均为一步转化)的选项是
选项 X Y Z
A Al NaAlO2 Al(OH)3
B Fe FeCl3 FeCl2
C NaOH NaHCO3 Na2CO3
D SiO2 Na2SiO3 H2SiO3
A.A B.B C.C D.D
10.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始滤液显酸性
B.试剂Ⅰ为Ba(NO3)2溶液
C.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除去Ba2+
D.图示步骤中的2次过滤操作不可以合并
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D 铜粉 Fe2O3 先加入适量盐酸,再过滤
A.A B.B C.C D.D
12.推断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熔点,推断熔点:
B.由沸点:,推断沸点:
C.由氧化性:,推断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
D.由还原性,,推断投入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
13.某混合物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896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且设气体全部逸出);
②第二份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72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A.一定不存在 B.一定存在、
C.一定存在、 D.可能存在
14.电导率(Ⅰ)是衡量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一般来说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下列几种溶液电导率变化图像,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图A代表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气体
B.图B代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溶液
C.图C代表向NaOH溶液中通入至恰好完全反应
D.图D代表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二、解答题
15.已知常温下X为无色液体、C为黄绿色气体、E为无色气体,A、B为金属单质,M为红褐色沉淀,K常用作调味品,H能使某些有机色素褪色,L在空气中最终能转化为M。如图所示为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H的名称 ,F的化学式 。
(2)请写出C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请描述L转化为M过程中的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请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6.实验室工作人员现用晶体配制溶液48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称取晶体的质量为 。
(2)某同学改用,固体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
17.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的作用 。
(2)b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用双线桥表示该实验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呈如图变化:
根据溶液变色情况,写出相应微粒的化学式,Ⅰ为 、Ⅱ为 、Ⅲ为 。
(5)某游泳池常用来抑制藻类生长,工作人员一次错用消毒,因两种物质相互反应,使游泳池的藻类疯长。已知该反应产生了和,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1)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氧气做氧化剂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还原成ClO2
(2)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用文字说明)。
(3)为了配制40mL上述浓度的NaOH溶液,完成下列填空:
①加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 (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②冷却后,转移入 (仪器名称A)中;
③塞上塞子,摇匀,贴上标签;
④用 (仪器名称)称量 g的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
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也转移入A仪器中,重复2次;
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序: 。
(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C,其目的是 。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化学科研工作者是指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A正确;
B. 在自来水出厂前,水质检验员利用化学分析仪器等对水中的一些物质进行检验,B正确;
C. 测试工程师通过测出不锈钢中的某些组成元素及其含量,即可根据标准确定不锈钢的等级,C正确;
D. 考古工作者可利用14C衰变测定装置,对文物进行年代测定和研究,D错误;
故选D。
2.B
【详解】A.胆矾为CuSO4·5H2O,A错误;
B.苏打为Na2CO3,B正确;
C.熟石灰为Ca(OH)2,C错误;
D.铁红为Fe2O3,D错误;
故答案为:B。
3.A
【详解】A.2.4g金属镁的物质的量是2.4g÷24g/mol=0.1mol,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A正确;
B.1mol·L-1的AlCl3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Cl-离子的数目,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C错误;
D.O2和O3均是氧原子形成的单质,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2g÷16g/mol=2mol,所含原子数为2NA,D错误;答案选A。
4.D
【详解】试题分析: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B.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错误;C.氯化铝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错误;选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5.C
【详解】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A.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与氢离子、氢氧根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也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6.C
【分析】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图,分析可知氧化铝和氧化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并且二氧化碳可以制取氢氧化铝,却无法与偏镓酸钠反应,可实现铝和镓的分离;
【详解】A.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金属镓也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氢气,A正确;
B.Ga2O3与Al2O3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B正确;
C.Al(OH)3难溶于氨水,所以Ga(OH)3也难溶于氨水,向Ga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氨水,有Ga(OH)3沉淀生成,沉淀不溶解,C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制取氢氧化铝,却无法与偏镓酸钠反应,说明碳酸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却比氢氧化镓弱,所以酸性:Al(OH)3故选C。
7.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W是N元素;W与X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是O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是Na元素;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Z是Cl元素。
【详解】A.HNO2是弱酸,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一定为强酸,故A错误;
B.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Na+C.氨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HClD.O与N能形成N2O、NO、N2O3、NO2、N2O4、N2O5等多种化合物,故D错误;
选C。
8.B
【详解】A.部分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五彩缤纷的烟花利用焰色试验的原理,A正确;
B.一般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B错误;
C.钢铁桥梁被腐蚀是铁在氧气、水作用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正确;
D.我国商代已经掌握冶炼铜的技术,D正确;
故选B。
9.A
【详解】A.因为2A1+2NaOH+2H2O=2NaA1O2+3H2↑;NaAlO,+HCl+H2O=A1(OH)3+NaCl;但Al(OH)3不能一步反应得A1,所以A符合题意;
B.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铝反应生成铁,所以能满足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过量的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硅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所以D不符合题意;
本题的正确答案: A。
【点睛】根据铝三角的性质进行判断A选项;根据铁三角的关系进行判断B选项;根据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之间的转化关系碳进行判断;根据硅的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10.C
【详解】A. 初始滤液中含有碳酸钾,则溶液显碱性,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试剂Ⅰ为BaCl2溶液,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步骤②中加入试剂Ⅱ为碳酸钾,其目的是除去加入稍过量的Ba2+,符合题意,C正确;
