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金属基础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四单元 金属 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aNO3(Na2SO4) 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FeCl2溶液(CuC12) 加过量的Zn粉、搅拌、过滤
A.A B.B C.C D.D
2.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 置换反应
B.实验室制氢气: 分解反应
C.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化合反应
D.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
3.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铁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火焰呈红色
D.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黄铜片上出现明显的划痕
4.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比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
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
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
5.利用下列各物质间的反应,能够验证Ag、Cu、Al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Al CuSO4溶液 Ag
B.AlCl3溶液 CuCl2溶液 Ag
C.Al2(SO4)3溶液 Cu Ag
D.Al Cu AgNO3溶液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Cl KNO3 加水溶解,过滤
C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 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
D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7.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将R放入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初中化学中,很多物质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该转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是氢氧化钠,则该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
B.若D为水,则A、B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C.若C为硫酸锌,则D可能是H2
D.若B是稀盐酸,则生成物中一定有盐
9.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11.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甲比较铁、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
C.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沙子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NaCl中NH4HCO3固体 充分加热
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铝、铜均为银白色
B.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C.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变为纯铁
D.钛和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人造骨
二、填空与简答
14.很多金属都能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等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1)虽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却很耐用,原因是铝会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铝与硝酸银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Fe和Pb之间的金属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3)某银白色金属放入稀硫酸中后,其表面会有大量气泡生成。若将此金属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其表面会有 。
15.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用铁锅烧水主要利用了铁的 性。
(2)该同学用开水为爷爷泡茶时发现茶杯内有一不锈钢网,使用该网类似于进行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钢和铁锅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
(3)该同学奶奶用开水泡制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防止麦片中的铁粉氧化锈蚀,保存时应注意 。
16.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食品包装中的除氧剂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的固体,失效后带有红褐色.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主要成份,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大量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淡绿色,固体逐渐变红.请回答:
(1)该除氧剂的主要成分是 ;失效后变红色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一种物理方法,即 ;
(3)解释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除氧剂后,溶液变淡绿色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数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 有关。
(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如图中 A、B、C、D、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单质 C 的粉末显黑色,D 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E 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B、D、F 都为盐。(图中用 ”表示两种物质能反应,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 C: D: E:
(2)写出 C 与 F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 D 溶液与 B 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
19.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
(1)操作I的名称是 。
(2)写出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符号 。
(3)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 。
(4)写出滤液③与足量的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三、科学探究题
20.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图1为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锅,其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填字母代号)。
(2)图2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C.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在研究金属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提出问题】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认为只有铜;乙认为是铜和铁的混合物;丙认为是铜、铁、锌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滤纸上物质的成分,请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
(4)钢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①工业炼铁的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②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224 t铁,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写出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
2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铜锌合金进行探究实验:称取该合金1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100g稀硫酸,实验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
(1)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硫酸钠会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虽然可以除去硫酸钠,但是引入新的过量的杂质硝酸钡,所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加水溶解、过滤能出去碳酸钙,但是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选项不符合题意。
C、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就能够除去二氧化碳,留下一氧化碳,选项符合题意。
D、加过量的Zn粉、搅拌、过滤,锌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引入新的杂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元素后面,则不能与硫酸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B、电解水不仅生成氢气,还生成氧气,不能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且方程式中,氢气没有标箭头,该选项不正确;
C、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方程式正确,且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
D、氯化银为沉淀,铜不能与氯化银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实验结论,故A不正确;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铁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火焰呈淡蓝色,故C不正确;
D、黄铜片属于合金,硬度大,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出现明显的划痕,故D不正确。故选B。
4.B
【详解】A、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A正确;
B、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可以隔绝空气,不易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生锈,B错误;
C、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的硬度,故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C正确。
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由于镁常温下能与盐酸反应,故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D正确。
故选B。
5.A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特点,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一般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设计实验,即取中间的金属与两端金属的可溶性盐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与两端的金属发生反应。
【详解】A、根据Al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Ag不能与之发生反应,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为Al>Cu>Ag.故A正确;
B、由于Ag与AlCl3溶液、CuCl2溶液两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只能得到Ag的活动性小于Al、Cu的结论,却不能说明Al与Cu两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不正确;
C、由于Cu、Ag都不能与Al2(SO4)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只能得到Al的活动性比Cu、Ag都强,但却无法判断Cu、Ag两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不正确;
D、由于AgNO3溶液均与金属Al Cu发生反应,只能得到Ag的活动性小于Al、Cu的结论,却不能说明Al与Cu两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D
