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二)化学(含解析)

安徽省城名校2024年中考模拟(二)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35.5 C:12 O:16 P:31 Ca:40 H:1 N: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空气污染的指数越高,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属于化学变化
2.今年春节,“宅家”吃和睡也是给国家“作贡献”,而“宅家”也需要营养均衡,才能抵抗病毒,相同质量的下列食物中,提供能量最少的是
A.泡椒兔
B.红糖馒头
C.水煮白菜
D.邮亭鲫鱼
3.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是无限的
B.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使反应向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转化
C.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常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D.酸雨严重影响了环境,我们应想方设法消除粉尘等固体颗粒物
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空隙变大
B.气体受压,体积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固体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一项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吹灭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
6.2019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C.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原子中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若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1,则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
9.化学实验室通常将药品分类后存放在不同的药品柜内,现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表所示: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硫酸钠 铁、铝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酸铜,你认为它应存放在药品柜
A.甲 B.乙 C.丙 D.丁
10.我国科学家将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获得金刚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Na+CO2Na2CO3+C。已知Na2CO3能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C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不需要经常更换
C.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一种物质 D.反应后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分离出金刚石
11.在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中,空中梯队拉出一条条彩色烟带,产生烟带的药品除了燃料外,还有锌、氯化铵、三硫化二锑等。如图是锑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锑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锑原子的质子数为51
C.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D.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S3Sb2
12.20℃时,将等质量的 A、B 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分别加热到 60℃时现象如图 2;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图 1 中的 A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 2 中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B 溶液
C.图 3 中溶解度曲线甲表示的是 A 的溶解度曲线
D.60℃时欲使 A、B 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与奥运会有关的下列问题。
(1)北京奥运会的许多方面需要大量材料。下列使用的材料(加黑点)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2)人类获得的能量绝大多数来自于天然气、 和煤等化石燃料。北京奥运会使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北京奥运会坚决反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16H16O3,该兴奋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奥运会游泳、跳水等运动项目在“水立方”举行,比赛池中的水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按照物质的分类,下列某种消毒剂与其他三种消毒剂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填序号)。
A、Cl2 B、KMnO4 C、NaClO D、CuSO4。
14.辉铜矿的主要成分为硫化亚铜(Cu2S),工业上用辉铜矿冶炼铜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亚铜(Cu2S)中,铜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在焙烧炉Ⅰ和Ⅱ中,将辉铜矿研碎的目的是 。
(2)焙烧炉Ⅱ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吸收塔中所发生反应为SO2+2NaOH=X+H2O,则X的组成元素为 。
15.连接如图中A、B、C装置,进行实验室的气体制取并验证其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若实验时B中蜡烛熄灭,C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C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
(3)若实验时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的现象是 。(空气中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是否能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
(1)如图,在A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实验反思】
(2)该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认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其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针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部分变质; 猜想二:完全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如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于B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成立
取上述滤液于C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为红色
【实验反思】
(3)该小组有部分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判断“猜想一”一定成立,你的理由是 。
【讨论与交流】
(4)将上述A、C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只得到无色溶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5)要想检验烧杯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写出你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案: 。
17.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g,分别缓慢加入到50g、100g、150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右表: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溶解固体的质量/g 10 16 16
(1)20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
(2)根据第I组数据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求第I组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精确到0.1%)。
(4)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在图中画出滤液中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试卷第6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不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反而会使食品更容易变质,因为氧气有氧化性,易使食品氧化而变质,A不正确;
B、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B不正确;
C、二氧化碳又称温室气体,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C正确;
D、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D不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泡椒兔富含蛋白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B、红糖馒头富含糖类,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kJ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C、水煮白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不是供能物质,不提供能量,符合题意;
D、邮亭鲤鱼富含蛋白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所以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是无限的,故A选项正确;
B、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使反应向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转化这是化学发展的核心思想,故B选项正确;
C、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常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故C选项正确;
D、酸雨是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形成的,与粉尘等固体颗粒物无关,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水银体积膨胀的原因是原子间隔变大。A正确;
