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安徽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光子能量为12.09eV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中能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产生光电效应的有几种(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通过降低海水温度释放出的大量热量,全部用来发电,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从而解决能源危机
C.一汽泡从恒温的水池底部缓慢向上浮动,在上浮过程中汽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D.若把氢气和氧气看成理想气体,则体积、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一定相等
3.如图所示,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外侧分别放置照明光源和摄像机,光垂直入射时,利用棱镜对光的全反射,摄像机所在位置可以清楚地获得光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
B.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2
C.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
D.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
4.如图所示,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上,B、C为正方体的另两个顶点,已知AB连线中点电场强度大小为E,则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 D.
5.无地面网络时,华为Mate 60 Pro可连接天通一号进行卫星通话。天通一号目前由01、02、03共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网而成,分别定位于东经101.4度、东经125度、东经81.6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03星加速,则一定可以追上01星
B.三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比赤道上地面物体的线速度小
C.三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一定都是
D.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一定都是
6.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严浪宇获得男子蹦床金牌。比赛时,可将蹦床简化为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其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并可视为质点,当其从蹦床正上方h处的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压缩量为x0,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严浪宇和蹦床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严浪宇的动能最大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
C.严浪宇的动能的最大值为
D.蹦床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7.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不变,内阻r=1Ω,定值电阻R1=R2=1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值为6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0Ω
B. 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6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R3为6Ω
D. R3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1Ω
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1、图2分别是x轴上相距1m的M、N两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M、N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
B.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
C.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2m
D.该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二者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给长木板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下列关于板、块的v-t图像(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不同物体)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线路示意图,由发电机、理想升压变压器、理想降压变压器、用户等组成。发电机矩形线框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很小),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1,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2。已知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之间的输电线总电阻为R1,用户总电阻为R2,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初始时开关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
B.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C.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D.若用户数量增加,则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一定减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1.(6分)如图1所示,某兴趣小组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小球、细线、铁架台、夹子、游标卡尺、刻度尺、智能手机等。
图1 图2
(1)如图2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mm。
(2)实验时,细线的一端通过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悬挂一小球,用刻度尺测得小球示竖直悬挂时细线的长度l;将智能手机置于小球的正下方合适位置处。打开手机的“近距秒表”,把小球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近距秒表”描绘的小球距手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T= s。
(3)由此可测得重力加速度g= (用题中字母表示)。
12.(10分)某同学使用电桥法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多用电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刻度尺、电源、开关(两个)、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
(1)实验时,该同学先用欧姆表粗测待测电阻的阻值,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位置,经过正确操作后,其读数如图1所示,则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2)根据图2的电路图,将图3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图2 图3
(3)实验时,调节滑片P使得灵敏电流计示数为零,此时用刻度尺测出滑片P到滑动变阻器线圈最左端的距离x,以及线圈的总长度L,并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则待测电阻Rx= (用x、L和R0表示)。
(4)若(3)中该同学的刻度尺损坏,无法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线圈长度,可将电路中的Rx与电阻箱互换位置,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灵敏电流计示数再次为零,记下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则Rx的阻值为 (用R0和表示)。
13.(10分)如图为一新型质谱仪,它由离子源、加速器、静电分析器、磁分析器等组成。加速器的加速电压为U,静电分析器为四分之一圆环真空管道,管道中心的半径为r,管道中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方向均指向圆心O,磁分析器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比荷为k的离子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加速器,经加速后进入静电分析器,恰好沿管道中心的圆弧做匀速圆周运动,又经磁分析器后打在照相底片上。离子重力不计,求:
(1)离子在静电分析器中运动的时间;
(2)离子进入加速器前的初速度大小;
(3)离子在磁分析器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14.(14分)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水平固定放置,导轨间距为l。两长度也为l的金属棒cd、ef静置在导轨上。已知cd棒的质量为m,阻值为2R,ef棒的质量为2m,阻值为R,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给cd棒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整个过程两金属棒均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求从开始运动到系统稳定过程:
(1)cd棒产生的热量;
(2)通过ef棒的电荷量;
(3)cd棒与ef棒的相对位移大小。
15.(1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一足够长木板A和一滑块C,滑块B置于A的最左端,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轨道末端有一足够长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速度v=1m/s逆时针匀速转动。A、B、C三者的质量均为m=1kg,开始时,C静止,A、B以共同速度v0=2m/s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弹性碰撞后,经一段时间A、B再次共速,C经传送带作用后返回,再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如此反复。整个过程B始终未脱离A,A始终未运动到传送带处,C与A碰撞前A、B先达到共速。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与C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
(2)A与C碰撞的次数;
(3)木板A的最小长度。
