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铜丝导电 B. 玻璃破碎
C. 酒精挥发 D. 食物腐烂
2.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 B. 火药爆炸 C. 陶罐烧制 D. 高粱酿酒
3.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降雨 B. 活性炭净水
C. 醋酸除水垢 D. 酒精清洗碘渍
4.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O2 B. 2O C. O D. O2-
5.凉山宁南豆腐干因其质地细腻、营养丰富成为凉山特产之一、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泡豆 B. 磨浆 C. 滤渣 D. 煮浆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 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 D. 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
7.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风霜高洁 B. 水落石出 C. 临溪而渔 D. 酿泉为酒
8.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研钵内研碎胆矾 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
C. 木炭还原氧化铜 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9. 下列广东传统工艺制作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瓷 B. 制作剪纸 C. 编织藤器 D. 打磨玉器
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B.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铜具有导热性——常用作电线 D. 白醋显酸性——家庭中可用于除水垢
11. 下列生活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肥皂泡破裂 B. 水的沸腾 C. 纸张燃烧 D. 雪糕融化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冰箱除异味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 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 D. 盐酸具有酸性,用于除铁锈
13.2022年4月14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落。 下列飞船返回舱返回涉及的过程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站船分离 B. 自由落体 C. 外壳烧焦 D. 抛降落伞
1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会改变
C. 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15.下列烘托晚会气氛的场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彩旗飘扬 B. 燃放烟花 C. 气球升空 D. 歌声嘹亮
16.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A. A B. B C. C D. D
17. 化学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玉石雕刻
C. 钢铁生锈 D. 粮食酿酒
18.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 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 生产:侯氏制碱法
19.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B.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与空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循环过程中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和氮气
2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二、非选择题
22.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中图1是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锶原子形成的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图1、图2中共有______种金属元素。
(2)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______,锶原子与图2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3.2023年5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上采用了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请根据图1、图2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微粒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铷原子与图2中___________(选填“A”“B”或“C”)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3)请写出由B和C两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4.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盐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食盐溶成盐水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棉袄中挤出盐水,过滤,蒸发得到食盐。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和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如下表。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179g氯化钠,10°C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g。
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任写一点即可)。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铜丝导电 B. 玻璃破碎
C. 酒精挥发 D. 食物腐烂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 B. 火药爆炸 C. 陶罐烧制 D. 高粱酿酒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火药爆炸,燃烧过程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陶罐烧制,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高粱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降雨 B. 活性炭净水
C. 醋酸除水垢 D. 酒精清洗碘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导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属于利用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利用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醋酸除水垢是利用醋酸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利用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酒精的溶解性,属于利用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O2 B. 2O C. O D. O2-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学符号O2。
故选A。
5.凉山宁南豆腐干因其质地细腻、营养丰富成为凉山特产之一、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泡豆 B. 磨浆 C. 滤渣 D. 煮浆
【答案】D
【解析】
【详解】A、泡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磨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滤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煮浆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 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 D. 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持续红热,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氢铵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可作氮肥,与其受热是否分解无关,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7.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风霜高洁 B. 水落石出 C. 临溪而渔 D. 酿泉为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风霜高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水落石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临溪而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酿泉为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8.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研钵内研碎胆矾 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
C. 木炭还原氧化铜 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钵内研碎胆矾,使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物质的燃烧由于有氧气参与,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该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下列广东传统工艺制作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瓷 B. 制作剪纸 C. 编织藤器 D. 打磨玉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制陶瓷,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制作剪纸,只是大小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编织藤器,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打磨玉器,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 B.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铜具有导热性——常用作电线 D. 白醋显酸性——家庭中可用于除水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因为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铜具有导热性,可以做铜制火锅等烹饪器材,但不能得出常用作电线的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符合题意;
D、白醋显酸性,家庭中可用于除水垢,因为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能与酸发生反应而被除去,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下列生活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肥皂泡破裂 B. 水的沸腾 C. 纸张燃烧 D. 雪糕融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肥皂泡破裂,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的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雪糕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冰箱除异味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 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 D. 盐酸具有酸性,用于除铁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可用于冰箱异味,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可用于保存食物,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符合题意;
D、盐酸具有酸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于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2年4月14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落。 下列飞船返回舱返回涉及的过程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站船分离 B. 自由落体 C. 外壳烧焦 D. 抛降落伞
【答案】C
【解析】
A、站船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自由落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外壳烧焦,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抛降落伞,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会改变
C. 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符合题意;
C、碳和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用于冶炼金属,不符合题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下列烘托晚会气氛的场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彩旗飘扬 B. 燃放烟花 C. 气球升空 D. 歌声嘹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彩旗飘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燃放烟花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气球升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歌声嘹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6.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贴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属于氧气的用途,说法错误;
D、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答案:A。
17. 化学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玉石雕刻
C. 钢铁生锈 D. 粮食酿酒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玉石雕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下列有关纯碱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组成: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
B. 性质:能与BaCl2、NaCl等盐溶液反应
C.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
D. 生产:侯氏制碱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所以纯碱由碳、氧和钠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但是碳酸钠无法和氯化钠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所以碳酸钠无法和氯化钠发生反应,说法错误;
C、碳酸钠可以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说法正确;
D、碳酸钠的生产,可以使用侯氏制碱法,说法正确。
故选B
19.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
B.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原因是氧原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种类,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而不是酸根离子,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裂变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氢原子又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与空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循环过程中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和氮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氧气通过燃烧或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处于不停循环过程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和氮气,原因是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均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带有香味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说法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高温下也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说法正确;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2.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中图1是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锶原子形成的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图1、图2中共有______种金属元素。
(2)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______,锶原子与图2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 ①. Sr2+ ②. 2 ③. Mg ④. SrCl2
23.2023年5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上采用了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请根据图1、图2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的微粒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铷原子与图2中___________(选填“A”“B”或“C”)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3)请写出由B和C两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1)2
(2)A
(3)K2S
24.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盐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食盐溶成盐水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棉袄中挤出盐水,过滤,蒸发得到食盐。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和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如下表。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179g氯化钠,10°C时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g。
温度/°C 0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8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任写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混合物 ②. 物理变化
(2)漏斗 (3)500
(4)调味品(合理即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小庙中学2023_2024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开学考模拟题(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