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卷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
化学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甲苯为电解质 B. Na2O2为碱性氧化物 C. 淀粉溶液为胶体 D. 水玻璃为化合物
2.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液氯、干冰、磁性氧化铁均为化合物 ②盐酸、普通玻璃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烧碱均为电解质 ④乙醇溶液、稀豆浆、雾均为胶体
⑤、、均为钠盐 ⑥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⑦、均电解质 ⑧、均为酸性氧化物
A. ①②⑦ B. ②③⑥ C. ②③⑦ D. ③④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组成元素相同,故二者为同素异形体
B.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
C. 转化为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
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 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 D. 与溶液反应最终生成
5. 有三种短周期的元素分别为、和,已知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元素基态原子的层电子数是层电子数的一半,元素基态原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层上电子数的,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A. B. C. D.
6.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则反应中被还原元素是
A. B. C. D. 和
7. 已知:i.4KI+O2+2H2O═4KOH+2I2,ii.3I2+6OH-═IO3-+5I-+3H2O,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久置的KI固体(呈黄色)溶于水配成溶液;②立即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立即变蓝.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②说明久置的KI固体中不含有I2
B. ③中溶液变蓝的可能原因:IO3-+5I-+6H+═3I2+3H2O
C. 碱性条件下,I2与淀粉显色的速率快于其与OH -反应的速率
D. 若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硫酸,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则证实该试纸上存在IO3-
8. 下列依据所给条件推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条件 结论
A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CH3COOH水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H+,因此CH3COOH是电解质
B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H2O既是酸又是碱
C Fe3Cl8可以改写为FeCl2·2FeC13 Fe3I8可以改写为FeI2·2FeI3
D HCl在一定条件下能被MnO2氧化为Cl2 HBr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被MnO2氧化为Br2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豆浆、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 B. H2O、CO2均为电解质
C. NO、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D. H2S、O2常作还原剂
10. 如果a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B. C. D.
11.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稳定性:HCl>H2S>PH3 ④还原性:F->Cl->Br-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2. 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易与氧气、水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
B. 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 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
D. 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体多
13. 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u D.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
14. 已知、、、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 B. 还原性: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D. 原子序数:
15.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 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B. 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4 mol
C.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 取20 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后溶液的pH=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化合物X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溶液D的焰色试验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且含有与C相同的阴离子
溶液H中加KSCN溶液不变色。
(1)X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气体F的组成为_______。
(2)写出X光照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溶液D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有气体A生成,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写出固体C与溶液D以及H2O2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 HNO2是一种弱酸,向NaNO2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2;HN02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气体;它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_______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02和NaCI的是____。(填序号)
A.加入盐酸,观察否有气泡产生
B.加入AgN03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S2O32-可以与Fe2+反应制备Fe2O3纳米颗粒。
①若S2O3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Fe2++______S2O32-+______H2O2+______OH-====______Fe2O3+_____S2O62-+_____H2O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反应中S2O32-表现了氧化性
B.已知生成的Fe2O3纳米颗粒直径为10纳米,则Fe2O3纳米颗粒为胶体
C.每生成1molFe2O3,转移的电子数为8NA(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18.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铁合金也是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铁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填写“游离态”或“化合态”形式存在
(2)下列铁的化合物中,不能直接化合得到的是___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 B. C. D.
