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基础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第12章 盐 基础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玻璃尖嘴导管点燃CO,火焰呈蓝色,生成二氧化碳
B.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C.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溶液会变浑浊
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与氨气接触会变成蓝色
2.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B 提纯久置变质的NaOH溶液 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先加入石蕊试剂,再加入锌粒
D 分离CO2、CO混合物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制取少量NaOH溶液:将Ca(OH)2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过滤
B.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C.检验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剩余盐酸:取样后,滴加AgNO3溶液
D.分离CaCl2固体和MgCl2固体:溶解后,加入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5.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CO2(H2):通入氧气中点燃后冷却
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C.NaCl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加热
D.KCl固体(KClO3):加少量MnO2加热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7.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降温结晶
B 检验收集的氧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观察现象
C 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
D 鉴别某金属片为铝片还是锌片 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和俗名一致的是
A.氧化钙、CaO、生石灰 B.氢氧化钠、NaOH、纯碱
C.碳酸钠、Na2CO3、小苏打 D.碳酸氢钠、NaHCO3、火碱
9.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D.K2SO4、KNO3属于钾肥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2的溶液中共存的一组是
A.K+、、、Cl- B.Cu2+、Na+、OH-、K+
C.、、Ba2+、Cl- D.H+、Ba2+、K+、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 NaOH KNO3 B.FeCl3 AgNO3 NaNO3
C.Na2CO3 HCl BaCl2 D.CaCl2 K2CO3 NaCl
12.如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含铜元素的物质都能与稀硫酸通过一步反应直接生成硫酸铜
B.甲、乙、丙、丁物质类别可能依次为氧化物、碱、单质、盐
C.乙、丁之间可以有双向转化关系,且乙、丁分别和稀硫酸反应能够生成同一种物质
D.丙物质一定是金属
二、填空与简答
13.我市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大的海域面积…“沿海兴,则盐城兴”.某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
(1)盐城在古代以盛产“盐”而得名.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等,可以得到粗盐.
①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取精盐:溶解→过滤→ (填写操作步骤).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粗盐提纯实验中,先称取5.0g粗盐,量取10mL水只溶解4.0g粗盐,最终得到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
(2)我市有蕴藏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有丰富的沿海风力资源.风电场的建成投产,有助于减少CO2的排放.
①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②CO2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写选项序号).
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树木
B 节约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严禁钢材、铝材、铁合金、氧化铝等高能耗产业的生产
D 开发新技术,利用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3)在沿海经济大开发的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
①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浇灌农田.清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填写物质化学式).
阴离子阳离子 OH﹣ NO3﹣ CO32﹣
K+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Cu2+ 不 溶 不
②根据上表判断,Cu(NO3)2和Ba(OH)2溶液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
14.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各小题均用化学用语填空。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物质 酒精 水 熟石灰 氯化钠 铁 硫酸铝
(1)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微溶的物质是 ;可用作燃料的物质是 。
(2)构成铁的微粒是 ;氯化钠中阳离子符号是 ;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5.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进行了比较物质的含量多少、测定物质的含量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据此将上述实验中的 A 与 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
(2)已知镓(Ga)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为+3 价,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已知氢氧化镓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镓的硫酸盐和盐酸盐都是可溶的)请设计金属镓转化为氢氧化镓的一种方案,并用方程式表示出来(依次写出化学方程式) 。
16.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一般用羊毛来制作毛笔的笔头,某种羊毛经过化学处理后得到的最终物质的化学式为H2NCH2COOH,其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2)制作墨汁的主要原料是炭黑。
①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 。
②朱砂墨的制作工艺中需用到硫化汞(HgS),硫化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宣纸的制作工艺中,有道工序是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相当于 。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 (填“易溶或难溶”)于水。歙砚(砚台的一种)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试设计实验证明歙砚组成中存在碳酸盐 。(包括操作、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是由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 (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2)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有时需施加适量的 (填化肥种类),其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
(3)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区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火力发电
①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 (合理即可)。
②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 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18.近年来,校园足球运动在我省各级中小学蓬勃发展,其中五人制足球是各校首选的足球运动项目。现有代表Fe、H2SO4、Ca(OH)2、Ba(NO3)2和CuCl2五种物质的“队员”参赛,球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其中甲位置“队员”是单质,乙物质的水溶液为蓝色。请回答:
(1)甲位置“队员”所代头的质的化学式是 。
(2)丙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丁、戊位置两“队员”所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根据比賽实际,每队需有替补队员,下列四种物质代表的替补“队员”中,能替换上述五位“队员”中的某位参赛的是 (填序号)。
A Cu B KCl C NaOH D Ca(NO3)2
19.MnCO3可用作涂料和清漆的颜料。已知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时开始分解。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制备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1)反应塔1中的反应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反应塔1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最适宜的温度为 ℃;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通常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反应塔2中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 。反应塔2中需控制溶液的酸碱度,若碱性过强,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 (填化学式)。
(3)向反应塔2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时,往往需要控制温度在30~35℃,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洗涤塔中洗涤的目的是 ,判断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5)若所得产品的产率(产率=)偏高,其可能的原因为 。
