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高二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学校、姓名等信息分别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涂黑,第Ⅱ卷答案须做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Fe—56,Al—27,Mg—24,Na—23,Cl—35.5,K—39,S—32,Ag—108,Pb—207,Zn—65,Cu—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
A. 碳酸氢钠 B. 蔗糖 C. 酒精 D. 过氧化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溶于水是个吸热过程,故A错误;
B.蔗糖溶解时分子扩散,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故B错误;
C.酒精溶于水不会产生明显的热量变化,故C错误;
D.过氧化钠放入水中会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离出H+,使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为强酸弱碱盐,铵根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
C.既电离又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为强碱弱酸盐,醋酸根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 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 ΔH > 0,ΔS < 0 B. ΔH < 0,ΔS < 0 C. ΔH > 0,ΔS > 0 D. ΔH < 0,ΔS > 0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的能量大于冰,混乱度大于冰,则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为熵减的吸热过程,则焓变和熵变均小于0,故选B。
4. 对于反应实际上是经过下列两步完成的:①;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三个反应均称为基元反应
B. 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碰撞
C. 活化能指的是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上述三个反应只有①②称为基元反应,故A错误;
B. 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碰撞,分子只有发生碰撞,才有可能是有效碰撞,发生基元反应,故B正确;
C. 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值,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故C正确;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焓变,故D正确;
故选A。
5.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 2Z(g) ΔH=-akJ mol-1,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反应放出akJ热量 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C. 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的逆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化学平衡的特征和本质两方面分析判断。
【详解】A. 当1molX(g)和 2molY(g) 完全反应生成2molZ(g) 时才能放热akJ,A项错误;
B.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B项正确;
C. 起始时X和Y的物质的量未知,反应消耗的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平衡时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2,C项错误;
D. 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X的正反应速率与Z的逆反应速率之比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2,D项错误。
本题选B。
【点睛】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6. 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而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重要作用,在人体血液中主要存在的缓冲体系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血液里最主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即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答案选C。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轨道相互垂直,但能量相等
B. 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C. d区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D. 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表现为负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2Px、2Py、2Pz轨道相互垂直,均为2p轨道,能量相等,A正确;
B.在同一个能层中,从内到外的能级能量是递减的,对于不同的能层来说,相同能级的能量则是从内到外递增的,因此,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还取决于能层,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能量3s>2p,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d区全部是金属元素,C正确;
D.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吸引电子能力强,表现为负价,D正确;
故选B。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3p能级上有两个轨道
B. 处于最高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 钾和钠的焰色不同的原因与电子跃迁时能量的变化不同有关
D. 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表示3p能级上有2个电子,故A错误;
B.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故B错误;
C.钠和钾的原子结构不同,电子由能量高的激发态,跃迁的能量低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所释放的能量不同,导致放出的光的光波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颜色,故C正确;
D.第四周期主族中金属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但过渡元素不一定符合,如Zn的金属性比Cu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只能形成键,O可以形成键和键
B. 氧原子可以形成、,也可以形成
C. 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可以是非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
D. 键和键的电子云形状的对称性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原子只有一个s轨道,只能形成键,O有s轨道和p轨道,可以形成键和键,故A正确;
B.氧原子可以形成H2O、H2O2,也可以形成H3O+,但不能形成H3O,故B错误;
C.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可以是非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如AlCl3中Al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故C正确;
D.σ键有方向性,两个成键原子必须沿着对称轴方向接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故s-sσ键与s-pσ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 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O价层电子对数为,孤电子对数为1,VSEPR模型为四面体,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A正确;
B.BF3中B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
C.中S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故C错误;
D.CO2中C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直线形,其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极性分子
B. 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基团有极性
C. 在相同条件下,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
D. 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臭氧的空间结构是V形,是由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极性分子,故A正确;
B.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因此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基团有极性,故B正确;
C.由于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故C正确;
D.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没有形成氢键,故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关于丙烯()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碳原子是杂化
