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六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Ba-137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的是
A. 采用可回收金属和可回收塑料制作薪火火炬
B. 利用传感器对场馆内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化管理
C. 采用燃油车接驳运动员以提高行动效率
D. 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绿色甲醇”作为燃料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等的自然科学
②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学说
③1965年,中国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我国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⑤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④⑤
3.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溶液:、、、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 的溶液:、、、
D. 溶液:、、、
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5. 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正好反应了一半
B. 原溶液中
C.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关系是:
D. 当通入时,溶液中
6. 有关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比为 B. 和是还原产物
C. 生成1个,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是4.5 D. 的氧化性比强
7. 将23g钠和54g铝组成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质量为100g)中进行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3.5mol B. 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Al(OH)4]
C. 反应中水做氧化剂 D. 无法计算Na[Al(OH)4]的质量分数
8. 向一定量铁的氧化物(铁只有+2、+3价)中,加入稀盐酸,恰好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恰好能使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发生的反应为),则为
A. B. C. D.
9. 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方案数目有
方案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方案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b克固体
方案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方案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A. 1 B. 2 C. 3 D. 4
10. 100mL 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可通过焰色试验来检验
B. 原溶液一定存在,且
C. 沉淀1转化为沉淀2时,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
D. 若甲溶液中先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不能证明此溶液中含有
11. 下列过程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含有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发生反应,当转移电子数为时:
B.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 向含有明矾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
D. 向大理石上滴加浓硝酸:
12. 120℃将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后,固体质量增加大于,该物质可能是
A. B. C. D.
13. 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 酸性: B. 碱性:
C. 离子半径: D. 热稳定性:
14.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所含的氢原子数为
B. 与互为同位素
C. 中所含的中子数为
D. 氘(D)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15. 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三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0、72、74,若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正确的结论是
A. 此元素有三种核素
B. 其中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36
C. 其中质量数为35的核素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率为25%
D. 此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
16. 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Y
X
Z
A. 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 B. 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C. 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 D. X、Y、Z可能均为短周期元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 “分类”的思想在化学学习及化学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下列物质:
①固体 ②熔融 ③淀粉溶液 ④液态氯化氢 ⑤溶液 ⑥ ⑦金属铜 ⑧ ⑨酒精 ⑩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②熔融能导电,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③淀粉溶液,⑤溶液二者如果混合,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分离
(4)⑧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每当有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5)已知⑨(亚磷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18. 回答下列问题。
I.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晶体配制的溶液。请回答:
(1)应称取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某同学改用固体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Ⅱ.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和的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4)滴加溶液应“过量”,否则可能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确定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该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1)可以用电镀法在钢制品上电镀铝,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消耗2mol NaOH时,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双羟基铝碳酸钠[NaAl(OH)2CO3]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它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如图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Al2O3并生产AlN的工艺流程:
①“溶解”时,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硅酸钠与溶液中偏铝酸钠发生反应:,“赤泥”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写出化学式)。
②“酸化”时,通入过量CO2与NaAlO2反应,生成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③“还原”时,炭黑在高温下被氧化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Mg2+、Al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②V1、V2、V3、V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20.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B、C、E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F与D同主族且相邻,B、D、F可形成一个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4)D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于B的氢化物沸点的原因___________。
