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绍兴市 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高 一 化 学
考生须知: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Na—23 Al—27K—39 Fe—56 Mn—55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23 年杭州亚运火炬燃料甲醇(CH OH), 其摩尔质量为32g
B. 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C. 我国科学家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
D. 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 汤姆生提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绕太阳
C. 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 戴维确认舍勒制得的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可以导电的是
A. CO B. 液态 HCl C. 熔融 NaOH D. 氨水
4.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熟石灰、液态氧、烧碱 B. 碘酒、 白磷、 生石灰
C. 盐酸、 生铁、 干冰 D. 胆矾、氮气、 次氯酸
5.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HClO B. NaOH C. H2S D. N2H4
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铁可用于制造下水井盖
B.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C. 二氧化硅可以制成芯片、硅太阳能电池
D. 稀土元素可用于生产合金
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B.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C. 不能用漂粉精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 混合后的浓溶液清洗马桶
D. “固硫”和“固氮”都是化工生产中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的方法
8.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 反应物浓度、加入顺序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Fe和H SO ②Li 和 O ③AlCl 和 NaOH ④H 和 Cl
⑤Cl 和 NaOH ⑥S 和 O ⑦Na CO 和 HCl ⑧Ca(OH) 和 NaHCO
A. ②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⑦
9. 铊中毒案件曾震惊全国。 铊(T1)最外层为 3 个电子,Tl 在酸性溶液中就能发生反应:Tl +2Ag=Tl +2Ag 。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Tl 的最外层有 2个电子 B. Tl 能形成+3 价和+1 价的化合物
C. Tl为过渡元素 D. 酸性溶液 Tl 的还原性比 Ag弱
10. 下列选项中,所示物质间转化(题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不能实现的是
A. Si→SiO →H SiO B. Fe→FeCl →Fe(OH) C. N →NO→HNO D. NaCl→NaHCO →Na CO
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H 还原 CuO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B. 氮气分子的电子式为:N≡N
C. 高氯酸的电离方程式:
D. 用电子式表示 HCl的形成过程:
12.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用此方法可较长时间看到 Fe(OH) 白色沉淀 除CCl 中的 Br 实验室制取 Cl 氧化碘离子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的NH3溶于1 L水,溶液中c(NH)=1 mol/L
B. 3 mol的NO2与水完全反应,气体减少2 mol
C. 1 mol Cu与200 mL10 mol/L的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D. 1 mol/L的硫酸中c(H+)=1 mol/L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a(OH) 和 NH HSO 溶液以体积比1∶1 混合:
B. 向 AlCl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
C. 向水中通入适量Cl :Cl +H O=H +Cl +HClO
D. 向 Na SiO 溶液中通入过量:
15. 通常利用反应:KClO3+HCl(浓)→KCl+Cl2+H2O(未配平),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O 被还原
B. 每消耗 1molKClO , 转移 6mole
C. KClO 和 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D. 在该反应的条件下,氧化性:KClO3>Cl2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下列有关实验室仪器、药品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B. 如果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因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1%硼酸
C. 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 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
D. 容量瓶使用完毕,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
1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4gD 分子中共含有4NA个中子
B. 常温常压下,18mL 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 NA
C. 0.1molN 和0.3molH 充分反应后生成 NH 的分子数为0.2NA
D. 7.8gNa O 与任何物质反应均转移0.1NA个电子
18. 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9. 短周期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
B. W、X、Z三种元素均能形成的多种同素异形体
C. W、X和Y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D. 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20. 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Na O ④Fe S ⑤Cu S ⑥FeCl
A. ②⑤⑥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2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KCl溶液, 在酒精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K元素的焰色呈黄色
B 向 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 然后通入少量Cl2, 充分振荡,静置 下层呈橙色 氧化性: Cl2>Br2
