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2分]、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58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计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提出了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碳元素 C. 碳单质 D. 含碳物质
2.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氯化钠 B. 蔗糖 C. D.
3. 氯碱工业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 的空间填充模型:
C. 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 D. 的电子式:
4. 实验室制取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备 B. 检验
C. 干燥 D. 收集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呈现黄绿色,可用于水体的杀菌消毒
B. 苯具有可燃性,可用于萃取水中的
C.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
6. 胶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C. 胶体能净水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
D. 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也可得到胶体
7. 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溶解固体后冷却至室温 B. 使用未经干燥的容量瓶
C.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 D. 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8.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元素最高化合价:
C. 碱性: D. 热稳定性:
9. 淀粉试纸检验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B. 是氧化剂
C. 发生氧化反应 D. 每生成,转移电子
10. 下列物质转化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 漂白粉 B. 饱和食盐水固体
C. 溶液 D.
1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溶液中的 向溶液中先加盐酸,再加溶液
B 干燥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的洗气瓶
C 吸收尾气中的 将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
D 测定氯水 将氯水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 A B. B C. C D. D
12. 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有0和两种价态,可将水中的余氯转化为,减小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易转化为硫单质和。一种制备的方法为向与混合溶液中通入气体。关于及上述制备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还原性
B. 中两种硫原子性质相同
C. 将溶于水时加入乙醇可帮助其溶解
D. 该方法制备时须通入过量的至溶液呈酸性
13. 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有0和两种价态,可将水中的余氯转化为,减小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易转化为硫单质和。一种制备的方法为向与混合溶液中通入气体。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少量与过量溶液反应:
B. 溶液与稀反应:
C. 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
D. 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变浑:
14.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和氧化剂。溶液的实验室制备过程为:
反应①:在酸性条件下,还原制备;
反应②:在碱性条件下,与反应,得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用提供酸性环境
B. 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反应②中可用代替
D. 制备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气体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元素④的一种原子内有10个中子,该原子是___________(用核素符号表示)。
(2)元素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⑤的单质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肼(N2H4)由元素①、③组成,可与NO2气体反应生成N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故常用作火箭燃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16. 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可利用海水制盐和提溴。
I海水晒盐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其他盐和难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粗盐精制的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甲溶液、溶液、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制得精盐。
(1)加水溶解粗盐时,需控制所加入的水的质量。加入水的适宜用量是___________。
(2)乙溶液为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实验中不取样出来进行分析,判断溶液加入量己“稍过量”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若粗盐中含的质量为,正确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制得精盐的质量将大于。判断其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II.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4)吸收塔中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反应池中,海水中的己转化为。设计后续步骤将先转化为又转化为,目的是___________。
(6)通入吸收塔的流量与产率关系如题图所示。当流量高于后,产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17. 碱式次氯酸镁是一种强氧化性抗菌剂,难溶于水。用镁渣[主要含有等]制备碱式次氯酸镁的流程如下。
(1)“煅烧”在700℃高温下进行,煅烧得到的同时,生成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溶解时需加热,反应会生成一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淀”步骤制备时需控制约为10,碱性太强会产生杂质使沉淀中镁元素含量增大,该杂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将晶体与溶液、溶液中的一种配成溶液,加入到三颈烧瓶中,80℃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向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为测定其组成,将所得固体溶于酸,再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和。测得生成的为。计算的化学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8. 自然界中含硫物质不断发生转化和转移,形成了硫元素的循环。利用这些转化可以制备重要的化工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等会污染环境,需要加以治理。
(1)火山喷发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转化的一种途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与和溶液反应转化为和,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的转化制备硫酸,其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I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②装置III用于吸收制备硫酸,适宜吸收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水 C.浓硫酸
③装置II中待反应进行后撤走酒精灯,无需持续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若用、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吸收尾气中的,吸收完成后,随着氧化的进行,溶液的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可用作脱除气体的脱硫剂。脱硫和再生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写出“脱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的“再生”是在时,用一定浓度的与反应实现(如上图所示)。温度略低于时,“再生”所得固体质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2分]、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58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计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提出了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碳元素 C. 碳单质 D. 含碳物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是碳中和的核心,故选A。
【点睛】
2.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氯化钠 B. 蔗糖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电解质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详解】A.氯化钠属于盐,是电解质,A正确;
B.蔗糖是有机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
C.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A。
3. 氯碱工业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 的空间填充模型:
C. 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 D. 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为11号元素,其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水的空间构型为V形,其空间填充模型为:,B错误;
