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南平市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共 6页。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
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
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K 39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松溪“湛卢剑”主要成份为青铜,青铜属于
A.电解质 B.合金 C.氧化物 D.碱
2. 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O- →Mn2+4 B.CaCO3 → CO2 C.NH3→NO D.H2O2 →H2O
3.农谚:“雷雨发庄稼”“雨生百谷”主要涉及的元素是
A.氮 B.磷 C.碳 D.钾
4.蒸馒头时常用 NaHCO3作膨松剂,下列物质不能增强 NaHCO3膨松效果的是
A.柠檬酸 B.酵头 C.食盐 D.白醋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B.汽车限行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轻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C.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也可用铁制容器贮存老陈醋
D.二氧化硫能使织物中有色物质褪色,漂白后的织物在一定条件下会恢复原来颜色
6.在酸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Cl-、NO- +3 B.Na 、NH+4、SO 2-4
C + - + +.Na 、Cl 、CO2-3 D.K 、Fe3 、SCN

高一化学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1 mol H2含有的质子数为 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 NA
C.2.3 g金属钠与水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D.0.2 mol·L-1的 NaOH溶液中含有 Na+的数目为 0.2NA
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氨水与稀盐酸混合反应:H++ OH === H2O
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反应:Fe2++ Cl2=== Fe3++ 2Cl-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2H2O === 4Na++ 4OH- + O2↑
D -.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 3 + OH === H2O + CO2↑
9.下列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用一束可见光照射鸡蛋清液 探究鸡蛋清液是否为胶体
B 在食用盐溶液中滴加少量淀粉液 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C 在维生素C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探究维生素 C是否有氧化性
D 在 84消毒液中加入少量医用酒精 探究 84消毒液的消毒作用是否增强
10.武夷山“大红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检验茶叶中是否含铁元素的操作方案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①”应在蒸发皿中灼烧
B.“操作②”用热水可加快溶解速率
C.“操作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D.“操作④”若检验过程中没有发现 Fe3+,则不含铁元素
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项目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控制反应 验证 NH3易溶于 制备 Fe(OH)2 实验室制取
目的 制取少量 O2 水且溶液呈碱性 白色沉淀 少量干燥氨气
高一化学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12.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③可以在氧气不足情况下实现
B. 反应⑥可以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实现
C. 反应⑦可以加入水化合实现
D. 反应⑧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13.闽盐集团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Na2SO4、MgCl2、CaCl2等。粗盐提纯
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试剂 1为 Na2CO3溶液,试剂 2为 BaCl2溶液
B.“步骤Ⅰ”生成的沉淀只能一次性过滤,不能分步过滤
C.“步骤Ⅱ”试剂 3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步骤Ⅱ”从滤液中获得精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14.肼(N2H4)可用作锅炉和反应釜的脱氧清洗处理剂,
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化①中 N2是氧化产物
B.转化②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转化③中 O2是氧化剂
D.转化④中理论上生成 1 mol N2H4要消耗 1 mol NaClO
15.Cl2与强碱溶液反应时,它的产物取决于强碱溶液的温度。一定条件下足量 Cl2与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测得溶液中 ClO-、ClO-物质的量之比为 6:1,则溶液中 Cl-3 和 ClO
-物
质的量之比为
A.2 : 1 B.5 : 1 C.8 : 3 D.11 : 6
16.向 0.01 mol·L-1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往

其中一份滴加 0.2 mol·L 1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 0.2 mol·L-1硫酸钠溶液,测得两个烧
杯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加前溶液中存在 Ba(OH)2 Ba2+ +2OH
B.甲曲线在 0 ~ 80s过程中溶液仍保持红色
C.乙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D.若用 0.2 mol·L-1硫酸铜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电导率变化与甲曲线相同
高一化学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2分。
17.(6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为 2NaCl + 2H2O 2NaOH+ H2↑+ Cl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
是 。
(2)为了防止食品变质而添加的抗氧化剂应具有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电子工业中常用 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其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