C 向装有 Fe(NO3) 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酸性条件下 Fe2+还原生成NO,NO遇到空气产生红棕色 NO2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 再滴加少量 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只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种
A. A B. B C. C D. D
22. 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Cu与浓硫酸反应,H SO 体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B. a处变红,说明SO 是酸性氧化物
C. b和c处均褪色,分别体现SO 的漂白性和还原性
D. 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 O生成
23. 某废催化剂含SiO 、 ZnS 和 CuS。某实验小组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 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NaOH 溶液进行吸收
B. 步骤②中的加热操作需维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以加快反应速率
C. 滤渣 1 成分是 SiO 和 CuS, 滤渣 2成分可能为SiO 和 S
D. 步骤④的操作:将滤液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24. 在 120℃下, 将 Vml的CO 和 H O(g), 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 充分反应后发现电子转移为1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消耗过氧化钠为 156g
B. 充分反应后气体在 120℃的体积为0.4Vml
C. 组成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D. Vml的CO 和H O(g) 质量可能为31g
25. 实验研究发现,金属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硝酸可被还原为。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 NaOH溶液,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到c 点的反应为:H +OH =H O
B. 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质量之比为5:3
C. a 点对应NaOH 溶液的体积为40mL
D. 原硝酸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47mol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26. 化学物质丰富多彩,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 CO 的电子式_______。
(2)家庭厨卫管道常因留有菜渣、毛发而造成堵塞,可用管道疏通剂疏通。常用的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有铝粉和氢氧化钠,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疏通原理_______。
(3)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以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27. 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认识视角。如图是某元素M 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A为正盐,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常条件下 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小 16, 图中呈现了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物质 A 中只含离子键
B. 物质 B 可以和Y 反应直接转化为 E
C. 物质D、E均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通过水可以除去 D 中含有的少量E
(2)请写出B在加热和有催化剂条件下与Y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设计检验正盐 A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
28. 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18.4mol·L 的浓硫酸、500ml容量瓶配制 480mL1.0 mol·L 的硫酸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_______。
A.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 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 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 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4)若最后称得红棕色固体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9. 海水中的卤素资源。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浩瀚的海洋覆盖了 70%以上的地球表面,是蕴藏着极为丰富化学资源的“聚宝盆”,其中氯化物含量很高,氯和同族的氟、溴、 碘、砹总称为卤素。
(1)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酸性:HIO4>HBrO4>HClO4 B. 原子半径: I>Br>Cl
C. 还原性:I->Br->Cl- D. 非金属性: Cl>Br>I
(3)将氯气分别通入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是_______。
A. B. C. Mg2+ D. Fe
(4)氯气水溶液即氯水,某学习小组拟用手持技术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检测,下列图像变化最有可能是其检测结果的是_______。
A. 图1 表示氯水pH 随时间的变化
B. 图2表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 图 3 表示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D. 图4 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30. 硫的化合物有重要用途。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毒、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它在中性、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产生S和SO2,实验室可以利用下列装置制备Na2S2O3和焦亚硫酸钠( Na2S2O5)
(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 a中试剂最好选择_______(填选项)。
A. 浓盐酸 B. 70%硫酸 C. 稀硫酸
(2)该装置中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
(3)关闭 K 、K 打开K 、K , 一段时间后, D中有Na2S2O3和CO2生成。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通入 D 中的 SO 不宜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
31. 高锰酸钾受热容易分解,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
(1)取 12.64gKMnO 固体, 加热至 700℃, 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11.04g, 剩余固体中的 MnO 质量为_______g。
