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实验题
1.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按如图所示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中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4)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大一些的,仍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需要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光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蜡烛B,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直到从各个方向观察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为了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小光应该( )
A.从蜡烛A一侧透过透明玻璃观察光屏上能否成像
B.直接观察光屏上能否成像
(3)再将蜡烛A远离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部分实验装置。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应该在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图甲所示,应使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垂直,否则 。
(3)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到反射光和对应的入射光。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表格中,然后进行比较,目的是探究 。
(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半部分有反射光,上半部分无反射光,此现象表明: 。
4.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习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表可视物休,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点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体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 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所以,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透镜来矫正。
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移动;
(3)如图2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做是为了 ;
(4)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6.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线斜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然后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杯底光斑的位置变化。他对实验中光偏折程度的差异产生了兴趣。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他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小明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与液体深度有关;猜想2:与液体种类有关;猜想3: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35°,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
(2)你认为猜想1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3)为了探究猜想2,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如图乙所示),杯底光斑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比水对光的“偏折比” (选填“大”或“小”);
(4)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用图甲装置先后入射红、蓝色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光的“偏折比”大;
(5)将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0.8,则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 。
7.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光屏,是为了使光发生 显示光路,用可折转的光屏,便于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且折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折射角的增大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的增大值,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度;
(3)图丙中当激光笔从水中沿3′方向射入O点,则折射光线将会与 (选填“1”、“2”、“3”或“4”)重合,说明折射时光路是 的。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甲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进行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需将光屏向 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一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
(3)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9.小杨同学在家利用身边的物体,如图甲,蒙着刻有“F”的黑色镂空卡纸的手电筒,两个眼镜片a、b,一个扎有小孔的硬纸板c。
(1)如图丙,将镜片b放在刻度尺的70.0cm处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F”,那么镜片b的焦距为 cm;该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眼;
(2)保持手电筒不动,将光屏移至120.0cm处,移动凸透镜,发现凸透镜在60.0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出现清晰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保持手电筒与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适当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重新呈现的像与之前的像相比 (选填“更大”、“更小”或“大小不变”)。此时,在手电筒和凸透镜之间放上镜片a,光屏应向 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将镜片b换成了带小孔的硬纸板c,光屏上也出现了清晰的倒立的像,它的成像原理是: ;
(4)小何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观察光屏上的像时发现:只有像的中间部分清晰,偏左、偏右两侧的像都比较模糊。检查器材后发现只有凸透镜的安装有问题,小何做出调整后,立即在光屏上看到了整个“F”清晰的像,小何做出的调整是: 。
10.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
(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烛焰的像;
(4)某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的凸透镜有一个小缺口,并且实验室没有多余的完好的凸透镜了,该小组若用此凸透镜实验,光屏上能否看到烛焰完整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5)实验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11.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一节知识后,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小明应选择较 (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 ;
(2)要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要求这两支蜡烛完全相同的目的是为了 ;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的一侧观察。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4)为证实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选取下列哪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叛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6)请根据实验得出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
12.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
(2)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4)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乙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 。
13.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这样它们就处在了同一 上,点燃蜡烛,使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 的中心在同一 ;
(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 ;
(3)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甲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4)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乙所示),焦距 (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
1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蜡烛烧短了,往 (选填“上”或“下”)移动凸透镜可使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无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16.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 ;
(2)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3)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上时,烛焰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上时,烛焰的像是 的、 的、 像;
①若在实验中,无论怎么移动光屏位置,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
②若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能得 像(填“完整”或“不完整”)像,像的亮度 (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17.如图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A、B两块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不同的光斑,由此判断需要用 (填“A”或“B”)透镜完成实验;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后,需要调节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
(3)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将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凸透镜换成直径和材料相同,但厚度更厚的另一凸透镜,放在原位置上,蜡烛不动,则像成在光屏的 (填“左”或“右”)方,这是在模拟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5)如下图所示,小明将另一光源AB平行于主光轴平放于凸透镜前,是AB的像,下列关于AB所成像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当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应在 (选填“I”、“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将 ;
(3)要使烛焰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应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移动;
(5)实验时,用直径相同但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将 。
参考答案:
1. 10.0 左 左 右
2. 大小 B 不变
3. 暗 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 3 B 凹 抽取 更小
5. 会聚 10.0 较暗 上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缩小 实 照相机
6. 0.7 不正确 水面上升/下降,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小 红 1.25
7. 漫反射 在同一平面内 增大 小于 小于 0 3 可逆
8. 同一高度 右 照相机
9. 20.0 远视 放大 90.0 左 更小 右 光的直线传播 适当扭转凸透镜,让凸透镜和光屏平行
10. 10.0 左 缩小 能 能 上
11. 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点燃 不能 B A
12. 激光笔 给每一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作好标记 纸板上没有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3. 直线 烛焰 高度 BC之间 缩小 照相机 长
14. 8.0 同一高度 照相机 下 远视
15. 同一高度 a d e 变大 变大
16.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A 缩小 倒立 放大 实 见解析 完整 变暗
17. B 主光轴 放大 投影仪 变小 左 近视眼 D
18. 同一高度 Ⅱ 缩小 照相机 变大 小于10cm 上 变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专项拓展训练(二) (含解析)2023-2024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神州智达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冲刺卷Ⅱ(五)英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