(4)K2Cr2O7可用于制备铬矾、铬颜料等,也是制造火柴头的原料之一。已知反应:
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由此可知 K2Cr2O7的氧化性
_______(填“>”或“<”)Cl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18.(13分)无土栽培试验需要用到 KCl营养液,现配制 500 mL 0.3 mol·L-1 KCl溶液。
(1)根据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KCl固体的质量为 g。
(2)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标号),容量瓶除刻度线
外还标有以下四项中的 (填序号)。
① 温度 ② 浓度 ③ 容积 ④ 压强
(3)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标号)C→___→___→___→___→E
(4)在上述操作中未进行 D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需要配制两份成.分.完.全.相.同.的某营养液各 500mL,配方如下表。
溶质 KCl K2SO4 ZnSO4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3 0.2 0.1
所配制的溶液中,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 1。实验员在配完第一份
溶液时发现 ZnSO4已经用完了,锌盐中备选试剂有 Zn(NO3)2、ZnCl2。实验员仍需
配得第二份营养液,锌盐应选用 (写化学式)。为完成配制应取用 K2SO4
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高一化学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19.(8分)物质的类别和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下图是部分含氮
和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b'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将 a和 a'两种气体混合产生的现象是 。
(4)实验室制取 b'气体用浓 a'溶液滴入MnO2中并加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工业上制备 HNO3 (填 “能”或“不能”)通过 a → b → c → e流程实现。
(6)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液态化合物 NCl3,遇水可生成化合物 a和 c',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20.(13分)以硫酸工业生产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3O4,还含有少量 FeO、
SiO2)制备铁红颜料(Fe2O3)的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提高酸浸的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任写一种)。
(2)“酸浸”过程中 Fe2O3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 1”的操作名称为 ,“滤渣 1”的主要成份为 。
(4)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有以下两点:
①除去过量的硫酸;
② 。检验“滤液 X”金属阳离子是否完全转化适宜的试剂为 。
(5)“滤液 Y”反应生成 FeCO3的同时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 Z”中主要成份的用途为______(任写一种)。
(6)若经“步骤 3”得到 69.6 kg FeCO3,使其完全焙烧得到铁红(Fe2O3),理论上需要氧
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
高一化学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21.(12分)过氧化钠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等。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 Na2O2与 NO2、NO
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1)盛放浓硝酸的仪器M名称为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Na2O2与 NO2反应,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Na2O2氧化 NO2,生成 NaNO3;
观点二:NO2氧化 Na2O2,生成 O2。
为验证以上观点的正确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关闭 K2和弹簧夹,打开 K1和 A中仪器M的活塞,再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a处,
观察到 。甲同学认为观点二正确。
②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确认观点二正确,应在 A、G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
的作用为 。改进后重复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判断观点一正确。
(3)丙同学根据 NO易与 O2反应,预测 NO也易与 Na2O2反应。
①丙同学关闭 K1,打开 K2,用上图的装置进行实验,为防止 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反应前的操作是 。
②装置 B的作用为 。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取 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
为红棕色。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 3H2SO4== 3Na2SO4+ 2HNO3+ 4 + 2H2O
④根据D装置中产物的判断结果,说明Na2O2与NO反应中Na2O2的作用是 。
(填标号)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即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高一化学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南平市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命题意图及解析
南平市高一化学命题组
南平市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以《普通高中化学课
程标准 (2020 版)》为指导,以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作为目标,但略高于合格性
水平考试要求,试题中突出化学核心价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化学学科
的特点,精选试题情境,突出本地地方特色,优化试题设问方式。试卷重点考查鲁
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内容,考点覆盖必修第一册及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以元素
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在重点考察必备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对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
