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 (无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初二物理寒假作业1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高速公路通过居民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隔音板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B.分贝是表示声音高低的单位
C.隔音板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2.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变化
B.用相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
C.使音叉发出不同的响度,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D.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声音
3.物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大型舞台表演,常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干冰发生的变化和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升华和汽化 B.汽化和凝固 C.升华和液化 D.汽化和凝华
4.由汽化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冰雪消融 B.草叶上的露珠 C.河床干枯 D.滴水成冰
5.“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B.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6.2019年3月7日,在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首日比赛上,中国队小将张家齐、卢为以354.06分的成绩夺得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如图所示的是她们比赛时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  )
A.张家齐相对于卢为始终是静止的 B.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
C.卢为相对于张家齐始终是运动的 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
7.质量为1.2×105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  )
A.一头大象 B.一袋方便面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8.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时候,在将游码归零之前就进行了天平水平平衡的调节,之后他将物体放在右盘,将砝码放置在左盘,在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以后,天平再次水平平衡。此时左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待测物体的质量可能为(  )
A.69g B.64g C.60g D.56g
9.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瓶子,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和未知液体,分别将它们放到横梁已调平衡的天平托盘上。未知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0.甲,乙、丙三个发声体发声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三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11.夏天,南方水果通过物流运输时经常加入干冰来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发生    时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防止水果变质的作用。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行驶的s﹣t图像,根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0~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它的速度为    m/s=   km/h;
(2)0~5s内两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   (选填“<”、“=”或“>”)v甲;
(3)以地面为参照物,5s后乙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0s后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是    (选填“前进”或“后退”)的;
(4)0~10s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4.如图所示,太阳光线AO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井口,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到井底。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位置,并标出反射光线OB和反射角。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6.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小明在河边看到池底的鱼很浅而实际却很深,请在图中画出眼睛在B处看到河底A处鱼的像在C处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7.小明学了声学之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小明将直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①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②小明经过规范实验操作后,接着增大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选填“快”或“慢”),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选填“高”或“低”);
③如图乙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    (选填“高”或“低”)。
18.小剑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水浴加热,目的是为了    。
(2)图2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判断的依据是    。
(3)图2中A至B时间段,物质处于    态。
19.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A、B)、方格纸、刻度尺和铅笔,请按照实验操作进行填空:
(1)实验仪器中选择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的原因是:玻璃板透明,便于    。
(2)进行实验时,要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中央。将蜡烛A、B点燃后分别放置在玻璃板两侧,此时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    像,保持蜡烛A不动,透过玻璃板调整B的位置,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如图所示,此时蜡烛A、B到玻璃板的距离    (不考虑玻璃板的厚度)。
(3)在本实验中,用蜡烛B代替像 A'来探究物与像的关系,这样的研究方法叫作    。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甲图中光屏上有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    透镜,或光屏位置不动,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    眼镜;
(3)将甲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呈现在光屏上;
(4)用另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测出主光轴上AO长度为m,OB长度为n(m<n),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
A.0<f<m B.<f< C.f>n
(5)丙图中,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A、B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A处的像比B处大,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像可能是缩小的 ②B处像一定是缩小的
③P点位置在B的右侧 ④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2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时刻。
为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度,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适当
   (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2)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共2小题)
22.一瓶子质量为300g,当装满水后质量为800g,求:
(1)水的体积?
(2)若用瓶子装满密度为0.8×10/kg/m3的酒精,则可以装多少克酒精?
23.一列长210m的列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1400m的铁路桥,求:
(1)列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车上一乘客在窗口观察到他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2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赵 丹 审核:周士兵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2.如图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
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km/h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
C.人正常体温约27℃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5.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原因主要是(  )
A.水蒸发吸热 B.水凝固放热 C.水的凝固点较低 D.水可以保持菜窖湿润
6.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7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下方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蜒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10.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第一组同学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他们听到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第二组同学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第三组同学仍用钢尺进行实验,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但却听不到声音,原因可能是           .
(A) (B)
11.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温度差别很大.如图(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时刻在三亚和北京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三亚此时温度为    ℃,北京此时温度为    ℃,而城市的平均气温又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12.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在海面用方向性好的     (超声波/次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则海水深度为      m。
13.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会   (吸收/放出)皮肤周围的热量.
1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15.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
16.按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2)如图乙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根据已知光线画出原先的入射光线和后来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水中的一条反射光线a射入人的眼中,请在下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甲 乙 丙
17.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创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水温度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          .
(2)本实验应使用    (水银/酒精)温度计.(水银沸点357℃,酒精沸点78℃).
