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高考化学重难点一轮模拟练习(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4年湖南省高考化学重难点一轮模拟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总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的沸点低于的沸点 晶体类型
B 与水互溶,难溶于水 分子间氢键
C 的沸点低于 分子间作用力
D 的熔点高于 离子半径
A.A B.B C.C D.D
2.一种基于固体电解质的可充电熔融钠电池,具有安全、电流密度高、使用条件宽泛等优点,其工作示意图如下所示,已知电池放电时不断有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为负极 B.固体电解质含钠离子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 D.转移时,区和区的质量差改变
3.下列生产活动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溶液蚀刻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向冷的石灰乳中通入制漂白粉:
C.用溶液除去锅炉水垢中的:
D.用丙烯腈电合成己二腈,在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4.苯甲酰胺是常见的酰胺类物质,可用于合成农药和医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D.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可生成苯甲酸盐和氨
5.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的水解反应制取,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
C.和互为同位素
D.的VSEPR模型:
6.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和稀硫酸混合产生浅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酸表现氧化性,表现还原性
B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乙苯,溶液褪色 乙苯的苯环中含有碳碳双键
C Ag与H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和生成AgI,促进Ag和H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gI和
D 在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色 氧化性:,和Cu发生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7.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C.乙醇的分子式: D.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
8.室温下,向、均为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始终保持饱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通过调节使、分别沉淀,溶液中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c表示、、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代表与的关系曲线 B.逐渐增大时,溶液中优先析出的沉淀为
C.的 D.的平衡常数
9.某生物质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充、放电时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醇和羧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为:+H2O-2e-=+2H+
B.放电时,转化为
C.充电时,通过交换膜从左室向右室迁移
D.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2OH-
10.如图,b为标准氢电极,可发生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a、c分别为、电极。实验发现:1与2相连a电极质量减小,2与3相连c电极质量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与2相连,盐桥1中阳离子向b电极移动
B.2与3相连,电池反应为
C.1与3相连,a电极减小的质量等于c电极增大的质量
D.1与2、2与3相连,b电极均为流出极
11.镍酸镧电催化剂立方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具有催化活性的是,图①和图②是晶胞的不同切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活性:①>② B.镍酸镧晶体的化学式为
C.周围紧邻的O有4个 D.和的最短距离为
12.某离子液体结构如下图所示。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4,X和Y基态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和为5,Z是第四周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Z的简单氢化物均可溶于水 B.电负性:
C.第一电离能: D.W、Y、Z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13.电解重水()是制取氘气()的一种方法。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间存在氢键 B.的熔、沸点比高
C.含中子数目为 D.制取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4.常温下,用0.5 mol/L NaHCO3溶液滴定25.00 mL0.25 mol/L CaCl2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随滴加NaHCO3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滴加25.00 mL NaHCO3溶液时出现较为明显的白色沉淀[已知:常温下,Ksp(CaCO3)=3.5×10-9、Ka1(H2CO3)=4.4×10-7、Ka2(H2CO3)=4.5×10-11、100.8≈6.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B.从b点到c点,pH减小是因为发生反应:Ca2++=CaCO3↓+H+
C.c点溶液中:c()>c()>c(H2CO3)
D.d点溶液中c(Ca2+)·c()≈4.9×10-6
二、解答题
15.二茂铁()分子式为,是具有导电性的有机配合物,其衍生物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前沿。
(1)Fe在周期表中的 区,若受热后Fe的1个4s电子会跃迁至4p轨道,写出Fe的该激发态简化电子排布式: 。
(2)羰基铁粉[]中铁元素的配位数是 ,配位原子为 。
(3)二茂铁的衍生物可和等微粒产生静电作用,H、B、O和C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空间构型为 。的键角比的 (填“大”或“小”)
(4)T-碳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其晶体结构可以看成是金刚石晶体(如图甲)中每个碳原子被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所取代(如图乙)。
一个T-碳晶胞中含有 个碳原子,已知T-碳的密度约为金刚石的一半。则T-碳晶胞的边长和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之比为 。
16.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其熔为-59.5℃,沸为11.0℃,极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其水溶液在温度超过95℃时易发生爆炸。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加热和夹持装置均省略)。
(1)已知:浓溶液经稀硫酸酸化生成NaCl,并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制取时要控制温度在56~80℃,原因是 。
(3)B装置的作用是 。
(4)D装置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两种盐,一种为,另一种为 (填化学式)。
(5)为测定某溶液中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量取溶液10.00mL,稀释成100mL试样,取 mL试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消耗标准溶液 mL。
已知:;
①由大苏打()晶体配制250mL c 标准溶液,在下列图示中一定不需要的仪器为 (写出名称)。
②步骤1中量取溶液所用的仪器为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③步骤3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的方法是 。
④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7.用甲烷制高纯氢气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1)工业上常利用甲烷与水蒸气重整制氢,涉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Ⅰ.
