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重点中学二部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Ba-137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18每小题3分,共44分)
1.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ΔH > 0,ΔS < 0 B.ΔH < 0,ΔS < 0 C.ΔH > 0,ΔS > 0 D.ΔH < 0,ΔS > 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能级的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B.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D.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3.位于周期表的哪个区
A.d区 B.区 C.p区 D.f区
4.分子R称为“点击化学试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负性:
B.第一电离能:
C.S原子核外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D.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
5.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ⅡA族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
B.第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均相差8
C.元素周期表有3个短周期4个长周期
D.除第一周期外,其余各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总是从开始,以结束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均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B.含较多的盐碱地可通过施加适量熟石灰进行改良
C.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形成原电池,从而增加锡的抗腐蚀能力
D.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是由于血浆中缓冲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7.25℃时,在等体积的①的溶液、②的NaOH溶液、③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B. C. D.
8.反应 aX(g)+bY(g) cZ(g);△H=QkJ/mol,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c,Q<0 B.a+b>c,Q>0 C.a+b<c,Q<0 D.a+b<c,Q>0
9.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与图示相符的是
①氯化铵分解 ②镁条溶于盐酸 ③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合成氨实际生产中,使氨液化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提高原料利用率
B.在工业制硫酸生产中,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合成
C.向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11.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NiOOH+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2.一种电解法制备高纯铬和硫酸的简单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C.工作时,乙池中溶液的pH不变
D.若有1 mol离子通过A膜,理论上阳极生成0. 25 mol气体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在空气中蒸干溶液并灼烧 最终得到
B 常温下,用pH计测定同浓度的溶液、NaClO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电离常数:
C 将充满NO2的玻璃球泡浸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
D 在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滴入几滴浊液,产生气体速率加快 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14.400℃时,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表:
0 10 20 3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10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4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则反应的△H<0
D.400℃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5 molCH3OH,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大于20%
15.基于硫化学的金属硫电池有望替代当前锂离子电池技术,满足人类社会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该电池的结构及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采用含的水溶液或有机物为电解质溶液
B.放电时,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极a→电极b→隔膜→电极a
C.充电时,阳极区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D.充电时。电路中转移时,阴极质量减重78g
16.一种氯离子介导的电化学合成方法,能将乙烯高效清洁、选择性地转化为环氧乙烷,电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在电解结束后,将阴、阳极电解液输出混合,便可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i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H2=CH2+H2O→+H2
C.工作过程中阴极附近pH增大
D.在电解液混合过程中会发生反应:
17.已知常温下,,现有等体积的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向AgI清液加入固体,则溶液中增大,不变
B.若将等体积的两饱和清液混合,向其中加入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C.若向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滴加4滴的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则可验证
D.若将等体积的两饱和清液混合,再加入足量固体,则AgCl和AgI都可沉淀,以AgI为主
18.已知HA、HB均为一元弱酸,且,向20 mL 的NaB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HA溶液,溶液中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pH=7时,
C.滴入HA溶液10 mL时,
D.滴入HA溶液20 mL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
19.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A、B、C、D、E五种元素,A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B元素的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基态原子中p能级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D元素基态原子的M能层的p能级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E元素基态原子有5个未成对电子。
(1)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第四周期与C同族基态原子的简化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当时,分子的电子式为 ,分子内键和键的数目比为 ;当时,1mol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B-C键 。
(3)若A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B元素的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A、B、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0.滴定实验操作简单、快速,而且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Ⅰ.食醋是日常饮食中的一种调味剂,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某研究小组用溶液可以测定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以检测白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1)与醋酸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根据下表中数据该待测白醋 (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数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滴定前 0.00 0.10 0.20 1.00
滴定后 15.95 15.10 15.25 15.95
Ⅱ.测血钙的含量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可将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晶体,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溶液
②将①得到溶液,再用酸性溶液滴定
(3)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4)若滴定前后读数都正确,但滴定前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量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Ⅲ.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和指示剂生成沉淀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大,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颜色 白 浅黄 白 砖红
(5)①滴定管检漏后装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②常温下,用的溶液滴定溶液,以 (填选项)为指示剂。
