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6高一下·右玉期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2.(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人类在未来将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3.(2018高二下·周口期末)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冰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4.(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工业合成氨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生理氧化
5.(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图可表示由KClO3加热制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而对逆反应的活化能无影响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6.(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反应:A(气)+3B(气) 2C(气); 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C.体系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8.(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 kJ/mol
9.(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
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C.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D.已知 ,为了利用该反应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所用试剂除1 mol·L-1KI溶液、0.1 mol·L-1稀硫酸外,还需要用到淀粉溶液
10.(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11.(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3COOH电离要吸热)。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稀硝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B.B表示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C.b=5.73 D.C表示浓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12.(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
FeCl3+3KSCN Fe(SCN)3+3KCl。已知Fe(SCN)3呈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 )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已知:2H2(g)+O2(g)=2H2O(g)ΔH1①,3H2(g)+Fe2O3(s)=2Fe(s)+3H2O(g) ΔH2②,2Fe(s)+3/2O2(g)=Fe2O3(s) ΔH3③,2Al(s)+3/2O2(g)=Al2O3(s) ΔH4④,2Al(s)+Fe2O3(s)=Al2O3(s)+2Fe(s) ΔH5 ⑤,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3>0 B.ΔH5<0,ΔH4<ΔH3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14.(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 = H2+I2。若c(HI)由0.1mol·L-1 降到0.07mol·L-1 时,需要15s,那么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大于10s B.10s C.小于10s D.无法确定
二、实验题
15.(2018高二下·双流月考)已知:A.金刚石、B.MgF2、C.NH4Cl、D.NaNO3、E.干冰、F.固体碘,填写下列空白。(用序号填写)
(1)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熔化时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
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 mol N4生成N2的ΔH= kJ·mol-1
(3)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三、填空题
16.(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kJ的热量,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由于C3H8(g)=C3H6(g)+H2(g) ΔH=+bkJ·mol-1(b>0)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关于用水制取二次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次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4)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A、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B、C3H8(g)+5O2(g)=3CO2(g)+4H2O(l) △H=-2220kJ·mol-1
其中,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其燃烧热△H= 。
17.(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 △H<0 ;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1)该反应是 热反应.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4)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18.(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
③C(s)+O2(g)=CO2(g)
ΔH=-393.5kJ·mol-1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的能量存活,甲烷细菌使1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填“>”“<”或“=”)890.3kJ。
(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CO2=2CO+2H2,1g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kJ的热量,则:
①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 。
(3)C(s)与H2 (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 。
(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水煤气(CO、H2)
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
四、综合题
19.(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某小组拟用含稀硫酸的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弱酸)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表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H2C2O4溶液、0.010mol/L 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编号 V(0.20
mol/L 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ol/L
KMnO4溶液)/mL M(MnSO4 固体)/g T/℃ 乙
① 2.0 0 4.0 0 50
② 2.0 0 4.0 0 25
③ 1.0 a 4.0 0 25
④ 2.0 0 4.0 0.1 25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为
;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 。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为了观察紫色褪去,草酸与高锰酸钾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n(H2C2O4):n (KMnO4)最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解: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热反应.故选:A.