(5)由元素A、E形成的物质X与由元素C和元素氢形成的化合物Y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写出M的电子式___________。
②写出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六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Ba-137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节俭”的办赛理念的是
A. 采用可回收金属和可回收塑料制作薪火火炬
B. 利用传感器对场馆内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化管理
C. 采用燃油车接驳运动员以提高行动效率
D. 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采用可回收金属和可回收塑料制作薪火火炬,符合绿色节俭理念,A正确;
B.利用传感器对场馆内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化管理,符合绿色节俭理念,B正确;
C.燃油车不符合绿色理念,实际采用电池电力作为动力,C错误;
D.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符合绿色节俭理念,D正确。
故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等的自然科学
②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学说
③1965年,中国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我国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⑤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等的自然科学,正确;
②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错误;
③1965年,中国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正确;
④我国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正确;
⑤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正确;
故选C。
3.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溶液:、、、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 的溶液:、、、
D. 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溶液中呈浅绿色,A不符合题意;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与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的溶液:、、、离子之间不反应,可以共存,C符合题意;
D.和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和O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A项不符合题意;
B.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两者反应制Cl2必须加热,B项不符合题意;
C.Al2O3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CO与Fe2O3高温反应生成Fe和CO2,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 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正好反应了一半
B. 原溶液中
C. 三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关系是:
D. 当通入时,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还原性I->Fe2+>Br-,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I-、Fe2+、Br-依次与发生反应,根据图像,通入氯气的量在0~1mol时发生反应2I-+Cl2=I2+2Cl-;通入氯气的量在1~2.5mol时发生反应2Fe2++Cl2=2Fe2++2Cl-;通入氯气的量在2.5~4.5mol时发生反应2Br-+Cl2=Br2+2Cl-。
【详解】A.通入氯气的量在1~2.5mol时发生反应2Fe2++Cl2=2Fe2++2Cl-,A点时n(Fe2+)= n(Fe3+),正好反应了一半,故A正确;
B.通入氯气的量在0~1mol时发生反应2I-+Cl2=I2+2Cl-;通入氯气的量在2.5~4.5mol时发生反应2Br-+Cl2=Br2+2Cl-,可知溶液中n(I-)=2mol、n(Br-)=4mol,所以原溶液中,故B错误;
C.三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关系是:,故C错误;
D.通入氯气的量在1~2.5mol时发生反应2Fe2++Cl2=2Fe2++2Cl-,则原溶液中n(Fe2+)=3mol,当通入时,n(Cl-)=4mol,此时有2mol Fe2+被氧化,溶液中剩余n(Fe2+)=1mol,溶液中,故D错误;
选A。
6. 有关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比为 B. 和是还原产物
C. 生成1个,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是4.5 D. 的氧化性比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BrF3中Br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5、由+3降低为0,H2O中O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氧化剂为BrF3,还原剂为BrF3、H2O。
【详解】A.氧化剂为BrF3,还原剂为BrF3、H2O,1个Br、2个O化合价升高,2个Br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比为,故A正确;
B.中元素化合价没变,HF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生成1个的同时生成1个HBrO3,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数是6,故C错误;
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弱,故D错误;
选A。
7. 将23g钠和54g铝组成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质量为100g)中进行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3.5mol B. 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Al(OH)4]
C. 反应中水做氧化剂 D. 无法计算Na[Al(OH)4]的质量分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23g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54g铝的物质的量为2mol。将二者投入水中,分别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详解】A.1molNa与水反应产生0.5molH2,1molNaOH与足量Al反应产生1.5molH2,则共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2mol,A不正确;
B.由于Al过量,所以NaOH全部与Al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没有NaOH,只有NaAlO2,B不正确;
C.该反应中,水中的氢由+1价降低到0价,则水为氧化剂,C正确;
D.Al只溶解1mol,质量为27g,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NaAlO2的质量分数为,D不正确;
故选C。
8. 向一定量铁的氧化物(铁只有+2、+3价)中,加入稀盐酸,恰好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恰好能使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发生的反应为),则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反应2Fe2++Cl2=2Fe3++2Cl-可知,加入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n(Fe2+)=,设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FexOy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FexOy+H+→Fe2++Fe3++H2O,将物质的量作系数配平得FexOy+0.2H+→0.04Fe2++Fe3++H2O,由电荷守恒可知Fe3+系数为0.04,由H守恒可知H2O系数为0.1,由Fe、O守恒可得x : y=(0.04+0.04)∶0.1=,D正确。
故选D。
9. 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方案数目有
方案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方案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b克固体
方案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方案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详解】方案①设的质量为xg,

x=,质量分数为;