(2)取(1) 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l ,产物中锰元素以Mn 存在, 则 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绍兴市 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高 一 化 学
考生须知: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Na—23 Al—27K—39 Fe—56 Mn—55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23 年杭州亚运火炬燃料甲醇(CH OH), 其摩尔质量为32g
B. 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C. 我国科学家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
D. 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甲醇(CH OH)摩尔质量为32g/mol,故A错误;
B.铁粉有还原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放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故B正确;
C.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碳中和”的定义,故C正确;
D.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B. 汤姆生提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绕太阳
C. 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 戴维确认舍勒制得的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A项正确;
B.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提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B项正确;
C.门捷列夫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项正确;
D.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氯气,D项错误;
故选D。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可以导电的是
A. CO B. 液态 HCl C. 熔融 NaOH D. 氨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导电的条件: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详解】A.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导电是因为碳酸发生了电离,二氧化碳自身不发生电离、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液态HCl是电解质,但是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B错误;
C.熔融NaOH是电解质,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
D.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熟石灰、液态氧、烧碱 B. 碘酒、 白磷、 生石灰
C. 盐酸、 生铁、 干冰 D. 胆矾、氮气、 次氯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固体,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碘酒为碘和酒精的混合物,白磷是单质,生石灰是氧化钙固体,属于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生铁是铁、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HClO B. NaOH C. H2S D. N2H4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为极性共价键,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A.HClO为共价化合物,含氢氧极性共价键和氯氧极性共价键,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
C.H2S中H和S存在极性共价键,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N2H4分子中含有N-N非极性键,含有N-H极性键,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铁可用于制造下水井盖
B.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C. 二氧化硅可以制成芯片、硅太阳能电池
D. 稀土元素可用于生产合金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生铁含碳较高,可用于铸造,可用于制造下水井盖,故A正确;
B.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如用于葡萄酒的制造,故B正确;
C. 硅是半导体,可以制成芯片、硅太阳能电池,故C错误;
D. 稀土元素可用于生产合金,改变材料的性能,故D正确;
故选C。
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B.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C. 不能用漂粉精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 混合后的浓溶液清洗马桶
D. “固硫”和“固氮”都是化工生产中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它们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故A正确;
B.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物可能对人体有害,常用二氧化氯代替,故B正确;
C. 漂粉精中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能与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则为防止混用生成氯气,发生意外事故,不能用漂粉精和洁厕灵混合后的浓溶液清洗马桶,故C正确;
D. 固氮是将空气中的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与减少污染性气体排放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8.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 反应物浓度、加入顺序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Fe和H SO ②Li 和 O ③AlCl 和 NaOH ④H 和 Cl
⑤Cl 和 NaOH ⑥S 和 O ⑦Na CO 和 HCl ⑧Ca(OH) 和 NaHCO
A. ②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②④⑤⑥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Fe和稀H2SO4 在任何条件下都只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故①不符合题意;②Li和O2常温条件、加热条件下反应均只生成氧化锂,故②符合题意;③少量氯化铝和NaOH反应生成Na[Al(OH)4],过量氯化铝和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③不符合题意;④H2在Cl2中燃烧无论少量还是过量均只生成HCl,故④符合题意;⑤Cl2和NaOH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故⑤不符合题意;⑥硫和氧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与用量无关,故⑥符合题意;⑦少量Na2CO3和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过量Na2CO3和HCl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故⑦不符合题意;⑧少量Ca(OH)2和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过量Ca(OH)2和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故⑧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 铊中毒案件曾震惊全国。 铊(T1)最外层为 3 个电子,Tl 在酸性溶液中就能发生反应:Tl +2Ag=Tl +2Ag 。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Tl 的最外层有 2个电子 B. Tl 能形成+3 价和+1 价的化合物