【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2.【答案】D
【知识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解析】【解答】A、煤和石油,天然气都为化石燃料,为碳素燃料,之前,不选A;
B、太阳能的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慢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不选B;
C、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清洁能源和 新能源,不符合题意,不选C;
D、菠菜蛋白质制成电池为生物质能,属于太阳能文明时代范畴,符合题意,选D。
【分析】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3.【答案】D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探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 吸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干冰气化是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是吸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变化之外还有电能、光能等,故C不符合题意;
D. 根据△H=生成物的焓 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反应热和焓变,注意吸热和放热反应都是反应,反应的判断是否由新物质生产,对于A答案不是化学反应所以错误。
4.【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 Ba(0H)2 8H20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 工业合成氨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C符合题意;
D. 葡萄糖在人体内生理氧化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总和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KClO3加热制O2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
B.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总和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B.催化剂只能减小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速率都是有影响的;
D.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A、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符合题意;
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会加快,但是反应会正向进行。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都是逆反应方向,无法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8.【答案】B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不符合题意;
B、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由于△H<0,所以放热越多△H越小。因此根据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ΔH2可知,ΔH2>ΔH1,B符合题意;
C、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在反应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中,生成物水是气态。不是稳定状态,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不是241.8 kJ/mol,C不符合题意;
D、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系,因此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57.3 kJ/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9.【答案】B
【知识点】中和热的测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故A符合题意;
B.新制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液体滴在pH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无法读出溶液的pH值,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
D. ,可利用淀粉溶液判断反应中有无碘生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氯水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会对试纸具有漂白的作用,所以不能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溶液的pH值。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1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适用范围:所有的平衡体系。A.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B.H2+I2 2HI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加压后平衡不移动,碘单质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符合题意;
C.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存在可逆反应:Cl2+H2O HClO+H++Cl-,相当于增加了生成物氯离子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D.使用过量的空气,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2SO2+O2 2SO3向正反应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在可逆反应中,改变某一条件,反应会向减弱这一条件的方向进行。
11.【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CH3COOH是弱酸,电离会吸热,浓硫酸溶解会放出大量热,这些不属于中和热,所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1.0 L 0.1 mol·L 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为浓硫酸(A)>稀硝酸(B)>稀醋酸(C),b点表示生成0.1 mol H2O(l),所以b=5.73。
【分析】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强酸比弱酸和等物质的量碱反应放出的热量更多。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 ,KCl不参与反应,所以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没有影响,故溶液颜色不变。
【分析】由于加入氯化钾后,不会改变反应中离子的浓度,所以化学平衡不会移动。
13.【答案】B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 2H2(g)+O2(g)=2H2O(g)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1<0,2Fe(s)+3/2O2(g)=Fe2O3(s)为放热反应,故ΔH3<0,故A不符合题意;
B. 2Al(s)+Fe2O3(s)=Al2O3(s)+2Fe(s)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5<0,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④-③=⑤,则ΔH4-ΔH3=ΔH5<0,故符合题意;
C.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2(②+③)/3=①,则有2(ΔH2+ΔH3)/3=ΔH1,故不符合题意;
D.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④-③=⑤,则ΔH4-ΔH3=ΔH5,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盖斯定律指的是,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
14.【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若c(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时,需要15s,即减少0.03mol/L需要15s;c(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时,浓度减少0.02mol/L,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10s,但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长,所以需要时间大于10s,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是: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15.【答案】(1)EF;A;E;CD
(2)-882
(3)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中和热的测定;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1)分子晶体熔化不破坏化学键,即EF中熔化不破坏化学键,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则A熔化破坏共价键,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分子晶体熔点较低,E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F,则E的熔点最低;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C、D中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2)由题意知,N≡N的键能为942kJ/mol,N-N键的键能为167kJ/mol,则1 mol N4生成N2的反应为: N4(g)=2N2(g),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故反应热△H=6×167kJ/mo l -2×942kJ/mol =-882kJ/mol
(3)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正确答案为:(1)EF,A,E,CD;(2)-882;(3)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分析】(1)注意晶体类型判断,先判断是否是金属,即金属。再判断是否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最后判断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利用常见的原子晶体进行判断。
16.【答案】(1)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
(2)小于;吸收
(3)A;C
(4)B;-2220kJ·mol-1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1)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依据2.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kJ的热量,则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9.43kJ×23=1366.89kJ,故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2)由于C3H8(g)=C3H6(g)+H2(g)反应的ΔH >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故答案为:小于;吸收;(3)氧气是助燃的,且水不分解也就是物质不变化,物质不变化也就不会产生新物质,不会产生新物质就不会产生氢气,故A项错误;水分解是吸热反应,故C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C;(4)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据题给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能表示C3H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的燃烧热△H=-2220kJ·mol-1;