a.反应物未完全沉淀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 MnCO3未洗涤干净 d.高温烘干MnCO3
(6)在空气中加热34.5g碳酸锰,一段时间后得到24.5gMnO2和MnO的混合物。计算该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三、科学探究题
20.小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他认为该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邀来小琳和小可,对该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可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OH;
小琳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2CO3;
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碳酸钡难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小可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② 小琳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小明取适量该溶液,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④ 小明取适量实验③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①和②可以得出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小可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
(2)根据实验③和④,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 (填“正确”或“错误”)。
【反思与交流】
(3)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正确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
21.已知:①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②Na2CO3受热不分解。欲测定某NaHCO3固体样品(只含Na2CO3杂质且分布均匀)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将5.0g该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生成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g NaHCO3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的质量为  g,产生H2O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该选项描述错误;
B、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将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铜出现,该选项描述正确;
C、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不反应,无现象,该选项描述错误;
D、氨气和水反应形成氨水才显碱性,故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与氨气接触不会变成蓝色,该选项描述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水蒸气和其他杂质都存在,先除其他杂质再除水蒸气;除氯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但若先除水蒸气再除氯化氢又会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带出水蒸气,不正确;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引入氯化钠杂质,不正确;
C、稀硫酸这样测也会出现和稀盐酸同样的现象,不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样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即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氢氧化钙和氯化钠不反应,无法生成氢氧化钠,A错误。
B、盐酸和碳酸钙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加入过量的大理石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B正确。
C、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盐酸与硝酸银都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无法鉴别盐酸是否剩余,C错误。
D、CaCl2固体和MgCl2固体:溶解后,加入适量Ca(OH)2溶液,氯化镁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得到氯化钙,达不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氢气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氢气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O4能与适量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铜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加热除去过量的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是禁止,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错误;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加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净化水,C错误;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提纯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应采用加水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选项A不正确;
B、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检验收集的氧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如果粉末变蓝,则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如果粉末不变蓝,则氧气中不含水蒸气,可以检验,选项B正确;
C、氯化铵、硝酸铵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都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选项C不正确;
D、铝、锌都较活泼,都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现象差别不明显,不能鉴别,选项D不正确。故选B。
8.A
【详解】A.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此选项符合题意;
B.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钠的俗称是苏打、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
【详解】A、草木灰显碱性,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说法正确;
B、要合理使用化肥,不能大量使用,以免造浪费和环境污染,说法错误;
C、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尿素[CO(NH2)2]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
D、K2SO4含钾元素,属于钾肥,KNO3含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说法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此溶中各离子结合时不能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各种离子能共存,此选项符合题意;
B、此选项中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两者不能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此选项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两者不能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生成水,两者不能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另一种为硝酸钾;B氯化铁溶液为黄色,硝酸银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钠不能;C将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冒气泡的现象,氯化钡与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D氯化钠和碳酸钾、氯化钙都不反应,无法区分。
12.A
【详解】A、铜不会与硫酸反应一步生成硫酸铜,选项错误;
B、乙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甲会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反应,所以甲可能是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丁可能是碳酸钠,属于盐,丙可能是铁,推导正确,选项正确;
C、乙是氢氧化钠、丁是碳酸钠,可以双向转化,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都会生成水,推导正确,选项正确;
D、丙会与硫酸、硫酸铜反应,所以丙一定是活泼金属,选项正确。故选A。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3. 蒸发 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仪器不干净等 90% CH4 ABD KNO3 Cu(NO3)2+Ba(OH)2=Cu(OH)2↓+Ba(NO3)2
【详解】(1)①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故填蒸发;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浊液沿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的缝隙流下,导致滤液仍浑浊,或仪器不干净等,故填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等。
② 粗盐提纯实验中,量取10mL水只溶解4.0g粗盐,最终得到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 ×100%=90%,故填90%。
(2)①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② 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树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选项正确;
B、 节约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
C 、现阶段还不能严禁钢材、铝材、铁合金、氧化铝等高能耗产业的生产,但可以逐渐减少钢材、铝材、铁合金、氧化铝等高能耗产业的生产,选项错误;