的量等计算能力,以及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
考查。通过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设置针对性的考题,引领教师运用价类二维
关系,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使知识结构化、关联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各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松溪“湛卢剑”主要成份为青铜,青铜属于
A.电解质 B.合金 C.氧化物 D.碱
【命题意图】本题以本地的松溪“湛卢剑”为载体,一方面弘扬乡土文化,体现化学学科
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考查化学核心知识,体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引导
学生从化学学科视角去认识物质的本质,在熟悉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情境下,对物质
分类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考查,引导学生感悟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解析】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等的合金,故 B正确。
【答案】B
2. 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MnO-4 →Mn2+ B.CaCO3 → CO2 C.NH3→NO D.H2O2 →H2O
【命题意图】本题通过物质或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转化,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氧化还
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析】本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原物质作还原剂,体现为化合价升高。
A项Mn 元素价态从+7变为+2,需加入还原剂实现,故 A错误。B项 C元素价态
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B错误。C项 N元素从-3变为+2,需加入氧化剂
实现,故 C正确。D项 O元素从-1 变为-2,可加入还原剂或通过自身氧化还原反
应实现,故 D错误。
【答案】C
1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3.农谚:“雷雨发庄稼”“雨生百谷”主要涉及的元素是
A.氮 B.磷 C.碳 D.钾
【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农谚中与自然界物质变化有关的事实,考察学生关于氮的固定的
基础知识,试题考查的要求比较低,主要是以识记为主,体现化学与传统文化、生
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解析】“雷雨发庄稼”“雨生百谷”主要指空气中的氮气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成为作物易于
吸收的化合态的含氮物质如硝酸盐等,从而为作物提供硝态氮肥使其生长茂盛,故
A正确。
【答案】A
4.蒸馒头时常用 NaHCO3作膨松剂,下列物质不能增强 NaHCO3膨松效果的是
A.柠檬酸 B.酵头 C.食盐 D.白醋
【命题意图】本题以必修第一册微项目《探秘膨松剂》中“蒸馒头”这项与化学有关的生
活经验,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等必备知识,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使学生能通过生活现象、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
在化学学习中注重身边的化学知识,回归教材掌握必备的化学基础常识,增强探究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考查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和分类,蒸馒头时常用 NaHCO3作膨松剂,加入适量
的酸性物质可以增强 NaHCO3膨松效果。柠檬酸、白醋属于酸,酵头在使面团发酵
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而食盐属于盐类物质,呈中性,故 C正确。
【答案】C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B.汽车限行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轻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C.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也可用铁制容器贮存老陈醋
D.二氧化硫能使织物中有色物质褪色,漂白后的织物在一定条件下会恢复原来颜色
【命题意图】本题取材于课本,以食品加工、汽车限行、储存硫酸和漂白织物为情景,体
现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课本知识运用,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与掌握情
况,以及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
【解析】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一类物质,它们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
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价值以及提供特殊功能。故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
加剂和防腐剂。A正确。汽车限行理论上每日减少了一半车的实际使用,可减少有
害气体排放,减轻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故 B正确。工业上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
硫酸,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铁钝化。但是醋酸不能使铁钝化,能与铁
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老陈醋。C错误。由于二氧化硫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
2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故二氧化硫能使织
物中有色物质褪色,漂白后的织物在一定条件下会恢复原来颜色 D正确。
【答案】C
6.在酸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 -、Cl 、NO-3 B.Na+、NH+4、SO 2-4
C.Na+ -、Cl 、CO2-3 D.K

、Fe3+ -、SCN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复分解
反应和络合反应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加工能力、分析推理
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要求考生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
【解析】酸性条件下 NO -3 具有强氧化性与亚铁离子不能共存,故 A错误。酸性条件下上述
三种离子可以共存,故 B正确。在酸性条件下碳酸根离子会转变成碳酸氢根或者
碳酸甚至转变成二氧化碳,故 C错误。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会络合,形成难电
离的物质,故 D错误。
【答案】B