【分析】(1)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反应是吸热的,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是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A.水在不分解的情况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
C.水的分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4)燃烧热是指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它一般用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计量。
17.【答案】(1)放热
(2)B、C
(3)C
(4)b;0.0015mol/(L·s)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1)该反应△H<0,为放热反应; (2) A.在任何时刻,都有反应物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
B.该反应为非等体积反应,恒温恒容条件下,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B项正确;
C.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有v逆(NO) =v正(NO)=2v正(O2) ,故C项正确;
D.反应过程中只有气体参与反应,则气体的质量不变,又因为容器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B、C;(3) A.及时分离出产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项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B项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项正确;
D.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但化学平衡不移动,故D项错误。
综上,本题选C。(4)由图可知,c、d两曲线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且减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可知c、d分别表示NO和O2,由化学计量数可知,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由图可知,在0~2s内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005mol/L-0.002mol/L=0.003mol/L,故v(O2)= △c/△t=0.0015 mol/(L·s),因此答案为b;0.0015 mol/(L·s)
【分析】(1)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
(2)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A.将二氧化氮及时分离可以使反应正向进行,但是反应的速率会减弱;
B.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但是反应会逆向进行;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仅会加快反应的速率还可以使反应正向进行;
D.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移动;
(4)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等于物质在一段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与时间的比值。
18.【答案】(1)=
(2)D;63%
(3)-74.8kJ·mol-1
(4)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1)给定反应的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多少和状态,与中间过程无关,故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仍等于890.3 kJ(2)①1 g CH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CH4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247.36 kJ,故D图正确;②CH4的转化率=155.8/247.36 ×100%≈63%。(3)②+③-①即得C(s)+2H2(g)=CH4(g) ΔH=-74.8 kJ·mol-1。(4)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则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的反应吸热,故A项错误;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错误;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C项正确;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极不经济合算,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得出使1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2)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焓变值可以计算出1mol甲烷完全反应释放的热量;
②甲烷的转化率就等于此时放出的热量与平衡总热量之比;
(3)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得出此反应的焓变;
(4)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是吸热反应;
B.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不能分解为碳单质和氧气;
D.C60成本非常高,该方案不适宜。
19.【答案】(1)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
(2)温度;1;t(溶液褪色时间)/s;催化剂
(3)5/2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被还原为Mn2+,H2C2O2被氧化为CO2,结合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反应环境可知,要有H+参与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和电荷守恒来配平,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2)实验①②其它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所以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就要使反应物浓度不同,现所取的草酸浓度一样,所以通过加水来改变浓度,为了让实验更有对比性,溶液的体积要控制一样,故a为1;要比较反应的快慢就需要反应时间,所以表格中“乙”应填写:t(溶液褪色时间)/s;实验②④其它条件相同,只有④中加入M(MnSO4固体)/0.1g不同,起催化剂作用,故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反应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为了观察紫色褪去,草酸与高锰酸钾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n (H2C2O4):n (KMnO4)最小为5:2。
【分析】(1)高锰酸根和草酸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锰离子和二氧化碳和水;
(2)在探究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就是探究该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3)根据离子方程式可以得出紫色褪去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湖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6高一下·右玉期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解: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热反应.故选:A.
【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2.(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人类在未来将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答案】D
【知识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解析】【解答】A、煤和石油,天然气都为化石燃料,为碳素燃料,之前,不选A;
B、太阳能的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慢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不选B;
C、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清洁能源和 新能源,不符合题意,不选C;
D、菠菜蛋白质制成电池为生物质能,属于太阳能文明时代范畴,符合题意,选D。
【分析】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3.(2018高二下·周口期末)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冰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探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 吸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干冰气化是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是吸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变化之外还有电能、光能等,故C不符合题意;
D. 根据△H=生成物的焓 反应物的焓可知,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该反应的△H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反应热和焓变,注意吸热和放热反应都是反应,反应的判断是否由新物质生产,对于A答案不是化学反应所以错误。
4.(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工业合成氨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生理氧化
【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 Ba(0H)2 8H20与NH4Cl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 工业合成氨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C符合题意;
D. 葡萄糖在人体内生理氧化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总和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5.(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图可表示由KClO3加热制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而对逆反应的活化能无影响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KClO3加热制O2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
B.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A.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总和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B.催化剂只能减小反应的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速率都是有影响的;
D.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
6.(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反应:A(气)+3B(气) 2C(气); 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A、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符合题意;