C.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氢氧根当中氧和氢之间是共价键,C正确;
D.氯气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其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C。
4. 实验室制取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备 B. 检验
C. 干燥 D. 收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和浓硫酸加热可以获得SO2,A装置可以实现实验目的,A不合题意;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能用品红溶液来检验SO2,B装置可以实现实验目的,B不合题意;
C.SO2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但干燥气体需长进短出进行通气,装置C不能实现实验目的,C符合题意;
D.SO2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并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装置D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呈现黄绿色,可用于水体的杀菌消毒
B. 苯具有可燃性,可用于萃取水中的
C.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A错误;
B.苯不溶于水,故可用于萃取水中的溴,故B错误;
C.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6. 胶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C. 胶体能净水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
D 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饱和溶液,也可得到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A正确;
B.反应后生成盐酸,溶液呈酸性,B正确;
C.胶体能净水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加速沉降,C正确;
D.FeCl3溶液和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制取红褐色胶体应该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变红褐色,D错误;
故选D。
7. 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溶解固体后冷却至室温 B. 使用未经干燥的容量瓶
C.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 D. 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解固体后冷却至室温,防止温度对溶液体积产生影响,A正确;
B.使用未经干燥的容量瓶,对溶液体积无影响,对溶液浓度无影响,B正确,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防止溶质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
D.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大,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
答案选D。
8.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元素最高化合价:
C. 碱性: D. 热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故原子半径,A错误;
B.一般情况,主族元素最高化合价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元素最高化合价为+2价,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价,元素最高化合价为,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碱性为,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增强,热稳定性为,D错误;
答案选B。
9. 淀粉试纸检验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B. 是氧化剂
C. 发生氧化反应 D. 每生成,转移电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A正确;
B.中碘元素化合价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在该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作氧化剂,B错误;
C.中碘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0价,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1个参加反应碘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得5个电子,故每生成,转移电子,D错误;
答案选A。
10. 下列物质转化符合工业生产实际是
A. 漂白粉 B. 饱和食盐水固体
C. 溶液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工业上制备漂白粉时,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A错误;
B.工业上制备碳酸氢钠时,首先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使得溶液显碱性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然后过滤洗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B正确;
C.钠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而不是置换出钛,C错误;
D.硫和过量氧气不会生成三氧化硫,而是生成二氧化硫,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溶液中的 向溶液中先加盐酸,再加溶液
B 干燥 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的洗气瓶
C 吸收尾气中的 将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
D 测定氯水的 将氯水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先加入盐酸,会引入Cl-,干扰Cl-的检验,故A错误;
B.浓硫酸可以干燥氯气,故B正确;
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氯气,故C错误;
D.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会漂白pH试纸,故D错误;
故选B。
12. 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有0和两种价态,可将水中的余氯转化为,减小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易转化为硫单质和。一种制备的方法为向与混合溶液中通入气体。关于及上述制备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还原性
B. 中两种硫原子性质相同
C. 将溶于水时加入乙醇可帮助其溶解
D. 该方法制备时须通入过量的至溶液呈酸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硫元素有0和两种价态,都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A正确;
B.中两种硫原子化合价不同,性质不相同,B错误;
C.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水时加入乙醇可以降低在水中的溶解,C错误;
D.该方法制备时,须控制的通入量,若过量,溶液呈酸性,则会使分解,影响的产量,D错误;
答案选A。
13. 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有0和两种价态,可将水中的余氯转化为,减小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易转化为硫单质和。一种制备的方法为向与混合溶液中通入气体。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少量与过量溶液反应:
B. 溶液与稀反应:
C. 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
D. 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变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少量与过量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在酸性条件下易转化为硫单质和,故溶液与稀反应生成硫单质和,该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B正确;
C.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生成与,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溶液中的,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单质而变浑,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答案选B。
14.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和氧化剂。溶液的实验室制备过程为:
反应①:在酸性条件下,还原制备;
反应②:在碱性条件下,与反应,得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用提供酸性环境
B. 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反应②中的可用代替
D. 制备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①若用提供酸性环境,HCl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故A错误;
B.反应①转化为,氯元素化合价降低1,转化为硫酸根离子,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错误;
C.反应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不可用代替,故C错误;
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①中2~1~2,反应②中2~1~2,制备至少需要0.1mol,标准状况下V=nVm=0.1mol×22.4L/mol=,故D正确;
答案选D。
非选择题(共58分)
15.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元素④的一种原子内有10个中子,该原子是___________(用核素符号表示)。
(2)元素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⑤的单质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肼(N2H4)由元素①、③组成,可与NO2气体反应生成N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故常用作火箭燃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答案】(1) ①. 第二周期IVA族 ②.