方案②,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解方程组计算出x,质量分数为;
方案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不能确定吸收二氧化碳质量,不能计算混合物中质量分数;
方案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氯化钠固体。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根据钠元素守恒,解方程组计算出x,质量分数为;
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方案为①②④,选C。
10. 100mL 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可通过焰色试验来检验
B. 原溶液一定存在,且
C. 沉淀1转化为沉淀2时,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
D. 若甲溶液中先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不能证明此溶液中含有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溶液中含,生成的气体为NH3,溶液中,,,溶液呈电中性,而0.01mol×2+0.01mol×2=0.04mol<0.05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l-,可能含有K+,且n(Cl-)大于等于0.01mol。
【详解】A.原溶液一定存在和,所以一定不存在H+、Ba2+,可能存在K+,可通过焰色试验来检验,故A正确;
B.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存在Cl-,且,故B正确;
C.沉淀1为BaSO4和BaCO3的混合物,沉淀2为BaSO4时,沉淀1转化为沉淀2时,BaCO3和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体积在标准状况时为224mL,但题中未交代温度和压强,故C错误;
D.若甲溶液中先加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也可能是硫酸钡,加入稀盐酸沉淀均不溶解,因此若先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不能证明此溶液中含有,故D正确;
故答案:C。
11. 下列过程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含有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发生反应,当转移电子数为时:
B.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 向含有明矾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
D. 向大理石上滴加浓硝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强于溴离子,向1mol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发生反应,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恰好与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次氯酸钠溶液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故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B错误;
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发生的反应为硫酸铝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钡沉淀和硫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向大理石上滴加浓硝酸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12. 120℃将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后,固体质量增加大于,该物质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增加的质量相当于过氧化钠吸收CO的质量;2Na2O2+2H2O=4NaOH+O2,Na2O2增加的质量相当于过氧化钠吸收H2的质量;
【详解】A.可以表示为,Na2O2只吸收,所以固体质量增加小于,故不选A;
B.可以表示为,变为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原子,所以固体质量增加大于,故选B;
C.可以表示为,能被过氧化钠恰好完全吸收,所以固体质量增加等于,故不选C;
D.能被过氧化钠恰好完全吸收,所以固体质量增加等于,故不选D;
选B。
13. 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 酸性: B. 碱性:
C. 离子半径: D. 热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原子半径增大,所以酸性:,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所以碱性:,故B正确;
C.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半径:,故C错误;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热稳定性:,故D正确;
选C。
14.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所含的氢原子数为
B. 与互为同位素
C. 中所含的中子数为
D. 氘(D)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mol,故A错误;
B.与是同种核素,故B错误;
C.1个分子中含有12个中子,中所含的中子数为,故C正确;
D.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D错误;
选C。
15. 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三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0、72、74,若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正确的结论是
A. 此元素有三种核素
B. 其中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36
C. 其中质量数为35的核素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率为25%
D. 此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三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0、72、74,此元素有两种核素,质量数分别为35、37,故A错误;
B.某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三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0、72、74,此元素有两种核素质量数分别为35、37,故B错误;
C.其中质量数为35的核素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率为,故C错误;
D.此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D正确;
选D。
16. 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Y
X
Z
A. 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 B. 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C. 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 D. X、Y、Z可能均为短周期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若Y为第三周期元素,则 X、Z分别为第四、五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A正确;
B.若Y为第三周期元素,则 X 、Z分别为第四、五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 a-17,Z的原子序数为a+17,则Y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a,B正确;
C.若 Y为第四周期元素,则 X、Z分别为第五、六周期元素,X 的原子序数为a,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Z的原子序数为a+31,C正确;
D.由图中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处于过渡元素右侧,Y 不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则Z一定处于长周期,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 “分类”的思想在化学学习及化学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下列物质:
①固体 ②熔融 ③淀粉溶液 ④液态氯化氢 ⑤溶液 ⑥ ⑦金属铜 ⑧ ⑨酒精 ⑩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②熔融能导电,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③淀粉溶液,⑤溶液二者如果混合,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分离。
(4)⑧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每当有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5)已知⑨(亚磷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答案】17. ①. ①②④⑧⑩ ②. ⑥⑨
18.