C. 有8个键和1个键 D. 是手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丙烯分子含有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丙烯分子中的甲基碳原子是杂化,故B错误;
C.丙烯分子有6个碳氢键、2个碳碳键和1个键,故C正确;
D.丙烯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不手性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 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则溶液呈中性
C. 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溶液,
D. 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温度未知,Kw未知,则不能由pH直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即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A正确;
B.若c(Cl-)=c(),结合电荷守恒式c(OH )+c(Cl )=c(H+)+c()可知c(OH )=c(H+),溶液为中性,B正确;
C.pH相等的盐酸、CH3COOH溶液中c(H+)相同,由电荷守恒可知c(Cl )=c(CH3COO ),C正确;
D.一水合氨为弱碱,而NaOH为强碱,则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c(OH )为前者小于后者,D错误;
答案选D。
14. 根据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选用相同的盐桥)时,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正极(金属/电解质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负极(金属/电解质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选用相同的盐桥,根据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时,所选电极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做负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金属性弱的金属做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锌、铁构成原电池时,金属性强锌做负极,铁做正极,不能选用能与铁反应的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原电池设计不合理,故A错误;
B.锌、铁构成原电池时,金属性强的锌做负极,铁做正极,电极与选用的电解质溶液不反应,原电池设计合理,故B正确;
C.锌、铁构成原电池时,金属性强的锌做负极,铁做正极,不能选用能与锌反应的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原电池设计不合理,故C错误;
D.锌、铁构成原电池时,金属性强的锌做负极,铁做正极,不能选用能与铁反应的氯化亚铁做电解质溶液,原电池设计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B。
15. 2A(g) B(g) ΔH1(ΔH1<0); 2A(g) B(l) Δ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已知:2A(g) B(g)△H1(△H1<0);2A(g) B(l)△H2;△H<0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2A(g)的总能量大于B(g)的总能量,B(g)的总能量大于B(l)的总能量,所以B图象符合;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图,放热反应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能量大于液态时的能量大于固态时的能量。
16.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焓变,熵变
B. 可以把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能量的转化
C. 一定条件下,若观察不到水的生成,说明该条件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熵减反应,A项正确;
B.该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
C.是否能观察到有水生成除了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外,还与反应的速率有关,观察不到有水生成,不能说明该条件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项错误;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氢气和氧气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C。
17. 银锌钮扣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n电极是负极
B.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反应、正极反应为,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 活泼金属Zn为负极,A正确;
B. Ag2O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 正极反应为,C正确;
D. 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虽然不变,但水的量减少,KOH的浓度增大,pH增大,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盐酸中
B. 将溶液从常温加热至,溶液的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 常温下,溶液呈碱性,说明是弱电解质
D. 常温下,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盐酸的浓度为2.0×10-7 mol/L,完全电离,接近中性,溶剂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数量级与溶质HCl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差不大,则计算中氢离子浓度时,不能忽略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其数值应大于2.0×10-7 mol/L,故A错误;
B. KCl溶液为中性溶液,常温下pH=7,加热到80时,水的离子积Kw增大,对应溶液的氢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会增大,pH会减小,但溶液溶质仍为KCl,则仍呈中性,故B正确;
C. NaCN溶液显碱性,说明该溶质为弱酸强碱盐,即CN-对应的酸HCN为弱电解质,故C正确;
D. 醋酸在溶液中会发生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根据同离子效应可知,该平衡会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逆向)移动,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D正确;
答案选A。
19.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 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溶液
C. 在中和滴定中,可用50mL的量筒量取20.00mL的溶液
D. 通过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快慢可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A.pH试纸测定时,不能提前润湿,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故A错误;
B.精密pH试纸可以判别0.2或0.3的pH差,故B正确;
C.量筒为粗量仪器,读数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中和滴定中,量取20.00mL的溶液应选用滴定管,故C错误;
D.该反应的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要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时间来测定反应速率,故D错误;
20. 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和 B. 和HCl C. 和 D. 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2O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故A错误;
B.NH3和HCl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故B错误;
C.CH4和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
D.H2S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S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红外光谱可分析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B. 用质谱法可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C. 可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分析和空间结构
D. 氧原子的基态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中不需要考虑洪特规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外光谱可以用来测定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故A正确;
B.质谱法可以用于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故B正确;
C.CO2分子中心原子C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H2O分子中心原子O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分析可知,CO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H2O分子空间结构为V形,故C正确;
D.氧原子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2p轨道有三条简并轨道,需要考虑洪特规则,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2. 溶液与溶液发生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同时存在平衡