D 、开发新技术,利用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故填ABD。
(3)① 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说明甲车间含有OH-,Ba2+可以与结合成沉淀,Cu2+可以与OH-结合成沉淀,所以甲车间不含Ba2+和Cu2+,Ba2+和Cu2+应在乙车间,则乙车间的阴离子为,故填;
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则Ba2+可以与结合成沉淀,Cu2+可以与OH-结合成沉淀,所以只剩下K+和,组成的物质为KNO3,故填KNO3。
② Cu(NO3)2和Ba(OH)2溶液中所含的铜离子可以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沉淀,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硝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钡,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NO3)2+Ba(OH)2═Cu(OH)2↓+Ba(NO3)2。
14. H2O Ca(OH)2 C2H5OH/C2H6O Fe Na+
【详解】(1)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为:H2O;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微溶于水,其化学式为:Ca(OH)2;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其化学式为:C2H5OH;
(2)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原子符号为:Fe;
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硫酸铝中硫酸根显-2价,铝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15.(1) C 都是比较物质含量多少的实验
(2)2Ga+6HCl=2GaCl3+3H2↑、3NaOH+GaCl3=Ga(OH)3↓+3NaCl
【详解】(1)实验A是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B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C是比较氢气的含量。其中,实验A和实验C分为一类。都是比较物质的含量多少的实验;
(2)因为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所以可用镓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氯化镓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镓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依次为:2Ga+6HCl=2GaCl3+3H2↑、3NaOH+GaCl3=Ga(OH)3↓+3NaCl。
16. 7:12 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 HgS+O2Hg+SO2 B 难溶 取样品,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歙砚中存在碳酸盐
【详解】(1)H2NCH2COOH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12×2)=7:12。
(2)①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②硫化汞(HgS)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HgS+O2Hg+SO2。
(3)从纸浆中用竹帘捞纸,该操作是分离固液的操作,相当于B过滤。
(4)砚台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难溶于水。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设计实验证明歙砚组成中存在碳酸盐方案为:取样品,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歙砚中存在碳酸盐。
17.(1)过滤
(2)钾肥
(3) 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 风
【详解】(1)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是由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过滤作用;
(2)钾元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所以需施加适量的钾肥;
(3)①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既能节约化石燃料,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绿色环保,故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 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
②A风力发电是将风能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为电能。
18. Fe 改良酸性土壤等 C
【分析】现有代表Fe、H2SO4、Ca(OH)2、Ba(NO3)2和CuCl2五种物质的“队员”参赛,球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其中甲位置“队员”是单质,乙物质的水溶液为蓝色,故甲是Fe,乙是CuCl2,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反应,所以丙是Ca(OH)2,丁是H2SO4,戊是Ba(NO3)2,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由分析可知(1)甲是Fe;
(2)丙是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
(3)丁是H2SO4,戊是Ba(NO3)2,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根据比赛实际,每队需有替补队员,下列四种物质代表的替补“队员”中,铜、氯化钾、硝酸钙不会与五种物质反应,氢氧化钠会与硫酸、氯化铜反应,所以能替换上述五位“队员”中的某位参赛的是C。
19.(1) 化合 90℃ 将软锰矿粉碎
(2) CO2 Mn(OH)2
(3)
(4) 洗去碳酸锰表面的可溶性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 Ba(NO3)2(合理即可)
(5)c
(6)设MnO2的质量为x,则MnO的质量为(24.5g-x),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锰元素质量不变,则:

答:该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约为17.4g。
【详解】(1)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结合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化合反应特征,故为化合反应;
依据图像可知,在90℃时MnS2O6的生成率较低,且温度升高MnS2O6的生成率变化不大,故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最适宜的温度为90℃;
增大物质间的接触面积也能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因此通常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将软锰矿粉碎。
(2)反应塔2中的反应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种类不变,反应前共有1个锰原子、1个硫原子、2个氮原子、10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10个氧原子,反应后已有1个锰原子、1个硫原子、2个氮原子、10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8个氧原子,因此X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为CO2;
若碱性过强,溶液会含有见多的氢氧根离子,则MnSO4溶液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Mn(OH)2沉淀,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Mn(OH)2。
(3)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分离出的粗产品碳酸锰表面会有可溶性杂质影响纯度,因此洗涤塔中洗涤的目的是:洗去碳酸锰表面的可溶性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
验证MnCO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硫酸铵杂质,也就是检验硫酸根的存在:证明已洗涤干净即证明不含硫酸根离子,可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合理即可),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5)根据计算公式:产率=
a.反应物未完全沉淀,则得到产品实际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滤纸破损,则得到产品实际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c. MnCO3未洗涤干净,则得到产品实际质量偏大,产率偏高,故该项符合题意;
d.高温烘干MnCO3,MnCO3在100℃时开始分解,则得到产品实际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该项不符合题意。
故填c。
(6)见答案。
20.(1) Na2CO3 产生沉淀,溶质一定含有碳酸钠
(2)正确
(3)
(4)密封保存
【详解】(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为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①不能确定任何成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②可确定含有Na2CO3。所以小可同学的猜想错误,因为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
(2)③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钠,且将碳酸钠溶液转化为中性的氯化钠溶液,④加入酚酞变红,说明除了碳酸钠外还含有其他碱性物质,则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小明同学的猜想正确。
(3)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需要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接触,所以需要密封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21.(1)1.1;0.45;
(2)解:设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答: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详解】(1)由图中数据可知,上述5.0g NaHCO3样品完全分解产生CO2的质量为1.1g,CO2和H2O的总质量=5.0g-3.45g=1.55g,故产生H2O的质量=1.55g-1.1g=0.45g;
(2)详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下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三美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原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