(2)HClO4 (3)钠能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易爆炸,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
(4)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S,⑦为Cl,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
C元素为6号元素,位置为第二周期IVA族。O原子内有10个中子,则质量数为18,故为。
【小问2详解】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故酸性较强的是HClO4。
【小问3详解】
钠能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易爆炸,且Na与氧气反应生成的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氧气助燃。
【小问4详解】
肼(N2H4)与NO2气体反应生成N2和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16. 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可利用海水制盐和提溴。
I海水晒盐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其他盐和难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粗盐精制的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甲溶液、溶液、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制得精盐。
(1)加水溶解粗盐时,需控制所加入的水的质量。加入水的适宜用量是___________。
(2)乙溶液为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实验中不取样出来进行分析,判断溶液加入量己“稍过量”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若粗盐中含的质量为,正确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制得精盐的质量将大于。判断其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II.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4)吸收塔中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反应池中,海水中的己转化为。设计后续步骤将先转化为又转化为,目的是___________。
(6)通入吸收塔的流量与产率关系如题图所示。当流量高于后,产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使固体基本溶解(或根据粗盐质量和NaCl溶解度计算配制为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2) ①. Na2CO3 ②. 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该试剂,若无沉淀出现则已“稍过量”
(3)合理,精制过程中加入了Na+和Cl-
(4)
(5)富集溴元素 (6)过量的循环进入吹出塔与溴反应,使溴转化为进入废液
【解析】
【分析】海水蒸发浓缩酸化得到浓缩海水,通入氯气氧化Br-得到含溴单质的混合溶液,利用热空气吹出Br2,Br2被SO2及H2O吸收得到含HBr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通入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富集溴元素得到含Br2的混合溶液,然后蒸馏得到溴单质。
【小问1详解】
加水溶解粗盐时应该选择尽可能少的水,以便于后期处理,则加入水的适宜用量是:使固体基本溶解(或根据粗盐质量和NaCl溶解度计算配制为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小问2详解】
利用沉淀法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Mg2+、Ca2+、,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Mg(OH)2沉淀,以除去Mg2+,此时引入了OH-杂质,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以除去,此时引入了Ba2+杂质,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生成BaCO3沉淀和CaCO3沉淀,以除去Ba2+、Ca2+,则乙溶液为Na2CO3;加入氯化钡的目的是通过沉淀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则检验其是否稍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该试剂,若无沉淀出现则已“稍过量”;
【小问3详解】
由第2问可知,在除杂过程中加入的试剂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则最终会转化为氯化钠,故答案为:合理;精制过程中加入了Na+和Cl-;
【小问4详解】
在吸收塔中单质溴、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Cl2将Br-氧化为Br2而自身还原为Cl-反应为Cl2 + 2Br-=2Cl-+ Br2,再利用空气将Br2吹入吸收塔。吸收塔中SO2将Br2还原为HBr反应为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蒸馏塔中Cl2将Br-氧化为Br2,经历反复的氧化再还原后又氧化实则将溴进行富集,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
【小问6详解】
根据吹出时,Br2吹出率与吸收塔中SO2流量的关系图可知:如果SO2流量过大,Br2吹出率反而下降,故答案为:过量的循环进入吹出塔与溴反应,使溴转化为进入废液。
17. 碱式次氯酸镁是一种强氧化性抗菌剂,难溶于水。用镁渣[主要含有等]制备碱式次氯酸镁的流程如下。