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1 mol H2含有的质子数为 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2O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 NA
C.2.3 g金属钠与水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D.0.2 mol·L-1的 NaOH溶液中含有 Na+的数目为 0.2NA
【命题意图】本题是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考查考生对原子、离子、质子和得失电
子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从微观角度 (电子转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定量关系,
以及对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
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0.1 mol H2含有的质子数为 0.2NA,故 A错误。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11.2 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 0.5mol, 氢原子数大于 NA,故 B错误。2.3 g 金属钠与水完
全反应变成钠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故 C正确。0.2 mol·L -1的 NaOH 溶
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中含有的钠离子数目,故 D错误。
【答案】C
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氨水与稀盐酸混合反应:H++ OH === H2O
B.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反应:Fe2++ Cl2=== Fe3++ 2Cl-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2H2O === 4Na++ 4OH- + O2↑
D -.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 3 + OH === H2O + CO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学生能运用符号表征强弱电解质物质
及其变化、氧化还原反应,要求能用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看待离子反应。意在
考查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素养,
3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解析】NH3·H2O为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化学式不能拆写成 H+,故 A错
误。离子反应方程式需要满足电荷守恒,故 B错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
氧化钠为强电解质,故 C正确。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无 CO2放出,故 D错误。
【答案】C
9.下列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用一束可见光照射鸡蛋清液 探究鸡蛋清液是否为胶体
B 在食用盐溶液中滴加少量淀粉液 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C 在维生素C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探究维生素 C是否有氧化性
D 在 84消毒液中加入少量医用酒精 探究 84消毒液的消毒作用是否增强
【命题意图】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本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的学习品质,借助家庭实
验考查学生关于胶体的性质,84消毒液的成分与性质,食用盐中加碘的检验,维
生素 C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氧化性与还原性综合分析。
【解析】探究鸡蛋清液是否为胶体,借助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可以实现鉴别。故 A 正
确;淀粉液可用于检验碘单质,但由于食盐中不是加入碘单质,在食用盐溶液中滴
加少量淀粉液,故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故 B错误;探究
维生素 C的氧化性,需要找到合适的还原剂与之反应,而在维生素 C中加入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只能验证维生素 C的还原性,显然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故 C
错误;使用 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有消毒作用,两者相加 84消毒液会将医用酒精
氧化,反而有可能使消毒作用减弱,本题中无法得到检验,故 D错误。
【答案】A
10.武夷山“大红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检验茶叶中是否含铁元素的操作方案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①”应在蒸发皿中灼烧
B.“操作②”用热水可加快溶解速率
C.“操作③”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D.“操作④”若检验过程中没有发现 Fe3+,则不含铁元素
【命题意图】本题以武夷山“大红袍”茶叶检验铁元素过程为情境,探寻地方文化特色,
展现化学融合之美。考查考生对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要求学生在
理解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操作进行分析推理,突出考查从化学角度分析真
实情境中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的广度与深度,提升跨学科素养水平。
【解析】“操作①”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蒸发皿为在溶液蒸发结晶时使用,故 A错误;
“操作②”溶解用热水,温度高可加快溶解速率,故 B正确;“操作③”过滤用
4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故 C正确;“操作④”铁元素在操作①灼
烧过程充分反应,铁元素可全部转化为 Fe3+,若检验过程中没有发现 Fe3+,则 Fe2+
也没有,故茶叶中检验铁元素通过上述流程,最后只需检验 Fe3+即可,D正确。
【答案】A
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项目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控制反应 验证 NH3易溶于 制备 Fe(OH)2 实验室制取
目的 制取少量 O2 水且溶液呈碱性 白色沉淀 少量干燥氨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实验装置选择和实验基本操作方法,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学实验
的目的和要求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本题涉及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药品状态的选择,