(3)创新组烧杯中的盐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盐水需要   热,其沸点为   ℃;在撤掉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试分析其原因是          .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②减小实验误差。
(5)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
18.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2)如乙图,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是否存在  (是/否).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3)若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图中A 处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左/右)调到 cm处,此时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与开始相比
(变大/变小/不变);
(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 。
20.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小球在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3)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1、如图所示,某同学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3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王 晶 审核:周士兵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今年12月份姜堰的最低气温约为﹣25℃ B.普通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C.正常人的脉搏大约是1分钟18次 D.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是5km/h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音调
B.声音在均匀空气中向远处传播过程中振幅、频率、速度都不变
C.声强级为0dB的声音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
D.超诊断人体疾病情况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华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诗词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4.《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以下诗句中与物理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相接近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 千里江陵一日还
C. 两岸猿声啼不住 D. 轻舟已过万重山
5.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质量和密度都将变小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指的是铁块的质量大于铝块的质量
D.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表示1 m3铅的质量为11.3×103 kg
6.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屏上标出的三个区域:①区域是红光外侧,②区域是可见的有色光带,③区域是紫光外侧.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现象为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B.把荧光物质放在区域③能发光
C.若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红光消失,只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D.若把白屏换成蓝屏,则屏上其他颜色的光带消失,只留下蓝色光
7.潜在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路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水员看到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些
B.潜水员看到路灯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的
C.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
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
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物质密度与构成物体的物质所处状态有关
D.大多数物质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9.以下是小明同学对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作出的小结: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缺陷;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现象.以上小结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1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5cm B. 20cm
C. 30cm D. 40cm
11.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20℃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气泡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0℃.
12.试根据所学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孔成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2)身高1.6m的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_____图;表示远视眼矫正的是_______图,该图中用于矫正视力的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13.如图所示,小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此时小明通过摄像头成的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
1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请在图乙中画出已知的一束光线射向水面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5.体积为0.27dm3的水,当它全部结成冰后,问:(1)冰的质量是多少g?(2)体积变化了多少c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
16.“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块茶色玻璃板下方立在一张平铺的白纸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3)点燃蜡烛A,从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便确定了像的位置 ;(4)要探究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关系时,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5)蜡烛A在玻璃板前20cm处,将玻璃板下端在白纸上向右平移5cm后,蜡烛A的像与A的距离是_______cm;(6)若只将玻璃板绕边MN向后转动一微小角度,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重合;(7)实验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你说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按照顺序安装器材,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上.以下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比较规范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C.以上都可以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又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3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cm.
(4)在图乙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向左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B.向左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C.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5)若将蜡烛换成F光源,调整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则人眼在如图所示位置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图丁中的________;若此时保持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走光屏,人眼在90cm刻度线处透过透镜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5)在模拟人眼成像的过程中,蜡烛和光屏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时,现紧靠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此时将蜡烛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下同),或将光屏__________移动适当距离,还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6)实验过程中,若一只昆虫落在了凸透镜上,光屏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昆虫的像;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遮住时,光屏上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只剩下上半部分”、“只剩下下半部分”或“还是完整的,但变暗”).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4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蒋宏明 审核:周士兵
一、选择题
1、“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
A、音色 音调 B、音色 响度 C、音调 响度 D、音色 音调 响度
2.无风的天气下雨时雨水竖直向下落的速度是3m/s,一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速度是4m/s,骑自行车的人感觉雨水打在他身上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s,向西向下 B、3m/s,竖直向下 C、4m/s,向西 D、5m/s,向西向下
3.如图所示,小明用实验室内的温度计来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4、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而这些“白气”又会消失,在“白气”产生与消失的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液化 B.汽化 升华 C. 汽化 液化 D. 液化 汽化
5、一辆汽车从山下到山顶的平均速度为30km/h,从山顶到山下的平均速度为60km/h,汽车在上下山全程上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
A. 30km/h B. 40km/h C. 45km/h D. 90km/h
6、装在汽车前面的后视镜属于( )
A.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D. 凸面镜
7、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大,像到镜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到镜的距离变大
C.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的距离变小 D.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的距离大小不变
8、在防盗门上装一只“瞄眼”,屋内的人通过“瞄眼”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里“瞄眼” 相当于( )
A. 凹透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凸面镜