(3)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与水反应可生成透明的红褐色胶体,反应原理:胶体。
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是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被氧化 D.被还原
高铁酸钾能杀灭水中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子工业常用左右的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为了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溶液,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案:
实验室用无水氯化铁固体粗略配制的溶液,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了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
写出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现用500g 32.5% FeCl3溶液制造印刷电路板,生产后的腐蚀废液用该同学设计方案处理,最终获得氯化铁溶液中的物质的量至少为___________mol。
(5)铝及其合金是金属材料界后起之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造成不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生成物溶于水,而不溶于水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___________。
19. 下表列出了①~ 11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一 ①
二 ② ③ ④ ⑤
三 ⑥ ⑦ ⑧ ⑨ ⑩

(1)写出元素③形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⑩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画这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写出⑧的氧化物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解释元素⑩的非金属性比元素 强的原因___________。
(5)已知C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IA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铯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与铯处于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铯单质发生反应时,铯原子易失去电子
C.碳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碱
D.铯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钾离子
(6)已知X为第II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IIIA族元素,写出Y的原子序数b与a可能存在的所有的关系___________。定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检测
化学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甲苯为电解质 B. Na2O2为碱性氧化物 C. 淀粉溶液为胶体 D. 水玻璃为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苯由分子构成,熔融的甲苯不导电;甲苯不溶于水,水溶液也不导电,故甲苯为非电解质,A错误;
B.碱性氧化物是能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和酸反应不止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
C.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分子的直径为1nm~100nm,所以淀粉溶液为胶体,C正确;
D.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错误;
故选C。
2.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一组是
①液氯、干冰、磁性氧化铁均为化合物 ②盐酸、普通玻璃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烧碱均为电解质 ④乙醇溶液、稀豆浆、雾均为胶体
⑤、、均为钠盐 ⑥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⑦、均为电解质 ⑧、均为酸性氧化物
A. ①②⑦ B. ②③⑥ C. ②③⑦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液氯为单质,错误;
盐酸为氯化氢的水的混合物、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故均混合物,正确;
明矾、小苏打为盐,烧碱为碱,均为电解质,正确;
乙醇溶液是乙醇的水溶液,不是胶体,错误;
均为钠盐,是氧化物,不是盐,错误;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正确;
溶于水生成碳酸电离出阴阳离子能导电,不是本身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故不是电解质,错误;
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故正确的为,故答案选B。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组成元素相同,故二者为同素异形体
B.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
C. 转化为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和不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故B正确;
C.转化为的过程为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 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 D. 与溶液反应最终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Fe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A错误;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B错误;
C.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C正确;
D.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D错误;
故选C。
5. 有三种短周期的元素分别为、和,已知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元素基态原子的层电子数是层电子数的一半,元素基态原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层上电子数的,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三种短周期的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1,X为H或Li或Na;Y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K层电子数为2,L层电子数为4,则Y为C元素;Z元素原子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L电子层上电子数的,L层电子数为2×3=6,则Z为O,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或Li或Na,Y为C,Z为O,
A.若X为H,X2YZ为HCHO,故A不选;
B.若X为H,X2YZ2为HCOOH,故B不选;
C.X2YZ3为H2CO3或Li2CO3或Na2CO3,故C不选;
D.X为+1价,Z为-2价,且Y的最高正价为+4,而X2YZ4中Y为+6价,分子式不可能存在,故D选;
故选:D。
6.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则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 B. C. D. 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应中,银元素化合价由价降低到价,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到价,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故选D。
7. 已知:i.4KI+O2+2H2O═4KOH+2I2,ii.3I2+6OH-═IO3-+5I-+3H2O,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久置的KI固体(呈黄色)溶于水配成溶液;②立即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立即变蓝.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②说明久置的KI固体中不含有I2
