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溶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2.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一氧化碳 氯化钠溶液 B.氧气 二氧化锰
C.二氧化硫 冰水混合物 D.氢氧化钠 空气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表示: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B.乙溶液中混有少量甲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丙物质相似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比乙溶液要多
4.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溶液 B.量取液体
C.过滤 D.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5.“哈尔滨国际美食节 ”中外驰名,我为家乡代言,欢迎八方来客带你一起“勇闯天涯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哈尔滨啤酒(温馨提示:未成年人禁止饮酒) B.珍珠奶茶
C.水果罐头 D.马迭尔冰棍
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B.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C.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溶液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 B.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D.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过滤
10.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任何溶液都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二、判断题
11.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
12.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
13.搅拌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
14.某硝酸钾溶液在 20 ℃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 100 ℃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溶液。( )
15.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
三、综合应用题
16.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以及各种抗菌注射液等溶液在医疗上应用广泛。
(1)在20℃时,向质量为50g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与固体溶解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处溶液是氯化钠的 溶液(选填“饱和”、“不饱和”、“无法确定”之一)。
②A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③20℃时,B处所对应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④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2)葡萄糖注射液常用于补充能量和体液。
①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xO6),其化学式量为180,则x的数值为 ,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若注射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则进入体内的碳元素质量为 克。(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17.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Ⅰ.探究水的组成实验
(1)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反应,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模拟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②氢气不纯时点燃会爆炸,那加热铁粉前,应先通入水蒸气一段时间,理由是 。
(2)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如图2所示,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从该实验得到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Ⅱ.水的净化
(3)我国生活饮用水的部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感官指标 化学指标 细菌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 铜<1.0mg/L;铁<0.3mg/L 细菌总个数<100个/mL
①要使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感官指标,可利用: (填物质名称)来净化水。
②化学指标中的铜、铁在人体中属于 (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③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可加入 ,振荡,比较该操作前后水的硬度大小。
(4)利用膜技术可以达到高效净水的目的,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图中净化水的原理与 (选填“过滤”或“蒸发”)类似。
②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5)下图(A~C)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粒的示意图。
①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符号表达式为 ,ABC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 。
②通常所说的水为H2O,而更广义的水还包括矿物中的氢氧基团(OH)、其他形式的氢(H),它们在高温下以水分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请画出“氢氧基团(O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18.回答下列问题。
(1)九年级的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时,从山区带回了一瓶浑浊的山泉水,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①山泉水可适当的给人补充钙、钠、钾,这里的钙、钠、钾指的是 (填序号)。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②加A物质的作用是 ;
③进行操作a时,要涉及到下列操作,正确顺序为 ;
④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净水操作,待净化的水应该从 (填字母)端通入。
⑤最后所得液体D (填“是”或“不是”)纯净的水。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E物质的化学式 ;
②点燃条件下D和E反应的主要现象是 ;
③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④写出符合D→C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
⑤C→E在自然界中是通过 (填一种具体的变化形式)来实现的。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溶解度小于10g,即10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0g,则10g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1g,所以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1,故B正确;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硝酸铵溶液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影响其他物质的溶解度。
2.A
【分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A、一氧化碳为氧化物, 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为单质,二氧化锰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为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故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A、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固体物质溶解度相等,P点表示: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说法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物质溶解度增大幅度大于乙物质溶解度增大幅度,乙溶液中混有少量甲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说法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固体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丙物质相似,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不一定比乙溶液多,因为题目中没有明确给出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说法错误;
答案:D。
4.C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碰到试管内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过滤的操作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该选项操作正确;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啤酒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属于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B、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不溶于水,不属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果罐头中的水果不溶于水水,不属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马迭尔冰棍不均一,不属于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知道原子核中中子的个数,故A错误;
B、挥发性与密度无关,故B错误;
C、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说法正确,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表不能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塞紧橡胶塞时不应把试管抵在桌面上,防止压碎试管,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B、植物油不溶于水,和水混合不能得到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是不一定是无色的,错误;
B、任何溶液都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正确;
C、当恒温蒸发水分使溶质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D、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时,升高温度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故选B。
11.错误
【详解】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可能溶解度不同,因为并不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如果确定为饱和溶液,该说法正确,但不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12.错误
【详解】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会导致滤液飞溅,不会导致滤液浑浊,故错误。
13.√
【详解】搅拌只能加速溶解,并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14.错误
【详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硝酸钾溶液在 20 ℃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 100 ℃时,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说法错误。
15.正确
【详解】多数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吸热或放热,溶液温度会升高或降低,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故正确。
16.(1) 不饱和 Na+ 68.0 解:设需要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500g×0.9%=18%x,x=25.0g;
(2) 12 40.0% 进入体内的碳元素的质量为:
【详解】(1)①由图可知,20℃时,向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氯化钠充分溶解,继续加入10g氯化钠,剩余2g氯化钠固体,即该温度下,A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故A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②A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液中含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是金属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Na+;
③20℃时,B处所对应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为:10g+10g-2g=18.0g,溶剂质量为50.0g,溶液质量为:50.0g+18.0g=68.0g;
④见答案;
(2)①葡萄糖的化学式量为:12×6+x+16×6=180,x=12;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②见答案。
17.(1) H2O + FeFe3O4 + H2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氢气不纯
(2) O2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电
(3) 活性炭 微量 煮沸 肥皂水
(4) 过滤 混合物
(5) H2 + O2H2O 氢原子和氧原子
【详解】(1)①高温条件下水和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Fe+H2OFe3O4+H2;
②加热铁粉前,应先通入水蒸气一段时间,理由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不纯,高温下发生爆炸;
(2)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如图2,b是正极,则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①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则可利用活性炭来使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感官指标;
②微量元素在人体比重微量,占体重的0.01%以下,日需求量在100mg以下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所以铜、铁在人体中属于微量元素;
③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且能杀菌消毒;可加入肥皂水比较水煮沸前后的硬度变化,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硬水;
(4)①图中离子和水分子可透过,但悬浮颗粒、细菌、大分子、蛋白质等不能透过,则其原理与过滤类似;
②根据图示可知,经过超过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只分离出悬浮颗粒、大分子等,还有离子仍混在水中,所以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混合物;
(5)①根据图示,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符号表达式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A表示氢分子和氧分子,B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C表示水分子,A→B→C表示的变化过程为: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该过程中不变的是氢、氧原子;
②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氢氧基团(OH),微观示意图是,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可知1个氢氧基团和1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由此可画出氢氧基团(OH)和氢(H)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18. C 絮凝沉降微小物质 ③①② d 不是 O2 产生蓝色火焰 光合作用
【分析】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A能生成B和E,B和E可以相互转化,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E是氧气,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生成D,D不能生成E,则D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
【详解】(1)①元素组成物质,山泉水可适当的给人补充钙、钠、钾,这里的钙、钠、钾指的是元素,故选C。
②A物质是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故加A物质的作用是絮凝沉降微小物质。
③操作a是过滤,进行操作a时,涉及到下列操作正确顺序为③①②。
④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净水操作,水从下向上,能延长与活性炭接触的时间,净化效果好,故待净化的水应该从d端通入。
⑤最后所得液体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故最后所得液体D不是纯净的水。
(2)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A能生成B和E,B和E可以相互转化,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E是氧气,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生成D,D不能生成E,则D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
①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A能生成B和E,B和E可以相互转化,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E是氧气,E物质的化学式为O2。
②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生成D,D不能生成E,则D是一氧化碳,E是氧气,点燃条件下D和E反应的主要现象是产生蓝色火焰。
③A→B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D→C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C→E可以是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在自然界中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的。
【点睛】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 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