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威宁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 D.提倡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2.2023年10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两舱组装 B.太阳翼展开 C.点火升空 D.自主交汇对接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C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O2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装大理石 B.加稀盐酸
C.制取并收集CO2 D.检验是否收集满
5.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B.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守恒观:1g红磷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五氧化二磷
D.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故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6.从水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如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水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的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7.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2 B.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8.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9.据专家预测,到2024年中国芯片占全球份额将增长到17.4%。芯片的材质主要是硅,如图所示是硅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4 D.硅原子核内有14个带正电荷的质子
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11.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C.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
D.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
12.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
B.10g水可以结成10g冰
C.纸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化为灰烬,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D.敞口放置的酒精因挥发而越来越少
13.“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一定生成CO2
14.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15.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23题5分,共55分)
16.水是生命的源泉,爱护水,了解水的有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1)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淀、过滤、吸附、 ,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 的方法。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通常我们可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原理是一致的。
(4)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构成氮气的粒子是 (填“氮分子”或“氮原子”)。
(3)从宏观角度看,汞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 构成。
(4)下列分别是表示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实物及微观图示:
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氯化钠是由 (填微粒符号)构成的。
1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氧炔焰”是指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钢铁接触到氧炔焰很快就会熔化。生产上常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的体积比,来焊接或切割金属。气焊:利用氧炔焰的高温熔化金属焊条,将两块金属熔接在一起。该过程需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焊条熔化时改变成分。气割:使用过量氧气形成氧炔焰加热,吹掉熔化的金属和氧化物,在金属上形成一条割缝,从而割断金属。
(1)乙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保证安全,点燃之前应先 。
(2)气焊时,乙炔需过量,避免金属件及焊条与 反应改变其成分。
(3)气割喷嘴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先打开其中一个弹簧夹通入乙炔气体并点燃,此时灼烧铁丝网,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关闭先打开的那个弹簧夹,打开另一弹簧夹,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为提高温度,乙炔应从 (填“K1”或“K2”)通入。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1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a端为电源 (填“正”或“负”)极,实验前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通过该实验可证明水由 组成。
(2)图乙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中,观察到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据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3)图丙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反应结束后,若红磷有剩余,是否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请说明理由: 。
20.如图所示为制取气体.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的组合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实验中药品足量,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打开K1,关闭K2,将A中注射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仪器a中、B中烧杯内加满20℃的冷水,观察到B中U形管内无明显现象,将20℃的冷水换成80℃的热水,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3)关闭K1,打开K2,将D中注射器内的盐酸注入仪器a中,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U形管内的白磷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 ,同时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打开K1,关闭K2,继续向A中仪器a内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此时B中的水温为80℃),观察到B中U形管内白磷又重新燃烧,说明 ,80℃的热水的作用是 。
2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C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可选 (选填一个装置,填字母),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 (列举一条)。
(3)小明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选取的药品应是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若需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下同)作为发生装置。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如图G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a”或“b”)端管口通入。
22.数字化实验能更好地解决化学反应中的疑难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用贝壳和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实验中使用了压强和温度两种传感器。
【查阅资料】
①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中的其他杂质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探究实验一】分别取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如图1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的图像。
(1)贝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根据图2回答:
I.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 (填“①”或“②”)表示块状贝壳与稀盐酸反应。
II.最终粉末状贝壳产生的CO2的质量 (填“>”、“<”或“=”)块状贝壳产生的CO2的质量。
(3)据图3分析,影响该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
(4)同学们实验时发现,盐酸与块状贝壳样品反应时会挥发出HCl气体,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于是又将盐酸更换成稀硫酸进行实验,但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发现反应很快就停止了,原因是 。
【探究实验二】优化发生装置。
(5)图4装置(不包括传感器)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在实验中测定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23.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标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尿素由 种元素组成,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2)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用3.4t氨气和足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合成尿素(氮元素全部进入尿素中),理论上能生产多少t的尿素?(请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8页,共8页
1.D
【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止水体污染,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能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碗筷,会浪费资源,不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两舱组装,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太阳翼展开,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点火升空,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自主交汇对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液氮汽化吸收热量,可用作制冷剂,故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大理石为固体颗粒状药品,取用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大理石置于试管口,再缓缓竖起试管,使大理石滑入试管底部,A选项装大理石的实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稀盐酸为液体药品,通过倾倒法加入,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一手拿起试管,一手拿起细口瓶,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慢慢倒入,B选项加稀盐酸的实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发生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导管口伸入到集气瓶底部,C选项制取并收集CO2的实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利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进行二氧化碳的验满,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图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选项检验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操作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D
【详解】A、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错误;
B、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C、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1g红磷和1g氧气反应,磷过量、氧气不足,则生成五氧化二磷质量小于2g,错误;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故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水分子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A
【分析】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CH4和O2在催化剂的催化条件下生成CH4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O22CH4O。
【详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x=2,正确;
