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2023一2024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
温馨提示:
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古井酿酒
C.陶泥捏罐 D.冶炼金属
2.每一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有一个主题,都是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意识是
A.回收秸秆堆肥发电减少空气中烟尘 B.加高烟囱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量
C.提倡所有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合理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3.海洋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离子是胃液中主要成分,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符号为cl B.氯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量取液体 D.过滤液体
5.空气清新剂主要成分是由乙醚(化学式C4H10O),乙醚是一种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通过乙醚的挥发带动弥散的香气来暂时掩盖室内异味,但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下列有关乙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醚属于氧化物
B.每个乙醚分子中含5个氢分子
C.乙醚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0:1
D.乙醚挥发是由乙醚分子运动导致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污水处理至无色无味即可直接排放 B.将自来水蒸馏净化后饮用更佳
C.明矾可吸附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色素与异味
7.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一氧化碳 纯净物 氢气 中子
Y 含碳化合物 化合物 能溶于水的气体 构成物质的微粒
A.A B.B C.C D.D
8.下列是合成氨工业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所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C.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9.归纳和分类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方法,下列归纳和分类正确的是:
A.能源类别 B.燃烧的条件
C.气体分类 D.地壳元素含量
10.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日常物质的鉴别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 充入氮气—防食品被氧化 盐和糖—看颜色 酒精和水—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C 灭火实例与原理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吹灭蜡烛—隔绝空气 镁带着火时用沙土盖灭—降低温度 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
A.A B.B C.C D.D
1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池A端是电源的负极 B.b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D.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棉花可提供反应中的水蒸气 B.用铁粉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C.酒精灯加网罩可提高反应温度 D.该反应中铁粉夺取水中的氧,具有氧化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化学方程式书写2分,其余每空1分)。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钻石的技术,创造出“世界上第一颗零污染钻石”。制造过程中,首先将“钻石种子”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容器内部充满富含碳元素的甲烷气体,随后将这个容器加热到800℃,期间碳元素会逐渐与“钻石种子”结合,在数周时间内形成一颗钻石(空气钻石),其性质与金刚石加工而成的钻石完全相同。
地球深处的碳循环约占整个碳循环的90%。学者们使用了一个“钻石砧板室”,这是一个高压实验仪器,将两个钻石颗粒相互压紧,并复制地球上层地幔的高压条件,深度超过70公里,通过在300℃下推动纯氢气,研究人员观察到甲烷(CH4)迅速形成。这一现象可模拟观察地球深处的碳循环。
(1)金刚石由 构成,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造“空气钻石”的原因 。
(2)甲烷的化学式CH4的微观意义是 (写出1点即可)。
(3)学者们使用了高压实验仪器,模拟地球深处条件将钻石转变成甲烷,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
14.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选择的原料是 ,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 (写出1点即可)。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用D收集CO2,验满的方法 。
15.钙片是生活中常见的补钙剂,市场上的补钙剂主要成分常为碳酸钙。下图是用石灰石(杂质均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的工艺流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②中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X中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 ,写出反应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补钙方式,如 。
16.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一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水压入瓶中,有的小组观察到少量水压入瓶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探究。
【活动1】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猜想】
(1)猜想1、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可能不纯。
猜想2、 。
【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进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已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能力很小)
A.CO2发生与除杂装置
B.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扣于水槽中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 1 2 3 4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排水法
2小时 13.7% 15.0% 15.3% 15.1%
24小时 35.7% 56.3% 94.2% 93.6%
(2)从表格中对比可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大的是 (填“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活动2】图B实验中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一段时间,有无新物质生成?