喷泉实验、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实验室制氨气等高中化学常见实验,引导学生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解析】本实验需控制反应,在塑料板上应盛放块状固体,而 Na2O2固体为粉末状,无法对
实验进行控制,故 A错误;喷泉实验发生的条件是气体溶于液体使得瓶内压强迅
速减小,氨气极易溶于水能使烧瓶内气压减小,符合条件且水溶液使酚酞变红,故
B正确;制备氢氧化亚铁需要无氧环境,在硫酸亚铁溶液中悬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色,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 C错误;加热使氯化铵分解,
分解得到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又会在常温下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实验室不能用这
种方法获取氨气,故 D错误。
【答案】B
12.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③可以在氧气不足情况下实现
B. 反应⑥可以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实现
C. 反应⑦只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实现
D. 反应⑧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命题意图】本题以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背景,知识上考查学生对元素及
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的理解,内容包括含硫元素物质间相互转化、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等。了解学生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情况,考查学生应用
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上考查学生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辨识一
定条件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掌握必备的化学基
础常识,重视物质间转化知识,重点落实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
5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解析】反应③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一步完成,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有部分生成的 SO2
与剩余的 H2S又重新反应,而不能实现,故 A错误;反应⑥需要加入还原剂才可
以实现,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无法实现,故 B错误;反应⑦通过加入水,只与水化
合时生成亚硫酸,故 C错误;反应⑧可通过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故 D正确。
【答案】D
13.闽盐集团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Na2SO4、MgCl2、CaCl2等。粗盐提纯
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试剂 1为 Na2CO3溶液,试剂 2为 BaCl2溶液
B.“步骤Ⅰ”生成的沉淀只能一次性过滤,不能分步过滤
C.“步骤Ⅱ”试剂 3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步骤Ⅱ”从滤液中获得精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命题意图】本题以闽盐集团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创设情境,运用粗盐提纯流程图加以呈
现,以鲁科版教材第二章第 2节《离子反应的应用》中活动探究内容为背景,考查
学生对简单化学工艺流程的理解与认识,并考查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简单实验操作、
试剂的选择及获得精盐的方法等重要知识,要求有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解析】“步骤Ⅰ”应先加入 BaCl2溶液,后面再加入 Na2CO3溶液,以保证溶液中 Ba2+能
除去,故 A错误;“步骤Ⅰ”可根据需要进行一次性过滤,或分步过滤除去杂质,
故 B错误;“步骤Ⅱ”试剂 3为盐酸,除去多余的 NaOH和 Na2CO3溶液,若改用
稀硫酸,将引入了 SO42- 离子,故 C 错误;根据食盐的溶解性,从滤液中获得精
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 D正确。
【答案】D
14.肼(N2H4)可用作锅炉和反应釜的脱氧清洗处理剂,
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化①中 N2是氧化产物
B.转化②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转化③中 O2是氧化剂
D.转化④中理论上生成 1 mol N2H4要消耗 1 mol NaClO
【命题意图】本题以锅炉和反应釜的脱氧清洗处理剂肼(N2H4)反应机理为新情境。以生成肼
的氧化还原反应为素材,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获
取信息并与已有知识融合重组,在陌生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
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及电子转移计
算等知识。题目情境新颖,起点高,考查的设问源于化学原理,落点低。
【解析】A.转化①中 N2H4中 N的化合价为-2价,N2H4 N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2为氧
化产物,A正确;B.转化② [Cu(NH3)2]+中 Cu元素化合价为+1价,N元素化合价
6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为-3价,与反应物 Cu2O和 NH3·H2O 中相同元素化合价一致,故没有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B错误;C.转化③中 [Cu(NH3)2]+转化为 [Cu(NH3)2]2+,其中 Cu元素化
合价从+1升高到+2价,则 O2中 O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C正确;D.转化
④中理论上由 [Cu(NH3)2]2+中 NH3生成 1 mol N2H4转移的电子为 2mol,而 NaClO
生成 NaCl,其中 Cl元素化合价由+1变成为-1,转移的电子也为 2mol,故要消耗 1
mol NaClO,D正确。
【答案】B
15.Cl2与强碱溶液反应时,它的产物取决于强碱溶液的温度。一定条件下足量 Cl2与 NaOH
- - -
溶液完全反应,测得溶液中 ClO 、ClO-3 物质的量之比为 6:1,则溶液中 Cl 和 ClO 物
质的量之比为
A.2 : 1 B.5 : 1 C.8 : 3 D.11 : 6
【命题意图】本题从不同温度下 Cl2与强碱溶液反应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利用微粒观和守恒
观的思想解决问题,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利用元素化合价变化判
断溶液中电子的转移数目关系,并进行有关计算。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及计算能力。
【解析】 得:溶液中 Cl-和 ClO-物质的量之比
为 11 : 6 ,故 D正确。
【答案】D
16.向 0.01 mol·L-1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往