B. 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C. 反应后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浅绿色
D. 经四氯化碳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存在I2、I-,存在平衡,A正确;
B.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萃取水溶液中的I2,水溶液中I2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
C.反应后生成碘单质溶于水的颜色较深,溶液呈黄褐色,C错误;
D.经四氯化碳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溶液中仍存在铁离子,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D正确;
故选C。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溶液时,其水解常数增大
B. 25℃时,将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11.0
C. 25℃时,在纯水中滴加少量盐酸,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D. 的HA溶液与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一定等于7.0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常数增大,故A正确;
B.25℃时,将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c(OH-)=10-3mol/L,则pH=11.0,故B正确;
C.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C正确;
D.常温时若HA是强酸,则所得溶液pH=7.0,若HA是弱酸,则所得溶液pH大于7.0,但题中温度未知,所以无法确定其pH,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4. 在化学分析中,以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时,采用为指示剂。一定温度下,AgCl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滴定时先产生AgCl沉淀
B. 利用与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C. 图中a点条件下既不能生成AgCl沉淀,也不能生成沉淀
D. 图中b点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1.7,5))可得,又,所以,由(4.8,5)可得,又,所以,因为>,所以滴定时先产生AgCl沉淀,故A正确;
B.先产生AgCl沉淀,Cl-完全沉淀时的c(Ag+)=,此时作指示剂的K2CrO4浓度很小,才开始产生Ag2CrO4,所以可以利用与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故B正确;
C.a点在Ag2CrO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上方,为不饱和溶液,因此a点条件下不能生成Ag2CrO4沉淀,又a点也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的上方,所以a点也不能生成氯化银沉淀,故C正确;
D.图中b点时,,而Ksp(AgCl)=c(Ag+)c(Cl-),Ksp(Ag2CrO4)=c2(Ag+),因此Ksp(AgCl)≠Ksp(Ag2CrO4),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5.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 验证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压缩体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先水解得胶体,再聚集成沉淀。
D 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 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中的溶解能力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了AgI沉淀,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无AgCl沉淀产生,故,A正确;
B.根据反应,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在N2O4的方向移动,B错误;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持续煮沸,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C正确;
D.往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出现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的现象,说明碘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D正确;
故选B。
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载人航天器中,通过以下两个反应实现氧的循环:
Ⅰ.
Ⅱ.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在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这三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100mLpH=10.00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4)已知:25℃时碳酸的、,次氯酸的。写出在NaClO溶液中通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据文献报道,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6)锗(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7)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2)N>H>B (3)
(4)
(5)
(6)锗元素原子半径大,键长,p轨道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键
(7)乙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量比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量少,分子间作用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盖斯定律,-I-II2得;
【小问2详解】
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说明N的电负性大于H,与B相连的H呈负电性,说明H的电负性大于B,因此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B;
【小问3详解】
100mLpH=10.00的溶液中c(OH-)=1.010-4mol/L,水电离出c()=1.010-4mol/L,其的物质的量为;
【小问4详解】
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酸性,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CO2转化化为CH4,碳元素由+4价降为-4价,得8e-,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
【小问6详解】
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中都存在键,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Ge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半径,原子间形成的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键;
【小问7详解】
乙醇和水均可形成分子晶体,且其均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但是水分子中的两个H均可参与形成氢键,而乙醇分子中只有羟基上的一个H可以参与形成氢键,故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较多,水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水的沸点较高,而乙醇沸点较低,因此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原因是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比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量少,分子间作用力小。
27. 已知W、X、Y、Z、M、N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特征如下: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特征
W 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X 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
Y 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Z 价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M 其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
N 核电荷数为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M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元素N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
(2)化合物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
(3)元素W和Y可以形成、、等微粒。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物质难以分解,主要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B.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型
C.的中心原子采用杂化
D.中W—Y—W键角比中的大
②物质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原因是__________。
(4)下表是W—N元素中某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由此可判断该元素是__________。
元素 电离能/(kJ/mol)
某种元素 578 1817 2745 11575 14830
【答案】27. ①. ②.