B. ③中溶液变蓝的可能原因:IO3-+5I-+6H+═3I2+3H2O
C. 碱性条件下,I2与淀粉显色的速率快于其与OH -反应的速率
D. 若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硫酸,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则证实该试纸上存在I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KI易被氧气氧化,将久置的碘化钾配成溶液时,碘与KOH反应,消耗了碘,则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不能说明久置的KI固体中不含有I2,故A错误;
B.IO3-、I-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IO3-+5I-+6H+═3I2+3H2O,故B正确;
C.由实验可知,碱性条件下,I2与KOH反应,其速率大于I2与淀粉显色的速率,故C错误;
D.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硫酸,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酸性条件下可能发生4I-+O2+4H+═2H2O+2I2、I2遇淀粉变蓝,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 下列依据所给条件推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条件 结论
A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CH3COOH水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H+,因此CH3COOH是电解质
B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H2O既是酸又是碱
C Fe3Cl8可以改写为FeCl2·2FeC13 Fe3I8可以改写为FeI2·2FeI3
D HCl在一定条件下能被MnO2氧化为Cl2 HBr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被MnO2氧化为Br2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醋酸在水溶液中可以部分电离,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A正确;
B. H2OH++OH-,水即可以电离出H+,又可以电离出+OH-,所以H2O即为酸又为碱,B正确;
C. 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Fe2+和I2,所以不存在FeI3,Fe3I8可以改写为3FeI2·I2,C错误;
D. HBr的还原性强于HCl,HCl在一定条件下能被MnO2氧化为Cl2,HBr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被MnO2氧化为Br2,D正确;故答案为:C。
9.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豆浆、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 B. H2O、CO2均为电解质
C. NO、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D. H2S、O2常作还原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为胶体,豆浆、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故A正确;
B.H2O是弱电解质,CO2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SO3为酸性氧化物,N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
D.H2S中S的化合价为最低价,是常见的还原剂,O2是常见的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反应生成的碳酸能够电离,而二氧化碳不能电离。
10. 如果a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果ag某气体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分子数为,其物质的量为,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1.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稳定性:HCl>H2S>PH3 ④还原性:F->Cl->Br-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
【详解】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I,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ClO4>HBrO4>HIO4,故①正确;
②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金属性Ba>Ca>Mg,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Ba(OH)2>Ca(OH)2>Mg(OH)2,故②正确;
③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Cl>H2S>PH3,故③正确;
④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F>Cl>Br,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离子还原性:F-<Cl <Br ,故④错误;所以①②③正确;
正确答案:C。
12. 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钠易与氧气、水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
B. 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 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
D. 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体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属钠易与氧气、水反应,不与煤油反应,密度大于煤油,可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A正确;
B.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和CO2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B正确;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因此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C正确;
D.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碳酸氢钠,根据碳原子守恒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气体多,D错误;
答案选D。
13. 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u D.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性:Fe3+>Cu2+,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先发生 Fe+2Fe3+=3Fe2+,再发生Fe+Cu2+=Fe2++Cu。
【详解】A、Fe+2Fe3+=3Fe2+ 、 Fe+Cu2+=Fe2++Cu都能生成Fe2+,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A正确;
B、若铁过量,Fe+Cu2+=Fe2++Cu反应完全,溶液中不含Cu2+,故B错误;
C、铁的还原性大于铜,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Cu,故C正确;
D、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Fe、Cu都能与Fe3+反应,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故D正确;选B。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明确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确定与金属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固体成分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
14. 已知、、、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 B. 还原性: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D. 原子序数:
【答案】A
【解析】
【分析】已知、、、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在同一个周期,、在下一个周期,且原子序数:。
【详解】A.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根据原子序数,则离子半径 ,故A错误;
B. 根据简单离子分析可知,、是金属元素,位于同周期,金属性,还原性和为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还原性,故B正确;
C. 和得电子,和失电子,再根据离子带电荷数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故 C正确;
D. 由分析可知原子序数:,故D正确;
故选A。
15.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 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B. 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4 mol
C.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 取20 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后溶液的pH=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NO3->Fe3+>H+,所以铁粉先跟氧化性强的硝酸反应生成NO,即OA段产生的是NO,然后铁粉和 Fe3+反应,即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最后铁粉和溶液中的H+反应,即BC段产生氢气,故 A项正确;
B.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即消耗0.3 mol铜,转移0.6mol电子,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可得生成0.2 mol NO,又由图可知OA该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是0.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的NO也是0.2 mol,通过分析可知,平均每份混合液中含有0.2 mol NO,故原混合液中含有的NO 为0.4 mol ,故B项正确;
C.第二份溶液中硝酸都被还原为NO,铁粉又足量,所以第二份溶液中溶质最终为FeSO4,故C项正确;
D.根据OA段发生的反应Fe+NO3-+4H+=Fe3++NO↑+2H2O和BC段发生的反应Fe+2H+= Fe2++H2↑,可计算共消耗H+1.0 mol,则原溶液中H+为2.0mol,则原容液的c(H+)=10 mol·L-1 ,则取20 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后溶液的c(H+)=0.2 mol·L-1,即pH=0.7,故D项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化合物X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溶液D的焰色试验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且含有与C相同的阴离子
溶液H中加KSCN溶液不变色。
(1)X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气体F的组成为_______。
(2)写出X光照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溶液D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有气体A生成,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写出固体C与溶液D以及H2O2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①. K、C、O、Fe ②. CO、CO2
(2)
(3)
(4)
【解析】
17. HNO2是一种弱酸,向NaNO2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2;HN02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气体;它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_______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02和NaCI的是____。(填序号)
A.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加入AgN03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S2O32-可以与Fe2+反应制备Fe2O3纳米颗粒。
①若S2O3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Fe2++______S2O32-+______H2O2+______OH-====______Fe2O3+_____S2O62-+_____H2O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该反应中S2O32-表现了氧化性
B.已知生成的Fe2O3纳米颗粒直径为10纳米,则Fe2O3纳米颗粒为胶体
C.每生成1molFe2O3,转移的电子数为8NA(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 ①. 还原(性) ②. B ③. 2 ④. 1 ⑤. 4 ⑥. 4 ⑦. 1 ⑧. 1 ⑨. 6 ⑩. C
【解析】
【详解】(1)NaNO2的加入能够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说明NaNO2具有强的氧化性,把Fe2+氧化为Fe3+,用维生素C解毒,就是把Fe3+还原为Fe2+,所以需加入还原剂维生素C,它具有还原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还原(性)。
(2)A项,HNO2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则NaN02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NO2,分解得到NO和NO2,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而NaCl与稀盐酸不反应,故不选A项;
B项,根据题目信息,加入AgN03分别和NaCl生成AgCl沉淀和AgN02沉淀,现象相同,故选B项;
C项,NaCl溶液没有氧化性,而酸性条件下,N0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颜色变为黄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不选C 项;
综上所述,本题选B
(3)①反应中S2O32-→S2O62-,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5价,则1个S2O32-化合价共升高6价, 2Fe2+→Fe2O3,Fe元素价由+2价升高为+3价,2个Fe2+共升高2价;两种反应物化合价共升高6+2=8价;而H2O2→H2O,O元素由-1价降低到-2价,共降低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规律,最小公倍数为8,所以H2O2前面填系数4,S2O32-前面系数为1,Fe2+前面系数为2,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后方程式为:2Fe2++S2O32-+4H2O2+4OH-====Fe2O3+S2O62-+6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1,4,4,1,1,6。
②A.根据2Fe2++S2O32-+4H2O2+4OH-===Fe2O3+S2O62-+6H2O反应可知,S2O32-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错误;
B.胶体是分散系,为混合物,生成的Fe2O3纳米颗粒直径为10纳米,为纯净物,不属于胶体,错误;
C.根据2Fe2++S2O32-+4H2O2+4OH-====Fe2O3+S2O62-+6H2O反应可知,氧化剂H2O2全部被还原为H2O,氧元素由-1价降低到-2价,因此4molH2O2全部被还原,转移电子8NA,生成1mol Fe2O3;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亚硝酸的酸性、氧化性、S2O32-的还原性,方程式的配平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此题时要注意AgCl沉淀和AgN02均为白色沉淀,不能用硝酸银来区分Cl-和N02-;胶体属于混合物,是分散系,这是易出错点。
18.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铁合金也是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铁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填写“游离态”或“化合态”形式存在
(2)下列铁的化合物中,不能直接化合得到的是___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 B. C. D.