A. B. C. D.
Ⅳ.通过测定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碱式硫酸铝化学式中x的值,测定方法如下:
a.取碱式硫酸铝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
b.取碱式硫酸铝溶液,稀释至,加入标准溶液,调节溶液约为4.2,煮沸,冷却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已知、与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
(6)碱式硫酸铝化学式中x的值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1.已知、、、、分别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温度为时以下数据:,,,,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所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难溶电解质的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常温下,在水中的大于在饱和溶液中的
d.一定温度下,在溶液中,
(2)时,将浓度相等的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判断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已知溶液为中性,又知溶液加到溶液中有气体放出,现有时等浓度的四种溶液:A. ,B.,C.,D.。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推断溶液的 7(填“>”、“<”或“=”)
②将四种溶液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用字母排序)。
(4)为探究在酸中的溶解性,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在时的平衡常数 ,并据此推断是否能溶解于醋酸,并简要说明原因。(已知) 。
22.无机含氮化合物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已知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如下:
ⅰ: (a>0)
ⅱ: (b>0)
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
①反应的 (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②反应时,与快速平衡。已知温度升高,的生成速率反而降低,表现为“负的活化能”,根据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其原理是: 。
(2)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生产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步骤Ⅰ:制高纯氢
所得中含有少量气体,影响后续反应催化剂活性,可利用如下反应吸收: (注:代)
①利于被吸收的反应条件有 (填选项)。
a.降低温度 b.减小压强
c.减小浓度 d.增大浓度
步骤Ⅱ:合成氨
在保持350℃、和新型催化剂下,将与以相同的物质的量充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②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
a.的浓度不再变化 b.容器体积不再变化
c.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e.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③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容器体积变成起始的75%。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步骤Ⅲ、Ⅳ、Ⅴ:催化氧化制硝酸
④步骤Ⅲ和步骤Ⅳ均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步骤Ⅴ在反应前需将冷却。冷却有利于提高产率,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3)肼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写出肼燃料电池,用做电解液负极的电极反应: 。
试卷第10页,共10页
1.B
【详解】水的能量大于冰,混乱度大于冰,则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为熵减的吸热过程,则焓变和熵变均小于0,故选B。
2.C
【详解】A.同一能层中能级的能量依次升高,不同能层的同一能级的能量从内到外依次升高,当s和p能级不在同一能层时,p能级能量不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故A错误;
B.表示3p能级上有2个电子,故B错误;
C.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能级上,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故C正确;
D.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等,都是3个,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g的质子数为47,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1,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5s1,根据价电子排布式可知Ag位于ds区,故答案为B。
4.C
【详解】A.同周期从左至右,主族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则电负性:,A项正确;
B.N原子最外层能级达到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右邻元素,同主族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B项正确;
C.每个电子运动状态不同,S原子有1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C项错误;
D.基态F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电子占据3个能级,D项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ⅡA族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ns2,故A正确;
B.第三、第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ⅠA、ⅡA均相差8,ⅢA-0族同主族元素均相差18,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有3个短周期4个长周期,故C正确;
D.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以1s1开始,1s2结束,其余各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总是从ns开始,以np结束,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6.D
【详解】A.硫酸铝溶液形成胶体只能用于净水,不能消毒杀菌,故A错误;
B.含较多的盐碱地施加适量熟石灰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加重土壤的碱性和板结,故B错误;
C.锡的活泼性强于铅,形成原电池后锡作负极被腐蚀,故C错误;
D.血浆中可以起到缓冲溶液酸碱性的作用,维持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①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的的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
②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的的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
③的溶液中铵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的的浓度;
由于溶液等体积,则由水电离的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其浓度之比,为;
故选D。
8.A
【详解】由图可知,温度都为T2时,压强P1先到达平衡,则压强P1>P2,压强越大,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a+b>c,压强都为P2时,温度T1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Q<0,故选:A。
9.C