28. 四面体 29. ①. AB ②. 和是极性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更易溶于水
30. Al
【解析】
【分析】H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因此W是H元素;X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X元素为N元素;由于Y元素第一电离能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Y元素可能为O,可能为S,但是由于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因此Y元素为O元素;根据分析可知,Z为Al元素;由于M元素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因此M为Si元素;N的核电荷数为25,因此N为Mn元素,由此作答:
小问1详解】
元素M为Si,是14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元素N为25号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因此其轨道表示式为;
【小问2详解】
为NH3,氨分子中,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1,成键电子对数为3,因此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N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杂化,所以氨的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形;
【小问3详解】
①A.元素W和Y形成的、、分别是H2O、H2O2、H3O+,由此分析,物质难以分解是水分子比较稳定,氢键只会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稳定性是化学性质,A错误;
B.的中心原子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4,采取sp3杂化,有2对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应该为V形,B错误;
C.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4,因此杂化方式为sp3杂化,C正确;
D.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而的空间构型为V形,两种微粒中氧原子都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和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的H-O-H的键角要大一些,D正确;
故选AB;
②为极性分子,是极性分子,而CCl4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易溶于而难溶于CCl4;
【小问4详解】
由图中的电离能数据可知,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之间数值发生了突跃,由此可知,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3价,应该为Al元素。
28. Ⅰ.25℃时,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固态氟化氢中存在形式。
请回答:
(1)固态氟化氢中存在,其链状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__________。
(3)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3.45(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是否有沉淀产生,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Ⅱ.室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马来酸(可表示为)的曲线如图:
已知:马来酸的,。()
请回答:
(4)两次滴定终点,所选择的指示剂分别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滴定管主要用来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
B. 滴定前酸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润洗
C. 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NaOH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到第一滴定终点前气泡消失,滴定突跃的pH会发生改变
D. 使用“半滴操作”的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以洗瓶用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
(6)当滴入2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
【答案】28. 29.
30. pH=3.45,,而溶液中的。,有少量沉淀产生。
31. 第一次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次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32. AD
33.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3,由于氟元素电负性大,HF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HF)3链状结构可表示为;
【小问2详解】
根据电离方程式,可知;
【小问3详解】
pH=3.45,c(F )=1.0×10 3mol L 1,而溶液中的c(Ca2+)=2.0×10 4mol L 1。,有少量沉淀产生;
【小问4详解】
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可知,第一次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次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小问5详解】
A.滴定管主要用来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A正确;
B.锥形瓶不用润洗,B错误;
C.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NaOH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到第一滴定终点前气泡消失,但是气泡的体积较小且滴定突跃的pH是一个区间,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使用“半滴操作”的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以洗瓶用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D正确;
故选AD。
【小问6详解】
当滴入20mLNaOH溶液时,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
29. 利用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其过程中同时发生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请回答: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反应Ⅱ发生自发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和恒容条件下,可以作为判断上述两个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 体系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C. D.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3)在恒压、和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选择性的通俗理解:当两个反应同时发生时,选择更有利于哪个反应进行)
①对于反应I,图中A点时,__________(填“>”、“=”或“<”)
②可能有利于提高平衡产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A.缩小容器的体积 B.升高反应的温度
C.选择更合适于反应Ⅱ的催化剂 D.适当调整和起始量的比例
③图中温度高于300℃,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低温自发 (2)AD
(3) ①. < ②. AD ③. 反应I的,反应Ⅱ的,温度升高使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反应Ⅱ为放热反应,且熵减,由可知,发生自发反应的条件是低温;
【小问2详解】
A.反应I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Ⅱ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体系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上述两个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温度一定,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任意时刻都不变,故B错误;
C.反应I中H2和CO化学计量数相同,但反应Ⅱ只涉及H2没有CO,所以不能说明两个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小问3详解】
图中a点在平衡线上方,所以;
A.反应Ⅱ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CH3OCH3平衡产率提高,故A正确;
B.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升高反应的温度平衡左移,CH3OCH3平衡产率降低,故B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不能改变CH3OCH3平衡产率,故C错误;
D.适当调整CO2和H2起始量的比例, 能增大CH3OCH3平衡产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高二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学校、姓名等信息分别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涂黑,第Ⅱ卷答案须做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Fe—56,Al—27,Mg—24,Na—23,Cl—35.5,K—39,S—32,Ag—108,Pb—207,Zn—65,Cu—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
A. 碳酸氢钠 B. 蔗糖 C. 酒精 D. 过氧化钠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 B. C. D.
3. 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 ΔH > 0,ΔS < 0 B. ΔH < 0,ΔS < 0 C. ΔH > 0,ΔS > 0 D. ΔH < 0,ΔS > 0
4. 对于反应实际上是经过下列两步完成的:①;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三个反应均称为基元反应
B. 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碰撞
C. 活化能指的是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5.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 2Z(g) ΔH=-akJ mol-1,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反应放出akJ热量 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C. 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的逆反应速率
6. 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而缓冲体系对稳定体系的酸碱度发挥重要作用,在人体血液中主要存在的缓冲体系是