(3)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与水反应可生成透明的红褐色胶体,反应原理:胶体。
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是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是_____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被氧化 D.被还原
高铁酸钾能杀灭水中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子工业常用左右的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为了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溶液,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案:
实验室用无水氯化铁固体粗略配制的溶液,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了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
写出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现用500g 32.5% FeCl3溶液制造印刷电路板,生产后的腐蚀废液用该同学设计方案处理,最终获得氯化铁溶液中的物质的量至少为___________mol。
(5)铝及其合金是金属材料界后起之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造成不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生成物溶于水,而不溶于水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___________。
【答案】18. 化合态 19. C
20. ①. ②. ③.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21. ①.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 ③.
22. ①. ②.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NaCl(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判断正确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化学性质活泼,在自然界中,铁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答案为:化合态;
【小问2详解】
A.铁丝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不符合
B.氯化铁和铁粉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故B不符合;
C.氢氧化亚铁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的,故C符合;
D.氢氧化亚铁、氧气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故D不符合;
故选C;
【小问3详解】
①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的分散系;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是;
②该反应中是中O化合价从价升高到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故选BC;
③高铁酸钾能杀灭水中细菌的原因是: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菌;
【小问4详解】
①配制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③500g 32.5% FeCl3溶液含物质的量,,则最多可生成氯化铜物质的量,,在溶解铁物质的量0.5mol,此时混合溶液中最少含铁物质的量,最终可被氧化成氯化铁,最终获得氯化铁溶液中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小问5详解】
A.铝活动性强于铜,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都能发生置换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铜溶液酸性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相同,故B错误;
C.生成物、都能溶于水,故C错误;
D.反应中变量为阴离子种类不同,金属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氯化铝和硫酸铝阴离子的不同,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故D正确;
故选D;
设计简单实验如下: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NaCl)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判断正确。
反应中变量为阴离子种类不同,可在硫酸铜溶液中引入氯离子观察实验现象,故实验为: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NaCl(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判断正确。
19. 下表列出了①~ 11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一 ①
二 ② ③ ④ ⑤
三 ⑥ ⑦ ⑧ ⑨ ⑩

(1)写出元素③形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⑩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画这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写出⑧的氧化物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解释元素⑩的非金属性比元素 强的原因___________。
(5)已知C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IA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铯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与铯处于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铯单质发生反应时,铯原子易失去电子
C.碳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碱
D.铯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钾离子
(6)已知X为第II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IIIA族元素,写出Y的原子序数b与a可能存在的所有的关系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O=C=O ③. HClO4
(2) (3)
(4)Cl的原子半径小于I,原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更强,得电子能力更强
(5) ①. 55 ②. B
(6)b=a+1或b=a+11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为H,②、③、④、⑤分别为C、N、O、F,⑥、⑦、⑧为Na、Mg、Al,⑨和⑩分别为S、Cl, 为I,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③为N,其单质为氮气,电子式为:;
②为C,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
⑩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高氯酸,化学式为HClO4;
【小问2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则这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F,其原子结构为:;
【小问3详解】
⑧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铝,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根据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则Cl的原子半径小于I,原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更强,得电子能力更强,其非金属性更强;
【小问5详解】
①根据碱金属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合铯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铯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每个电子层的电子数目分别是2、8、18、18、8、1,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故为55;
②A.与铯处于同一主族的元素H为非金属元素,A错误;
B.铯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发生反应时,铯原子易失去电子,B正确;
C.碳酸铯是一种盐,C错误;
D.由于金属性Cs强于K,则铯离子的氧化性弱于钾离子,D错误;
故选B;
【小问6详解】
①若为短周期,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即a=b-1;②若元素在四、五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即a=b-11;③若元素在六、七周期,中间有10个纵行,且存在镧系和锕系,ⅡA族元素、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即b=a+25;已知X为第Ⅱ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Y的原子序数b与a可能存在的所有的关系:b=a+1或b=a+1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练习(答案)2023~2024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下一篇: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浮力实验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