19. 渗析 20. ①. ②.
21. 正盐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熔融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③淀粉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④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液态氯化氢属于电解质;
⑤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⑥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⑦金属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⑧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⑨酒精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⑩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④⑧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⑨。
【小问2详解】
②熔融电离为,其电离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用渗析法分离淀粉和的混合液。
【小问4详解】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O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1降低为-2,每当有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小问5详解】
(亚磷酸)与足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知只能电离出2个氢离子,属于正盐。
18. 回答下列问题。
I.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晶体配制的溶液。请回答:
(1)应称取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某同学改用固体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Ⅱ.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和的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4)滴加溶液应“过量”,否则可能会使测定的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确定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该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14.3g
(2)① (3)B
(4) ①. 偏小 ②. 取少量溶液M,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已过量
(5)96.4%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制的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称取晶体的质量m=cVM=0.1mol/L×0.5L×286g/mol=14.3g;
【小问2详解】
①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称取固体中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称取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④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⑤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观察液面,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①。
【小问3详解】
该同学缺少洗涤烧杯、玻璃棒的步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错误步骤有2处,选B。
【小问4详解】
滴加溶液应“过量”,否则可能碳酸钠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偏小,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确定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M,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已过量。
【小问5详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g;
x=10.6g,该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19.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1)可以用电镀法在钢制品上电镀铝,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消耗2mol NaOH时,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双羟基铝碳酸钠[NaAl(OH)2CO3]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它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如图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Al2O3并生产AlN的工艺流程:
①“溶解”时,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硅酸钠与溶液中偏铝酸钠发生反应:,“赤泥”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写出化学式)。
②“酸化”时,通入过量CO2与NaAlO2反应,生成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③“还原”时,炭黑在高温下被氧化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1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Mg2+、Al3+、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②V1、V2、V3、V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答案】 ①. 3 ②. ③. Fe2O3、Na2Al2Si2O8 ④. NaHCO3 ⑤. ⑥. Mg2+、 ⑦.
【解析】
【详解】(1)根据关系式:,;
(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铝、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铝土矿中加入NaOH,SiO2、Al2O3反应生成Na2Al2Si2O8沉淀和NaAlO2,Fe2O3不溶,所以 “赤泥”为Fe2O3、Na2Al2Si2O8;
②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得Al(OH)3沉淀和NaHCO3,故滤液主要为NaHCO3;
③Al(OH)3灼烧得Al2O3,结合流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Al2O3 + N2 + C → AlN + CO,配平后方程式为:;
(4)加入NaOH至V1时,无沉淀生成,则表明溶液中含有H+,由于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V3~V4段,加入NaOH能使沉淀完全溶解,则说明沉淀为,不含有,从而表明原溶液中含有Al3+,不含有Mg2+;则V1~V2段,Al3+与反应生成沉淀;V2~V3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则表明此段发生反应,因为溶液呈电中性,则一定含有;
①由以上分析,可得出该溶液中定不含有的离子为Mg2+、;
②V1~V2段,;V3~V4段,,以为桥梁,可得出。
20.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B、C、E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F与D同主族且相邻,B、D、F可形成一个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4)D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于B的氢化物沸点的原因___________。
(5)由元素A、E形成的物质X与由元素C和元素氢形成的化合物Y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写出M的电子式___________。
②写出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第三周期VIIA族
(2)
(3)(或)
(4)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5) ①. ②.
【解析】
【分析】A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Al元素;根据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是C元素、C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Cl元素。
【小问1详解】
E是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VIIA族;
【小问2详解】
非金属性C【小问3详解】
F与D同主族且相邻,F是S元素,C、S、O可形成一个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小问4详解】
D的简单氢化物是H2O、B的氢化物是CH4,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H2O沸点高于CH4沸点;
【小问5详解】
由元素Al、Cl形成的化合物AlCl3,由元素N和元素氢形成的化合物NH3。AlCl3、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M是氯化铵。
①NH4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②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重庆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