A. B.
C. D.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轨道相互垂直,但能量相等
B. 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C. d区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D. 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表现为负价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3p能级上有两个轨道
B. 处于最高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 钾和钠的焰色不同的原因与电子跃迁时能量的变化不同有关
D. 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9.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H只能形成键,O可以形成键和键
B. 氧原子可以形成、,也可以形成
C. 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可以是非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原子
D. 键和键的电子云形状的对称性相同
10. 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的是
A. B. C. D.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极性分子
B. 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基团有极性
C. 在相同条件下,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
D. 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12. 下列关于丙烯()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碳原子是杂化
C. 有8个键和1个键 D. 是手性分子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 氨水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若,则溶液呈中性
C. 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溶液,
D. 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相等
14. 根据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选用相同的盐桥)时,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正极(金属/电解质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负极(金属/电解质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A A B. B C. C D. D
15. 2A(g) B(g) ΔH1(ΔH1<0); 2A(g) B(l) Δ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6.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焓变,熵变
B. 可以把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能量的转化
C. 一定条件下,若观察不到水的生成,说明该条件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
17. 银锌钮扣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n电极是负极
B.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盐酸中
B. 将溶液从常温加热至,溶液的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 常温下,溶液呈碱性,说明弱电解质
D. 常温下,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增大
19.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 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溶液
C. 在中和滴定中,可用50mL的量筒量取20.00mL的溶液
D. 通过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快慢可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 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和 B. 和HCl C. 和 D. 和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红外光谱可分析分子中含有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B. 用质谱法可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C. 可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分析和空间结构
D. 氧原子的基态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中不需要考虑洪特规则
22. 溶液与溶液发生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同时存在平衡
B. 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C. 反应后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浅绿色
D. 经四氯化碳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溶液时,其水解常数增大
B. 25℃时,将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11.0
C. 25℃时,在纯水中滴加少量盐酸,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D. 的HA溶液与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一定等于7.0
24. 在化学分析中,以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时,采用为指示剂。一定温度下,AgCl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滴定时先产生AgCl沉淀
B. 利用与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C. 图中a点条件下既不能生成AgCl沉淀,也不能生成沉淀
D. 图中b点时,,
25.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 验证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压缩体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先水解得胶体,再聚集成沉淀。
D 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 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中的溶解能力
A. A B. B C. C D. D
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载人航天器中,通过以下两个反应实现氧的循环:
Ⅰ.
Ⅱ.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在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这三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100mLpH=10.00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4)已知:25℃时碳酸的、,次氯酸的。写出在NaClO溶液中通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5)据文献报道,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6)锗(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7)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原因是__________。
27. 已知W、X、Y、Z、M、N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特征如下: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特征
W 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X 元素原子最高能级的不同轨道都有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
Y 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Z 价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M 其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
N 核电荷数为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M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元素N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
(2)化合物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
(3)元素W和Y可以形成、、等微粒。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物质难以分解,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B.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型
C.的中心原子采用杂化
D.中W—Y—W键角比中的大
②物质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原因是__________。
(4)下表是W—N元素中某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由此可判断该元素是__________。
元素 电离能/(kJ/mol)
某种元素 578 1817 2745 11575 14830
28. Ⅰ.25℃时,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固态氟化氢中存在形式。
请回答:
(1)固态氟化氢中存在,其链状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数值__________。
(3)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3.45(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是否有沉淀产生,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Ⅱ.室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马来酸(可表示为)的曲线如图:
已知:马来酸的,。()
请回答:
(4)两次滴定终点,所选择的指示剂分别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滴定管主要用来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
B. 滴定前酸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润洗
C. 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NaOH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到第一滴定终点前气泡消失,滴定突跃的pH会发生改变
D. 使用“半滴操作”的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以洗瓶用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
(6)当滴入20mLNaOH溶液时,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
29. 利用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其过程中同时发生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请回答:
(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反应Ⅱ发生自发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和恒容条件下,可以作为判断上述两个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 体系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C. D.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3)在恒压、和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选择性的通俗理解:当两个反应同时发生时,选择更有利于哪个反应进行)
①对于反应I,图中A点时,__________(填“>”、“=”或“<”)
②可能有利于提高平衡产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A.缩小容器的体积 B.升高反应的温度
C.选择更合适于反应Ⅱ的催化剂 D.适当调整和起始量的比例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三下学期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