Ⅱ.
①总反应: 。
②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
③已知83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与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④在常压、600℃条件下,甲烷与水蒸气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H2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H2的产率可提高到9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2)利用甲烷与CO2重整制氢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Ⅲ. (主反应)
Ⅳ. (副反应)
①在恒压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发生重整反应时,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曲线 (填“A”或“B”)。
②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忽略副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8倍,则该反应的 (列出计算式即可)。
(3)科学家研究将、与、联合重整制备氢气,发生反应Ⅰ和Ⅲ。常压下,将、和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体系中变化如图所示。
①已知700℃、催化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可增加产率,此条件下还原性CO (填“>”“<”或“=”)。
②随着温度升高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18.ZnS可用作分析试剂、荧光粉的基质、光导体材料。25℃时,实验室以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的、)为原料制备活性ZnS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25℃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物质
开始沉淀的pH 1.9 6.8 6.2
完全沉淀的pH 3.2 8.3 8.2
②25℃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除锰”阶段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能用代替的原因为 。
(2)“除铁”时需调节溶液的pH。调pH时Zn不能代替ZnO,原因是 。
(3)“沉锌”时若用代替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4)理论计算说明,“沉锌”时用代替具有可行性,则用代替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和均为分子晶体,的沸点高的原因是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A错误;
B.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而不能,B正确;
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小,故分子间作用力小,沸点低,C正确;
D.,的离子键比的强,熔点高,D正确;
故选A。
2.D
【分析】电池放电时不断有生成,可知放电时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固体电解质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固体电解质含钠离子,通过转移保持两侧电荷守恒,放电时b为正极,电极反应为:;充电时a为阴极,b为阳极,b极反应为:,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放电时电极为负极,A正确;
B.根据分析,固体电解质含钠离子,通过转移保持两侧电荷守恒,B正确;
C.充电时b为阳极,b极反应为:,C正确;
D.放电转移时,从区移出,区移入,两区质量差改变,D错误;
故选D。
3.C
【详解】A.用溶液蚀刻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故A错误;
B.向冷的石灰乳中通入制漂白粉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故B错误;
C.用溶液除去锅炉水垢中的将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故C正确;
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用丙烯腈电合成己二腈,发生在阴极,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该分子有7个C,不饱和度为5,有1个氨基,有2×7+2-2×5+1=7个H,分子式为,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没有符合手性碳条件的碳原子,故B错误;
C.分子中碳原子均位于苯环上或者碳氧双键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故C错误;
D.该分子中有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苯甲酸盐和氨,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的电子式:,A错误;
B.基态O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图:,B错误;
C.和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所以互为同位素,C正确;
D.水分子的VSEPR模型为,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和稀硫酸混合产生浅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只表现酸性,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A错误;
B.苯环能使烃基活化,苯环上的乙基能被酸性氧化,从而使酸性溶液褪色,不能证明苯环中含有碳碳双键,B错误;
C.体系中可生成极难溶的AgI,极大降低了Ag+浓度,促进Ag和H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gI和 H2,C正确;
D.在溶液中加入铜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说明氧化性:,但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A正确;
B.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B错误;
C.乙醇结构简式为C2H5OH,分子式为,C正确;
D.乙炔为直线形分子,分子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B。
8.D
【分析】由于、均为,则曲线③④表示的离子为或,纵坐标表示的为,则离子浓度越小,越大,则曲线①代表与的关系,则曲线②代表与的关系,根据曲线②与曲线④的交点坐标(5.8,8.2),可知此时pH=5.8,则,同时根据,则曲线④为与的关系,曲线③为与的关系,据此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代表与的关系,A正确;
