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24届九年级考试
化学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空气中能作保护气,且含量较多的气体是
A.O2 B.N2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2.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3.节日期间,北海老街文旅活动丰富多彩,下列活动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纸花 B.放风筝 C.炭火烤肉 D.贝壳雕刻
4.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塞紧橡胶塞
C.称取氯化钠 D.检查气密性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放烟花爆竹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秸秆露天焚烧空气
6.制作手机芯片的硅晶圆片的原料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4
7.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作电极——导电性 B.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氧气——作燃料——助燃性 D.干冰——作制冷剂——干冰升华时能吸收热量
8.下列有关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微观解释
A 水沸腾掀起壶盖 分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 天然气压缩贮存在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
D 向一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整杯水都会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A B.B C.C D.D
9.日常生活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空气 B.冰和水 C.生理盐水 D.可乐饮料
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11.“碳达峰”指的是要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B.CO2、CO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C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2.“不对称有机催化剂”的发现和发展,让药物、太阳能电池等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也更环保。下列对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 B.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C.氯酸钾中加入催化剂可以产生更多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一定改变
1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
A.带正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阳离子
B.原子中一定含有由质子、中子、电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浓氨水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15.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 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莫西林中含有16 个碳原子
B.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
C.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 个原子
D.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之前需要验纯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定是分子
17.根据目前所学,下列物质间的转化(箭头左侧物质通过反应生成箭头右侧物质)能实现的是
A.K2MnO4→KMnO4 B.H2O→H2O2
C.CO2→O2 D.H2O→CO2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入氧气后点燃
B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两种黑色粉末 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现象
C 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ClO3 加入MnO2后,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D 鉴别CO2和H2 闻气味
A.A B.B C.C D.D
20.某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现取一定量的混合粉末高温煅烧(CaCO3CaO+CO2↑),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5.6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约为
A.0.32g B.0.4g C.0.44g D.0.55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氖气: 。
(2)三个汞原子: 。
(3)氢离子: 。
(4)硫酸亚铁: 。
(5)三个氨分子: 。
2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a.活性炭、b.金刚石、c.明矾、d.氧气、e.氦气五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于沉降水中悬浮物的是 。
(2)冰箱除味剂、防毒面具的是 。
(3)用于探空气球的是 。
(4)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5)天然最硬的物质(用于切割玻璃大理石的)是 。
23.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 种氧化物,其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比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 。
24.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化学课上同学们分组研究水的净化及组成(装置如图)。其中一组同学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图①所示)净化池塘水,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
(2)实验②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25.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小松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手指上的物质与手心的氧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其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利用红磷燃烧可进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实验中为减少误差,应注意 (答一点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储量有限,不可再生。随着科技进步,全球能源结构也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图1是世界能源在近200年内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见,天然气水合物将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具有笼状结构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其分子结构见图2,主要分布于陆地永久冻土层或深达千米的海底。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标准状况下,1m3可燃冰可释放出164m3天然气和0.8m3的水,能量密度是天然气的2~5倍、是煤的10倍。单位体积的可燃冰燃烧放出的热量远远大于煤、石油和天然气。虽然可燃冰有着诱人的前景,但可燃冰非常不稳定,改变低温高压的条件就会泄漏,它比二氧化碳带来的全球升温高10~20倍,所以目前对可燃冰的开采仍处于试验阶段。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连续海上开采可燃冰时间最长、产气量最大的国家,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所用的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比较2000、2025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____。
A.煤 B.石油
C.煤和石油 D.煤、石油和天然气
(3)从组成上,可燃冰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A.碳元素 B.氢元素
C.碳元素和氢元素 D.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 B.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C.开采可燃冰时,甲烷泄漏会造成温室效应 D.可燃冰就是固态甲烷
(5)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如图是传统火法炼锌的一般工艺流程,该流程中采用的原料是锌精矿,其主要成分是 ZnS,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 1 中高温焙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是 。
(2)传统火法炼锌的主要缺点是 (写一点)。
(3)设备 2 中产生的 CO 可作燃料,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设备 2 中反应生成锌蒸气(气态)和 CO 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
(2)小张用高锰酸钾来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他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3)小明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 (填“c”或“d”)口通入。
29.某兴趣小组以CO2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CO2的用途】
(1)下列有关CO2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灭火 B.生产汽水 C.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