(3)取少量图B实验集气瓶内液体,滴加 ,试液变红,则证明有新物质生成,请写出二氧化碳倒扣于水槽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活动3】探究影响CO2在水中的溶解因素
资料信息: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g)
压强/大气压 温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4)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得出的结论: ;要使二氧化碳灌装汽水达到最优化,你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
【活动4】探究植物油隔离对CO2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C。
(5)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17.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的氧气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试卷第2页,共8页
1.C
【详解】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古井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陶泥捏罐,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冶炼金属,可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B
【详解】A、焚烧秸秆会排放空气污染物,污染环境,回收秸秆堆肥发电可以减少空气中烟尘,同时节约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提倡所有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符合环保意识,故C不符合题意;
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合理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符合环保意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氯元素的符号为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氯为“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氯离子是由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则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手拿在长柄上,该选项操作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图中为俯视读数,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液体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B。
5.D
【详解】A、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化物,乙醚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每个乙醚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乙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0):16=24:5: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乙醚挥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污水无色无味,不一定无毒、无害,不能直接排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不含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不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一氧化碳属于含碳化合物,符合题意;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化合物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氢气难溶于水,氢气不属于能溶于水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子不属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A、反应物均为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因此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A错误;
B、由微观图可知看出反应前有两类分子属于混合物,反应后有两类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反应中涉及了氢气、氮气和氨气三种物质,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9.B
【详解】A、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该选项不正确;
B、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助燃物,三者缺一不可,该选项正确;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但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毒气体,该选项不正确;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A、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于冷藏保鲜,故正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充入氮气可防止食品被氧化,故正确,故A完全正确;
B、盐和糖都是白色的,看颜色无法鉴别,故错误;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具有可燃性,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故B不完全正确;
C、吹灭蜡烛,是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镁带着火时用沙土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错误,故C完全错误;
D、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性气体,故错误;试管、烧杯、燃烧匙均可以加热,故正确,故D不完全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则电池A端是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
B、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较少,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B正确;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化学方程式为:,氢气与氧气管的质量比为4:32=1:8,故C错误;
D、纯水的导电性很弱,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加热试管时,湿棉花中的水蒸发,为反应提供水蒸气,该选项叙述正确;
B、用铁粉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该选项叙述正确;
C、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金属网罩,能集中火焰,提高温度,该选项叙述正确;
D、该反应中铁粉夺取水中的氧,具有还原性,而不是氧化物,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D。
13.(1) 碳原子##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
(2)1个甲烷分子或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3)
【详解】(1)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故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造“空气钻石”;
(2)CH4的微观意义是:一个甲烷分子,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
(3)由题干信息可知,学者们使用了高压实验仪器,将两个钻石颗粒相互压紧,并复制地球上层地幔的高压条件,深度超过70公里,通过在300℃下推动纯氢气,形成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1)锥形瓶
(2) 高锰酸钾##KMnO4 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3)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选择的原料是高锰酸钾;
用C装置,即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集气瓶中未装满水,集气瓶中空气没有排尽,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
15.(1) 分解反应 过滤
(2) Ca(OH)2
(3)多吃含钙食物(合理即可)
【详解】(1)反应①是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将氢氧化钙溶液和难溶性杂质分离开来的操作,为过滤操作;
(2)据上分析,X是氢氧化钙溶液,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反应③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从食物中补充,如多吃含钙的食物(如:牛奶等)。
16.(1)CO2溶于水需要时间较长
(2) 排水法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率远小于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
(3) 紫色石蕊试液
(4) 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 增大压强
(5)植物油可以减缓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详解】(1)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但是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结合实验过程中,测定了不同时间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情况,故可能是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不纯,也可能是CO2溶于水需要时间较长,故猜想2:CO2溶于水需要时间较长;
(2)由表中数据可知,2小时时,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与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溶解情况相差不大,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速率相差不大,而24小时时,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的溶解量远大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的溶解量,说明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
由表中数据可知,2小时内,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只有15%左右,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率远小于二氧化碳的逸出速率,故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取少量图B实验集气瓶内液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压强越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故要使二氧化碳灌装汽水达到最优化,可增大压强;
(5)由图可知,有植物油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的慢,无植物油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少的快,说明植物油可以减缓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17.(1)2.5
(2)解:设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x=3.4g
答: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详解】(1)滤渣为二氧化锰固体,催化剂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仍为2.5g;
(2)过程见答案。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