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共6页,总分100分。
2.请将所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Zn:65 S:3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测量体温 B.苹果榨汁 C.生火做饭 D.整理桌椅
2.“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3.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加入固体药品
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  )
A.道尔顿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阿伏伽德罗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矿泉水 C.冰水混合物 D.汽水
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食盐 C.泥土 D.植物油
7.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赤铁矿 D.不锈钢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9.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个数增多 B.水分子质量增大
C.水分子间隔增大 D.水分子发生分解
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B.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自然界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D.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C.金刚石用作钻探机钻头 D.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
12.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1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KClO3—氯化钾 B.2H—2个氢元素
C.N2—2个氮原子 D.Na+—钠离子
14.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5.能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加水 B.倒出部分溶液 C.加硝酸钾固体 D.加热蒸发水,再降温至该温
16.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可能排在氢的前面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M可能是铝
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7.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B.称量好的氯化钠放在量筒中溶解
C.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8.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CuSO4和ZnSO4 B.滤液中一定有CuSO4,可能有ZnSO4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
1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0.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H2O B.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C.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均没有发生变化
2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D.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22.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d物质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22:9
2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B.在高温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
C.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D.向两份质量相等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24.金属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是 。
(2)图乙用于烹饪,说明铁具有 性。
(3)图丙是用三枚洁净无锈铁钉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只有A中铁钉有明显锈迹。
①B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②由实验A、C可得出的结论是 。
(4)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明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
(5)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下列措施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B.加大对金属矿物的开采,提高金属产量
C.寻找和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D.提高防腐能力,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2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 g溶液,此时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6.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申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红棕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E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7题每空1分,28题和29题每空2分,共35分)
2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名称是 。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儒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 。
2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出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 性。
(3)丙是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影响的实验,两只烧杯中加入的溶剂应满足的条件是 。
29.小明发现将铁粉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于是和兴趣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O2;猜想二:SO2;猜想三:H2;猜想四:N2。
【交流讨论】
(1)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不正确。理由是 。
【查阅资料】
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水。
【实验探究】
(2)同学们收集生成的气体,并分别对各自的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根据 的现象,证明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质量,根据 的现象,证明猜想二不正确。
实验3: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发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 ,猜想三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交流】
(3)同学们认为实验1和实验3的实验方案都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
(4)实验结束后,小红认为可以通过更简便的物理方法证明猜想二不正确,她的实验操作是 。
【拓展与延伸】
(5)实验中验证了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5分)
30.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晶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将4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稀硫酸质量/g 50.0 60.0
烧杯内物质总质量/g 89.8 149.6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 g。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2页,共7页
1.C
【详解】A、测量体温,只是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苹果榨汁,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生火做饭,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整理桌椅,只是将桌椅摆放整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D
【详解】这里的“碘”指的是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故选D。
3.D
【详解】A、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悬空在试管的正上方,选项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选项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选项正确;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选项错误;
故选D。
4.C
【详解】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拉瓦锡。故选C。
5.C
【详解】A、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离子、镁离子等,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冰是水的固态,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符合题意;
D、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泥土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植物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硬铝是铝的一种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黄铜是铜锌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属于合金,故C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A、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体积膨胀,水分子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体积膨胀,符合题意;
D、水烧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分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硬水是指溶有较多钙镁物质的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故选项A说法错误;
B、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1:8,故选项B说法错误;
C、自然界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紧缺,故选项C说法错误;
D、生活中常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吸收热量达到制冷作用,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干冰能制冷是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钻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净水,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详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或空气,故A说法正确;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故B说法错误;
C、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空气流通会使燃烧更加旺盛,故C说法错误;
