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为选择题,40分;第II卷5至8页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号等内容在答题卡填写(涂)正确。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案答在试题上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代诗词谚语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 C.木已成舟 D.死灰复燃
2.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等商品中的“铁”、“硒”指的是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氯化钾 D.氧气
4.对“实验仪器---用途---使用注意事项”连线如下,其中全部正确的是
A.烧杯——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可以直接加热
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
C.锥形瓶——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可以直接加热
D.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也可以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
C.振荡试管 D.滴加液体
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钙、氟 B.氦、氩 C.铍、硼 D.硅、钾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B.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8.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9.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 B.P、S、Cl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10.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C.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D.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11.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2.为保证实验安全和取得预期实验效果,每位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则。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做实验不成功,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自己再试一次
B.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从节约的角度讲,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3.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 B.H C.N2 D.O
14.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图1),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实验现象进行推理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核带正电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1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B.科学思维: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生活中一水多用,以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
16.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7.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值是37,n的值是1 B.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C.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 D.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Rb+
1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9.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元素铟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已知氯化铟的化学式为InCl3,则氧化铟的化学式为
A.InO B.InO3 C.In3O2 D.In2O3
2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要求用黑色钢笔或黑色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 g。
(2)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该同学若要量取24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图3中仪器a的名称是 ;若经过过滤后,所得滤液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1条即可)。
(4)从细口瓶中倾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 。
(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 。
(6)如图4所示,实验室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 (填数字序号)。
22.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根据要求填写:
(1)用化学用语完成填空:
①5个钠离子 。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③五氧化二磷 。
④氯化镁 。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2H 。
②H2 。
③O2- 。
④ 。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和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字母序号);B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X的数值为 。
③铝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由这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序号)。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4.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酒精的元素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协助他们共同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酒精究竟由哪些元素组成?
【做出猜想】可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酒精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内燃机燃料,也是白酒的主要成分。
(1)由以上资料得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是 。
(2)【进行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 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另取一个干净的烧杯,在内壁涂上澄清石灰水,罩在火焰上方。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
(3)①酒精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②写出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
【思考与反思】
(4)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
2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据图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一)认识水的天然循环
(1)图1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只有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发生改变 D.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二)认识水分子的变化
(3)图2中a端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如果a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mL,则b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 mL;实验中常用 检验b玻璃管内产生气体。
(4)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5)图3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在此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写具体微粒符号),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同上)。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6.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合物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44,它的化学式为 。
(2)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若镁、铜各为2g,则其中所含有的镁、铜原子个数比为 。
27.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化学式为NH4HCO3,试计算:
(1)NH4HCO3中氮、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NH4HCO3的化学式量是多少 ?
(3)15.8kg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kg? (结果精确到0.1kg)。
试卷第8页,共8页
1.D
【详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死灰复燃,可燃物继续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富硒大米”、“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硒、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的形态无关,故选A。
3.C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
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烧杯可用于加热较多液体,加热时要垫陶土网,故A错误;
B、试管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故B正确;
C、锥形瓶可作大量液体反应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陶土网, 故C错误;
D、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故A错误;
B、取用块状固体,要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口中,然后缓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B错误;
C、 拇指、食指和中指持住试管的中上部,试管略倾斜,手腕用力振动试管,不能上下振荡,故C错误;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钙元素符号为Ca,氟元素符号为F,不符合题意;
B.氦元素的符号是He,氩元素的符号是Ar,不符合题意;
C.铍元素的符号是Be,硼元素的符号是B,符合题意;
D.硅元素的符号是Si,钾元素的符号是K,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A、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但水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故A错误;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故B正确;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A。
8.B
【分析】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磷的原子序数是15,硫的原子序数是16,氯的原子序数是17,P、S、Cl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B正确;
C、根据磷、硫、氯的偏旁,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碳、氮、氧位于同一周期,而不是同一族,故D错误。
故选D。
10.A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与原子质量含义是不同的,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故B正确;
C、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C正确;
D、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该选项分析正确;
B、该装置具有过滤的作用,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该选项分析正确;
C、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则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分析错误;
D、该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防止污染环境,出现危险,故A错误;