【探究CO2的性质】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测量了反应前后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步骤1:某同学检验了图1装置的气密性,得到如右侧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2:两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水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打开活塞1和活塞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2所示。
(2)步骤1中该同学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Ⅰ和活塞2, (填“推”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停止。
(3)图2中,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 (填“Ⅰ”或“Ⅱ”)。
(4)图2中,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 。
(5)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拓展探究】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同学们又进行如图3所示实验,把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4所示,纵坐标为某一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为时间(s)。
(6)①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 。
②根据图4中信息,推断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 。
五、计算题
30.某同学量取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再加入2g二氧化锰,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36g。待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再次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34.4g。
(1)则上述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此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是 g。(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2页,共9页
1.B
【详解】空气中的成分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等,其中氮气体积分数占78%含量最大,并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选B。
2.D
【详解】A、在以上物质中钙、碘不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如加碘食盐中加碘酸钾,故A错误;
B、钙不存在分子,这里的钙、碘不能以分子存在,故B错误;
C、这里的钙、碘不是指的原子,故C错误;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钙、碘存在于无机盐中,是指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剪纸花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放风筝只是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炭火烤肉,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贝壳雕刻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A、闻气体气味,应招气入鼻,不能将鼻孔凑到瓶口去闻,故A正确;
B、不能将试管抵在桌面上塞橡胶塞,试管易破,故B错误;
C、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需要使用称量纸,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装置要密封,故D错误。
故选:A。
5.D
【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禁放烟花爆竹,能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B、废气达标排放,能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C、工地洒水除尘,能减少空气中粉尘的含量,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D、秸秆露天焚烧空气,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D
【详解】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 x+(-2)×2=0,得x=+4价;
故选D。
7.C
【详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故正确;
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用于食品防腐,故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错误;
D、干冰易升华,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制冷剂,故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水沸腾会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的体积不变,该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该选项解释正确;
C、天然气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该选项解释正确;
D、滴入红墨水后,整杯水都会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如糖水,盐水等;空气里面有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等许多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选项错误;
B、根据纯净物的定义可知: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冰和水,冰的实质还是水只是状态不同,故里面就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B是正确的:
C、生理盐水里面除水之外还含有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选项错误;
D、可乐饮料里有许水 糖类等许多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物上方,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时,不会有任何残留物,可以更好地保护图书档案,所以图书档案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说法正确;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升高温度至煤炭的着火点,使其燃烧,而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能改变的,说法错误;
C、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更快,说法正确;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清除或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B、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O2、CO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说法正确;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但CO2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一定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有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例如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需要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一定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A、带正电荷的微粒有质子,原子核,阳离子,所以带正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阳离子,只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才是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并不是一切原子中一定含有由质子、中子、电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离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也能变成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说法错误;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说法错误;
C、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说法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燃烧生成水,罩火焰的干冷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出现,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A.物质由微粒构成,阿莫西林中含有阿莫西林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阿莫西林分子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原子构成,1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16 个碳原子,故A错误;
B.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9):(14×3)=19:42,故B错误;
C.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原子个数为:16+19+3+5+1=44,共含有44 个原子,故C错误;
D.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有种类含义,阿莫西林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A、单质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B、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C、一氧化碳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之前要验纯,该选项推理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故选C。