D. 图示步骤中的2次过滤操作,分别为硫酸钡、碳酸钡,不影响,则可以合并,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碳酸钾为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注意所加试剂的顺序,先加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及碳酸根离子,再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钾溶液除去过量的Ba2+,最后加入盐酸调溶液pH值,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
11.D
【详解】A.、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而溶解,A错误;
B.过量的形成新的杂质,B错误;
C.点燃时需要通入,形成新的杂质,C错误;
D.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能与稀盐酸反应而溶解,加入适量稀盐酸反应后再过滤,所得滤渣为铜粉,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金属晶体熔沸点随着金属键的增强而升高,金属键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与键长成反比,I2、Br2都是分子晶体,I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r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熔点: I2 > Br2,Na、Li都是金属晶体,Na的离子半径较大,两种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金属键:Li>Na,熔点:NaB.水分子间有氢键,所以熔点高,选项B错误;
C.由氧化性:,推断F2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 2F2+2H2O =O2 + 4HF,选项C正确;
D.Ca在氯化镁溶液中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3.A
【分析】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896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且设气体全部逸出);说明有氨气0.04mol即铵根0.04mol;②第二份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72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则2.33g沉淀是硫酸钡沉淀,说明硫酸根物质的量为0.01mol,说明不含有钡离子,还有6.72g 2.33g=4.39g碳酸钡沉淀,则碳酸根物质的量为0.022mol,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则一定含有钠离子。
【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存在,故A错误;
B.根据沉淀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故B正确;
C.加入氢氧化钠、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根据沉淀2.33g得到一定存在,故C正确;
D.若溶液中的钠离子比较多,根据电荷守恒,则溶液中可能存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B
【详解】A.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气体,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电导率几乎为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电导率增大,故A正确;
B.向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离子数目几乎不变,但溶液体积增大,电导率会下降,故B错误;
C.向NaOH溶液中通入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数目不变,溶液体积不变,电导率不变,故C正确;
D.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降低至到为0,则电导率下降到0,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5. 次氯酸 Fe3O4 Cl2+2OH-=Cl-+ClO-+H2O 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C为黄绿色气体是氯气,M为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K常用作调味品是氯化钠,H能使某些有机色素褪色是次氯酸,L在空气中最终能转化为M,L是氢氧化亚铁,由方程式之间转化分析可知,A是钠,D是氢氧化钠,B是铁,X是水,E是氢气,F是四氧化三铁,G是盐酸,I是氯化亚铁,J是氯化铁。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H是次氯酸,F是Fe3O4;
(2)C与D之间的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L转化为M是氢氧化亚铁变成氢氧化铁的过程,所以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4)A是钠,X是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16.(1)28.6g
(2)B
(3)BCD
(4)①④
【详解】(1)配制480 mL溶液需要选500 mL容量瓶,因此计算时,m=;
(2)原料选用碳酸钠,则应称量的质量为10.6g,①中称量数据错误;
定容时,视线应与溶液的凹液面水平相切,⑤在定容时,仰视读数,⑤错误;故选B;
(3)容量瓶属于精密仪器,不能用于贮存溶液或加热,另外由于结构原因,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不能测量低于其规格的液体体积,故选BCD;
(4)①Na2CO3 10H2O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将导致所称溶质n偏大,则溶液c偏高;
②天平中,m(右)=m(左)+m(游码),因此当左右颠倒,又使用游码时,所称质量偏小,c偏低;
③碳酸钠不纯,n偏小,c偏低;
④砝码生锈将导致所称质量偏大,n偏大,则溶液c偏高;
⑤容量瓶中存在少量水不影响定容,因此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
综上所述,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④。
17.(1) 分液漏斗 除去中的,抑制溶解
(2) 1:5
(3)
(4) HClO Cl2
(5)
【分析】在加热的条件下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装置a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b制备氯酸钾,装置c制备次氯酸钠,装置d尾气处理,据此解答。
【详解】(1)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a中试剂为饱和食盐水,作用为除去中的,抑制溶解。
(2)中反应为,该反应中一个失电子转化为,5个得电子转化为,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c中制备次氯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离子方程式为;
(3)浓盐酸与加热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中。C1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O、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2,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具有漂白性,则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最后形成饱和氯水溶液显浅黄绿色为溶解的氯气分子,氯水中使紫色石荵试液变红色,具有漂白性,能将红色变无色,溶解在水中的使溶液呈浅黄绿色,微粒Ⅰ、Ⅱ、Ⅲ分别为、、。
(5)根据题意,和反应生成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1)b
(2) 4mol/L 溶液密度
(3) 胶头滴管 100mL容量瓶 托盘天平 16.0 ④②⑤①③
(4)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5)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6) BED 重结晶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氯酸钠溶解后与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结合信息②可知,二氧化硫和空气混合气稀释二氧化氯,吸收塔内二氧化氯、氢氧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氯酸钠、水和氧气,过滤后,结合信息①可知,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ClO2·3H2O。
【详解】(1)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因此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答案选b。
(2)浓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160g/LNaOH溶液表示1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160gNaOH,令溶液体积为1L,则160gNaOH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依据公式c=可知,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溶液密度。
(3)①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后,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②容量瓶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原则,因此配制40mL溶液,应将选择100mL容量瓶,即待溶液冷却后,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
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mol/L0.1L40g/mol=16.0g。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因此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序为:④②⑤①③。
(4)由分析可知,吸收塔内二氧化氯、氢氧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氯酸钠、水和氧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5)过氧化氢不稳定,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很容易分解,因此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C的目的是: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6)从溶液中获得含结晶水的固体,通常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过滤得到粗产品,答案为:BED;得到的粗产品晶体经过重结晶可得到纯度更高的晶体。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届山西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政治答案!

下一篇: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小升初复习(试题)1(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