B.曲线①代表与的关系,曲线③为与的关系,则根据二者交点(5.6,10.8)可知,, ,当为时,随逐渐增大时,溶液中优先析出的沉淀为,B正确;
C.曲线②代表与的关系,曲线④为与的关系,根据曲线②与曲线④的交点坐标(5.8,8.2),可知此时pH=5.8,则,,则,C正确;
D.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根据曲线①代表与的关系,曲线③为与的关系,则根据二者交点(5.6,10.8)可知,此时,,,根据B选项,,代入数据,,D错误;
故选D。
9.D
【分析】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所以放电时,Rh/Cu是负极。充电时,Rh/Cu是阴极。
【详解】A.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糠醛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故A错误;
B.放电时,正极得电子,转化为,故B错误;
C.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充电时,Rh/Cu是阴极,通过交换膜从右室向左室迁移,故C错误;
D.充电时,充电时,Rh/Cu是阴极,糠醛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2OH-,故D正确;
选D。
10.B
【分析】1与2相连,左侧两池构成原电池,a电极质量减小,转化为,说明a为正极,b为负极,b极反应为;2与3相连,右侧两池构成原电池,c电极质量增大,转化为,说明c为负极,b为正极,b极反应为:,据此分析;
【详解】A.1与2相连,a为正极,b为负极,盐桥1中阳离子向a电极移动,A错误;
B.2与3相连,右侧两池构成原电池,c电极质量增大,转化为,说明c为负极,b为正极,生成氢气,电池反应为,B正确;
C.1与3相连,由于更难溶,转化为,a极为正极,转化为,a极质量减小,b极为负极,转化为,b极质量增加,a电极减小的质量小于c电极增大的质量,C错误;
D.1与2相连,b为负极,b电极为流出极;2与3相连,c为负极,c电极为流出极,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具有催化活性的是,图②中没有Ni原子,则催化活性:①>②,故A正确;
B.镍酸镧电催化剂立方晶胞中含有1个Ni,=3个O,8=1个La,镍酸镧晶体的化学式为,故B正确;
C.由晶胞结构可知,在晶胞体心,O在晶胞的棱心,则La周围紧邻的O有12个,故C错误;
D.由晶胞结构可知,和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得一半,为,故D正确;
故选C。
12.A
【分析】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4,X和Y基态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和为5,W只连接了1个共价键,W为H元素;X连接4个共价键,X为C元素;Y连接3个共价键,Y为N元素;Z带1个负电荷,是第四周期元素,则Z为Br元素。
【详解】A.CH4难溶于水,HBr易溶于水,故A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增大,电负性:N>C>H,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则第一电离能:,故C正确;
D.H、N、Br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NH4Br,故D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A.O原子电负性较大,分子间存在氢键,故A正确;
B.和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但相对分子之间大于H2O,范德华力较大,熔沸点较高,故B正确;
C.中含有2+16-8=10个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中子数目为,故C正确;
D.未说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a点是氯化钙溶液,pH=7,溶液呈中性,b点是CaCl2溶液和NaHCO3混合溶液,两者之间没有发生反应,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呈碱性,c点溶液呈碱性,d点沉淀的量已经不再变化,但溶液仍为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电离。
【详解】A.从a点到b点,NaHCO3溶液逐渐增多,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A错误;
B.从b点到c点,pH减小是因为↓,由于浓度减小,导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H+浓度增大,pH减小,B错误;
C.c点溶液呈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电离,>> ,C错误;
D.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d点溶液中的pH=7.20,则有,D正确;
故选D。
15.(1) d [Ar]3d64s14p1
(2) 5 C
(3) O>C>H>B 三角锥形 小
(4) 32 2:1
【详解】(1)Fe为2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Ⅲ族,为d区元素;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受热后Fe的1个4s电子会跃迁至4p轨道,Fe的该激发态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64s14p1;
(2)一个Fe(CO)5分子中Fe原子与5个CO分子形成5个配位键,铁元素的配位数是5;C、O都有孤对电子,O的电负性大,O比C给予电子对的能力弱,因此配位原子为C原子;
(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中H显-1价,B显+3价,说明H的电负性大于B,H、B、O和C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B;H3O+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4,孤电子对数为1,则H3O+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中氧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中B原子不含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键角变小,故的键角比的小;
(4)由于金刚石的1个晶胞中含有8×+4×1+6×=8个碳原子,由于T-碳与金刚石晶胞之间的关系,故1个T-碳晶胞中含8×4=32个碳原子;由V=,由于T-碳的1个晶胞质量是1个金刚石晶胞的4倍,而其ρ为金刚石晶胞,故T-碳晶胞的体积为金刚石晶胞体积的8倍,故T-碳晶胞的棱长应为金刚石晶胞棱长的2倍,故比值为2:1。
16.(1)
(2)温度较低时产生速率较慢、温度较高时(超过95℃)易发生爆炸
(3)冷凝、收集生成的
(4)
