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分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化肥中,属于氨肥的是(  )
A.KCl B.(NH4)2SO4
C.K2SO4 D.Ca(H2PO4)2
2.小强家的仓库里存有少量无标签但密封良好的化肥。为了确定该化肥的成分,他取少量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由此判断该化肥可能为()
A.氯化铵 B.碳酸钾 C.硫酸钾 D.硝酸钠
3.2023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健康
C.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要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张家界雨水充沛,用水不必节约
4.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所以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5.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盐中一定含有原子团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盐中一定含有酸根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定碱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小
B.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
7.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Cl- B. C.Ca2+ D.
8.将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混合物经充分冷却后,残余气体M(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M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
B.若丙中固体变黑、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CO
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
D.若加热所得混合物不经充分冷却,则M中可能混有草酸蒸气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稀盐酸和浓盐酸:打开瓶塞观察
C.蚕丝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D.氯化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10.某镇农资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KNO3、K2SO4,其中还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
B.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D.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12.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和NaCO3,二者加入的顺序可以颠倒
B.过滤Ⅰ得到的沉淀成分有Mg(OH)2和CaCO3
C.通入NH3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CO2的吸收
D.碳酸氢钠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其溶解度较小
二、非选择题
13.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1)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上图有字母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   
② 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操作C中看到   时,停止加热。
④称取5.0 g 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NaCl溶液   g。
14.在 ,反应中,氧原子的个数X为   ,反应物P、O2与生成物P2Ox的分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   。
15.某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污染物为硫酸铜。为测定污水中硫酸铜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当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过程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污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2)若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0.5%,则当恰好反应时所用NaOH溶液的质量为多少。
16.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硫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
(1)a点的含义是   ;
(2)当计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8g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   ;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7.过氧化钠是钠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想了解过氧化钠放入氯化镁溶液中的情况,查阅资料得知:a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b氯化镁溶液呈酸性。
(1)问题一:探究小组的同学把少量的Na2O2加入到一定量的MgCl2溶液中,可观察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和   ,充分反应后过滤。
(2)(提出问题)滤液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NaCl、MgCl2猜想四:NaCl、NaOH、MgCl2
问题二: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猜想二成立
实验二:取少量滤液加入    产生有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3)(评价与反思)Na2O2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变质为   (填化学式)
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
(4)D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19.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6 110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2)60℃时,100g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硝酸钾晶体析出。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4)下图是粗盐的提纯及溶液的配制实验,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②中游码移至“3”),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小”或“偏大”或“无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 KCl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 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 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 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原子团进行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铵态氮肥(含有NH4+)。
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故A符合题意;
B、碳酸钾属于钾肥,不是铵态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钾属于钾肥,不是铵态氮肥,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钠(NaNO3)属于硝态氮肥,不是铵态氮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A、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丰富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A答案正确;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B答案错误;
C、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答案错误;
D、张家界雨水充沛,需要节约用水。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分析;
B、根据蒸馏水是纯净物分析;
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分析;
D、根据爱护水资源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A. 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放出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不符合题意;
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C.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不是酸,不符合题意;
D.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为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D、根据碱性溶液的性质分析。
5.【答案】D
【解析】【解答】A. 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氯化钠是由钠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盐,其中不含氧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盐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如氯化钠是由钠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盐,其中不含原子团,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属于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中不含金属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D.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酸根,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符合题意操作: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相当于稀释了碱溶液,使碱性变弱,pH值变小,故不符合题意;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分析
D、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由题可知,该气体是由溶液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根据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为氨气和水,故推得X中含有铵根离子即;
故答案为:D。
【分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根据元素守恒,溶液X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
8.【答案】C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M中一定含有CO2,故A不符合题意;
B、丙中固体变黑是因为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试管内溶液变浑浊,故B不符合题意;
C、若装置甲、乙位置互换,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甲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无法判断M中是否含有CO2,故C符合题意;
D、草酸(H2C2O4),沸点约150℃,分解温度约190℃,如果温度没有冷却到150℃以下,则M中可能混有草酸蒸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本实验的设计原理进行答题。
(1)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用来鉴定气体M中是否存在CO2,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M中含有CO2;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则说明M中不含有CO2。