B、未经处理的废液可能有腐蚀性,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故B错误;
C、实验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染原瓶试剂,故C错误;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13.A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详解】A、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A符合题意;
B、H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N2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C不符合题意;
D、O属于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14.B
【详解】A、根据题意: a 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 a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B 、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 a 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大多数 a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正确;
D 、有极少数 a 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或重新排列,说法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说法错误;
C、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火焰温度高的先炭化,所以可以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说法正确;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人们应该在生活中一水多用,爱护水资源,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说法正确。
故选B。
16.C
【详解】根据化合价原则,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于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得:(+1)+x+(-2)×2=0,则x=+3。故选C。
17.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37,n=37-2-8-18-8=1,故A正确;
B、周期表中,周期数=电子层数,依据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为5,所以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7,故C正确;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铷原子易电子形成Rb+,故D正确。
故选:B。
18.C
【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都带电,故A错误;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但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B错误;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正确;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是发光放热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出热量,但是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9.D
【详解】氯化铟的化学式为InCl3,其中氯元素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铟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化铟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则氧化铟的化学式为In2O3;
故选:D。
20.B
【详解】A、只有一种分子,且是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只有一种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只有一种原子,是由1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21.(1)7.4
(2) 22 胶头滴管
(3) 漏斗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烧杯不干净等)
(4)防止残留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5)水在仪器内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①④⑤⑥
【详解】(1)被称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5g+2.4g=7.4g。
(2)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22mL。滴加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该同学若要量取24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胶头滴管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图3中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若经过过滤后,所得滤液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烧杯不干净)。
(4)从细口瓶中倾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保护标签,防止残留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水在仪器内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如图4所示,实验室要加热约150mL的水,加热较多量的液体,不能在试管中进行,可在烧杯内进行,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陶土网,故填①④⑤⑥。
22.(1) 5Na+ O2 P2O5 MgCl2
(2) 两个氢原子 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或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在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或在CuO中Cu的化合价为+2价)
【详解】(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钠离子表示为:5Na+;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表示为:O2;
③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P2O5;
④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MgCl2;
(2)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表示为:2个氢原子;
②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中“2”表示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③O2-中“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④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表示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3.(1) B 得到 阴离子 20 金属 16.00 Al2O3
(2)C
【详解】(1)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A、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化学性质相似;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②C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若D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表明失去了2个电子,故原子中核外电子数=2+8+8+2=20,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0,故X=20;
③铝元素是“钅”,属于金属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格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依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
24.(1) 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可燃性
(2) 干冷烧杯(或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珠)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碳、氢(或C、H) 氧(或O)
(4)用灯帽盖灭,且盖灭后需重新盖一次
【详解】(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则由资料可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化学性质是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则由资料可知,酒精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若想探究酒精由哪些元素组成,则可通过验证生成物的方法探究其元素组成;依据结论:酒精燃烧有水生成,则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能说明有水生成;依据结论: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3)①综上分析,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酒精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②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4)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为用酒精灯灯帽盖灭,且盖灭后需重新盖一次。
25.(1)D
(2)AD
(3) 正 10 燃着的木条
(4) 水氢气+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5) H2O H、O
【详解】(1)①水的天然循环主要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状态改变过程中,尤其是水蒸发过程中不会带出水中污染物,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正确;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如水的蒸发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降水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等,正确;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水的蒸发主要从太阳光中获得能量,正确;
④水的天然循环从海洋中、河流中蒸发大量的水,水蒸气在空气中随气流不断运动,遇冷空气形成降水,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正确;
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2)A、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运动,故选项A正确;
B、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选项B错误;
C、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C错误;
D、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选项D正确;
故选:AD;
(3)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则a端连接电源的正极;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如果a玻璃管内产生气体(氧气)的体积为5mL,则b玻璃管内产生气体(氢气)的体积约为10mL;
b管产生的其它较多,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根据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可知,在此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微粒符号为H2O;没有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H、O)。
26.(1)CO2
(2)8:3
【详解】(1)某化合物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设化学式:,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可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44,可知:,解得:,,它的化学式:CO2。
(2)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若镁、铜各为2g,则其中所含有的镁、铜原子个数比=。
27.(1)14:5:12:48
(2)NH4HCO3的化学式量=14+5+12+16×3=79。
答:NH4HCO3的化学式量为79。
(3)15.8kg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15.8kg××100%=2.8kg。
答:15.8kg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8kg。
【详解】(1)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5):12:(16×3)=14:5:12:48;
(2)过程见答案;
(3)过程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中物理同步练习 专题 示波管的原理(含解析)

下一篇:湖南省邵阳市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