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末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4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如图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尿素化肥 D.灭火器灭火
2.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构成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碳与碳的氧化物性质的微观分析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木炭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碳原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C.CO具有还原性而CO2没有是因为CO分子比CO2分子少了一个氧原子
D.CO比木炭燃烧剧烈是因为气体粒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大,更易与空气中的氧分子充分接触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把打磨过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电解水实验中,负、正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4.铁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铁元素部分信息及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2
C.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铁元素在人体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其中亚铁离子符号为Fe3+
5.“超临界水”因具有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6.在“3H2SO4”中,包含“1、2、3、4”四个数字,下列所述他们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C.“3”表示分子的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7.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2
9.符合如图所示装置的选项是(  )
①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②说明一氧化碳氧化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③有效地防止了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④既能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全部
10.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
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x的值是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除标注分值外,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钻石由金刚石精加工而成,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据媒体报道,英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钻石的技术,并成功创造出“世界上第一颗零污染钻石”。创造过程中,首先将“钻石种子”放在一个密封容器中,容器内部充满富含碳元素的甲烷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甲烷),随后将这个容器加热到800℃,其间碳元素会逐渐与“钻石种子”结合,在数周时间内形成一颗钻石—“空气钻石”,其性质与由天然金刚石加工而成的钻石完全相同。
研究表明,由金刚石制成一克拉的天然钻石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空气钻石”所需的二氧化碳可以从空气中提取。
(1)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钻石是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 元素(填名称)。
(2)用二氧化碳制造钻石过程中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空气钻石”的硬度很大 B.“空气钻石”一定不能燃烧
C.“空气钻石”中碳原子不再运动 D.制造“空气钻石”比开采天然钻石环保
(4)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甲烷(C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择A、D装置,连接导管口a、d可以制取某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C装置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 。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该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编号)。
(4)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和 。
15.“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 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和乙醇都属于醇类,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尿素[CO(NH2)2]是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的一种化肥,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 。
16.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点燃后,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提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燃烧后的产物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 黄色固体为Mg3N2
(4)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反思与交流】
(5)写出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6)镁与氮气反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
(7)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17.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了气体后,称量所得剩余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
大理石样品 足量稀盐酸 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
12.5g 100.0 108.1g
(1)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试卷第2页,共6页
1.D
【详解】A、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叶绿体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氨气可以合成尿素,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木炭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它们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不是因为碳原子间的间隔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具有还原性而CO2没有,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1个CO分子比1个CO2分子少了一个氧原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常温下为气体,木炭在常温下为固体,一氧化碳比木炭燃烧剧烈是因为气体粒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大,更易与空气中的氧分子充分接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D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时显浅绿色,则可观察到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负、正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6=2+8+14+x,x=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亚铁离子符号为Fe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
5.C
【详解】A、“超临界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故A错误;
B、分子在各种状态下都会运动,故B错误;
C、“超临界水”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所以比普通水的分子间隔大,故C正确;
D、“超临界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1:8,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A、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则“3H2SO4”中“l”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1个硫原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则“3H2SO4”中“2”表示每个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则“3H2SO4”中“3”表示分子的个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则“3H2SO4”中“4”表示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D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详解】A、甲物质是NH3,其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
B、乙物质是O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两种生成物是NO和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均为化合物,故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D错误。故选D。
8.B
【详解】设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B.
9.D
【详解】①一氧化碳能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正确。
②一氧化碳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正确。
③将排出的一氧化碳点燃,有效地防止了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正确。
④将剩余的一氧化碳点燃,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错误;
B、根据实验注意事项,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故B正确;
C、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植物油就起到避免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的作用,故C正确;
D、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A。
11.A
【详解】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选A
12.B
【详解】A、由条形图可知甲乙反应后减少,是反应物。丁反应后增加是生成物。反应为甲乙反应生成丁,是化合反应则丁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14+26+3+5-2-3-36=7,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26-7)=12∶19,故选项错误;
C、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是催化剂,仅是不参与反应,故选项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7,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3.(1)碳
(2)化学
(3)BC
(4)
【详解】(1)金刚石为碳单质,由于二氧化碳具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二氧化碳可用于制造砖石。
(2)二氧化碳制取砖石过程中,有新物质碳单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A、由短文可知,“空气钻石”与由天然金刚石加工而成的钻石完全相同,金刚石为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则“空气钻石”的硬度很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具有可燃性,则“空气钻石”也能燃烧,该选项说法错误;
C、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一直在不断运动,则“空气钻石”中碳原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错误;
D、制造空气钻石不产生污染性物质,且能消耗二氧化碳,比开采天然钻石环保,,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
(4)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1)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A
(4)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详解】(1)A是固固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可以用来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C中当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脱离,反应便会停止,所以选用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固固加热型A装置。
(4)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
15. 二氧化碳(或CO2) A、C 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浑浊生成CO2 NH3
【详解】(1)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故填:二氧化碳;
(2)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不一定是二氧化锰,催化剂的种类很多,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由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AC;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浑浊为CO2;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故M的化学式为:NH3。
16.(1)
(2) 不同意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形成密封体系,平衡气压
(5)
(6)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7)O2比N2化学性质活泼
【详解】(1)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2)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所以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3)根据实验结论黄色固体为Mg3N2,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取燃烧后的产物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镁燃烧放出大量热,可能导致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塞子冲开,所以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体系,平衡气压;
(5)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6)镁可以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7)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更活泼。
17.(1)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2.5g+100.0g-108.1g=4.4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10g。
【详解】(1)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是因为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2)见答案;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