(2)若M中含有CO2,那么乙装置中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M中的CO2气体,使进入后续实验中的气体不含有CO2。
(3)丙和丁装置用来检测M中是否含有CO,若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且丁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M中含有CO;若试管中的红色固体没有变成黑色,丁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则说明M中不含有CO。
9.【答案】D
【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稀盐酸不能形成白雾,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无此气味,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铵和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10.【答案】B
【解析】【解答】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硫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
故还缺少磷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一定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A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是铝大于锌,该图示正确,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的反应是一个56份的铁进入溶液,64份的铜从溶液中出来,故溶液的质量减少,直到完全反应为止,溶液的质量不在发生变化,故C的图示正确,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有少量的氯化钠固体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硝酸钠的质量不变,故硝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D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来解答;
B、根据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来解答;
C、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解答;
D、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来解答。
12.【答案】A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碳酸钠添加的顺序不能颠倒,顺序颠倒后,过量的钙离子无法出去,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过滤Ⅰ得到的沉淀成分有Mg(OH)2和CaCO3,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通入NH3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CO2的吸收,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其溶解度较小,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碳酸钠除去氯化钙的同时,还能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钙跟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钠跟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3)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
(4)在此温度时,碳酸氢钠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13.【答案】(1)烧杯;引流;较多数固体出现;50
【解析】【解答】① 由图可知a为烧杯,故填:烧杯。
② 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③ 蒸发操作有较多数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填:较多数固体出现。
④ 称取5.0 g NaCl固体,设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NaCl溶液为x,x×10%=5.0g,x=50g,故填:50.
【分析】根据过滤、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4.【答案】3;4:3:2;31:24:55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量不变,反应物4个磷原子6个氧原子,生成物有也应该有4个磷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个数X为3;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个P和3个O2生成2个P2Ox,所以分子个数比为4:3:2,质量比为: 。
【分析】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中X的数值为5;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指化学式前的化学家计量数之比,红磷燃烧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4:3: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31:24:55。
15.【答案】(1)据NaOH溶液的质量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图可知,该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0.49g.
设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污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
答:污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8%;
(2)设当恰好反应时所用NaOH溶液的中NaOH质量为y。
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0.4g÷0.5%=80g
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NaOH溶液的质量为80g。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利用氢氧化铜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硫酸铜的质量,进而计算质量分数
16.【答案】(1)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2)硫酸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3)9.8%
【解析】【解答】(1)a点的含义是: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故填: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2)当计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8g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硫酸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故填:硫酸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3)设10g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x,
解得x=0.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分析】(1)a点的含义是: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2)根据图像可知,当计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18g时,氢氧化钠过量,进行分析。
(3)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氢氧化钠的质量,未知量是硫酸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7.【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2);溶液变红;NaOH溶液或Ca(OH)2溶液
(3)Na2CO3
【解析】【解答】(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把少量的Na2O2加入到一定量的MgCl2溶液中,可观察产生气泡和产生白色沉淀;
(2)NaOH和MgCl2 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所以猜想四错误,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一: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取滤液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会变成红色;
实验二:滤液中含有氯化镁,则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3) Na2O2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先吸水变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最终会变质为Na2CO3 。
【分析】(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2)根据NaOH和MgCl2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分析;
(3)根据Na2O2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分析。
18.【答案】(1)引流
(2)能溶于水
(3)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澄清石灰水的体积(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B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能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3)C实验中,水的作用对铜片上的白磷来说是提供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对水下白磷来说,除提供热量还隔绝氧气,因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4)D实验中,依据控制变量原则,对照试验中变量唯一,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澄清石灰水的质量(体积)、浓度相同(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过滤的原则分析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根据试管中液面的变化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3)根据该实验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分析烧杯中水的作用;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则分析;
19.【答案】(1)36.3g/36.3克
(2)11
(3)36.0g(4)①④⑤;偏大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表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
(2)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10g水可以溶解11g硝酸钾达到饱和,故该温度下 100g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11g硝酸钾析出;
(3)20℃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3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硝酸钾,故它们溶解度相同时的值应该大于36g,小于36.3g,故x的取值范围是:36g(4)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需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步骤,故正确操作步骤为①④⑤;
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操作正确,则实际得到氯化钠质量为:50g×16%=8g,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则实际得到水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故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分析】(1)根据溶解度表分析;
(2)根据溶解度定义分析;
(3)根据溶解度表及溶解度定义分析;
(4)根据粗盐初步提纯及溶液配制误差知识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单元酸和碱分层练习(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下一篇: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