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于炼钢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C.氧气能燃烧有可燃性
D.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雾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D.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是因为活性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长期喝蒸馏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7.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取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实验室可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取氧气
8.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收集并检验CO2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CO2,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9.下列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目的是除去有毒物质
B.操作X是过滤,可以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C.试剂A是活性炭,可以除去细小的不溶性固体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臭味
D.管网输送到各用户的水属于混合物
10.下列豆腐传统制作工艺的主要步骤中,涉及过滤操作的是()
A. 磨浆 B. 煮浆
C. 滤渣 D. 点兑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B.实验室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生活中常用明矾鉴别硬水和软水
12.“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13.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 1 连接电源的负极 B.产生 H2与 O2的体积比为 1:2
C.该实验说明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 2 中的气体
14.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氧气
C.收集氧气 D.蜡烛燃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D.常温下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有高温时才表现出氧化性
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C.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
D.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1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已知:气体X属于稀有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步骤有: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b端通入气体X;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A.步骤①可观察到纸花变红
B.气体X的密度大于二氧化碳的密度
C.步骤③的目的是验证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D.步骤④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18.如图所示,小组同学研究“CO2与水的反应”。三颈瓶中充满CO2,将注射器中的蒸馏水缓慢注入三颈瓶中,54s至100s,缓慢将注射器拉至原刻度处。实验前测得蒸馏水的pH值为7,过程中用传感器采集液体pH值和相对压强(将初始压强设置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B.pH值下降的原因是CO2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C.压强下降可以证明CO2与水的反应 D.100s后CO2继续与水反应
19.图1、图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2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
20.根据如图所示的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
(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3)集气瓶C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21.根据右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与气体Ⅱ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正极负极产生气体其体积之比约等于______________。
(3)写出通电分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致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应________(填“缓慢”或“快速”)倾倒气体;
(2)实验B,向装满的软塑料瓶中倾倒约体积的澄清石灰水,迅速盖好瓶塞,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C中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3.认识物质通常从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研究,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原理、发生和收集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选填“A至E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选填“①”、“②”)端进入。
②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较纯净甲烷应选_______(选填“A至E字母”)。
(2)性质探究
①探究氧气性质时,装置 G瓶底需铺一层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观察到装置 H 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
2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问答问题。
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