其中一份滴加 0.2 mol·L-1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 0.2 mol·L-1硫酸钠溶液,测得两个烧
杯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前溶液中存在 Ba(OH)2 Ba2+ +2OH-
B.甲曲线在 0 ~ 80s过程中溶液仍保持红色
C.乙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D.若用 0.2 mol·L-1硫酸铜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电导率变化与甲曲线相同
【命题意图】本题以鲁科版必修第一册中离子反应的“观察·思考”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考
查学生对混合溶液中离子反应与电导率关系,以及对数据与图形相结合的有关问题
分析处理能力,掌握通过寻找图像的入手点,观察图像的变化特点及一些特殊点的
含义,获得利用图像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和解答,
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7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用好教材,教好教材。
【解析】本试题图像由两个反应电导率重叠而成,通过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来判断。Ba(OH)2
为强电解质,不能用可逆符号,故 A错误;甲曲线从电导率来观察 0 ~ 80s过程中
虽有下降但并没有接近为零,说明离子浓度有降低,但还有部分可导电,故其为
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曲线,溶液仍然呈碱性,仍保持红色,故 B正确;由乙曲
线可知 0 ~ 80s过程中电导率下降接近为零,说明为 Ba2+与 SO42-结合生成 BaSO4
沉淀,而 H+与 OH-结合生成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故对应的曲线为氢氧化
钡与硫酸反应,C错误;用同浓度的硫酸铜代替稀硫酸,由于 Cu2+与 OH-结合生成
氢氧化铜沉淀,而 Ba2+与 SO42-结合生成 BaSO4沉淀,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电
导率下降也接近为零,应与乙曲线相同,故 D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2分。
17.(6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为 2NaCl + 2H2O 2NaOH+ H2↑+ Cl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
是 。
(2)为了防止食品变质而添加的抗氧化剂应具有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电子工业中常用 FeCl3溶液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其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
(4)K2Cr2O7可用于制备铬矾、铬颜料等,也是制造火柴头的原料之一。已知反应:
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由此可知 K2Cr2O7的氧化性
_______(填“>”或“<”)Cl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以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身边
的化学。重点考查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的判断,氧化性强弱比较
及简单计算,在认知能力层面上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化学问
题的能力。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素养。
【解析】(1)通过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方程式,判断反应的氧化剂,可为学生今后学生电
解原理打下基础。
(2)考查日常生活的经验常识,抗氧化剂应具有还原性。
(3)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是教材中体现的问题,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方程式书
写掌握的程度。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3++ Cu=== 2 Fe2+ + Cu2+ 。
(4)从反应方程式中可知:K2Cr2O7为氧化剂,Cl2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 K2Cr2O7的氧化性>Cl2。因 HCl 中有部分未参与氧化还原
反应,其中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方程式计量数中 14 mol中的 6mol,故氧化剂与
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6。
【答案】
(1) H2O (1分)
(2) 还原 (1分)
(3) 2Fe3++ Cu=== 2 Fe2+ + Cu2+ (2分)
(4) > (1分) 1: 6 (1分)
18.(13 -分)无土栽培试验需要用到 KCl营养液,现配制 500 mL 0.3 mol·L 1 KCl溶液。
8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1)根据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KCl固体的质量为 g。
(2)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标号),容量瓶除刻度线
外还标有以下四项中的 (填序号)。
① 温度 ② 浓度 ③ 容积 ④ 压强
(3)配制溶液时,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标号)C→___→___→___→___→E
(4)在上述操作中未进行 D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需要配制两份成.分.完.全.相.同.的某营养液各 500mL,配方如下表。
溶质 KCl K2SO4 ZnSO4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3 0.2 0.1
所配制的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1。实验员在配完第一份
溶液时发现 ZnSO4已经用完了,锌盐中备选试剂有 Zn(NO3)2、ZnCl2。实验员仍需
配得第二份营养液,锌盐应选用 (写化学式)。为完成配制应取用 K2SO4
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命题意图】本题选择“无土栽培试验需要用到 KCl 营养液”作为情境素材,鲁科版必修
第一册电解质溶液中“迁移·应用”内容为背景,考查高一重要的溶液配制实验,
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运用
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理解实验过程,能正确选取实验仪器、排列实
验步骤、运用微粒观理解溶液实质并计算实验药品用量。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能
力,突出对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核心思路的考查,体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1)配制 500 mL 0.3 mol/L KCl 溶液需要称量 KCl的质量为
0.3mol/L×0.5L×74.5g/mol=11.175g,托盘天平精确度为 0.1g,故答案为:11.2。