17.C
【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但是锰酸钾不能转化为高锰酸钾,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但水不能转化为过氧化氢,故B错误;
C、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C正确;
D、水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18.D
【详解】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氧气的质量从0开始变大,但反应停止后,应保持不变,不会一直增大,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B、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化,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小,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变大,反应结束后,不再变化,该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19.B
【详解】A、通入氧气后点燃,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木炭粉,有气泡产生的是二氧化锰,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氢气与二氧化碳都是无气味的,不能通过闻气味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故选B。
20.D
【分析】根据钙元素质量前后不变可求出对应的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进而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的质量,进而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CaCO3高温煅烧生成CaO和CO2,所以充分反应后所得5.6g固体为氧化钙,其中钙元素的质量为5.6g×,氧元素的质量为5.6g-4g=1.6g。由于钙元素守恒,而原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g×=2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g﹣1.6g=0.4g,则对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故选D。
21.(1)Ne
(2)3Hg
(3)H+
(4)FeSO4
(5)3NH3
【详解】(1)氖气由氖原子构成,用元素符号Ne表示。故填:Ne。
(2)1个汞原子用元素符号Hg表示,三个汞原子即3Hg。故填:3Hg。
(3)1个氢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氢离子用H+表示。故填:H+。
(4)硫酸亚铁中铁元素为+2价,硫酸根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则,可知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SO4。故填:FeSO4。
(5)氨分子用NH3表示,三个氨分子即3NH3。故填:3NH3。
22.(1)c
(2)a
(3)e
(4)d
(5)b
【详解】(1)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因此明矾可用作处理水的絮凝剂,故填c;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冰箱除味剂,故填a;
(3)氦气常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故填e;
(4)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填d;
(5)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大理石,故填b。
23.(1) 三##3 15:14
(2)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即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三种氧化物;
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NO与CO的质量比为(2×30):(2×28)=15:14;
(2)据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4.(1)过滤
(2) O2 2H2O2H2↑+O2↑
(3)肥皂水
(4)BC
【详解】(1)小卵石和石英砂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物质,则其作用为过滤。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由图可知,试管b与电源正极相连,则收集的气体为氧气,符号为O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4)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一水多用,有利于节约用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会浪费水资源,该选项符合题意;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会浪费水资源,该选项符合题意;
D、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能节约水资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5.(1) 增大铁丝受热面积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Fe+2O2Fe3O4
(2)红磷足量##装置不漏气(合理即可)
【详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把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2)利用红磷燃烧可进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实验中为减少误差,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红磷的量要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即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合理即可)。
26.(1)不可再生
(2)C
(3)D
(4)BD
(5)CH4+2O2CO2+2H2O
【详解】(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由图1可知,比较2000、2025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煤、石油。
故选C。
(3)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具有笼状结构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从组成上,可燃冰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
故选D。
(4)A、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说法正确;
B、可燃冰能燃烧,不说明水具有可燃,可燃冰不是水,说法错误;
C、开采可燃冰时,甲烷泄露会造成温室效应,说法正确;
D、可燃冰是固态甲烷水合物,不是固态甲烷,说法错误。
故填:BD。
(5)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7.(1)SO2
(2)产生 SO2,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3)
(4)
【详解】(1)设备1中高温焙烧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中有2个锌原子、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锌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是SO2;
(2)根据流程图可知,传统火法炼锌的主要缺点是:产生SO2 污染环境,能耗高;
(3)设备 2 中产生的 CO 可作燃料,CO 燃烧生在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锌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锌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8.(1)锥形瓶
(2) AC##CA 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3) CaCO3+2HCl=CaCl2+H2O+CO2↑ c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锥形瓶;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度较高,故发生和收集装置选用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因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压降低,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c管通入,空气从d管排出。
29.(1)D
(2)拉
(3)Ⅱ
(4)将注射器里的液体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气体被压缩,压强迅速增大
(5)CO2+Ca(OH)2=CaCO3↓+H2O
(6) X 呼出气体中部分水蒸气液化
【详解】(1)A、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该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用于生产汽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由图可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压强减小,说明操作为则说打开活塞Ⅰ和活塞2,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停止。
(3)由于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装置中的气体更多,则压强最终更小,对应的曲线Ⅱ。
(4)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为:将注射器里的液体全部压入烧瓶中,造成烧瓶内的气体被压缩,压强迅速增大。
(5)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①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且冷却后,水蒸气含量会有略微减小,则曲线X代表二氧化碳。
②由于呼出气体中,有部分水蒸气会液化,则氧气的含量会略有上升。
30.(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设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是
答: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是1.8g。
【详解】(1)解析见答案;
(2)解析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1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