(1)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________效应增强。
(2)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进入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的pH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_。
(4)从化学学科观念的视角,对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___。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C.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5)请你谈谈碳替代的具体做法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5.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究。
(一)第一小组用下图一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开始时他们通过分液漏斗将20mL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并关闭活塞。并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量筒读数/ml 40 50 55 58 60 60
(1)写出图一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图一丙中量筒最好选_________(选填:“50mL”或“100mL”或“150mL”)。
(3)图一乙中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__mL.
(5)在图二中绘出0~6min内生成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
(二)第二小组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有关性质。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向外拉动任一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回到原处;
②注射器a中吸入20mL澄清石灰水,注射器b中吸入20mL盐酸,连接在如图位置,再从中间瓶口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瓶装满,最后塞上带压强传感器的橡胶塞;
③先后将两注射器中试剂快速全部推入三颈烧瓶中,并保持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底部,振荡三颈烧瓶,压强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中压强变化如图四。
(1)实验步骤中第①步的目的是_________。
(2)在第②步中如何检验三颈烧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
(3)在第③步中最先推入三颈烧瓶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这时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在第③步中第二次推入试剂后三颈烧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时三颈烧瓶中压强变化对应于图四中的哪一段________。
26.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1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交流】
(3)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大家知道我国淡水资源缺乏,而海水淡化是未来生活一种重要来源.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溴”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_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部”).
(5)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
加入絮凝剂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操作①的名称是 ________ .
下列对该操作①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填编号)
A 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 该操作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C 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D 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请仔细观察图3三幅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②应选用三幅图中的装置是 ________ (填序号),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C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用于炼钢,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不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是不可燃,符合题意;D、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因此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解析】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符号“一变多”的特征,该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选B。
3.D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不正确;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不正确;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故选D。
4.C
【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A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B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C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同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5.A
【解析】A、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酸碱中和反应,就不需要使用催化剂。A不正确;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
6.C
【解析】A、明矾只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是因为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的结构,这是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故说法错误;C、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D、长期喝蒸馏水不能满足人体对必需的矿物质的吸收,故说法错误;故选C。
7.D
【解析】A、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A选项说法正确;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集满,B选项说法正确;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C选项说法正确;D、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汞,汞有毒,易挥发,因此实验室不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取氧气,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8.A
【解析】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错误;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液封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故C正确;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丁图中为了检验CO2,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故D正确。故选:A。
9.A
【解析】A、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故A说法不正确;
B、操作X是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操作,即为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故B说法正确;C、试剂A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细小的不溶性固体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臭味,故C说法正确;D、管网输送到各用户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故D说法正确;故选A。
10.C
【解析】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得到滤液和滤渣。故选C。
11.B
【解析】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故说法错误;B.实验室常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故说法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说法错误;D.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说法错误。故选:B。
12.D
【解析】A、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选项错误;B、化石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但植物的光合作用会生成氧气,所以化石燃料燃烧不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选项错误;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海水还可以吸收大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选项错误;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选项正确,故选D。
13.B
【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正确;
B、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2:1;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D、电解水实验中,试管2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是O2,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气体;正确;故选B。
14.C
【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操作正确;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操作正确;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插入到集气瓶底,操作错误;D、蜡烛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正确。故选C。
15.C
【解析】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此选项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助燃剂,此选项错误;C、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此选项正确;D、常温下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此选项错误。故选C。
16.C
【解析】A、由于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溶有氧气,而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到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故B说法错误;C、纯氧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燃烧更充分,反应温度更高,所以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故C说法正确;D、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故D说法错误;故选C。
17.C
【解析】A、步骤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色,A选项错误;
B、气体X属于稀有气体,从b端进入,将二氧化碳从a端排出,短管进长管出,说明气体X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B选项错误;C、步骤②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后,步骤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是为验证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C选项正确;D、步骤④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物显酸性,D选项错误。故选:C。
18.C
【解析】A、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B、CO2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导致酸性增强,pH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图可知,100s后压强和pH都继续减小,说明CO2继续与水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9.A
【解析】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碳不能形成酸雨,故选项A说法错误;B、图2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无机物,葡萄糖是含碳的有机物,所以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选项B说法正确;C、由图可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选项C说法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故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A。
20.(1)试管 ;水氢气+氧气 ;氧气 ;(2)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3)火星四射;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解析】(1)由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A装置中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纸花变红色;(3)集气瓶C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1.(1)负极;(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 1:2 ;(3)水氢气+氧气
【解析】(1)气体Ⅰ体积较少,是氧气,与气体Ⅰ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正极,气体Ⅱ体积较多,是氢气,与气体Ⅱ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负极;(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通电分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22.(1)缓慢;(2)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与反应生成碳酸)
【解析】(1)若倾倒二氧化碳太快,二氧化碳的气流过大,容易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实验A应缓慢倾倒 CO2 气体;(2)实验B,向装满 CO2 的软塑料瓶中倾倒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迅速盖好瓶塞,振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
23.(1) CaCO3+2HCl=CaCl2+CO2↑+H2O ;BD##DB ;①;AC##CA;(2) 防止溅落物炸裂瓶底; 3Fe+2O2Fe3O4 ;下层蜡烛较上层蜡烛先熄灭
【解析】(1)①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D向上排空气法,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BD。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应从①端长管进入。②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收集较纯净的甲烷,收集装置选择排水法C,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较纯净甲烷应选AC。(2)①装置G探究铁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G瓶底需铺一层水,目的是防止溅落物炸裂瓶底;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3Fe+2O2Fe3O4。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观察到装置H中现象是下层蜡烛较上层蜡烛先熄灭。
24.(1)温室;(2)小;(3)碳替代;(4)A;(5)用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电替代、热替代、氢替代等。
【解析】(1)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故填:温室;(2)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入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的pH越小;故填:小;(3)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代替;故填:碳代替;(4)A、光合作用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氧原子总数不变,故A不正确;B、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这些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C正确。故选A;(5)碳替代的方法有用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电替代、热替代、氢替代等;故填:用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电替代、热替代、氢替代等。
25.(1)2HCl+CaCO3=CaCl2+H2O+CO2↑;(2)100mL ;(3)偏小 ;(4) 60mL ;(5) ;检查装置气密性 ;燃着的木条置于中间瓶口,木条熄灭,则已充满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有气泡产生;cd
【解析】(一)(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2)水的体积为60mL,所以量程大于60mL且最为接近,因此选择100mL的量筒为宜;(3)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若不加入植物油,二氧化碳部分溶于水,使的测定体积偏小;(4)根据题目数据,在水的体积被排出60mL后不在变化,所以生成二氧化碳体积为60mL;(5)根据题目信息,在时间为0时二氧化碳体积也为0,然后根据其中0-5过程中气体增多,5-6气体不变,进行绘图如图:

(二)(1)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开始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2)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3)有图4可知,压强先减小,说明内部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降低,所以先加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被吸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然后再加入稀盐酸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使压强再增大恢复至反应前;(4)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此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被重新生成,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直至反应完毕,二氧化碳全部被生成,恢复至反应前的压强,也就是有c处最小压强,恢复到d处的初始压强。
26.蒸馏水是纯净物为100%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若冒气泡,则是过氧化氢溶液标签被药品腐蚀;右侧;净化浑浊海水吸附杂质,使其沉降;过滤;AC/CA ;Ⅱ ;Ⅰ
【解析】(1)由于标签上标有溶质质量分数5%,而蒸馏水是纯净物为100%,所以不可能是蒸馏水,故填:蒸馏水是纯净物为100%。(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进行探究,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若冒气泡,则是过氧化氢溶液,故填: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若冒气泡,则是过氧化氢溶液。
(3)倾倒液体时,由于标签没有对着手掌心,残留的药品把标签腐蚀,故填:标签被药品腐蚀。(4)溴是非金属元素所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侧,故填:右侧。(5)①加入絮凝剂A的作用是净化浑浊海水吸附杂质,使其沉降,故填:净化浑浊海水吸附杂质,使其沉降。操作①是把固体和液体分离,该操作是过滤,故填:过滤。②A、过滤只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不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C、过滤不能分离出可溶性的物质,过滤后含有氯化钠,仍是咸的,故C符合题意;D、过滤后得到的“水”仍含有食盐和其他可溶性的固体,不能直接饮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填:AC或CA。③图3中,Ⅰ是蒸馏,Ⅱ是吸附,Ⅲ是过滤,图2水的净化流程为:沉降、吸附、然后通过蒸馏得到纯水,所以操作②是吸附,操作③是蒸馏,故填:Ⅱ;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 解析版)

下一篇:第 7 章三角函数 综合测试(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