D、纸箱着火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改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N2可表示1个氮分子,故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Na+表示1个钠离子,故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A、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乙溶液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则乙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大,甲中溶质的质量较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整个过程中水的质量一直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从冰箱中取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固体的糖水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液体乙,说明蔗糖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5.A
【详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增加溶剂,升高温度。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不能改变硝酸钾溶液的状态。故选A。
16.C
【详解】A、由于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M不一定排在氢前,故选项A说法正确;
B、由于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由于金属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M(NO3)2,则M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硝酸铝,铝为+3价,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铝,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D、反应前M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表现为+2,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17.C
【详解】A、固体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故说法错误;
B、配制氯化钠溶液不能在量筒中进行,要在烧杯中配制,故说法错误;
C、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说法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8.A
【分析】金属的活动性Zn>Cu,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硫酸铜未反应完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锌和硫酸铜;
【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CuSO4和ZnSO4,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铜,一定没有锌,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一定没有锌,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9.C
【详解】A、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也可能是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可能是分子、离子,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等,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20.B
【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反应前有1个C、6个H、2个O,反应后除去X外,含有1个C、4个H、1个O,所以X中含有2个H和1个O,故X的化学式为H2O,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详解】A、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是H2O,故说法正确;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C、甲醇的化学式(CH3OH),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有发生变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1.B
【详解】A、将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焰处炭化最明显,焰心处炭化最不明显,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通过左端导管与外界相通,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D、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C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d物质为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H、O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前后均是3个,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B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图像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一氧化碳不断通入,氧化铁的质量不断减少,固体质量减小,但生成了铁,也是固体,最终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B图像错误;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不断变大,直至饱和,图象应是先上升然后不变,故C图像正确;
D、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与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与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故D图像正确。
故选:B。
24.(1)导电性
(2)导热
(3) 隔绝空气 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4)锡、锌
(5)ACD
【详解】(1)电线需要导电,所以铜制电线利用了铜的主要的物理性质是导电性;
(2)铁锅作为炊具,具有导热性;
(3)①空气几乎不溶于植物油中,实验B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②A与空气、水接触生锈,C与空气接触但不与水接触不生锈,所以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结论;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或硫酸中的氢,能与酸反应,锡、锌都在氢之前,都能与盐酸反应,从而消失,铜活动性比氢弱,不会消失;
(5)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①金属防锈,②废旧金属回收,③合理开发金属资源,④寻找替代品,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不能无限制的开采,故选ACD。
25.(1)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 75 饱和
(3)B>A>C
【详解】(1)据图可知,p点的意义: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30gA物质溶于50g水中,最多溶解25g,所以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A和B的溶解度都变小,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取决于降温后溶解度的大小,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B>A;降温后C物质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26.(1)CH4
(2)冶炼金属
(3)置换反应
(4)
【分析】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申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为甲烷,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B为氧气,D通电可生成J和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D为水,C为二氧化碳,J为氢气,E和C(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F,F可与红棕色固体G反应生成C(二氧化碳)和H,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E为碳,F为一氧化碳,G为氧化铁,H为铁,H(铁)和I反应生成J(氢气)和K,铁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和氢气,则I为稀硫酸或稀盐酸,K为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1)A为甲烷,化学式为CH4;
(2)E为碳,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3)反应⑤为铁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反应④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7.(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
(3)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澄清石灰水 b
(4)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a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制取氧气,且有棉花团,所以为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
(4)C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使用装置C的优点为:能够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28.(1)滤纸破损(答案合理即可)
(2) 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碎片先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导热
(3)不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溶剂
【详解】(1)若过滤后所得溶液仍然浑浊,可能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2)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
(3)丙是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影响的实验,需要控制温度不同,其它变量相同,即不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溶剂。
29.(1) 四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2)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不变 有水雾产生 2H2+O22H2O
(3)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时容易产生爆炸
(4)用手在试管口部轻轻扇动,闻产生气体的气味
(5)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详解】(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故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正确;
(2)实验1:猜想一不正确,则不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
实验2: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故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 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质量前后不变,则猜想二不正确;
实验3:猜想三正确,则是氢气,故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发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实验1和实验3的实验方案都存在安全隐患,是因为可能气体不纯产生爆炸;
(4)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更简便的物理方法证明猜想二不正确,可以根据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采用闻气味的方法;
(5)铁粉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30.(1)0.4
(2)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x=13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67.5%。
【详解】(1)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即为烧杯内物质减少的总质量:40.0g+50.0g+60.0g-149.6g=0.4g;
(2)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2023-2024第一学期三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和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