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寒假复习单元卷(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寒假复习单元卷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
A.醋的酿造 B.蜡烛安静地燃烧
C.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D.自行车链条生锈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3.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中的热水起到加热铜片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C.给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也不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诗词谚语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钻木取火”描述的是摩擦生热,使木材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引发燃烧的化学原理
C.“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难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诗句中涉及到了化学变化
5. 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剧烈燃烧不一定会发生爆炸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金属网导热降低了着火点
D.面粉厂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生动物能够在水里很好的生存
B.液氮气化吸热,可用于冷冻麻醉手术
C.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乙醇(俗称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实验室酒精灯燃料
7.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B.古代字画长久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氢气点燃前须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须验纯
D.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水并振荡,变瘪说明与水反应
8.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9.生活中燃料的变迁经历了“木柴→煤炭→煤气→天然气”等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科学态度:上述燃料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任意使用
C.化学观念:上述燃料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烧后均能生成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
D.科学思维:上述燃料燃烧时均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氢气验纯
C.滴加液体 D.检查气密性
11.如图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示意图。产氧药块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反应需要镁粉氧化放热来启动并维持,反应产生氧气的同时会产生极少量的有毒气体氯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粉氧化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产生的氧气具有助燃性
C.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吸收氢气和氧气
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1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中“罪状”是(  )
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 B.提供可燃物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我们遇到高兴的事情常常会引发内心的愉悦而发笑。化学上有一种气体,只要你闻到它也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因此人们称它为“笑气”。笑气的化学式是N2O,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较稳定。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加热硝酸铵分解制得,他在制得N2O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由于吸入它会感到愉快,并伴有轻微麻醉作用,所以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现在你可以在手术室、面包店、咖啡馆听到这个名字,它除了被用在手术上外,还被用在奶油发泡上——因为它能使奶油直立,便于造型裱花,还能使奶油口感细腻。一般医学临床使用“笑气”时,需与氧气搭配使用才安全。如果“笑气”浓度高、氧气浓度低,就会导致缺氧。近年网络中流行的“奶油气弹”“笑气子弹”其实就是放置“笑气”的耐压钢瓶。“奶油气弹”需要与奶油枪配合使用,用奶油枪从长度为6cm左右的“奶油气弹”中抽出“笑气”,注入气球然后吸食。曾经有一位20岁的大学生,独自在京求学,看到身边有人在吸食笑气,忍不住好奇也加入其中,随着吸食剂量越来越大,接过出现了头疼、四肢无力等症状。鉴于“笑气”可能存在的风险,警方表示这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
(1)笑气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即可)。
(2)将N2O从耐压钢瓶释放到气球中的微观变化是   。
(3)戴维制得N2O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根据以上的短文,下列有关N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N2O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应禁止其使用
B.N2O在室温下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N2O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
三、综合题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4倍,被视为理想的清洁燃料。我国氢能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中国各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如图1所示。
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方向。
光解水: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反应。虽然这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因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并未实际投入生产。研究发现使用氮化铟镓/氮化镓作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可以提高制氢效率。不同温度下使用该催化剂分解水的速率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海上制氢平台,该平台将海水中的水以水汽的形式跨膜转移,实现了海水中的杂质完全分离。分解海水所需电能完全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向世界展示零碳能源的中国方案。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图1可知,2022年我国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最高的是   。
(2) 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其原因是   。
(3) 由图2可知,温度升高会加快使用氮化铟镓/氮化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的反应速率,证据是   。
(4)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煤的热值没有氢气高   。
②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溶解的物质会对电极造成腐蚀。   。
四、推断题
15.下图涉及到的A~F和甲~丁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甲、乙、丁是三种黑色固体,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B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E、F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在纯净的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F呈红色)。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反应①来制取气体C,其中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在此反应中它起到   作用,在反应前后其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2)将气体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3)做E在C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   。
(4)反应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三个化学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氧化”之一)。
(5)物质C的用途除支持燃烧外,还有   (一条即可)。
五、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A是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果测得的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2) 图B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   ,该反应中   发生了还原反应。
(3) 图C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   先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 图D实验中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17.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如下三个对比实验(如图):
(1)实验1观察到木条可以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实验2在玻璃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3的结论是____(填序号)。
A.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B.在空气中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
C.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在小木条的周围有充足的氧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正确.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不符合题意;
B、 古代字画长久保存,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不符合题意;
C、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燃烧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须验纯 ,不符合题意;
D、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水并振荡,变瘪,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碳单质原子构成不同分析;
B、根据碳单质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燃烧易发生爆炸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分析。