9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2)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烧杯、玻璃
棒、500mL容量瓶,故肯定不需要的仪器为乙、丁;容量瓶除刻度线外还标有温
度和容积故选①、③。
(3)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
容、摇匀、装瓶可知,选择的操作顺序为:B D FA。
(4)未进行洗涤操作,会导致溶质损失,故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5)KCl 、K2SO4 、ZnSO4溶于水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得 K+ 浓
度为(0.3+0.2×2)=0.7mol·L-1;原溶液不含 NO3-,需含 K+、Cl-、SO42-、Zn2+,
故选 ZnCl2。取用 K2SO4时可按 SO -42 的物质的量计算,(0.2+0.1)mol·L-1×0.5 L
=0.15mol。
【答案】(1) 11.2 (2分,写 11.175等其它答案不给分)
(2) 乙 丁 (2分,选对得 2分,漏选得 1分,错选不给分)
1 ③ (2分,选对得 2分,漏选得 1分,错选不给分)
(3) B、D、F、A (2分,顺序有错不得分)
(4) 偏小 (1分)
(5) 0.7(1分) ZnCl2 (1分) 0.15(2分)
19.(8分)物质的类别和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下图是部分含氮和
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b'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将 a和 a'两种气体混合产生的现象是 。
(4)实验室制取 b'气体用浓 a'溶液滴入MnO2中并加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工业上制备 HNO3 (填 “能”或“不能”)通过 a → b → c → e流程实现。
(6)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液态化合物 NCl3,遇水可生成化合物 a和 c',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10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命题意图】本题以含氮元素、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创设问题情境,考查了学生对
“价—类二维图”的认知与应用。试题对常见化学物质的识别,特殊物质的性质,
特征反应的现象描述,重要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工业制硝酸的原理,情景反应
方程式的书写等进行分类归纳,使学生能建立“分类观”“守恒观”思想,能从陌
生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诊断并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
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1)根据价态和类别提示对号入座,b为含量氮单质,则化学式为 N2。
(2)Cl2 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反应,其水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
(3)两者均为氢化物,即氨气和氯化氢,将两种气体混合反应生成 NH4Cl固体,产
生的现象是:产生白烟。
(4)实验室制取 Cl -2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 + 2H2O + Cl2↑
(5)工业上制备 HNO3的主要反应是氨气的催化氧化转化成 NO,不能通过这个流
程 a(NH3)→b(N2)→c(NO)→e(HNO3)来实现的,故答案是不能。
(6)化合物 NCl3,遇水可生成化合物 a(NH3)和 c'(HClO),其化学方程式为:
NCl3+3H2O ===NH3 ↑ + 3HClO。
【答案】(1)N2 (1分) (2)酸性(1分) (3)产生白烟 (1分)
(4)MnO2+ 4H+ + 2Cl- Mn2+ + 2H2O + Cl2 ↑(2分)
(5)不能 (1分) (6) NCl3+ 3H2O === NH3 ↑ + 3HClO (2分)
20.(13分)以硫酸工业生产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3O4,还含有少量 FeO、
SiO2)制备铁红颜料(Fe2O3)的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要提高酸浸的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任写一种)。
(2)“酸浸”过程中 Fe2O3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 1”的操作名称为 ,“滤渣 1”的主要成份为 。
(4)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有以下两点:
①除去过量的硫酸;
② 。检验“滤液 X”金属阳离子是否完全转化适宜的试剂为 。
(5)“滤液 Y”反应生成 FeCO3的同时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 Z”中主要成份的用途为______(任写一种)。
(6)若经“步骤 3”得到 69.6 kg FeCO3,使其完全焙烧得到铁红(Fe2O3),理论上需要氧
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
【命题意图】本题以硫酸工业生产后的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生产铁红黄为素材背景,涉及酸溶、
除杂、转化还原、焙烧等流程,具体考查速率影响因素、简单计算能力等核心知识。
针对 Fe2+ 、Fe3+ 的检验中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从物质转化线(反应线)和操作线
(分离与提纯)进行分析,建立解题思维模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考查
11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并涉及实验操作、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意在考查
考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以及信息获取、理解
掌握、知识整合和科学思维的关键能力。
【解析】
(1)考查酸浸的效率问题,学生可以从“适当升温”、“适当增大稀硫酸浓度”、
“烧渣粉碎”、“增大接触面积”、“搅拌”等几个方面作答。
(2)“酸浸”过程中加入稀硫酸,与 Fe2O3发生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2O3 +3H2SO4
=== 2Fe2(SO4)3 + 3H2O
(3)考查实验操作名称及反应残余物质成分,“步骤 1”的操作名称为过滤。“滤
渣 1”的主要成份 SiO2。
(4)本小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应了解工艺流程中 Fe的转化, 在“步
骤 3”后,Fe元素以 FeCO3形式存在。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除了除去过量的硫酸
外,主要是将已生成的 Fe3+转化为 Fe2+,但应注意这里并不是将 Fe3+除去而是转
化。此时检验的金属阳离子(即为 Fe3+)是否完全转化应选用 KSCN等在 Fe3+溶
液中能显色的物质,因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Fe2+,故不宜使用 NaOH溶液。
(5)“滤液 Y”中的反应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学生可根据题目提供的现象和