2023—2024学年安徽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 答案
选择题:共10小题,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32分,第9~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共1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氢原子跃迁、光电效应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用能量为12.09eV的光子去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激发后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3种不同能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1.89eV、10.2eV、12.09eV,所以只有2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产生光电效应,选项B正确。
2.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物理观念。
思路点拨 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A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其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选项B错误;汽泡从恒温的水池底部缓慢向上浮动,在上浮过程中压强减小,故汽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热量,选项C正确;体积、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由于分子总数不同,因此内能不相等,选项D错误。
3.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反射定律以及全反射,考查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若恰好在斜面发生全反射,则由可知,,由题知棱镜的全反射临界角,则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B正确,A、C、D错误。
4.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为情境,考查电场强度的计算,考查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
思路点拨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解得C点的场强大小为,A正确。
5.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通一号为情景,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同步卫星特点、卫星对接问题,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若03星加速,则轨道半径会增大,无法追上01星,A错误;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比赤道上地面物体的线速度大,B错误;由,,可得,C正确;由得,D错误。
6.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蹦床比赛为情景,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由于人和蹦床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则其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错误;当人加速度为零时,其动能最大,由知人的动能最大时蹦床的压缩量为,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克服弹力所做的功,,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代入数据得,C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弹性势能最大值,D正确。
7.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动态电路为情景,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基本规律、功率,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由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可知,R1与R3是并联关系,根据“串反并同”可知,R1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6Ω,A错误;同理,R2与R3是串联关系,根据“串反并同”可知,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0Ω,B错误;由等效电源内阻时,R3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R3为1.5Ω,D错误;电源内阻为1Ω,而外电阻小于1Ω,所以R3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输出功率最大时,R3为6Ω,C正确。
8.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以振动图像为情景,考查机械振动、机械波;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由图像可知,当1s
命题透析 本题板块模型为情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由题意可知,起初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四个选项中的虚线均表示物块、实线均表示木板。某个时刻两者速度相等,之后若μ1>μ2,则二者可相对静止以共同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且二者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μ2g,小于起初木板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正确,B错误;若μ1<μ2,则二者不能相对静止,二者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
10.答案AC
命题透析 本题以远距离输电为情景,考查高压输电原理、变压器原理,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从图示位置开始,矩形线框产生正弦式交流电,其有效值为;由等效电阻可知,升压变压器的等效电阻为,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A正确;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B错误,C正确;若用户数量增加,输出功率变大,则输入功率也变大,D错误。
11.答案(1)9.55(2分)
(2)2(2分)
(3)(2分)
命题透析 本题以智能手机测单摆周期为情景;考查单摆周期公式,游标卡尺读数;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思路点拨 (1)小球的直径。
(2)小球完成一次完整振动,靠近手机两次,由图像可知,单摆周期。
(3)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
12.答案(1)130(2分)
(2)如图所示(2分)
(3)(3分)
(4)(3分)
命题透析 本题以惠斯通电桥为情景,考查电阻测量的方法、欧姆定律及对电势、电势差的理解,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思路点拨 (1)由于选择开关旋转到“×10”挡位,故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130Ω。
(2)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
(3)设通过电阻Rx的电流为I1,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2,滑动变阻器滑片P左侧线圈的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滑片P右侧的电阻为R2,由灵敏电流计示数为零可知,,则,由电阻决定式可知,,则。
(4)由(3)知,同理Rx和电阻箱互换后,有,联立解得。
13.命题透析 本题以质谱仪为情景,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及动能定理,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1)离子在静电分析器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又
则粒子在静电分析器中运动的时间
(2)粒子在加速器中加速,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3)粒子在磁分析器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14.命题透析 本题以杆-轨模型为情景,考查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1)分析可知,cd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ef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当v1=v2时,两杆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回路中电流为零,系统稳定
对于系统,两棒所受合外力为零,整个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得
由能量守恒可知,系统产生的总热量
则cd棒产生的热量
(2)对ef由动量定理得
又
解得
(3)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联立求解得
15.命题透析 本题以板块和传送带模型为情景,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考查学生科学思维。
思路点拨 (1)设A与C第一次碰撞后,A的速度为vA1,C的速度为vC1
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动能守恒
解得,
(2)第一次碰撞后,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二者共速时的速度为vAB1
对A、B系统,由动量守恒
解得
C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C从传送带返回最左端时速度大小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向左
之后,C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碰撞后A的速度为v2,C的速度为v2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动能守恒得
解得,
第二次碰撞后,A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二者动量等大反向,由动量守恒可知,二者最终刚好静止
第二次碰后,C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C从传送带返回最左端时速度大小等于滑上传送带的速度v=1m/s,方向向左
C再次返回与A发生第三次碰撞,碰后A的速度为vA3,C的速度为vC3
由动量守恒定律
动能守恒定律
解得;
第三次碰撞后,C静止,A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者共速时的速度为vAB3,由动量守恒
解得
综上,整个过程A与C仅碰撞3次。
(3)第一次碰后,由能量守恒得
解得
第二次碰后,由能量守恒得
解得
第三次碰后,由能量守恒得
解得
木板A的最小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