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三名航天员成功送入空间站。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2.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3.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目前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 )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C.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D.氢气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空气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CO2验满 B.量筒读数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使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C B.H C.O D.N
7.正月十五闹花灯。下列制作花灯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宣纸 B.竹条 C.棉线 D.铁丝
8.“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9.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
C.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10.三硝基胺[]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3种元素组成 B.N、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1个中含有3个氧分子
11.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B. C. D.
12.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与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能溶于水,具有可燃性
C.用途: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可作燃料
D.危害: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3.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14.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火要虚”所蕴含的化学道理是( )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可燃烧
C.燃烧需要有氧气 D.可燃物与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黄金和黄铜——观看颜色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 D.蒸馏水和矿泉水——闻气味
16.我国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有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如下描述:“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洧水”即为石油。对上述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
A.“洧水”是一种化合物 B.“洧水”主要含有C、H元素
C.“洧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 D.烟是“洧水”完全燃烧的产物
1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B.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
18.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
B.“→”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的反应过程需要加热
D.“→”的反应可以用于检验
1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20.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①向等质量的、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电解水
D.④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___________;
(2)钠元素____________;
(3)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4)2个亚铁高子___________;
(5)氧化铝____________。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生石灰
③一氧化碳
④干冰
⑤钛合金
(1)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2)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______;
(3)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
(4)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
(5)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
23.为探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学习小组查得资料:硼基佻化剂催化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X、Y和Z局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表示省略相关过程)。
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
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_____________。
(2)X为一氧化碳分子,参照上图,画出该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
(3)甲烷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Z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生成Y的过程如图中虚线框所示,且各微粒个数比为1:1:1:1,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4.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I)金刚石、石基和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_______不同。
(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其_______性。
(3)用下图实验验证的性质。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推测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2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含碳量比较:生铁_____(填“大于”或“小于”)钢。
(2)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_性。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为防止钢架生锈,常在其表面涂刷防护层。
(3)将6g铁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锌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6.4g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6.4g泡渣中含有的固体物质为_______,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______g。
26.高锰酸钾的一种工业生产流程如图4所示。
(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加热混合器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氧化反应器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在电解槽中锰酸钾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产流程的反应中有一种物质可循环使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27.根据下列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用D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装置B、C均可用作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反应停止后,液而可能在____________(填“1”“2”或“3”)处。
(5)比较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
A.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B.都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D.收集装置可以相同
三、科普阅读题
28.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
一氧化二氮()是另一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大气中含量过高会加剧全球变暖。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氮元素转化为是大气中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在大棚蔬菜、农产品生产中施用石灰氮(),能减少土壤中的排放。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石灰氮在土壤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氰氨可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尿素。
(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石灰氮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氰氨转化为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可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为使我国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_________。
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四、实验题
29.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5所示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实验一: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_____色固体。第2小组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_______。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____________。
(3)实验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Ag
五、计算题
30.将和的固体混合物30.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钾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不是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硫有毒,不是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氦气不能供给呼吸,不是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A错误;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氦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稀有气体可以作电光源、保护气等,含量少,用途大,故C错误;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目前制备氢气还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制取成本高,氢气的密度小、属于易燃、易爆气体,贮存困难、运输困难等,因此目前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后,水中的浮渣多,泡沫少。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水中的浮渣少,泡沫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A正确;
B.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和煮沸,不是往水里加明矾,故B错误;
C.漫灌浇灌作物会浪费水资源,农业上不应提倡这种做法,故C错误;
D.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的杂质,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
7.答案:D
解析:A、宣纸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B、竹条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C、棉线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D、铁丝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析:“弄花香满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人闻到了花的香味。
故选:C。
9.答案:A
解析:A、遇到室内起火,不能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某物质的分子式为N(NO2)3,该物质是由氮、氧2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
B.某物质的分子式为N(NO2)3,N、O原子的个数比为(1+3):(2×3)=2:3,故B错误;