(1)“煅烧”在700℃高温下进行,煅烧得到的同时,生成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溶解时需加热,反应会生成一种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淀”步骤制备时需控制约为10,碱性太强会产生杂质使沉淀中镁元素含量增大,该杂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将晶体与溶液、溶液中的一种配成溶液,加入到三颈烧瓶中,80℃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4)向的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为测定其组成,将所得固体溶于酸,再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和。测得生成的为。计算的化学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CO2、H2O
(2)MgO+2NH4ClMgCl2+2NH3↑+H2O
(3) ①. Mg(OH)2 ②. NaOH
(4)Mg2(ClO)(OH)3·H2O
【解析】
【分析】镁渣煅烧得到氧化镁,氯化铵溶解氧化镁,结晶后,加入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沉淀Mg2+得到。
【小问1详解】
煅烧得到氧化镁和CO2、H2O。
【小问2详解】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NH4ClMgCl2+2NH3↑+H2O。
【小问3详解】
碱性太强会促进Mg2+生成镁元素含量增大的Mg(OH)2。若将晶体先与溶液混合,则较溶液先生成Mg(OH)2沉淀,降低的产率,故滴液漏斗中盛放的是溶液。
【小问4详解】
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0.01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ClO- ~I2,故可得ClO-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故x=1,根据电荷守恒可得y=3,故化学式为Mg2(ClO)(OH)3·H2O。
18. 自然界中含硫物质不断发生转化和转移,形成了硫元素的循环。利用这些转化可以制备重要的化工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等会污染环境,需要加以治理。
(1)火山喷发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转化的一种途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与和溶液反应转化为和,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的转化制备硫酸,其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I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②装置III用于吸收制备硫酸,适宜的吸收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水 C.浓硫酸
③装置II中待反应进行后撤走酒精灯,无需持续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若用、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吸收尾气中的,吸收完成后,随着氧化的进行,溶液的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可用作脱除气体的脱硫剂。脱硫和再生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写出“脱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再生”是在时,用一定浓度的与反应实现(如上图所示)。温度略低于时,“再生”所得固体质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15
(2) ①. 干燥气体、使气体充分混合、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来控制气体流速或混合比例 ②. C ③.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④. 减小
(3)3H2S+Fe2O3=2FeS+S+3H2O
(4)部分FeS被氧化为硫酸盐
【解析】
【分析】制取硫酸装置I中二氧化硫和氧气通入浓硫酸中混合干燥后进入装置II中二氧化硫和氧气 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加热生成三氧化硫,装置中III用98.3%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制备硫酸。
【小问1详解】
分子中的硫原子分别和两个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结合在一起。其结构式为:。与和溶液反应转化为和, 含有1molFe,2molS。该反应中1molFe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mol电子;2molS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6价,失去14mol电子。参加反应共失去15mol电子,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答案为:;15;
【小问2详解】
①装置I中二氧化硫和氧气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使气体充分混合、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来控制气体流速或混合比例,故答案为:干燥气体、使气体充分混合、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来控制气体流速或混合比例;
②装置III中吸收制备硫酸。三氧化硫不能用水进行吸收,否则将形成大量酸雾,应采用98.3%硫酸作吸收剂,故答案为:C;
③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装置II中待反应进行后撤走酒精灯,无需持续加热。用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吸收尾气中的,发生反应,吸收完成后,随着氧化的进行,溶液的将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小问3详解】
分析机理图可知脱硫时,部分Fe2O3转化成FeS,H2S被氧化成S, 发生反应:H2S+Fe2O3=2FeS+S+3H2O,故答案为:H2S+Fe2O3=2FeS+S+3H2O;
【小问4详解】
400℃条件下,氧气将FeS中的S氧化成+6价,脱硫剂中除Fe、O元素外,引入了S元素,即氧气将FeS氧化生成硫酸盐,“再生”所得固体质量增加,故答案为:部分FeS被氧化为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