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大学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大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下列与拉瓦锡研究无关的是(  )
A.用定量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B.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C.揭秘水的组成
D.定量实验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2.下列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气 C.氖气 D.二氧化碳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氧化汞、海水 B.氢气、空气、糖
C.铁、氢气、果汁 D.液氧、氧化镁、自来水
5.(2023九上·四平期中)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6.以下对、、、四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2个氧原子
7.如表中是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充氮包装 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D.日常生活经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A.A B.B C.C D.D
8.关于丙烯化学式为: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由9个原子构成
B.丙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C.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D.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为4
D.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B.催化剂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不采用密闭装置,一定会导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3个钾原子:   。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   。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和园林浇灌时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   ;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从微观角度认识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分子运动加快 B.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水分子质量不变 D.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3.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构成甲醛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甲醛燃烧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3)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反应。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14.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世界。
(1)和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   。
15.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16.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化学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和实验B是用红磷完成的两个不同实验:
①写出两个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有关两个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B.为保证实验成功,红磷都需要足量
C.实验A中,集气瓶底部的水可换成细沙 D.实验过程中都要迅速塞紧橡胶塞
(2)实验C中,①该实验目的为   ;
②观察到   (选填“甲”或“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3)可以利用D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①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②得出结论   。
(4)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   。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7.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3)用装置B与E制取并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正确的操作是   ;
(4)用F装置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主要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
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二氧化锰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后用过滤法回收二氧化锰,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   。
18.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碳酸钠能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丙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和选择药品,顺利完成实验。
【收集证据】甲、乙同学都得出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交流评价】
(1)请你评价:   (填“甲”或“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2)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
(3)丙同学实验中足量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现象是   ,丙同学的实验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五、计算题(共6分)
19.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   ;
20.《梦溪笔谈.杂志二》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化学反应原理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现有5.6g铁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能生成多少克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拉瓦锡的贡献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约占78%,
故答案为:A。
【分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4.【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冰是水的固态,属于化合物,氧化汞是由汞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是一种物质,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糖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铁、氢气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果汁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镁是含有镁、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5.【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不能用嘴吹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故错误,符合题意;
B. 闻气体气味,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气泡生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正确闻气味的操作分析。
C、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根据测定焰各层温度的操作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分子是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 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C. 由SO2、CO2、NO2分子都含有氧原子,氧气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故错误;
D. 由SO2、CO2、NO2、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
7.【答案】C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基础知识点归纳;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N2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充氮包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等。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特点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1个丙烯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故错误;
B. 丙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 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42,故错误;
D. 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3):(1×6)=6:1,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B、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9.【答案】D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丁物质质量增加,乙质量减少,丙质量不变,则是乙反应生成甲与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是催化剂,仅是不参与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8+32+5+4=16+x+5+24,解得x=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16-8):(32-4)=2:7,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错误;
B. 催化剂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故错误;
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不采用密闭装置,不一定会导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相等,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D、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11.【答案】(1)3K
(2)
(3)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3个钾原子表示为3K。
(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
(3)氢气燃烧会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号前数后 。
(3)氢气燃烧会生成水。
12.【答案】(1)节约用水
(2)吸附
(3)煮沸
(4)A;B;C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农业和园林浇灌时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异味。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A. 加热,会使水分子运动加快,故正确;
B. 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会变大,故正确;
C. 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质量不变,故正确;
D. 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A B C。
【分析】(1)根据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分析。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4)根据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
13.【答案】(1)分子
(2)1:1:1:1
(3)属于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示甲醛的构成可知,构成甲醛的微粒是分子。
(2)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反应是甲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所以甲醛燃烧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1:1:1。
(3)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分析】(1)根据甲醛是由分子构成的分析。
(2)甲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氧化反应的特点分析。
14.【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
(2)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分析】(1)分子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2)根据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15.【答案】(1)12
(2)电子层数相同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
(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分析】(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周期数。
16.【答案】(1);AD
(2)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乙
(3);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4)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①实验中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②A. 都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实验的结论准确,故正确;
B. 为保证实验成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红磷需要足量,但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红磷的量没有要求,故错误;
C. 实验A中,集气瓶底部的水不可换成细沙,五氧化二磷有毒,能溶于水,故错误;
D. 实验过程中都要迅速塞紧橡胶塞,保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好,故正确;
故答案为:AD。
(2)实验C中,①该实验目的为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观察到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① 玻璃管b中收集的气体比较少,所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1)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
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
17.【答案】(1)试管
(2);分解反应
(3)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4)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复燃则满
(5)④①③②;漏斗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分解反应。
(3)用装置B与E制取并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正确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里,使试管破裂。
(4)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氧气应该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验满操作: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复燃则满。
(5)正确操作顺序是④组装仪器,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②收集并验满气体。
二氧化锰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后用过滤法回收二氧化锰,过滤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分析】(2)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3)根据固固加热型制取气体,并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氧气应该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验满操作。
(5)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操作顺序,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分析。
18.【答案】(1)甲;不是化学反应
(2)先膨胀后变瘪
(3)有气泡产生;符合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甲实验是碳酸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
(2)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因为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球变大,后来完全反应后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后变得比原来更小,所以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先膨胀后变瘪。
(3)丙同学实验中足量的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碳酸钠粉末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丙同学的实验为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碳酸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2)根据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完全反应后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分析。
(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水。
19.【答案】90:11:40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12×15):(1×22):(16×5)=90:11:40。
【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0.【答案】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答:生成铜的质量为6.4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铁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铜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大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下列与拉瓦锡研究无关的是(  )
A.用定量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B.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C.揭秘水的组成