C. Tl为过渡元素 D. 酸性溶液 Tl 的还原性比 Ag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铊与铝同族,最外层有3个电子,则Tl+离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A正确;
B. 由Tl +2Ag=Tl +2Ag 可知,Tl 能形成+3 价和+1 价的化合物,故B正确;
C. 铊与铝同族,Tl为主族元素,故C错误;
D.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在反应Tl +2Ag=Tl +2Ag ,还原性Ag>Tl ,故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选项中,所示物质间转化(题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不能实现的是
A. Si→SiO →H SiO B. Fe→FeCl →Fe(OH) C. N →NO→HNO D. NaCl→NaHCO →Na CO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硅不能一步生成硅酸,故A错误;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故B正确;
C.氮气可以和氧气一步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C正确;
D.饱和氯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氨气能反应生成NaHCO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H 还原 CuO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B. 氮气分子的电子式为:N≡N
C. 高氯酸的电离方程式:
D. 用电子式表示 HCl的形成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还原剂为H2,失电子的应该为氢气,得电子的为CuO,箭头指向错误,A错误;
B.N原子最外层电子为5个,差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共用3对电子,N2的电子式:,B错误;
C.高氯酸是强酸,能够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离子,电离方程式:,C正确;
D.HCl为共价化合物,没有电子的得失,也没有阴阳离子,D错误;
故答案选C。
12.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用此方法可较长时间看到 Fe(OH) 白色沉淀 除CCl 中的 Br 实验室制取 Cl 氧化碘离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要较长时间保存Fe(OH)2沉淀,必须在制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空气接触,图中Fe和稀硫酸生成氢气能排出装置中的氧气,所以能减少氢氧化亚铁与氧气的接触,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溴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四氯化碳分层,可选分液漏斗分离,故B正确;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常温下不反应,缺少加热,不能制备氯气,故C错误;
D.图中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故D错误;
故选AB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的NH3溶于1 L水,溶液中c(NH)=1 mol/L
B. 3 mol的NO2与水完全反应,气体减少2 mol
C. 1 mol Cu与200 mL10 mol/L的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D. 1 mol/L的硫酸中c(H+)=1 mol/L
【答案】B
【解析】
【详解】A.1 mol的NH3溶于1 L水,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NH3与水反应产生NH3·H2O,NH3·H2O是弱电解质,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故溶液中c(NH)<1 mol/L,A错误;
B.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若有3 mol NO2发生反应,会产生1 mol NO,故气体物质的量减少2 mol,B正确;
C.200 mL10 mol/L溶液中含有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 L×10 mol/L=2 mol,Cu与浓硫酸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若2 mol H2SO4完全发生上述反应,会反应消耗1 mol Cu,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反应就不再发生,故1 mol Cu与200 mL10 mol/L的浓硫酸不能恰好完全反应,C错误;
D.H2SO4是二元强酸,故1 mol/L的硫酸中H+的浓度c(H+)=2 mol/L,D错误;
故合理选项B。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a(OH) 和 NH HSO 溶液以体积比1∶1 混合:
B. 向 AlCl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
C. 向水中通入适量Cl :Cl +H O=H +Cl +HClO
D. 向 Na SiO 溶液中通入过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 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二者反应生成BaSO4沉淀、H2O和NH3 H2O,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 AlCl 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H)4] ,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Cl +H O=H +Cl +HClO,故C正确;
D.往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A。
15. 通常利用反应:KClO3+HCl(浓)→KCl+Cl2+H2O(未配平),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O 被还原
B. 每消耗 1molKClO , 转移 6mole
C. KClO 和 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D. 在该反应的条件下,氧化性:KClO3>Cl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 +3H2O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
【详解】A. ClO 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被还原,故A正确;
B. 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5价、-1价变为0价,所以反应中每消耗 1molKClO ,转移5mol电子,故B错误;