8.【答案】A
【解析】【解答】A、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人的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B、燃烧和呼吸作用都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不符合题意;
C、含碳燃烧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D、这两个反应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由图示中各转化过程确定能量的转化形式分析。
9.【答案】A
【解析】【解答】A、燃料燃烧时放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煤、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上述燃料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烧后均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污染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木材、煤炭、煤气、天然气燃烧都要放热和发光现象,但发光放热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燃烧是化学能转换成内能来解答;
B、根据煤、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来解答;
D、根据燃烧有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来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
B、氢气验纯方法是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移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通过响声大小判断是否纯净,不符合题意;
C、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氢气燃烧法验纯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分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 镁粉氧化时放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B不符合题意;
C. 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吸收有毒气体氯气,C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利用题干信息镁粉氧化放热和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分析;
B.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C.结合题干信息,试剂X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少量氯气;
D.利用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12.【答案】A
【解析】【解答】香烟能够放出热量,升高温度,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即被点燃,故香烟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需要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13.【答案】(1)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2)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3)
(4)A;B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笑气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故答案为: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2) N2O从钢瓶中被释放出来后体积增大,N2O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故答案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3)加热硝酸铵分解制得N2O,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该无色液体应为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A. N2O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可以在手术室、面包店、咖啡馆等地方合理的使用,而不是禁止使用,故A错误;
B.N2O在室温下较稳定,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故B错误;
C.N2O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16)=7:4,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2) 将N2O从耐压钢瓶释放到气球中的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3) 加热硝酸铵分解制得N2O,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该无色液体应为水;
(4)A. N2O可以在手术室、面包店、咖啡馆等方面使用,不能禁止使用;
B.N2O在室温下较稳定;
D.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14.【答案】(1)煤炭
(2)存在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3)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产生氧气的量越多
(4)2H2O2H2↑+O2↑
(5)对;对
【解析】【解答】(1)根据图1分析, 2022年中国各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最多的是煤炭56%,其次是石油18%,其三是风能、氢能、核能占17%,最少的是天然气95%。故2022年我国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最高的是煤炭。
(2)、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反应。虽然光解水这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存在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 ,所以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
故答案为: 存在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光解水未投入生产。
(3)、 图2 表示氮化镓在不同温度时催化光解水的反应速度与氢气产生的含量图示分析可知,不同温度时,同一反应时间内手机氢气的质量多的反应速度快,故该图示表示在同一时间内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产生氢气越多。故由图2可知,温度升高会加快使用氮化铟镓/氮化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的反应速率,证据是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产生氢气的量越多。
(4)、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5)、①根据题意可知: 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4倍,被视为理想的清洁燃料。 故煤的热值没有氢气高的说法正确。答案:对。
② 根据题意可知: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故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溶解的物质会对电极造成腐蚀的说法正确。 答案:对。
【分析】(1)根据图1,2022年中国各能源 一次性消费的比例数据分析来解答;
(2)根据光解水这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存在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 来解答;
(3)根据图2,光解水在氮化镓为催化剂,同时时间,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曲线图分析来解答;
(4)根据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来解答;
(5)根据分析科普短文来解答。
15.【答案】(1)MnO2;催化;不变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3)防止生成固体溅落瓶底,炸裂集气瓶
(4);;;氧化反应
(5)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实验室常用反应①来制取气体C,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其中甲为二氧化锰,其化学式为MnO2,在此反应中它起到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
(2)将气体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3)E在C中燃烧的实验,该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防止生成固体溅落瓶底,炸裂集气瓶;
(4)反应②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③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④铜与氧气加热时生成黑色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三个化学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5)物质C(氧气)的用途除支持燃烧外,还有供给呼吸等
【分析】根据C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C是氧气;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丙是甲烷;
根据甲、乙、丁是三种黑色固体,A、B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A与甲混合反应生成氧气,甲为催化剂,所以推断A是氯酸钾,B是氯化钾,甲是二氧化锰;
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 是二氧化碳;
根据E、F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在纯净的C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F呈红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所以推断E 是铁,F 为铜。
16.【答案】(1)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uO或氧化铜
(3)乒乓球碎片;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12
17.【答案】(1)可燃物
(2)点燃的蜡烛很快熄灭
(3)A;B
【解析】【解答】(1)木条是可燃物,可以燃烧,玻璃棒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2)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被消耗、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燃烧需要氧气,点燃的蜡烛会很快熄灭。
(3)A、实验3的现象是小木条轻易被点燃,煤块不容易被点燃,说明了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故正确;
B、在空气中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故正确;
C、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燃烧,不是因为小木条的周围有充足的氧气,他们周围氧气含量相同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1)根据木条是可燃物,可以燃烧,玻璃棒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分析。
(2)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末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人教A版2019必修二)专题6-6 向量的数量积(重难点题型检测)(原卷+解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