(5) (普通)漏斗、圆底烧瓶 酸式 当滴加最后半滴(或一滴)标准溶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或褪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分析】装置A中浓溶液与稀硫酸加热反应放出出,通过B冷凝收集,C做安全瓶,防止倒吸,D中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详解】(1)装置A中浓溶液与稀硫酸加热反应放出出,离子方程式为:;
(2)制取时要控制温度在56~80℃,原因是温度较低时产生速率较慢、温度较高时(超过95℃)易发生爆炸;
(3)根据分析,B装置的作用是冷凝、收集生成的;
(4)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两种盐,生成氯元素化合价降低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另一种产物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1到+5,为;
(5)①由大苏打()晶体配制250mL c 标准溶液,一定不需要的仪器为漏斗、圆底烧瓶;
②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故步骤1中量取溶液所用的仪器为酸式滴定管;
③步骤3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的方法是:当滴加最后半滴(或一滴)标准溶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或褪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④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5I2~10,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7.(1) +165kJ mol-1 适当减小压强或者升高升高温度,增大H2O(g)的浓度等 80% 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CO2CaCO3,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总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产率升高
(2) A
(3) > 温度升高,对反应Ⅲ的促进作用更大,n(CO)增大的更多,导致变小
【详解】(1)①有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反应Ⅱ可得目标反应,即总反应,则总反应的ΔH=ΔH1+ΔH2=(206-41)kJ mol-1=+165kJ mol-1,故答案为:+165kJ mol-1;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总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故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减小压强或者升高升高温度,增大H2O(g)的浓度等,故答案为:适当减小压强或者升高升高温度,增大H2O(g)的浓度等;
③已知83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O与8molH2O加热到830℃,假设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x,列出三段式:,平衡常数K===1,解得x=1.6,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100%=80%,故答案为:80%;
④在常压,600℃条件下,甲烷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H2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H2的产率可提高到95%,若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CO2CaCO3,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总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产率升高,故答案为: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CO2CaCO3,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总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产率升高;
(2)①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g)和CO2(g)发生干重整反应时,发生的反应为:CH4(g)+CO2 (g)=2CO(g)+2H2 (g)(主反应),H2(g)+CO2(g)=H2O(g)+CO(g) (副反应),因为CO2同时参与两个反应,故转化率更大,则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曲线A,故答案为:A;
②设达平衡时,消耗x kPa的CH4,列出三段式:,平衡后总压强为20-x+25-x+2x+2x=45+2x,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8倍,则有=1.8,解得x=18,则该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kPa)2,故答案为:;
(3)①已知700℃、NiO催化剂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O2可增加H2产率,此反应正向移动,O2和CO发生了反应,则该条件下,还原性CO>H2,故答案为:>;
②随温度的升高,对反应Ⅲ的促进作用更大,n(CO)增大的更多,导致变小,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对反应Ⅲ的促进作用更大,n(CO)增大的更多,导致变小。
18.(1) 的氧化性大于,不能氧化(合理即可)
(2)溶液中被Zn还原为,达不到除铁的目的(合理即可)
(3)溶液的碱性强,在ZnS中会混入杂质(合理即可)
(4)
【分析】含锌废液(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的、)中加入ClO2将Mn2+氧化为MnO2,同时也降Fe2+氧化为Fe3+,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ZnO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NH4)2S,将Zn2+转化为ZnS沉淀,以此解答。
【详解】(1)“氧化除锰”阶段ClO2将Mn2+氧化为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不能用代替的原因为:的氧化性大于,不能氧化(合理即可)。
(2)“除铁”时需调节溶液的pH。调pH时Zn不能代替ZnO,原因是:溶液中被Zn还原为,达不到除铁的目的(合理即可)。
(3)“沉锌”时若用代替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溶液的碱性强,在ZnS中会混入杂质(合理即可)。
(4)用代替时,化学方程式为:Zn2++2H++Zn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2月)语文

下一篇:【培优周周练】第4周 千米和吨-小数苏教版三下(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