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会加快,但是反应会正向进行。
7.(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C.体系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都是逆反应方向,无法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8.(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 kJ/mol
【答案】B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不符合题意;
B、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由于△H<0,所以放热越多△H越小。因此根据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ΔH2可知,ΔH2>ΔH1,B符合题意;
C、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在反应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中,生成物水是气态。不是稳定状态,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不是241.8 kJ/mol,C不符合题意;
D、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系,因此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57.3 kJ/mo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9.(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
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C.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D.已知 ,为了利用该反应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所用试剂除1 mol·L-1KI溶液、0.1 mol·L-1稀硫酸外,还需要用到淀粉溶液
【答案】B
【知识点】中和热的测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故A符合题意;
B.新制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液体滴在pH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无法读出溶液的pH值,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
D. ,可利用淀粉溶液判断反应中有无碘生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氯水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会对试纸具有漂白的作用,所以不能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溶液的pH值。
10.(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1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适用范围:所有的平衡体系。A.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B.H2+I2 2HI是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加压后平衡不移动,碘单质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符合题意;
C.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存在可逆反应:Cl2+H2O HClO+H++Cl-,相当于增加了生成物氯离子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D.使用过量的空气,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2SO2+O2 2SO3向正反应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在可逆反应中,改变某一条件,反应会向减弱这一条件的方向进行。
11.(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3COOH电离要吸热)。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稀硝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B.B表示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C.b=5.73 D.C表示浓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CH3COOH是弱酸,电离会吸热,浓硫酸溶解会放出大量热,这些不属于中和热,所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1.0 L 0.1 mol·L 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为浓硫酸(A)>稀硝酸(B)>稀醋酸(C),b点表示生成0.1 mol H2O(l),所以b=5.73。
【分析】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强酸比弱酸和等物质的量碱反应放出的热量更多。
12.(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
FeCl3+3KSCN Fe(SCN)3+3KCl。已知Fe(SCN)3呈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 )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 ,KCl不参与反应,所以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没有影响,故溶液颜色不变。
【分析】由于加入氯化钾后,不会改变反应中离子的浓度,所以化学平衡不会移动。
13.(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已知:2H2(g)+O2(g)=2H2O(g)ΔH1①,3H2(g)+Fe2O3(s)=2Fe(s)+3H2O(g) ΔH2②,2Fe(s)+3/2O2(g)=Fe2O3(s) ΔH3③,2Al(s)+3/2O2(g)=Al2O3(s) ΔH4④,2Al(s)+Fe2O3(s)=Al2O3(s)+2Fe(s) ΔH5 ⑤,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3>0 B.ΔH5<0,ΔH4<ΔH3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答案】B
【知识点】焓变和熵变
【解析】【解答】A. 2H2(g)+O2(g)=2H2O(g)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1<0,2Fe(s)+3/2O2(g)=Fe2O3(s)为放热反应,故ΔH3<0,故A不符合题意;
B. 2Al(s)+Fe2O3(s)=Al2O3(s)+2Fe(s)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5<0,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④-③=⑤,则ΔH4-ΔH3=ΔH5<0,故符合题意;
C.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2(②+③)/3=①,则有2(ΔH2+ΔH3)/3=ΔH1,故不符合题意;
D.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④-③=⑤,则ΔH4-ΔH3=ΔH5,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盖斯定律指的是,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
14.(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 = H2+I2。若c(HI)由0.1mol·L-1 降到0.07mol·L-1 时,需要15s,那么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大于10s B.10s C.小于10s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若c(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时,需要15s,即减少0.03mol/L需要15s;c(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时,浓度减少0.02mol/L,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10s,但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长,所以需要时间大于10s,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是: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二、实验题
15.(2018高二下·双流月考)已知:A.金刚石、B.MgF2、C.NH4Cl、D.NaNO3、E.干冰、F.固体碘,填写下列空白。(用序号填写)
(1)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熔化时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
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2)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 mol N4生成N2的ΔH= kJ·mol-1
(3)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EF;A;E;CD
(2)-882
(3)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知识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中和热的测定;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1)分子晶体熔化不破坏化学键,即EF中熔化不破坏化学键,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则A熔化破坏共价键,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分子晶体熔点较低,E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F,则E的熔点最低;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C、D中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2)由题意知,N≡N的键能为942kJ/mol,N-N键的键能为167kJ/mol,则1 mol N4生成N2的反应为: N4(g)=2N2(g),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故反应热△H=6×167kJ/mo l -2×942kJ/mol =-882kJ/mol
(3)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正确答案为:(1)EF,A,E,CD;(2)-882;(3)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偏小。
【分析】(1)注意晶体类型判断,先判断是否是金属,即金属。再判断是否是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最后判断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利用常见的原子晶体进行判断。
三、填空题
16.(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kJ的热量,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由于C3H8(g)=C3H6(g)+H2(g) ΔH=+bkJ·mol-1(b>0)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关于用水制取二次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次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4)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A、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B、C3H8(g)+5O2(g)=3CO2(g)+4H2O(l) △H=-2220kJ·mol-1
其中,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其燃烧热△H= 。