C.N(NO2)3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因此其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故C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N(NO2)3中含有6个氧原子,不是含有3个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错误。
B、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
C、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此项说法正确;
B、与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但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但能溶于水生成碳酸,故此项说法正确;
C、与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故此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B。
14.答案:D
解析: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有关。“火要虚”指燃烧时,应该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充分。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区分两种气体,故错误;B.黄金和黄铜的外观颜色都为黄色,不能通过观看颜色进行区分,故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会有气体产生,而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
D.蒸馏水和矿泉水都是无味,不能通过闻气味进行区分,故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A、由题意可知,“洧水”即为石油,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洧水”即为石油,石油主要含有C、H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洧水”即为石油,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烟是“洧水”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B、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分子、中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D、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说明生成了气体,但不能推测水的化学式为,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A、X一定是,也可能是氧化铜等,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反应可以用于检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A、图中实验,白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B、图中实验,白磷、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可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D、图中实验,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故选:B。
20.答案:A
解析:A、向等质量的、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若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稀盐酸过量,铁消耗的稀盐酸多,生成的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像正确。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错误。
C、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错误。
D、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A。
21.答案:(1)
(2)
(3)2H
(4)
(5)
解析:(1)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
(2)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钠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为:;
(3)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个亚铁离子就是在亚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
(5)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22.答案:(1)②
(2)⑤
(3)④
(4)①
(5)③
解析:(1)氧化钙的俗称为生石灰,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具有吸水性,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②;
(2)钛合金的硬度大,密度小,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选⑤;
(3)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故选④;
(4)石墨质软,能在纸上划过留下灰黑色痕迹,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选①;
(5)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常用于工业炼铁,故选③。
23.答案:(1)甲烷分子;检验其纯度
(2)
(3);
解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则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检验其纯度;
(2)每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为;故答案为:;
(3)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Z物质的化学式为,则甲烷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Z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微观图示可知,虚线框中是和生成Y和H,各微粒数比为1:1:1:1,则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6个氢原子,所以Y的化学式为。
24.答案:(1)排列方式
(2)吸附
(3)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没有做对照实验去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
解析:(1)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其吸附性;
(3)实验中,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没有对照实验,无法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
25.答案:(1)大于
(2)导热;氧气和水
(3)和;8
解析:(1)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比较:生铁大于钢;故答案为:大于;
(2)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为防止钢架生锈,常在其表面涂刷防护层;故答案为:导热;氧气和水;
(3)金属活动性锌>铁>铜,铁与硫酸锌不反应,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又由于充分反应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而铁能与盐酸反应,则说明铁过量,滤渣中含有铜和铁;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则,解得x=8g,即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8g。
26.答案:(1)+7
(2)物理
(3)、和;
(4)
解析:(1)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2)加热混合器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
(3)氧化反应器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和,在电解槽中锰酸钾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氢氧化钾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4)上述生产流程的反应中有一种物质可循环使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27.答案:(1)长颈漏斗
(2)A;导管口刚产生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
(3)
(4)防止生成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3
(5)AD
解析:(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用D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导管口刚产生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等;故答案为:A;导管口刚产生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或、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等(合理即可);
(3)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
(4)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若选用C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反应停止后,液面可能在塑料板以下,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的气体沿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3;
(5)比较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两者的共同点是:
A.发生装置可以相同正确,都用固液常温型;
B.都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错误,制二氧化碳不用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错误,因为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不同,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剩余的固体是杂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剩余的固体是二氧化锰;
D.收集装置可以相同正确,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AD。
28.答案:(1)、、
(2);化合反应
(3)
(4)C
解析:(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文中提到的物质中,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均属于氧化物,故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
(2)石灰氮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4、6,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4、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故X的化学式为:;
(4)A、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荒漠上多植树种草,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气高空排放,虽然废气排放到了空气中,还是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29.答案:(1)黑;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使氧气不足
(2)氢气;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3);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伸入铁丝(或)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无明显变化)
解析:(1)实验一: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第2小组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是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使氧气不足;
(2)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都在氢之前,都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两点: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3)在实验三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探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伸入铁丝(或)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无明显变化),说明铁金属活动性强于铜,从而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30.答案:(1)39:48;9.6g
(2)5.5g
解析:(1)中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由质量守恒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即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
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答: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为5.5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安经开第一学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 平行线 单元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