【详解】图示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则反应为吸热反应,①③④为吸热反应,②⑤为放热反应,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详解】A.在合成氨实际生产中,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则原料转化率增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在工业制硫酸生产中,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合成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平衡未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题意;
C.根据2CrO+ 2H+Cr2O+H2O,向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氢离子消耗,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氯气的溶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A
【详解】A项,充电时,镍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Ni(OH)2作阳极,阳极反应式为:Ni(OH)2-e-+ OH- =NiO(OH) + H2O,故A项正确;
B项,充电过程实质是电解反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项错误;
C项,放电时负极Cd失去电子生成Cd(OH)2,消耗OH- 使负极附近溶液pH减小,故C项错误;
D项,放电时Cd在负极消耗OH- ,OH- 向负极移动,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D
【分析】
【详解】A. 制备铬,则Cr电极应该是阴极,即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A错误;
B. 阴极反应式为Cr3++3e-=Cr,B错误;
C. 工作时,甲池中硫酸根移向乙池,丙池中氢离子乙烯乙池,乙池中硫酸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C错误;
D. 若有1mol离子通过A膜,即丙池产生1mol氢离子,则理论上阳极生成0.25 mol氧气,D正确,
答案选D。
13.C
【详解】A.在空气中蒸干氯化亚铁溶液,铁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经过灼烧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故A错误;
B.常温下用pH计测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证明碳酸根水解程度大于次氯酸根水解程度,证明电离常数:,不能证明电离常数,故B错误;
C.将充满二氧化氮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发生反应,玻璃球中红棕色加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在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银浊液,产生气体速率加快,原因是锌置换出银,形成原电池反应,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D
【详解】A.反应在前10 min内v(CO)=,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则v(H2)=2v(CO)=0.012 mol/(L·min),A正确;
B.反应进行到30 min时△n(H2)=0.16 mol,则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n(CO)= △n(CH3OH)=0.08 mol,所以平衡时n(H2)=0.04 mol,n(CO)=0.02 mol,n(CH3OH)=0.08 mo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1 L,物质的平衡浓度c(H2)=0.04 mol/L,c(CO)=0.02 mol/L,c(CH3OH)=0.08 mol/L,因此化学平衡常数K=,B正确;
C.在400℃时 化学平衡常数为2.5×103,此时CH3OH的浓度为0.08 mol/L,若升高温度后c(CH3OH)=0.06 mol/L,物质浓度降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C正确;
D.400℃时,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n(CO)=0.10 mol,n(H2)=0.20 mol,等效开始状态为n(CH3OH)=0.10 mol,平衡时n(H2)=0.04 mol,n(CO)=0.02 mol,n(CH3OH)=0.08 mol,则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为。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5 mol CH3OH,相当于开始时先加入0.10 mol CH3OH,反应达到上述平衡后,又向容器中加入0.05 mol CH3OH,这就会导致体系压强增大,且压强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小于20%,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5.C
【详解】A.该电池的负极为金属K,易与发生反应,不能用含的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
B.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电子从电极a通过导线流动到电极b,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故B错误;
C.阳极反应可能存在[、、],故C正确;
D.充电时,电路中转移时,阴极发生的反应为,故电极应增重78g,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6.A
【详解】A.由反应流程可知,Pt电极区要将Cl 转化为Cl2,发生氧化反应,故Pt为阳极,Ni电极为阴极,故与电源负极相连,A错误;
B.根据反应历程和阴极区的反应2H2O+2e =2OH +H2↑,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H2=CH2+H2O→+H2,B正确;
C.工作过程中阴极区的反应为2H2O+2e =2OH +H2↑,故阴极附近pH增大,C正确;
D.阳极区发生Cl2+H2O=HCl+HClO,阴极区生成KOH,故在电解液混合过程中会发生反应HCl+KOH=KCl+H2O,D正确;
故答案为A。
17.D
【详解】A.Ksp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sp不变,因而向AgI的饱和溶液中加AgNO3,增大,不变,故A正确;
B.AgI的溶度积小于AgCl,加入溶液,AgI优先沉淀,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故B正确;
C.Ag+少量、Cl-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AgCl,后氯化银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的AgI沉淀,说明,故C正确;
D.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1.0×10-5,饱和的AgI溶液中:c(Ag+)=c(I-)==×10-9,由于c(Cl-)远大于c(I-),若AgNO3固体足量,沉淀以AgCl为主,故D错误;
故选D。
18.D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当c(HA)=c(HB)时,c(A-)=10c(B-)。Ka(HA)=,Ka(HB)=,两式相除得,将、c(HA)=c(HB)、c(A-)=10c(B-)带入可得,故A正确;
B.==10>1,所以,故B正确;
C.滴入HA溶液10 mL时,溶液中有电荷守恒:c(Na)+c(H+)=c(OH-)+c(A-)+c(B-),元素质量守恒:2c(A-)+2c(HA)=c(Na+)=c(HB)+c(B-),整理可得,故C正确;
D.滴入HA溶液20mL时,NaB和HA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B,NaA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浓度最大,A-水解,HB电离,A-的水解常数为,HB的电离常数为2×10-4,HB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c(A-)>c(HB),故D错误;
故选D。
19.(1) 4s24p4
(2) 1:1 4
(3)P>Si>Li
(4) 第四周期第ⅦB族 Mn2O7
【分析】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A、B、C、D、E五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A位于ⅠA族;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B位于ⅣA族;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中p能级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C为氧元素;D元素原子的M能层的P能级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D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D为P元素;E元素原子有5个未成对电子,则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E为Mn元素。