9.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相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0.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5m/s,该物体可能是( )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11、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 B. 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
C.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 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12、甲、乙两个同学沿同一路径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速度分别为 3.5km/h和1m/s,则最先登上山顶的是( )
A. 甲 B. 乙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13、一物体在凸透镜前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小于12cm B.等于12cm C.大于12cm D. 无法判断
14.如图5所示,常温下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冰和热水,均盖有玻璃a和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15.图6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位置
图5
二、填空题 图6
16、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音调高, 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辨别小提琴和二胡声,是因为二者的 不同。
17、汽车在的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右图示,则开始刹车0.5s时汽车的速度是 m/s,从信号灯变红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共行驶了 m,这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18、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是针状的,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 ,有利于仙人掌的生长。
19、红外线具有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对于验钞机、电视机摇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属于紫外线的应用是 。
20、植物的光合作用把 能转化为 能,湍急的河水能使小船顺流而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 能。
21、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其物镜焦距很 ,目镜焦距 (选填“长”、“短”)。
22、图8是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属于 镜;B属于 镜;C属于 镜,其作用是 。
23、图9为甲、乙两个运动的物体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时间为0.02s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你可以用手中的工具测得相应距离为
cm,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m/s。
24、小明的爸爸骑自行车上下班,按5米/秒的正常车速,上下班各需用半小时。有一天,他想在上下班时顺路到文具店购买一些练习本,文具店离开工作单位的路程为3000米,假如购买练习本共需5分钟,且开始时仍以5米/秒的车速行驶,最终仍在半小时内走完全程,那么考虑到安全因素,要求在购买练习本后的车速尽可能小,小明的爸爸应该 (填“上班时”或“下班时”)去文具店,离开文具店后,自行车的车速为 米/秒。
三、作图题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10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26、完成图11中的光路图。
27、如图12所示,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底部的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起初容器中没有水,青蛙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中(a),然后向容器中倒满水,仍在P点的青蛙视野范围是否变化?请在图(b)中图示说明。
四、综合题
28、在图13中,小明和小华用线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做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距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铁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响声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
29、在做某物质的熔化实验时,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14所示的曲线,由图线可得出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实验开始时该物质处于 状态,初温为 ;其中熔化加热了 min。
30、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15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再观察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AO 向ON靠近,则OB (填“靠近”或“远离”)0N; (2)如图乙,以0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的目的是为了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入射角 折射角
100 6.70
200 13.30
300 19.60
400 25.20
500 30.70
3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右表列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一组数据,比较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如下关系:(1) ;(2) 。
32、小刚在学完透镜之后,想知道“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因此他找来了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请你帮助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猜想: ;
(2)这次探究所需的主要器材有: ;
(3)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4)设计出记录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表格.
(5)结论:若 则 。
33、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汇报课上,一位同学为了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他自制了一个简单装置如图16所示,取一个墨水瓶,装满带红色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圆珠笔芯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将该装置放入热水中,发现红色水柱很快上升溢出管口,为了使实验现象缓慢且便于观察,请你为他设计改进方案。(至少答出两种)(1) ;(2) 。
34、某同学在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实验中,把纸片揉成一个团,然后释放,并用秒表测出纸团下落的时间,算出纸团下落的速度,但他发现,每次测量的结果相差较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35、某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8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的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走了45步,脉博跳动40次。求:(1)这段路程多长?(2)他散步的速度多大?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5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朱鼎文 审核:华 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街道边“刺眼”的玻璃幕墙 B. 夜晚朦胧的月亮
C. 呈现着彩色图案的投影屏幕 D. 白天火热的太阳
2.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
B.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他成像变大
C.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 D.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笔“折断”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把四个几何图案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5.城市的交通道路上,在传统的交通标志白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纯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只要汽车的灯光一照,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下面几种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完全不同的是( )
A.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
B.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C.自行车的尾灯
D.环卫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6.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8.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光屏移动的距离s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二、填空题
9.如图是清华大学草坪上的日晷,它的基座上镌刻着拉丁文“ACTANONVEBR”及其中译文“行胜于言”,日晷是利用晷上的针的影子随时间长短和位置变化来判断时间的计时工具,它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若针的影子由短变长,则表示时间为_______________(选填“上午”或“下午”)。
10.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 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如右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入射光线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12.苏州平江河水面平静,某处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河水中的像高____________m。1.5米高的小明站在树边的河堤上,他的头顶与他在水中像的头顶相距___________m。
13.如图甲、乙、丙是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情形,其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_。当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5.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中的A、B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______(填字母)是实际飞机,这是因为光从______ 射向______发生了折射。(填“水里”或“空气”)
三、解答题
17.(1)请根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下图(2)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2)如图所示,请将凹透镜光路图补充完整。
