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开学检测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B. 无边落木萧萧下 C. 北风卷地白草折 D. 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净水时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D. 地球上的总水量不仅很多,而且淡水资源也很丰富
3.如图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 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
C. 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 、两种粒子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5.“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6.下列微粒符号中,对“”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的“”表示个铜元素
B. 中的“”表示每个铁离子带有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中化学式上方的“”表示硫酸根显价
D. 中的“”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7.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紧握容器的外壁
B. 点燃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C.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后停止加热
8.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着的木条
区分真假黄金,可用稀盐酸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冬季用煤炉取暖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井窖要作灯火实验
C.环境问题 D.化学之最
含量逐年上升导致温室效应
酸雨主要是由和引起的
乙醇汽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人类利用最早的金属是铜
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铝
A. B. C. D.
9.工业上利用制备金属钛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下面一个反应:,试推断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10.通过简单的家庭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实验,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地倒入试管中,能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复原的一组物质是( )
A. 蔗糖和水
B. 铁粉和稀硫酸
C. 氢氧化钠和水
D.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11.取物质和物质混合刚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物质的质量为,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12.水煤气、在金催化剂作用下可转换成氢气,反应历程如图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 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C. 该过程可有效实现碳中和
D. 金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无变化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以空气为原料合成氨气化学符号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液态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______。
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含量为,它是填化学符号______。
图中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______。
已知反应为化合反应,写出生成氨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小李同学查阅资料获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常温时体积水大约溶解体积氨气;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氨气在工业上用于制液氮、硝酸等,还可以用作制冷剂;实验室里可以用干燥的铵盐和碱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其中属于描述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年月日,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在南海超米深水中,钻机成功下钻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为我国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
甲烷由______组成。
甲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除二氧化碳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______写一种即可。
可燃冰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
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代号,选择该装置的理由______,收集装置______填字母代号,选择该装置的理由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不纯的原因一个原因即可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小组同学进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
如图注水后,关闭,打开,向呼吸口吹气,立即关闭,检查了的气密性;同理,检查的气密性 中,长导管内形成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
Ⅱ将装置内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
Ⅲ吸气时:打开,关闭,从呼吸口吸气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Ⅳ吹气时:______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______
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他将中重新加入等体积的石灰水,进一步进行吹气实验。
实验编号 石灰水浓度 持续吹气时间 实验现象
秒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秒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分钟 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解释与结论】
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填“好”或“不好”。
解释步骤Ⅰ中出现“长导管内形成水柱”的现象的原因______。
补全步骤Ⅳ的操作______。
能说明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澄清石灰水浑浊后又变澄清时发生了化合反应,依据资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评价】
步骤Ⅳ中,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同学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不含有其他杂质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合金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还剩余部分固体,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请回答:
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了______;
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紫烟的产生只是香炉峰的水受热在液态和气态间的两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无边落木萧萧下只有形状变化,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北风卷地白草折只有形状变化,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地球上的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
C、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正确;
D、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多,但是淡水资源不丰富,错误;
故选:。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和水资源的知识分析解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以及水资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答案】
【解析】解:、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亚铁离子是由铁原子失去个电子后形成的,铁离子是由铁原子失去个电子后形成的,但二者质子数相同,因此、都属于铁元素是不同种离子,故A错误;
B、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的,铵根显价,氢元素显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则价。硝酸根显价,氧元素显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则价,故B正确;
C、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故C错误;
D、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不同,因此属于不同元素的不同粒子,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判断。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
【解析】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如,故选项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6.【答案】
【解析】解: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表示个铜原子,元素不能论个,故A错误;
B.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F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错误;
C.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中化学式上方的“”表示硫酸根显价,正确;
D.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故H中的“”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D错误;
故选C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注意:亚铁离子带有个单位的正电荷;铁离子带有个单位的正电荷.
7.【答案】
【解析】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紧握容器的外壁,正确;
B.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防止发生爆炸;正确
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防止发生倒吸;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否则会导致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分析;
B.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C.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冬季用煤炉取暖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含量逐年上升导致温室效应;酸雨主要是由和引起的;乙醇汽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含量逐年上升导致温室效应;酸雨主要是由和引起的;乙醇汽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9.【答案】
【解析】【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解答】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的个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和个原子,则每个分子由个原子和个原子构成,则物质的化学式为;
故选A。
10.【答案】
【解析】解:、蔗糖溶于水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气球不会膨胀,故选项错误。
B、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气球不会恢复原状,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常温,又恢复原状,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气球不会恢复原状,故选项错误。
故选:。
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地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气球变大,说明药品接触生成了气体或放出了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又复原,说明是药品接触放出热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气球恢复原状具备的条件药品接触放出热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物质和物质混合刚好完全反应,生成物质的质量为时则的质量是:,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则有
故选:。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关系,并结合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解决.
此题是一道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计算,以及应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的分析判断.
12.【答案】
【解析】解:、由流程可知,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价转化为价,故正确;
B、由流程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故正确;
C、由流程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不可有效实现碳中和,故错误;
D、过程中金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无变化,故正确;
故选:。
A、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分析;
B、根据流程图分析;
C、根据流程图有二氧化碳生成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混合物 物理变化 氢气氮气氨气
【解析】解: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含量为,它是。
故答案为:。
图中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氮气氨气。
故答案为:氢气氮气氨气。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是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是物理性质;密度小于空气,是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常温时体积水大约溶解体积氨气,是物理性质;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是化学性质;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是化学性质;氨气在工业上用于制液氮、硝酸等,还可以用作制冷剂,是用途;实验室里可以用干燥的铵盐和碱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是制取方法。其中属于描述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故答案为:。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含量为。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一定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氢元素和碳元素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甲烷 热值高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由甲烷化学式可知,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由题干可知,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由材料可知: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故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
由材料可知甲烷具有热值高等优点;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氢元素和碳元素;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甲烷;
热值高;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根据甲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根据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甲烷热值高分析;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了解温室效应、化学式的含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试管 集气瓶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或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没等到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等
【解析】解:仪器是试管;仪器是集气瓶。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原因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是因为过早收集,没等到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留有气泡等。
故答案为:
试管;集气瓶;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没等到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等。
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结合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好
吹气时,瓶中气体量增加,使瓶内气压增大
关闭,打开,从呼吸口吹气秒
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和
单位时间吹出气体的量不同吹气速度等或澄清石灰水浓度不同合理即可
【解析】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故答案为:好;
步骤Ⅰ中出现“长导管内形成水柱”的现象的原因是吹气时,瓶内气体量增多,使瓶内压强增大;故答案为:吹气时,瓶内气体量增多,使瓶内压强增大;
Ⅳ吹气时需要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石中,因此关闭,打开,从呼吸口吹气秒,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故答案为:关闭,打开,从呼吸口吹气秒;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会观察到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和;故答案为:和;
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步骤Ⅳ中,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同学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石灰水的浓度不同或单位时间内吹出气体的量不同;故答案为:单位时间吹出气体的量不同吹气速度等或澄清石灰水浓度不同合理即可。
本题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了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的区别、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知识跨度较大,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17.【答案】氢气
【解析】解:由于铜和锌,只有锌能够和硫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硫酸时,剩余固体为铜.而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导致试管内总质量减少是因为氢气逸出,也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设生成氢气需要的锌的质量为.
则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氢气或;.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和硫酸反应,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引起质量减少的就是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所以可知氢气的质量,进而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然后计算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学生需认真分析反应关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才能解决.
第1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