元素守恒关系来书写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为 Fe2+ + 2HCO -3 === FeCO3↓ + CO2↑+ H2O,“滤液 Z”中主要成份
的用途为制作氮肥或化工原料等合理答案。
3
(6)经“步骤 3”得到 69.6 kg FeCO n(FeCO )= 69.6×10 3,则 3 =6×102mol116 /
由 4FeCO3+O2=== 2Fe2O3 + 4CO2 得:
4 1
6×102 n(O2) n(O2) = 150 mol
V(O2) = 150 mol × 22.4 L/mol = 3360 L
本题在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计算通入空气的体积(氧气占空气 21%)
【答案】(1)将烧渣粉碎、适当升温、适当增加酸的浓度、搅拌 (1分,任写一种,答案
合理亦可)
(2)Fe2O3 +3H2SO4 === 2Fe2(SO4)3 + 3H2O(2分)
(3)过滤(1分) SiO2 (1分)
(4)将 Fe3+完全转化为 Fe2+ (2分,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亦可,答除去 Fe3+给 1分)
KSCN溶液 (1分,写“KSCN”“硫氰酸钾溶液”或“亚铁氰酸钾溶液”等合
理答案亦可,答 NaOH溶液不给分)
(5)Fe2+ + 2HCO -3 === FeCO3↓ + CO2↑+ H2O(2分)
制作氮肥或化工原料(1分,答案合理亦可)
(6)3360(2分)
12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21.(12分)过氧化钠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等。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 Na2O2与 NO2、NO
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1)盛放浓硝酸的仪器M名称为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Na2O2与 NO2反应,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Na2O2氧化 NO2,生成 NaNO3;
观点二:NO2氧化 Na2O2,生成 O2。
为验证以上观点的正确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关闭 K2和弹簧夹,打开 K1和 A中仪器M的活塞,再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a处,
观察到 。甲同学认为观点二正确。
②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确认观点二正确,应在 A、G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
的作用为 。改进后重复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判断观点一正确。
(3)丙同学根据 NO易与 O2反应,预测 NO也易与 Na2O2反应。
①丙同学关闭 K1,打开 K2,用上图的装置进行实验,为防止 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反应前的操作是 。
②装置 B的作用为 。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取 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
为红棕色。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 3H2SO4== 3Na2SO4+ 2HNO3+ 4 + 2H2O
④根据D装置中产物的判断结果,说明Na2O2与NO反应中Na2O2的作用是 (填
标号)。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即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命题意图】本题为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本章自我评价课后作业题的改造题。通过实验探
究 Na2O2与 NO2、NO的反应过程,充分认识科学探究是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
实践活动。一方面考查 NO2、NO的制备、检验等实验操作。另一方面考查与实验
13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相关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具体来说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名称、实验装置
连接、实验仪器的功能、氧化还原反应等必备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预测实验现象、
获取实验信息、分析推理、加工处理信息获得结论,以及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信息
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尊重事实和证据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
于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
【解析】(1)盛放浓硝酸的仪器M名称为分液漏斗;
A中主要发生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Cu + 4H++ 2NO -3 === Cu 2+ + 2NO2↑+ 2H2O
(2)①关闭 K2和弹簧夹,打开 K1和 A中仪器M的活塞,产生的 NO2与混入其中
的水蒸气和硝酸一块儿进入 G中与 Na2O2反应,水蒸气与硝酸均能与 Na2O2反应
产生 O2,又结合实验②的现象,NO2与 Na2O2也会反应,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
结合两者分析故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结合实验②的现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没有产生 O2,故而增加装置
的作用是除去 NO2中混入的水蒸气和硝酸。
(3)①装置的空间部分都充满氧气,易将产生的 NO氧化,故而在产生 NO前应先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所以反应前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一段时间氮气。
②因 A中反应主要产生 NO2,本实验目的在于探究 NO易与 Na2O2反应,故而
装置 B的作用为获取 NO。
③根据题干实验现象:加入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可知产
物为 NO,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反应物之一的化学式为 NaNO2。
④根据③化学方程式可知 Na2O2与 NO反应的产物为 NaNO2,故而判断 Na2O2
的作用是氧化剂。
【答案】(1)分液漏斗(1 分) Cu + 4H++ 2NO -3 === Cu 2+ + 2NO2↑+ 2H2O(2 分)
(2)①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分,只答其中一点给 1 分)
②除去 NO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硝酸 (2 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得 2 分)
(3)①打开弹簧夹,通一段时间氮气 (1 分,“先通氮气”等合理答案即可)
②制取 NO (1 分,写“产生 NO ”等合理答案亦可)
③NaNO2 (1 分) NO(1 分)
④ A(1 分)
14
{#{QQABBQSEogCAAABAAQgCQwn6CkAQkAAAAIoGhEAEMAAASQNABA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