(3)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作出入射此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8.利用蜡烛和薄玻璃板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来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时,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如图乙所示;此时为了观察这支蜡烛的像,应该利用图乙中 (选填“a”、“b”或者“c”)的视角进行观察;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初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关系是相等.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4)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选填“A”或“B”)是反射面;
19.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人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0.小明和同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小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 ______ (选填“点燃”“不点燃”)蜡烛;
(2)如图甲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如图甲所示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而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4)小明利用同一凸透镜,测了多组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并作出物距u的倒数和像距v的倒数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6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黄宇浩 审核:华 乔
一、选择题
1. 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先敲击音叉,再将音叉轻触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是乒乓球振动发声
C.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2. 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新型水杯对沸水降温时,该材料发生了熔化。 B. 该材料是晶体,熔点为55℃
C. 15-30min,该材料需要吸热 D. 该材料熔化时间为45min
3.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 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 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 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 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4. 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一条反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为60°,折射角大于60°
B. 反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 60°
C. 反射角为30°,折射角大于30°
D. 反射角为30°,折射角小于30°
5. 在虚线框内放置的是透镜,让一(两)束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分别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放置的一定是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6. 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一起点一起向东运动的图像如图,由图知正确的是(  )
A. 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B. 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C.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D. 乙车速度是0.1km/h
二、填空题
7.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 ___不同。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他们的 ___不同(前两空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
8. 如图所示,有三杯水甲、乙、丙放在室温为30℃的同一房间内,一杯是普通自来水,一杯是刚倒的开水,一杯是刚倒的冰水,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杯中装开水的是___杯;杯丙外壁出现的水珠是水蒸气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需要_______(吸或放)热。
9. 科学工作者研发了双层真空玻璃来减弱噪声,该玻璃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寒冷的冬天,会在房间玻璃的__________(填“内”或“外”)侧出现美丽的“冰花”,这属于现象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
10.某队比赛时,现场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龙舟队,这是由光发生___________的缘故;额温枪是利用___________热效应来工作的;如图是冬奥会期间的防疫消毒机器人正在工作,其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___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1.当太阳在电池板后方时,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若某时刻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一束阳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P点,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若镜面竖直上移,则反射角将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若镜面水平左移,该束光线将照到P点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12. 如图甲所示,树叶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乙图是小强在校运会中参加男子400m比赛的成绩记录,他400m比赛的成绩是___________s。
13. 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直冲云霄,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的;经过6.5小时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对接时,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的。
14.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5.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6.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17. 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明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
(2)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3)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的蜡烛B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小明应在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经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6)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_。
18. 某同学用如图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此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2)如图乙,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35.0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所以此时应将凸透镜向______(填“上”或“下”)调整。
(3)乙图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15.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此性质的应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如图丙,将凸透镜、蜡烛、光屏移至光具座如图位置,则人眼在图中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19.有甲、乙两个金属球,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4,体积之比为V甲:V乙=1:2,则这两种金属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等于(  )
A.2:5 B.5:2 C.8:5 D.5:8
20.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B.kg/m3、g/cm3和kg/dm3都是密度的单位
C.从公式ρ=m/V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21.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密度    ;医院急诊室中容积为0.8m3的氧气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22.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组用3个铝块、小亮组用3个松木块分别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组用天平测体积为10cm3的铝块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他们继续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如表实验次数1中空白处。接下来他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如表格的记录。小亮组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试验次数 m/g V/cm3 物质 试验次数 m/g V/cm3
铝块 1     10 松木 1 108 216
2 54 20 2 32 64
3 108 40 3 10 20
(2)分格中1、2、3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比较小明组和小亮组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4)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    。
(5)对本实验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是为了    。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7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宋 菁 审核:华 乔
一.选择题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
2、观看2022年卡特尔世界杯足球赛,听到解说员说“哪有什么无心插柳,都是努力后的水到渠成”,观众辨别出解说员是贺炜,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3、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4s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
C. 泰州地区春季的平均气温约36℃ D. 课桌的高度约70mm
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冰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 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 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冰雪消融与该过程相同
5、如图所示,将四种声音先后逐一输入同一示波器,分别得到这四种声音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变小孔的形状,屏上像形状不变
B. 小孔稍许靠近屏,屏上像会变大
C. 烛焰稍许靠近小孔,屏上像会变小
D. 稍许增大小孔尺寸,屏上出现虚像
7、分别盛有冰块(图甲)和热水(图乙),上方都盖有一块玻璃板,过一会儿将能看到 ( )
A. 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内侧都有小水珠
B. 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外侧都有小水珠