C. 由方程式KClO 和 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C正确;
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该反应中氯酸钾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则氯气是氧化产物, 在该反应的条件下,氧化性:KClO3>Cl2,故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下列有关实验室仪器、药品的处理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B. 如果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因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1%硼酸
C. 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 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
D. 容量瓶使用完毕,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而干冰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都生成二氧化碳,只能用干燥沙土盖灭,故A错误;
B. 如果不慎将碱沾到皮肤上,因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1%硼酸,中和碱,故B正确;
C. 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白磷等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引起火灾,故C正确;
D. 容量瓶使用完毕,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防止塞子与瓶子粘在一起,故D正确;
故选A。
1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4gD 分子中共含有4NA个中子
B. 常温常压下,18mL 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 NA
C. 0.1molN 和0.3molH 充分反应后生成 NH 的分子数为0.2NA
D. 7.8gNa O 与任何物质反应均转移0.1NA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4gD 分子中共含有=2NA个中子,故A错误;
B. 常温常压下,18mL 水即18g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 =NA,故B正确;
C. 合成氨是可逆反应,0.1molN 和0.3molH 充分反应后生成 NH 的分子数少于0.2NA,故C错误;
D. 7.8gNa O 与SO2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18. 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离子和SCN-反应生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者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19. 短周期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
B. W、X、Z三种元素均能形成的多种同素异形体
C. W、X和Y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D. 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结合原子序数,W的电子层数只能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W为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X的电子层数只能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X为O元素;Y+的电子层数只能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Y的质子数为2+8+1=11,所以Y为Na;Z的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Z为S,
【详解】A.Y为N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故A正确;
B.W为C,X为O,Z为S,均能形成的多种同素异形体,如石墨和金刚石,氧气和臭氧,单斜硫和斜方硫,故B正确;
C.W、X和Y三种元素形成Na2CO3,其水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X为O元素,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如CO、CO2,Na2O、Na2O2,SO2、SO3,故D正确;
故选C。
20. 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Na O ④Fe S ⑤Cu S ⑥FeCl
A. ②⑤⑥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较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Fe和Cu在加热条件下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FeS和Cu2S,而不能生成Fe2S3和CuS,②⑤正确,①④错误;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过氧化钠,③正确;Fe与氧化性强的Cl2反应只能生成FeCl3,而不能生成FeCl2,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④⑥正确,故选B。
2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KCl溶液, 在酒精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K元素的焰色呈黄色
B 向 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 然后通入少量Cl2, 充分振荡,静置 下层呈橙色 氧化性: Cl2>Br2
C 向装有 Fe(NO3) 2溶液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酸性条件下 Fe2+还原生成NO,NO遇到空气产生红棕色 NO2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 再滴加少量 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只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种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K元素的焰色试验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滤去黄光的干扰,故A错误;
B.由实验及现象可知,KBrO3溶液中与少量Cl2反应生成溴,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知氧化剂为KBrO3,该反应不体现Cl2的氧化性,故B错误;
C.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则会发生离子反应:3Fe2++ +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生成NO2呈现红色,故C正确;
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不一定含有、、,故D错误;
故选C。
22. 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Cu与浓硫酸反应,H SO 体现酸性和强氧化性
B. a处变红,说明SO 是酸性氧化物
C. b和c处均褪色,分别体现SO 的漂白性和还原性