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错误;
D、反应前在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在CH4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A。
8.C
【详解】设Ni的化合价为x,已知Fe的化合价为+3,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则:x+(+3)×2+(-2)×4=0,得:x=+2。故选:C。
9.A
【详解】A、硅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14=2+8+x,x=4,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离子,则不能淡化海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
C、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C60中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正确;
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28+14×2+16×4=312。B不正确;
C、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1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C不正确;
D、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即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2.C
【详解】A.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在一起,质量等于200g,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10g水可以结成10g冰,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B错误;
C.纸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化为灰烬,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C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敞口放置的酒精因挥发而越来越少,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符合题意;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由同种物质组成,一定是纯净物,但是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还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如铁,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反应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该纯净物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 ,1.2g+0.3g=1.5g<2.3g,故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故选B。
15.D
【详解】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所以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错误;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由低到高,然后慢慢降低至室温,错误;
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错误;
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液体进入瓶内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气压显著增大,正确;
故选D。
16.(1) 消毒(或杀菌消毒等) 蒸馏
(2) 肥皂水 煮沸
(3)过滤
(4) 活性炭 物理
【详解】(1)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致病菌和病毒等),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
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蒸馏的方法;
(2)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原理是一致的,均可实现固液分离;
(4)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该过程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7.(1)C60
(2)氮分子
(3) 汞元素 汞原子
(4) H2O Na+、Cl-
【详解】(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填:C60;
(2)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填:氮分子;
(3)从宏观角度看,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汞是金属单质,从微观角度看,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填:汞元素;汞原子;
(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金属单质,是铜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H2O;Na+、Cl-。
18.(1) 验纯
(2)氧气##O2
(3) K1 浓度
【详解】(1)乙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前要验纯。
(2)金属件及焊条能用氧气反应,则气焊时,乙炔需过量。
(3)乙炔应从K1通入,这样可使乙炔与氧气充分接触;
通入氧气后,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19.(1) 负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氢元素和氧元素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 先变大后变小 能,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剩余红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天平仍然平衡
【详解】(1)与电源负极相连一端产生的气体较多,所以a端为电源负极;纯水几乎不导电,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负;增强水的导电性;氢元素和氧元素。
(2)由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图乙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中,观察到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据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压增大,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冷却至室温时压强减小,所以图丙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反应结束后,若红磷有剩余,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剩余红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天平仍然平衡。故填:先变大后变小;能,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剩余红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天平仍然平衡。
20.(1)锥形瓶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 燃烧需要氧气 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打开K1,关闭K2,将装置 A 中注射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锥形瓶中,由于装置B中水温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故B中U型管内无明显现象。将B装置中20°C的水换成80°C热水,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可观察到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U型管内的白磷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①打开K1,关闭K2,继续向A中仪器a内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此时B中的水温为80℃),观察到B中U形管内白磷又重新燃烧,此时白磷重新与氧气接触,故会恢复燃烧,说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或燃烧需要氧气;
②80°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1.(1)长颈漏斗
(2)
D##F##G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前后对应) 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试管外壁有水等(合理即可)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4)C
(5) B b
【详解】(1)由图可知,图C中仪器甲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即装置D,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可选择排水法,即装置F,氧气不与水反应,也可以选择多功能瓶采用排水法,即装置G收集氧气,故填D或F或G;
选择装置D 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选择装置F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选择装置G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故填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或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没有预热或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或试管外壁有水等,故填没有预热或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或试管外壁有水等。
(3)由图可知,装置B是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则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选取的药品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故填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4)由图可知,装置C通过玻璃开关的开闭控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与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C。
(5)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B或C,装置B通过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B;
乙炔的密度比水小且微溶于水,用如图G所示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乙炔,乙炔应从短管,即b管进入瓶中,故填c。
22.(1)CaCO3+2HCl=CaCl2+H2O+CO2↑
(2) ② =
(3)温度的升高
(4)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贝壳样品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5)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
【详解】(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I. 对比分析a、b点可知,相同时间内,曲线①产生二氧化碳速度大于曲线②,粉状的贝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于块状与盐酸接触面积,反应速度较快,因此曲线②表示块状贝壳与稀盐酸反应,故填:②;
Ⅱ.根据图示可知,最终两曲线相交,说明粉末状贝壳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块状贝壳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故填:=;
(3)在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与温度高低有关,根据图3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温度的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故填:温度的升高;
(4)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发现反应很快就停止了,其原因是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贝壳样品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填: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贝壳样品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5)图4装置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因此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A、ab段压强增大,关闭活塞,将液体药品压回长颈漏斗,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bc段压强不变,说明不生成气体,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C、cd段压强减小,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C。
23.(1) 4##四 3:7
(2)解:设理论上能生产尿素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能生产多少6t的尿素。
【详解】(1)由尿素的化学式CO(NH2)2可知,尿素由碳、氧、氮、氢4种元素组成,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2)=3:7;
(2)解析见答案。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寒假复习练习(答案)-2023_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下一篇:2024年物理专题训练——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