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寒假作业(含解析)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寒假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B.反应前后催化剂不断减少
C.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如图所示是气体扩散的实验。抽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变得均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颜色变得均匀后,分子将不再向上或向下运动
B.该现象可以看出,物体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间隙
C.两个瓶子内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中间的玻璃板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4.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O2
D.催化剂的表面积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滴水成冰,分子的间隔变化了 B.吹胀气球,分子的体积变大
C.金桂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汽油燃烧,分子的种类改变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水和冰都能解渴——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也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7.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CO有毒,CO2无毒,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性质不同
B.水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C.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8.以空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NH ),流程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流程①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 B.流程②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流程③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D.流程③发生了化合反应
9.硼氢化钠(NaBH4)催化释氢,为便捷式电源提供移动氢能,该反应原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共出现4种含硼(B)的微观粒子
B.过程①微观实质是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C.过程②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则X为H2O
D.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则微粒Z为
10.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
11.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12.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13.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14.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17g氨气 约6.02×1023个 22.4L 24.1L 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5.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  )
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
二、填空与简答
16.“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仔细观察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10mL(填“大于”、“等于”、“小于”)。该实验说明 。
②水蒸发过程中,变化的是微粒之间的 ,水通电这一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
③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 (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属于阳离子就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
17.下图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D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在图中完成)。
(2)由图可知此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通过上图分析,过氧化氢分解过程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
三、计算题
18.半导体硅(Si)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工业上通过二氧化硅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硅,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
(1)C属于 (填“单质”或“氧化物”)。
(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请你从上图中写出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
四、实验题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酚酞试液变 色。
(2)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A、B中滴入2 3滴酚酞试液,再向C烧杯其中滴加约5mL浓氨水。(如图所示)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该实验证明了 (写出一条)。
(4)如图的实验目的是 ;现象是 。
五、科学探究题
20.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提示:浓氨水、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微观解释是 。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所示。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2)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3个被控制的量为 、 、 。若图4中的小纸花喷有 ,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如图5所示。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4)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提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生成白烟氯化铵),说明 (填“氨分子”或“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
(5)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有关。(写出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A、由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但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说法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说法错误;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示意图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气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错误;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故选:D。
2.B
【详解】A、颜色变得均匀后,分子将仍在向上或向下运动,说法错误;
B、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变得均匀,该现象可以看出,物体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间隙,说法正确;
C、两个瓶子内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错误;
D、中间的玻璃板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一般情况下,固体分子之间间隔小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说法错误;
答案:B。
3.B
【分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详解】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图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A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B错误;
C、氢气分子分裂为氢原子,所以发生变化的是氢气,C错误;
D、催化剂的表面积大小影响反应速率,一般表面积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D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滴水成冰,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B、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C、金桂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D、汽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
故选B。
7.C
【详解】A、CO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大多数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微粒的大小不变,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扩散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所以流程①中,空气经低温加压形成液态空气,则流程①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故A说法正确;
B、流程②中,液态空气蒸发,分离出氮气和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变,故B说法错误;
C、流程③中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C说法正确;
D、流程③中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根据图片中含硼的微观粒子有5种,分别为BH4、BH3、BH3O、B(OH)3、B(OH)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程①微观实质是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过程②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根据原子种类不变、个数相等,则X为H2O,此选项符合题意;
D、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如果微粒Z为BO,无法生成B(OH)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空气被压缩,是因为空气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的缘故,故选C。
11.C
【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选项错误;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
答案为:C。
12.B
【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利用了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
故选B。
13.D
【详解】A、春天花香四溢,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
B、夏天云消雾散,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正确;
C、秋天层林尽染,树叶经霜打后变红,说明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C正确;
D、冬天下雪,属于水的状态变化,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分子本身不变,D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A、6.02×1023个氨气分子质量为17g,因此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确;
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隔变大,错误;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
故选C。
15.A
【详解】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说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A。
16.(1) 小于 分子间有间隔 间隔 原子 不同种分子
(2) 7 得 C BC
【详解】(1)①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故填小于;
酒精分子与水分子间的间隔不同,两种液体混合后,分子相互穿插,使得混合后液体的体积小于混合前液体的体积和,故填分子间有间隔。
②水蒸发过程中,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水分子本身不变,故填间隔;
水通电后,水分子破坏成氢原子与氧原子,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构成氢分子,同时氧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故选氧分子,该过程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与氧原子,故填原子。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同的物质,其分子不同,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则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种分子,故填不同种分子。
(2)①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由图可知,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填7;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所以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故填得。
②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由图可知,微粒A、B、C、D、E中,属于阳离子就是微粒C,故填C;
多电子层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由图可知,微粒B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具有稳定结构,故填BC。
17.(1)
(2)氢原子、氧原子
(3)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组成水和氧气,每两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后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则D图中有1个氧分子,故D图中的微粒画为,故填:;
(2)从A到D的过程是过氧化氢分子分成氢原子与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同时部分氧原子结合形成氧分子,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与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
(3)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故填: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18. 氧化物 SiO2+CCO↑+Si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详解】(1)由的构成可知,该物质是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2)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物是碳和二氧化硅,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硅,反应的方程式是:SiO2+CCO↑+Si。
(3)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点睛】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9.(1)红
(2) 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或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4) 探究分子的运动 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详解】(1)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因为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中时,和水结合成氨水,使A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而氨分子不能运动到大烧杯外面,因此B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故填: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也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4)如图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是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20.(1) 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两个塑料瓶中小纸花由下至上逐渐变成红色,且小纸花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变红速率更快
(3) 塑料瓶的材质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相同 滴加浓氨水的量相等、滴加浓氨水的时间相同 小纸花形状、大小相同等 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
(4)氨分子
(5)相对分子质量
【详解】(1)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图1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填: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图2、图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塑料瓶中小纸花由下至上逐渐变成红色,且小纸花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变红速率更快。故填:两个塑料瓶中小纸花由下至上逐渐变成红色,且小纸花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变红速率更快。
(3)本题中 的变量是分子运动的快慢,被控制的量有多个,比如,塑料瓶的材质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相同;滴加浓氨水的量相等、滴加浓氨水的时间相同;小纸花形状、大小相同等。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图4中的小纸花喷有紫色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故填:塑料瓶的材质相同、大小相同、形状相同;滴加浓氨水的量相等、滴加浓氨水的时间相同;小纸花形状、大小相同等;紫色石蕊溶液。
(4)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故填:氨分子。
(5)由于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4+1×3=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35.5=36.5。即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越快。故填:相对分子质量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2024届高三寒假物理提升测试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 空气的组成及作用(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