D. 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 O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试管内Cu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的SO2通过a处时可验证是否是酸性氧化物,通过b处时可验证其漂白性,通过c处时可验证其还原性,最后多余气体被NaOH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据此答题。
【详解】A.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SO2、H2O,生成CuSO4和H2O体现了H2SO4的酸性,生成SO2体现了H2SO4的强氧化性,A正确;
B.a处变红是因为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B正确;
C.b处品红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处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正确;
D.试管底部出现的白色固体是CuSO4,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反应生成的水吸收了,D错误;
故选D。
23. 某废催化剂含SiO 、 ZnS 和 CuS。某实验小组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 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NaOH 溶液进行吸收
B. 步骤②中的加热操作需维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以加快反应速率
C. 滤渣 1 成分是 SiO 和 CuS, 滤渣 2成分可能为SiO 和 S
D. 步骤④的操作:将滤液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答案】B
【解析】
【分析】废催化剂中含SiO2、ZnS、CuS,废催化剂中加入稀硫酸,第一次浸出主要发生反应ZnS+H2SO4=ZnSO4+H2S↑,过滤后滤液中ZnSO4,浓缩结晶得到粗ZnSO4 7H2O,滤渣1含有SiO2、CuS。向盛有滤渣1的反应器中加H2SO4和H2O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滤渣2中含有硫和二氧化硅,滤液2中含有硫酸铜,经浓缩结晶可得到硫酸铜晶体。
【详解】A.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为H2S,H2S 有毒,其溶于水得到氢硫酸,能够与NaOH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H2S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A正确;
B.步骤②中加入了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加热时容易分解,因此操作不能在太高的温度下进行,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滤渣1含有SiO2、CuS,滤渣2含有硫和二氧化硅,C正确;
D.得到含硫酸铜的滤液2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得粗蓝矾,D正确;
故选B。
24. 在 120℃下, 将 Vml的CO 和 H O(g), 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 充分反应后发现电子转移为1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消耗过氧化钠为 156g
B. 充分反应后气体在 120℃的体积为0.4Vml
C. 组成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D. Vml的CO 和H O(g) 质量可能为31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O2和H2O(水蒸气),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过氧化钠78g,故A错误;
B. 没有给定气体的压强,反应后气体体积无法计算,故B错误;
C. 过氧根离子是原子团,组成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2,故C错误;
D. 电子转移为1mol时,生成氧气为0.5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水和二氧化碳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水的质量为18g,1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混合物质量在18g~44g之间,故D正确;
故选D。
25. 实验研究发现,金属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硝酸可被还原为。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 NaOH溶液,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到c 点的反应为:H +OH =H O
B. 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质量之比为5:3
C. a 点对应NaOH 溶液的体积为40mL
D. 原硝酸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47mol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0到a点,发生反应为H++OH-=H2O,a点到b点,发生反应Fe3++3OH-=Fe(OH)3↓,Al3++3OH-=Al(OH)3↓,b点到c点,发生反应+OH-=NH3 H2O,c点到d点,发生反应,Al(OH)3+OH-=[Al(OH)4]-,据此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b点到c点,发生反应+OH-=NH3 H2O,故A正确;
B.b点到c点,发生反应+OH-=NH3 H2O,消耗NaOH(94-88)mL=6mL,物质的量为5mol/L×0.006L=0.03mol,生成铵根离子0.03mol,氮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得电子0.03mol×8=0.24mol,c点到d点,发生反应,Al(OH)3+OH-=[Al(OH)4]-,消耗NaOH(104-94)mL=10mL,物质的量为5mol/L×0.01L=0.05mol,故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元素守恒可知Al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n(Fe)×3+0.05mol×3=0.24mol,n(Fe)=0.03mol,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质量之比为(0.05mol×27g/mol):(0.03mol×56g/mol)=45:56,故B错误;
C.a点到b点,发生反应Fe3++3OH-=Fe(OH)3↓,Al3++3OH-=Al(OH)3↓,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mol+0.03mol)×3=0.24mol,消耗NaOH体积为48mL,故a=88mL-48mL=40mL,故C正确;
D.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NO3和NH4NO3,由氮原子守恒可知n(HNO3)=n(NaNO3)+2n(NH4NO3)=5mol/L×0.088L+2×0.03mol=0.5mol,故D错误;
故选:C。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26. 化学物质丰富多彩,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 CO 的电子式_______。
(2)家庭厨卫管道常因留有菜渣、毛发而造成堵塞,可用管道疏通剂疏通。常用的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有铝粉和氢氧化钠,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疏通原理_______。
(3)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以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①. Fe3O4 ②.
