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复习考点突破演练:专题15 盐和化肥(含解析)

专题15 盐和化肥
考点一、常见的盐
例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aCO3属于碳酸盐 B. 贝壳和珍珠中含有CaCO3
C. CaCO3易溶于水 D. CaCO3可用作补钙剂
【答案】C
【解析】CaCO3由金属离子Ca2+和酸根离子CO32-构成,属于钙盐或碳酸盐,A正确;贝壳和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B正确;CaCO3是难溶于水的盐,C错误;CaCO3在人体消化道内与胃酸反应,能形成可溶于水的Ca2+,可用作补钙剂,D正确。
考点二、盐的化学性质
例2.已知CaCl2溶液显中性。向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用pH计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Cl﹣个数保持不变
B.AB对应反应为中和反应
C.BC对应反应无明显现象
D.CD表明Na2CO3属于碱
【答案】A
【解析】CaCl2溶液显中性,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显酸性。向CaCl2与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中CI个数保持不变,A项正确; AB对应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B项错误;BC对应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C项错误;CD表明Na2CO3显碱性,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D项错误。
考点三、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例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NaOH、KNO3、MgCl2 B. Na2CO3、HCl、BaCl2
C. KNO3、NaCl、H2SO4 D. FeCl3、KCl、HCl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两者不能共存,A错误;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钡会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两者不能共存,B错误;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三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且均为无色,C正确;氯化铁溶液显黄色,D错误。
考点四、化肥
例4.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硝酸钾 B.尿素 C.硝酸铵 D.磷酸二氢钙
【答案】A
【解析】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铵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磷酸二氢钙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A。
考点五、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例5.某小组用只含难溶性杂质的粗盐配制NaCl溶液,设计了两步实验。
第一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得到NaCl固体。
第二步:利用该固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C的名称__________。
(2)两步实验均用到玻璃仪器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填序号)。
(3)第一步实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第二步实验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_____ (填 “10”“50”或“100”) mL量筒。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1)仪器C是常见的加热仪器酒精灯。(2)烧杯在两个实验中都可以用来溶解物质。粗盐提纯实验中不用滴管,配溶液不用漏斗,两个实验都不用酒精灯。(3)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4)第二步实验中取水的质量为50 g×(1-5%)=47.5 g,体积为=47.5 mL,故选用50 mL量筒。俯视读数,使量得的水小于47.5 mL,溶剂取少了,从而使配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1)酒精灯;(2)D ;(3)引流;(4)① 50; ②偏大。
1.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很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植物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叶片发黄症状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 )
A. NH4NO3 B. Ca3(PO4)2 C. KCl D. K2SO4
2.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 g。现称取3.6 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3.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碳酸镁 D.碳酸氢钠
4.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
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5.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6.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8.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9.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10.有关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解离出的阳离子是氯离子,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B.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C.盐酸与镁反应中,除生成气体外还会放出热量
D.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SO42-、NO3-
B.H+、Ba2+、OH-
C.Fe2+、Na+、OH-
D.Ca2+、Cl-、CO32-
12.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a+、Ba2+、Cl-、SO42-、CO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42-、CO32- D.H+、SO42-、CO32-
13.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 。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 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4.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碳酸钠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__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碳酸钠溶液显____性 碳酸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_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
(1)甲同学分析实验一得出:盐溶液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显中性。
(2)乙同学用稀硫酸代替实验二中的稀盐酸进行探究,发现实验现象相同。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__________。
(3)丙同学对比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两个反应的实质相同,溶液中相互结合的离子都是____________。
15.(2022·山东潍坊)某兴趣小组利用“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钾”五种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顾】(1)回忆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2)观察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    ,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
【实质再探】(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2是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两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    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归纳小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    。
【拓展应用】(1)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两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2)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滴加    (用化学式表示)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参考答案
1.A【解析】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的作用,故植物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叶片发黄症状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氮肥。A、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B、磷酸钙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C、氯化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D、硫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解析】根据室温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且3.6g粗盐中因含有杂质使氯化钠质量小于3.6g,因此,要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完全溶解,量取10mL(即10g)水即可,A中溶解粗盐用水过多,会导致过滤、蒸发时耗时较长,且蒸发时耗能增多,故A错误;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要领,B项图示符合要求,正确;蒸发时应该将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不能直接在烧杯中蒸发,C错误;蒸干后得到的精盐应该转移到表面皿等玻璃容器中,转移过程中要用玻璃棒帮助转移,D错误。
3.B【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和氢氧化铝、碳酸镁、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且三种物质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可用作缓解胃酸过多症状的药剂;氯化钠和盐酸不反应,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选B。
4.B【解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盐类化合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性质和用途。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亚硝酸盐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一次性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会导致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严禁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培制糕点的发酵粉,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用作农业生产中的钾肥。故本题选B。
5.A【解析】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俗名纯碱,白色粉末状固体,水溶液呈碱性,因为组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可以和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含有钙离子的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产生产。选项A中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A错误。
6.C【解析】①为酸碱反应,氢氧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可以制得氯化锌,A不符合题意;酸与金属反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所以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可以制得氯化锌,B不符合题意;碱与盐的反应,碱为氢氧化锌,本身不易溶于,不能与盐反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锌,因此C符合题意;盐与金属反应,锌金属活动性强于铜,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可以制得氯化锌,D不符合题意。
7.C【解析】碳酸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将二者鉴别开,A不合题意;碳酸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钾与盐酸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将二者鉴别开,B不合题意;碳酸铵和硫酸钾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现象相同,无法鉴别,C符合题意;碳酸铵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只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将二者鉴别开,D不合题意。
8.D【解析】实验①中盐酸和饱和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实验②中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没有气泡,B错误;实验③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实验②中生成的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产生了气泡,由此可知实验①中盐酸有剩余,A、C错误;实验③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因此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和氯化钠,D正确。
9.A【解析】溶解时不是水越多越好,如果溶液太稀,蒸发时就要消耗很长时间才能蒸干,A错误;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转移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作用各不相同,B正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结晶(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经过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初步提纯,C正确;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D正确。
10.A【解析】氯化钠解离出Na+和Cl-,氯离子属于阴离子,A错误;硫酸厂的污水可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B正确;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放出大量的热,C正确;碳酸氢钠可以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正确。
11.A【解析】A中三种离子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B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C中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中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12.B【解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CO32-,碳酸根离子能与Ba2+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Ba2+在甲厂中,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SO42-,则甲厂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甲废水中的离子是H+、Ba2+、Cl-。故选B。
13.(1) 食盐(NaCl) (2)纯碱(Na2CO3) 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均可)
【解析】(1)食盐可以使得细胞失水导致微生物不易存活,所以可以用来防腐;
(2)当纯碱遇到酸时会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食盐不会;氯化钙中的钙离子可与纯碱中的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14. 碱 有气泡产生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不一定 H+ Ca2+、CO32—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此实验说明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都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实质都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
15.[知识回顾] (2)氯离子和钠离子;氢离子与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实质再探] (1)2NaOH+CuSO4=Na2SO4+Cu (OH) 2↓;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铜。
(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归纳小结]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减少;
[拓展应用] (1)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2)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Ba (OH) 2。
【解析】 [知识回顾] (2)观察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两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实质再探]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 Na2SO4+Cu(OH)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图2是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两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铜。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归纳小结]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减少。
[拓展应用] (1)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两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2)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于硫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滴加Ba(OH)2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中考复习考点突破演练:专题1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

下一篇: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