【详解】(1)C为氧、氧是8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排布图为。第四周期与O同族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2)当n=2时,B为C元素,分子即二氧化碳电子式为,CO2分子中含有2个键和2个键,键和键的数目比为1:1,;当n=3时,B为Si元素,Si与O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1mol SiO2中含有Si-O键4mol,数目为4NA。
(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则A为Li元素,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B为Si元素,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故Li、Si、P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Si>Li。
(4)E是M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Mn2O7。
20.(1)放热
(2)不符合
(3)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偏高
(5) 装溶液和赶气泡 A
(6)0.41
【详解】(1)与醋酸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次数1、2、3、4消耗的氢氧化钠分别为:15.95 mL、15.00 mL、15.05 mL、14.95 mL,第一次的值误差较大应舍去,即消耗氢氧化钠的平均体积为15.00mL,可得c(CH3COOH) V1=c(NaOH) V2,代入得c(CH3COOH) 0.02L=0.1000mol/L 0.015L,c(CH3COOH)=0.0750mol/L,即1mL有0.0750mol/L×0.001L×60g/mol=0.0045g,含量为0.0045g/mL <0.035g/mL,该待测白醋不符合国家标准。
(3)滴定前溶液无色,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紫色;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滴定前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读数时读出消耗KMnO4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所以测量结果偏高。
(5)①滴定管检漏后装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装溶液和赶气泡;
②若用AgNO3去滴定KCl溶液,可选用的滴定指示剂的物质的溶解度应比AgCl大,且现象明显,应选K2CrO4为指示剂,混合物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选A。
(6)25 mL溶液中:n(SO)=n(BaSO4)==0.0100mol,2.5 mL溶液中:n(Al3+)=n(EDTA)-n(Cu2+)= 0.1000mol·L-1×25.00 mL×10-3L·mL-1-0.08000 mol·L-1 ×20.00
mL×10-3 L·mL-1=9.000×10-4mol;25mL溶液中:n(Al3+)=9.000×10-3mol,1mol中:n(Al3+)=(2- x)mol;n(SO)=3(1-x)mol,=,x=0.41。
21.(1)ad
(2)酸
(3) > A>B>C>D
(4) 5.8×107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8×107>105,所以氢氧化镁能溶于醋酸
【详解】(1)a.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所以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故a正确;
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如果化学平衡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b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电离平衡常数相同,故c错误;
d.一定温度下,在CH3COONa溶液中,,故d正确;
故选ad。
(2)时,将浓度相等的与溶液等体积混合,,说明HF电离程度大于F-水解程度,所以混合溶液呈酸性。
(3)①CH3COONH4溶液为中性,说明碳酸和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常数相等,CH3COOH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说明醋酸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碳酸,则平衡常数Kb(NH3 H2O)=Ka(CH3COOH)>Ka(H2CO3),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对应的水解平衡常数越小,则水解平衡常数Kh(NH)<Kh(HCO),则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
②铵盐中,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弱,越容易促进NH的水解,则溶液中的c(NH)越小,酸性:HCl>HSNC>CH3COOH>H2CO3,NH水解程度A<B<C<D,所以溶液中c (NH):A>B>C>D。
(4)在25℃时的平衡常数K=,即K==5.8×107>105,所以氢氧化镁能溶于醋酸。
22.(1) -(a+b) 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N2O2)降低,反应ii 速率降低,的生成速率降低
(2) ad abcd 48 低于 防止温度高造成HNO3分解(或温度高NO2溶解度降低)
(3)N2H4+4OH--4e-=4H2O+N2↑
【详解】(1)①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ⅰ+反应ⅱ可得反应 =-(a+b);
②反应ⅰ的<0,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N2O2)降低,反应ii 速率降低,的生成速率降低。
(2)①利于CO被吸收就是要增大CO的转化率,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增大[Cu(NH3)2]Ac(aq)浓度或增大NH3浓度均可使平衡向右移动,故选ad;
②a.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a选;
b.在恒压条件下反应该反应,容器的体积不断减小,当容器体积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选;
c.将与以相同的物质的量充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发生变化,当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选;
d.该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不变,但总体积减小,密度增大,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选;
e.设起始时与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则由可知,若的转化量为mmol,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2mmol,的体积分数为=50%,为定值,故e不选;
答案为:abcd;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
平衡时容器体积变成起始的75%,则,x=0.25mo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④步骤Ⅲ和步骤Ⅳ均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冷却NO2有利于提高HNO3产率,是因为HNO3受热易分解为NO2、O2等物质,另外,温度高也会降低NO2在水中溶解度,从而降低HNO3产率,因此冷却NO2有利于提高HNO3产率是因为防止温度高造成HNO3分解
(3)肼-氧气碱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肼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氮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4H2O+N2↑。
答案第10页,共11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 人教版(PEP) 小学英语三年级 寒假开学考C(含答案 无听力音频及听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