(2)2Al+2OH-+2H2O=2AlO+3H2↑
(3)SiO2+2CSi+2CO↑
【解析】
【小问1详解】
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Fe3O4; CO 的电子式。故答案为:Fe3O4;;
【小问2详解】
家庭厨卫管道常因留有菜渣、毛发而造成堵塞,可用管道疏通剂疏通。常用的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有铝粉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铝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疏通原理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产生的氢气能使管道内压增大,可用作固体疏通剂,疏通堵塞的管道,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疏通原理2Al+2OH-+2H2O=2AlO+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3H2↑;
【小问3详解】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焦炭和石英砂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和CO,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故答案为:SiO2+2CSi+2CO↑。
27. 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认识视角。如图是某元素M 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A为正盐,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常条件下 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小 16, 图中呈现了各物质的转化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物质 A 中只含离子键
B. 物质 B 可以和Y 反应直接转化为 E
C. 物质D、E均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通过水可以除去 D 中含有的少量E
(2)请写出B在加热和有催化剂条件下与Y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设计检验正盐 A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
【答案】(1)D (2)
(3)取少量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含有铵根离子;反之没有
【解析】
【分析】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二者反应生成氢化物B,则A为铵盐、B为NH3;B连续与Y反应得到氧化物D与氧化物E,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则Y为O2、C为N2、D为NO、E为NO2,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与Z反应得到含氧酸F,则Z为H2O、F为HNO3,F与X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得到G为硝酸盐,以此解答该题。
【小问1详解】
A.A为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铵根离子中还含有N-H共价键,故A错误;B.B为NH3,Y为O2,E为NO2,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不会直接生成NO2,故B错误;C.D为NO,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D为NO、E为NO2,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用水可以除去NO中含有的少量NO2,故D正确;故选:D。
【小问2详解】
B为NH3,在加热和有催化剂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含有铵根离子;反之没有。
28. 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18.4mol·L 的浓硫酸、500ml容量瓶配制 480mL1.0 mol·L 的硫酸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_______。
A.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 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 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 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4)若最后称得红棕色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答案】(1)27.2
(2)①④ (3)BD
(4)
【解析】
【分析】补血剂主要成分是FeSO4,将10片补血剂研细,然后加入H2SO4酸化,过滤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向滤液中加入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2H++2Fe2+=2Fe3++2H2O,使Fe2+转化为Fe3+,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Fe3+转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量,得氧化铁的质量再根据Fe元素守恒可得10片补血剂中Fe的质量,最后根据FeSO4与Fe的质量关系可得每片补血剂中FeSO4的质量。
【小问1详解】
浓硫酸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设所需浓硫酸最小体积为V,则500 mL×l mol/L=18.4 mol/L×V,解得V=27.2 mL,故答案为:27.2 ;
【小问2详解】
①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量,由于其密度比水大,因此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而不能将浓硫酸加入水中,① 错误;② 转移溶液时,要通过玻璃棒引流,② 正确;③ 定容时,要通过玻璃棒将蒸馏水加入至容量瓶中,③ 正确;④ 定容时视线应平视,不能仰视和俯视,④ 错误;故选①④ ;故答案为:①④;
【小问3详解】
A.洗涤烧杯内壁2 ~3次,并将每一次的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否则会因溶质损耗而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A正确;B.未冷却体积偏小,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液面低于刻度线,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最终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B错误;C.定容时仰视,体积偏大,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最终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C正确;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然后正放,将容量瓶的瓶塞旋转180°,再倒置不漏液即可,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C;故答案为:AC;
【小问4详解】
最后所得固体为氧化铁,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 g,根据铁元素守恒,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 ,故答案为:。
29. 海水中的卤素资源。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浩瀚的海洋覆盖了 70%以上的地球表面,是蕴藏着极为丰富化学资源的“聚宝盆”,其中氯化物含量很高,氯和同族的氟、溴、 碘、砹总称为卤素。
(1)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酸性:HIO4>HBrO4>HClO4 B. 原子半径: I>Br>Cl