B、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减小。B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C正确;
D、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但固体中的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只是速率变小。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5.B
【详解】A、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操作不合理;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合理;
C、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以免引起失火,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蒸馏水,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含磷污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此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它可以是钠离子:,也可以是氧离子:,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正确;
C、原子中一般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氢原子没有中子,错误;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故选B。
8.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4g+10g+3g+4g-(6g+4g+8g)=3g,乙在反应后质量减小,乙为反应物;甲、丁在反应后质量增大,甲、丁为生成物;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甲、丁的质量比=(6g-4g):(8g-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A错误;
B、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10g-4g):(8g-4g)=3:2,若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6:1,设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则有:, x:y=1:4,故D正确。故选A。
9.C
【详解】甲:盐酸、硫酸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丙: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丁:铁、铝均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应放在丙中。
故选C。
10.C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钠能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和碳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不需要经常更换,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是同种物质,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于水,金刚石不溶于水,故反应后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分离出金刚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锑,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1,表示原子序数为5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1,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D、由化学式名称可知,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Sb2S3,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图①中A的溶液底部含有未溶解的固体,A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正确;
B、由题知,图②中A、B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都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C、20℃时,将等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A的溶液底部有固体剩余,A的溶解度小于B,则图③中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是甲,正确;
D、6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燕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B的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B。
13. ①② ③ ④ 石油 D
【分析】材料分为无机物材料、有机物材料和复合材料,无机物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详解】(1)北京奥运会所需要得大量材料,其中铝合金、新型钢构属于金属材料;聚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2)人类获得的能量绝大多数来自于煤、石油、天然气;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16H16O3,故兴奋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 和和是强氧化性消毒;是无机铜素杀菌,故与其他三种消毒剂不属于同一类的是D。
14. 4:1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 Cu2S+2CuO4Cu+SO2↑ 钠、硫、氧
【详解】(1)硫化亚铜(Cu2S)中,铜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4×2):(32×1)=4:1;将辉铜矿研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故填:4: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
(2)焙烧炉Ⅱ中发生反应为硫化亚铜(Cu2S)能与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2CuO4Cu+SO2↑,故填:Cu2S+2CuO4Cu+SO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Na、S、O、H原子个数分别为2、1、4、2,反应后Na、S、O、H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X的化学式为Na2SO3,故填:钠、硫、氧。
15. 长颈漏斗 锥形瓶 过滤 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长颈漏斗,锥形瓶。
(2)若实验时B中蜡烛熄灭,C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滤能将不容物和液体进行分离,则若将C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
(3)实验时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中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6.(1)指示反应是否发生
(2)2NaOH+CO2=Na2CO3 +H2O
(3)氯化钡溶液量过少,可能无法除尽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4) 氯化钠、硫酸钠 硫酸
(5)取烧杯内的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有硫酸(合理即可)
【详解】(1)酚酞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可以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发生反应,因此在A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的作用是指示反应是否发生,故填:指示反应是否发生;
(2)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 +H2O,故填:2NaOH+CO2=Na2CO3 +H2O;
(3)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可能无法除尽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填:氯化钡溶液量过少,可能无法除尽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4)由题中信息可知,所有的物质中含有的阳离子有H+、Na+(由于氯化钡滴加过少,钡离子已转化为沉淀,溶液中不存在钡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有、Cl-、OH-、,将A、C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只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OH-、,H+能与OH-、发生反应,则溶液中可能含有H+,而Na+、、Cl-不能转化为沉淀、水或气体,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硫酸钠,可能含有硫酸,故填:氯化钠、硫酸钠;硫酸;
(5)硫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检验烧杯中是否存在硫酸,实验方案为取烧杯内的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有硫酸(合理即可)。
17.(1)16
(2)解:由第I组合第II组实验数据可知,第I组实验中硫酸完全反应
设50g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
= x=12.25g
= y=20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4.5%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3)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50g+10g=60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4)解:设和16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
= x=19.6g
= y=32g
第Ⅱ组实验后溶液中剩余硫酸的质量=100g×24.5% 19.6g=4.9g
设与溶液中剩余的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z
= z=40g
设与32g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n
= m=160g
= n=19.6g
所以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画为
答: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加入10%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画为。
【详解】(1)由第II组合第III组实验数据可知,两组实验中溶解的固体均为16g,溶解的固体就是与硫酸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说明20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16g,故填16。
(2)见答案
(3)见答案
(4)见答案
答案第7页,共8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下一篇: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