【答案】(1)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
(2)小于;吸收
(3)A;C
(4)B;-2220kJ·mol-1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1)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依据2.0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kJ的热量,则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9.43kJ×23=1366.89kJ,故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9kJ·mol-1;(2)由于C3H8(g)=C3H6(g)+H2(g)反应的ΔH >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故答案为:小于;吸收;(3)氧气是助燃的,且水不分解也就是物质不变化,物质不变化也就不会产生新物质,不会产生新物质就不会产生氢气,故A项错误;水分解是吸热反应,故C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C;(4)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据题给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能表示C3H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的燃烧热△H=-2220kJ·mol-1;
【分析】(1)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反应是吸热的,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是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A.水在不分解的情况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
C.水的分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4)燃烧热是指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它一般用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计量。
17.(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 △H<0 ;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1)该反应是 热反应.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4)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答案】(1)放热
(2)B、C
(3)C
(4)b;0.0015mol/(L·s)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1)该反应△H<0,为放热反应; (2) A.在任何时刻,都有反应物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
B.该反应为非等体积反应,恒温恒容条件下,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B项正确;
C.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有v逆(NO) =v正(NO)=2v正(O2) ,故C项正确;
D.反应过程中只有气体参与反应,则气体的质量不变,又因为容器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B、C;(3) A.及时分离出产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项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B项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项正确;
D.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但化学平衡不移动,故D项错误。
综上,本题选C。(4)由图可知,c、d两曲线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且减小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可知c、d分别表示NO和O2,由化学计量数可知,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由图可知,在0~2s内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005mol/L-0.002mol/L=0.003mol/L,故v(O2)= △c/△t=0.0015 mol/(L·s),因此答案为b;0.0015 mol/(L·s)
【分析】(1)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
(2)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A.将二氧化氮及时分离可以使反应正向进行,但是反应的速率会减弱;
B.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会加快,但是反应会逆向进行;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仅会加快反应的速率还可以使反应正向进行;
D.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移动;
(4)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等于物质在一段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与时间的比值。
18.(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
③C(s)+O2(g)=CO2(g)
ΔH=-393.5kJ·mol-1
(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的能量存活,甲烷细菌使1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填“>”“<”或“=”)890.3kJ。
(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CO2=2CO+2H2,1g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kJ的热量,则:
①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 。
(3)C(s)与H2 (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 。
(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
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
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水煤气(CO、H2)
D.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
【答案】(1)=
(2)D;63%
(3)-74.8kJ·mol-1
(4)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1)给定反应的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多少和状态,与中间过程无关,故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仍等于890.3 kJ(2)①1 g CH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CH4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247.36 kJ,故D图正确;②CH4的转化率=155.8/247.36 ×100%≈63%。(3)②+③-①即得C(s)+2H2(g)=CH4(g) ΔH=-74.8 kJ·mol-1。(4)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则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的反应吸热,故A项错误;使CO2分解生成碳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错误;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C项正确;将固态碳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极不经济合算,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得出使1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2)①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焓变值可以计算出1mol甲烷完全反应释放的热量;
②甲烷的转化率就等于此时放出的热量与平衡总热量之比;
(3)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得出此反应的焓变;
(4)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是吸热反应;
B.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不能分解为碳单质和氧气;
D.C60成本非常高,该方案不适宜。
四、综合题
19.(2018高二上·儋州月考)某小组拟用含稀硫酸的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弱酸)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表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H2C2O4溶液、0.010mol/L 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编号 V(0.20
mol/L 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ol/L
KMnO4溶液)/mL M(MnSO4 固体)/g T/℃ 乙
① 2.0 0 4.0 0 50
② 2.0 0 4.0 0 25
③ 1.0 a 4.0 0 25
④ 2.0 0 4.0 0.1 25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为
;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 。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为了观察紫色褪去,草酸与高锰酸钾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n(H2C2O4):n (KMnO4)最小为: 。
【答案】(1)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
(2)温度;1;t(溶液褪色时间)/s;催化剂
(3)5/2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被还原为Mn2+,H2C2O2被氧化为CO2,结合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反应环境可知,要有H+参与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和电荷守恒来配平,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2)实验①②其它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所以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就要使反应物浓度不同,现所取的草酸浓度一样,所以通过加水来改变浓度,为了让实验更有对比性,溶液的体积要控制一样,故a为1;要比较反应的快慢就需要反应时间,所以表格中“乙”应填写:t(溶液褪色时间)/s;实验②④其它条件相同,只有④中加入M(MnSO4固体)/0.1g不同,起催化剂作用,故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反应2MnO4- +5H2C2O4+6H+=2Mn2++10CO2↑+8H2O,为了观察紫色褪去,草酸与高锰酸钾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n (H2C2O4):n (KMnO4)最小为5:2。
【分析】(1)高锰酸根和草酸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锰离子和二氧化碳和水;
(2)在探究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就是探究该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3)根据离子方程式可以得出紫色褪去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