C. 还原性:I->Br->Cl- D. 非金属性: Cl>Br>I
(3)将氯气分别通入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是_______。
A. B. C. Mg2+ D. Fe
(4)氯气的水溶液即氯水,某学习小组拟用手持技术对新制饱和氯水进行检测,下列图像变化最有可能是其检测结果的是_______。
A. 图1 表示氯水pH 随时间的变化
B. 图2表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 图 3 表示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
D. 图4 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29. 第三周期ⅦA族
30. A 31. AB
32. C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小问2详解】
A. 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越来越弱,因而非金属性Cl>Br>I,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IO4<HBrO4<HClO4,故A错误;B. 同主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越大,原子半径: I>Br>Cl,故B正确;C. 非金属性越强,则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I->Br->Cl-,故C正确;D. 周期表中同主族从下到上,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 Cl>Br>I,故D正确;故答案为:A;
【小问3详解】
A. 氯气与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则氯气通入溶液中,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故正确;B.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与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氯气通入溶液中,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减小,故正确;C. 氯气与溶液中的镁离子不反应,氯气通入溶液中,溶液中镁离子浓度不变,故错误;D.氯气与溶液中的铁离子不反应,氯气通入溶液中,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不变,故错误;故选AB;故答案为:AB;
小问4详解】
新制氯水中含有强酸盐酸和弱酸次氯酸,放置时,次氯酸不稳定,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则新制氯水中氢离子、氯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增大;A.由分析可知,新制氯水放置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减小,则图1不能表示氯水pH随时间的变化,故错误; B.由分析可知,新制氯水放置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则图2不能表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故错误;C.由分析可知,新制氯水放置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则图3能表示氯水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故正确;D.由分析可知,新制氯水放置时,溶液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增大,则图4不能表示液面上方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故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C。
30. 硫的化合物有重要用途。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毒、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它在中性、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产生S和SO2,实验室可以利用下列装置制备Na2S2O3和焦亚硫酸钠( Na2S2O5)
(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 a中试剂最好选择_______(填选项)。
A. 浓盐酸 B. 70%硫酸 C. 稀硫酸
(2)该装置中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
(3)关闭 K 、K 打开K 、K , 一段时间后, D中有Na2S2O3和CO2生成。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通入 D 中的 SO 不宜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30. ①. 分液漏斗 ②. B
31. 无尾气处理装置
32. ①. 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②. SO2过量使溶液显酸性,使Na2S2O3不稳定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目的,装置A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装置B为安全瓶,防止C或D中的溶液倒吸,装置C为制取焦亚硫酸钠晶体的装置,装置D为制取硫代硫酸钠,二氧化硫有毒,在最后应加尾气处理装置,
【小问1详解】
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制备二氧化硫气体时,应选择浓度较大的且无挥发性的酸,故选70%硫酸,故答案为:分液漏斗;B;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硫有毒,反应最后应加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无尾气处理装置;
【小问3详解】
SO2与Na2S和Na2CO3发生反应生成Na2S2O3,硫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Na2S2O3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产生S和SO2,通入二氧化硫过量,导致溶液酸性增强,使Na2S2O3不稳定,可使Na2S2O3分解,故答案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SO2过量使溶液显酸性,使Na2S2O3不稳定。
31. 高锰酸钾受热容易分解,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
(1)取 12.64gKMnO 固体, 加热至 700℃, 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11.04g, 剩余固体中的 MnO 质量为_______g。
(2)取(1) 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Cl ,产物中锰元素以Mn 存在, 则 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答案】(1)4.35
(2)0.1
【解析】
【小问1详解】
令高锰酸钾分解产生xmolO2,加热至700℃时,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则有2x=,解得x=0.04mol,反应前后质量差为氧气的质量,则锰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推出生成MnO2的质量为(0.04mol+0.01mol)×87g/mol=4.35g,故答案为4.35;
【小问2详解】
充分反应后锰元素以Mn2+形式存在,本题看作,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氧气、氯气为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0.05mol×4+2n(Cl2),解得n(Cl2)=0.1mol,故答案为0.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冲刺卷(一)1地理(湖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