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酸和碱的反应同步练习(含解析)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3酸和碱的反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标签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对生活中下列做法的解释合理的是
A.在煤火炉附近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C.茶壶盖上开—小孔——确保茶壶内外气压相同
D.单杠运动员手上涂镁粉——减小摩擦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2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4.稀硫酸和下列物质既能发生中和反应,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Mg(OH)2 B.BaCl2 C.K2CO3 D.Ba(OH)2
5.能解离的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仔细观察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示意图,下列能正确表示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B.
C.
D.
6.在化学反应xM+yN→mP+nQ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P、Q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系数x与y之和一定等于m与n之和
C.若取a克M与b克N反应,生成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a+b)克
D.若M、P为单质,N、Q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
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8.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C.b点到c点所示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加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D.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二、判断题
11.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它特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2.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
13.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1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
15.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
三、综合应用题
16.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依据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
(1)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若有沉淀、气体产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写出一有沉淀产生,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氧化钠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其气密良好.
①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明同学认为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了水中所造成的.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做补充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2所示.
①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
②该实验过程中,后用滴管加入的溶液为 ;
③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在两者混合后溶液样品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正确,请简述其中的理由
(4)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l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7.数型图象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一种常见描述方法,根据下列图象进行回答: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
③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g a物质.
18.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
(1)工业上制备盐酸的基础原料是精制食盐。粗盐(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MgSO4、CaCl2)精制过程如下:
①加入Ba(OH)2溶液可以同时除去两种杂质离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检验所加Na2CO3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
③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2)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将40 g 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用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 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6.7 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属于化学变化,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
B、用氢氧化钠制作叶脉标签,属于化学变化,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
C、用活性炭吸附甲醛,属于物理变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属于化学变化,溶液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点睛∶常见的物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常见的物质化学性质∶助燃性,可燃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2.C
【详解】A、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导致的,一氧化碳不溶于水,煤火炉附近放一盆水不能减少一氧化碳含量,A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指的是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反应,碳酸氢钠属于盐,与盐酸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B不符合题意;
C、茶壶内热水温度高,冷却过程中壶内温度降低,会导致气压减小,没有小孔壶盖难以打开,C符合题意;
D、涂上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防止从单杠上滑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可燃性气体若混有氧气或空气,当遇到明火时时可能会发生爆炸,甲烷也为可燃性气体,故A正确;B.酸性氧化物如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碱性氧化物如CuO溶解于稀硫酸生成盐和水,但均不是中和反应,故B错误;C.因为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像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气,臭氧,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不属于单质,而是混合物,故C错误;D.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D错误;答案为A。
4.D
【分析】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只能是碱,能生成白色沉淀说明里面含有钡离子。
【详解】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只能是碱,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硫酸镁易溶于水,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故选D。
【点睛】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5.B
【详解】由图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实际上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子还存在于溶液中。
故选B。
6.D
【详解】A.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叫中和反应,若P、Q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因金属氧化物和酸也生成盐和水;错误;
B. 系数x与y之和与m与n之和没关系;因为质量守恒定律并不说明各计量数守恒;错误;
C. 若取a;克M与b克N刚好完全反应,生成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a+b)克;反之小于(a+b)克;错误;
D.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若M、P为单质,N、Q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放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错误;
D、由单质的定义可知,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由图像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B、a点时的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时的溶液的pH为7,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到c点所示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B
【详解】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故A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逐渐增加,最后不变,故B正确;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逐渐增大,故C不正确;
D、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中不在溶解硝酸钾,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B。
10.B
【详解】A、软硬水用肥皂水鉴别,故错误;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温度升高,故正确.
C、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和稀盐酸都发生反应,故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到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都不变色,故错误;故选B。
【点睛】物质除杂时不能与主体物质反应,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生成新杂质。
11.正确
【详解】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一类特殊的复分解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说法正确。
12.正确
【详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搅拌,能够观察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不再存在,进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叙述正确,故填正确。
13.正确
【详解】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生成盐和水,但氧化钙不属于碱,不符合中和反应定义。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
14.正确
【详解】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所以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故正确。
15.正确
【详解】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食醋显酸性,能与松花蛋中的碱性物质反应,消除涩味,正确。
16. 2NaOH+CuSO4═Cu(OH)2↓+Na2SO4 U形管内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 2NaOH+CO2═Na2CO3+H2O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氯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不能说明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因为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有白色沉淀 20%
【详解】(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是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答案合理即可);
(2)①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由于气体被消耗,锥形瓶内压强降低,U形管内出现左高右低的现象,;
②要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只需要证明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即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①B点溶液成碱性,溶质含有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②溶液开始呈酸性,后来呈碱性,说明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中;
③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盐酸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由题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17. Na+、Cl﹣、H+ 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升温 30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根据图一,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及其过量的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故答案为Na+、Cl-、H+;
(2)①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得到相同结论,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哪种原因导致的;
(3)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由于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可用升温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a的溶解度是50g,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50g,水的质量为100g,降温到t1℃时a的溶解度是20g,因此可以析出(50g-20g)=30ga物质。
18. Ba(OH)2+MgSO4=BaSO4↓+Mg(OH)2↓ 继续往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Na2CO3溶液已过量 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调节溶液的pH 0.73% 75%
【详解】(1)①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
②继续往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Na2CO3溶液已过量;
③向溶液X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调节溶液的pH;
(2)由题意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加入20g时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0g0.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20g×0.8%=0.16g
设20g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
x=0.146g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0.73%
(3)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g+100g-106.7g=3.3g
设生成3.3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y
y=7.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75%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故答案为
(1)①Ba(OH)2+MgSO4=BaSO4↓+Mg(OH)2↓;
②继续往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Na2CO3溶液已过量;
③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调节溶液的pH;
(2)0.73%;
(3)75%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英语(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