【详解】A、通过灼热的铜网,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和硝酸钾均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加入足量的锌粉,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锌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达到了除杂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R放入溶液中无任何变化,由此可知金属R为活泼金属,且金属活动性弱于锌,所以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为:>>>>,则
A. 金属活动性>,不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B. 金属活动性>,能发生,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C. 金属R为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但选项中未标注气体符号,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金属活动性>,不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若A是氢氧化钠,则该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如,正确;
B、若D为水,不需要A、B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如,错误;
C、若C为硫酸锌,则D可能是H2,如,正确;
D、若B是稀盐酸,则生成物中一定有盐,如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正确。
故选:B。
9.B
【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粉能先置换铜,再置换铁,不能置换镁,而铜不与酸反应,再由题目可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可知锌粉将铜完全置换出来,故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锌,故①错误,②正确。有题目可知,滤渣中有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必有金属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故溶液一定为浅绿色,③正确;锌粉先置换铜,故一定生成氯化锌,锌粉不与氯化镁反应,故一定有氯化镁,④正确;由③可知,⑤与③相矛盾,错误。故②③④正确,本题选B。
10.D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眼,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答案:D。
11.B
【详解】A、根据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由于酸的种类和金属种类均不同,因此无法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变量是水,可用于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根据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由于水中的红磷与氧气也不能接触,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2.A
【详解】A、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
B、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沙子,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A、铁、铝为银白色,铜为红色,故不符合题意;
B、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铜,较晚的是铝,故不符合题意;
C、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变为含碳量较少的铁合金,故不符合题意;
D、钛和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人造骨, 故符合题意。
14. 4Al+3O2═2Al2O3 Al+3AgNO3=Al(NO3)3+3Ag 锡(或Sn) 红色固体析出
【详解】(1)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铝与硝酸银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3AgNO3=Al(NO3)3+3Ag;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Fe和Pb之间的金属是锡,化学式是Sn;
(3)某银白色金属放入稀硫酸中后,其表面会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该金属排在氢的前面,则也排在铜的前面,若将此金属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该金属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颜,可以观察到其表面会有红色固体析出。
【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 导热 过滤 含碳量 Fe+2HCl═FeCl2+H2↑ 隔绝氧气 。
【详解】(1)用铁锅烧水主要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2)茶杯内有一不锈钢网,使用该网类似于进行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故填:过滤;
钢和铁锅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故填:含碳量;
(3)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填:Fe+2HCl═FeCl2+H2↑;
为了防止麦片中的铁粉氧化锈蚀,保存时应注意 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
16.(1) 铁/Fe 氧气 水
(2)用磁铁吸引
(3)
【详解】(1)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大量气泡产生,说明该除氧剂的主要成分是活动性在氢之前的金属或碳酸盐;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淡绿色,固体逐渐变红,说明该金属活动性在铜之前,根据溶液颜色淡绿色,可推知该除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失效后变红色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铁能被磁铁吸引,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的一种物理方法即用磁铁吸引。
(3)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除氧剂后,溶液变淡绿色,是由于铁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A 金属活动性强弱 Fe+CuSO4=FeSO4+Cu
【详解】(1)A、铁制成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B、铜制成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C、钢制成钢丝绳是利用了钢的延展性;
D、黄金制成各种饰品是利用了金的延展性;
故选A;
(2)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能够以单质存在;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态存在;故金属的存在形态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3)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生成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Fe>Cu,则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所以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18. NaOH Fe Na2CO3 HCl 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A、B、C、D、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单质 C 的粉末显黑色,D 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可推出D为碳酸钠,E 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则E为盐酸,B、D、F 都为盐,C能与E和F反应,可推出C为铁,F能与铁和盐酸反应,可推出F为硝酸银,B能与硝酸银、碳酸钠反应,且B能与盐酸相互转化,可推出B为氯化钡,A能与盐酸反应,且A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A可能为氢氧化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C为铁,化学式为:Fe;D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E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2)C与F溶液反应为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溶液与B溶液反应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19.(1)过滤
(2)Fe2+
(3)Ni、Cu、Ag
(4)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之前,硫酸铜可溶于水
【详解】(1)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因为进行了固液分离。
(2)操作I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镍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所以滤液①中含有硫酸镍、硫酸亚铁;加入过量铁粉之后,操作II中铁和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镍,所以滤液②中金属阳离子为亚铁离子,对应的离子符号为Fe2+。
(3)镍出现在滤液①与过量铁粉反应的操作中,由此可往前推出滤液①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镍,所以说明镍属于氢前金属,活性大于铜和银,所以Cu、Ag、Ni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Ni、Cu、Ag。
(4)滤液③也就是铜和氧气、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溶液与足量的铁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之前,硫酸铜可溶于水。
20. b C 锌比铁活泼,铁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 稀盐酸 若产生气泡,则乙猜想正确,若不产生气泡,则甲猜想正确
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及为反应提供热量 反应Ⅰ和反应Ⅱ 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
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答: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400t。
【详解】(1)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生锈,故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锅,其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b与水,空气接触。故填:b;
(2)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核内质子数是13,故B正确;
C.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3,核外电子数为13,铝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第一层是2,第二层是8,第三层即最外层有3个电子,故C错误;
D.如图,最下面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D正确。
故选:C;
(3)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锌比铁活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铁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故填:锌比铁活泼,铁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
实验与结论
铁比氢活泼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铜不如氢活泼,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若产生气泡,则乙猜想正确,若不产生气泡,则甲猜想正确。
(4)①根据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焦炭的作用是: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同时焦炭燃烧放热为反应提供热量;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反应Ⅰ即碳和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Ⅱ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都属于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反应Ⅰ和反应Ⅱ;
②见答案。
21.(1)65%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
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详解】(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氢>铜,所以锌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剩余合金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所以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青岛版(2012)数学七年级上册1.3线段、射线和直线同步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