D.定量实验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拉瓦锡的贡献分析。
2.下列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约占78%,
故答案为:A。
【分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气 C.氖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大部分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其余物质,都有分子直接构成。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氧化汞、海水 B.氢气、空气、糖
C.铁、氢气、果汁 D.液氧、氧化镁、自来水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冰是水的固态,属于化合物,氧化汞是由汞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是一种物质,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糖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铁、氢气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果汁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镁是含有镁、氧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5.(2023九上·四平期中)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不能用嘴吹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故错误,符合题意;
B. 闻气体气味,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检查装置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气泡生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正确闻气味的操作分析。
C、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根据测定焰各层温度的操作分析。
6.以下对、、、四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2个氧原子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 分子是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B. 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C. 由SO2、CO2、NO2分子都含有氧原子,氧气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故错误;
D. 由SO2、CO2、NO2、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
7.如表中是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充氮包装 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C.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D.日常生活经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基础知识点归纳;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 N2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充氮包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等。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特点分析。
8.关于丙烯化学式为: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由9个原子构成
B.丙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C.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D.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1个丙烯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故错误;
B. 丙烯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 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42,故错误;
D. 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3):(1×6)=6:1,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B、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9.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为4
D.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
【答案】D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丁物质质量增加,乙质量减少,丙质量不变,则是乙反应生成甲与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是催化剂,仅是不参与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8+32+5+4=16+x+5+24,解得x=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16-8):(32-4)=2:7,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分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B.催化剂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不采用密闭装置,一定会导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相等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错误;
B. 催化剂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故错误;
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不采用密闭装置,不一定会导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相等,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D、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3个钾原子:   。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   。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3K
(2)
(3)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3个钾原子表示为3K。
(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
(3)氢气燃烧会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2)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号前数后 。
(3)氢气燃烧会生成水。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和园林浇灌时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   ;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从微观角度认识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分子运动加快 B.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水分子质量不变 D.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1)节约用水
(2)吸附
(3)煮沸
(4)A;B;C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农业和园林浇灌时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异味。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A. 加热,会使水分子运动加快,故正确;
B. 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会变大,故正确;
C. 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质量不变,故正确;
D. 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A B C。
【分析】(1)根据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分析。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4)根据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
13.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构成甲醛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甲醛燃烧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3)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1)分子
(2)1:1:1:1
(3)属于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示甲醛的构成可知,构成甲醛的微粒是分子。
(2)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反应是甲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所以甲醛燃烧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1:1:1。
(3)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分析】(1)根据甲醛是由分子构成的分析。
(2)甲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氧化反应的特点分析。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14.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世界。
(1)和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   。
【答案】(1)分子构成不同
(2)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2)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分析】(1)分子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2)根据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15.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答案】(1)12
(2)电子层数相同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
(2)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分析】(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周期数。
16.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化学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和实验B是用红磷完成的两个不同实验:
①写出两个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有关两个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B.为保证实验成功,红磷都需要足量
C.实验A中,集气瓶底部的水可换成细沙 D.实验过程中都要迅速塞紧橡胶塞
(2)实验C中,①该实验目的为   ;
②观察到   (选填“甲”或“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3)可以利用D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①玻璃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②得出结论   。
(4)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   。
【答案】(1);AD
(2)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乙
(3);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4)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①实验中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②A. 都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实验的结论准确,故正确;
B. 为保证实验成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红磷需要足量,但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红磷的量没有要求,故错误;
C. 实验A中,集气瓶底部的水不可换成细沙,五氧化二磷有毒,能溶于水,故错误;
D. 实验过程中都要迅速塞紧橡胶塞,保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好,故正确;
故答案为:AD。
(2)实验C中,①该实验目的为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观察到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① 玻璃管b中收集的气体比较少,所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1)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
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会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7.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3)用装置B与E制取并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正确的操作是   ;
(4)用F装置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主要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
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二氧化锰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后用过滤法回收二氧化锰,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   。
【答案】(1)试管
(2);分解反应
(3)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4)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复燃则满
(5)④①③②;漏斗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分解反应。
(3)用装置B与E制取并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正确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里,使试管破裂。
(4)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氧气应该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验满操作: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复燃则满。
(5)正确操作顺序是④组装仪器,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②收集并验满气体。
二氧化锰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后用过滤法回收二氧化锰,过滤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分析】(2)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3)根据固固加热型制取气体,并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氧气应该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排出,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验满操作。
(5)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操作顺序,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分析。
18.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碳酸钠能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丙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和选择药品,顺利完成实验。
【收集证据】甲、乙同学都得出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交流评价】
(1)请你评价:   (填“甲”或“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
(2)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
(3)丙同学实验中足量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现象是   ,丙同学的实验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甲;不是化学反应
(2)先膨胀后变瘪
(3)有气泡产生;符合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甲实验是碳酸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
(2)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因为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球变大,后来完全反应后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后变得比原来更小,所以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情况是先膨胀后变瘪。
(3)丙同学实验中足量的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碳酸钠粉末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丙同学的实验为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碳酸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2)根据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完全反应后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分析。
(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水。
五、计算题(共6分)
19.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   ;
【答案】90:11:40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12×15):(1×22):(16×5)=90:11:40。
【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20.《梦溪笔谈.杂志二》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化学反应原理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现有5.6g铁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能生成多少克铜?
【答案】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答:生成铜的质量为6.4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铁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铜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六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版)

下一篇:陕西省西安中学学校2023一2024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诊断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