C. 甲杯子上玻璃板外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内侧有小水珠
D. 甲杯子上玻璃板内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外侧有小水珠
8、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在0到t1时间内(  )
A. 甲运动的路程比乙大 B. 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大
C. 甲、乙做加速运动 D.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变速运动
9、在2021年12月9日的“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随即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像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图甲的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 在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不能够用光屏呈接
C. 像逐渐变大,是因为王亚平和水球间的距离变小
D. 图乙中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小于水球的焦距
二.填空题
10、如图,一只蜂鸟悬停在空中吸食花蜜。以花为参照物,蜂鸟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幼鸟在飞离母亲的视野时,会发出叫声和母亲联络,这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11、如图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1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内部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人耳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
(1)从正常速度播放到快速播放,可把声源振动发声的总时间______(缩短/延长);
(2)正常速度播放时,每分钟振动18000次的声波频率为______Hz;把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频率将变成______Hz,此时空气中声波传播速度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2倍速度播放时能被人耳听到,正常速度播放时人耳却听不到的声音属于______(超声/次声)。
13、如图甲所示,为玻璃熔化的过程图象,由此可知,玻璃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由于玻璃透光性良好,常被用于制造透镜,如图乙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光通过透镜后再发电,该透镜是一个凸透镜,它对光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4、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半杯水,一束光竖直向下照向水面,反射角大小为____。保持入射点不变,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0°,反射光线____(顺/逆)时针旋转10°,折射光线旋转的角度____(大于/等于/小于)10°。
15、一束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_____(填“空气”或“水”);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s经过的路程。从v-t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的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从出发到60s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 m,在0~8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17、如图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上,透过玻璃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左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以及自己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已知小龙身高1.8m,此时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m,则小龙在玻璃门中所成的______(虚/实)像、像高为______m。小龙向前走了2m,发现此时玻璃门中自己的像和广告牌正好重合,则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为______m。
三.解答题
18、(1)如图所示,夜晚路灯下站着爸爸和小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AB和CD,请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镜面反射后的光路图,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3)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图。
(4)如图所示,某人看到水中A处有一个发光点,但是实际上发光点的位置在B处,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9、小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大润发超市,其中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明同学步行的速度;
(2)小明同学到大润发超市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明同学骑车的速度。
20、在“探究水沸腾实验”中: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 ___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A组和B组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__℃。第4min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 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A、B小组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___________(选填“>”“=”或“<”)mB;
(3)通过学习,小华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_________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了,因为水沸腾时 ___________。
21、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CDFE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选填“>”、“=”或“<”)入射角,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若将图中的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____;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4)如果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22、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小华利用桌上A、B两个玻璃凸透镜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15cm。
(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_____上;
(2)小明按如图甲所示完成实验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选择的是 ___________(选填“A”或“B”)凸透镜;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小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弯曲度可以调整的水透镜。将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是 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抽水,改变水透镜的弯曲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变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又渐渐变清晰了,说明水透镜在被抽水后,焦距变 _______(选填“大”或“小”)了。矫正此“视力”的问题,可佩戴 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8
预计完成时间:45分钟 命题:王嘉慧 审核:华 乔
一、选择题
1. 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果想再次看到硬币,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手电筒照亮硬币 B. 向碗里缓缓注水
C. 人向碗走近一些 D. 借助一块平面镜
2. 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3.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 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5. 为倡导疫情期间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将中华传统“夸赞礼”按人体比例绘制成图示宣传画。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A. 0.6m B. 1.8m C. 3m D. 4.5m
6. 以下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观察发声的音叉能否激起水花;②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③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研究像的特点,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④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的四周包上同样厚度的待测材料;⑤研究物体的冷热程度时,观察比较同一液体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⑥通过观察到荧光物质发光,感知紫外线的存在。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大致相同的是(  )
A. 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7. 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 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10m),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时间t,甲、乙相距8m,则该过程中 (  )
A. t一定为10s B. 甲车的路程一定为4m
C. t可能为90s D. 乙车的路程可能为36m
二、填空题
9. (1)“万籁俱寂”主要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下同)很小;“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2)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
(3)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________(吸收/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________(有利于/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电视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红外线/紫外线)来工作的。
10. 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甲、乙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杯外的水温为100℃,乙杯外的油温为300℃,甲、乙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最终两杯水的温度t甲___________(选填“>”、“<”或“=”)t乙。
11. 在探究固体熔化特点实验中,我们用如图实验装置给萘加热,图中实验装备缺少的测量仪器是 、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此实验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图像,已知当地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萘的熔点是80.5℃,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218℃,请问DE段的温度是 ℃,BC段的温度是 ℃。
三、解答题
12.根据要求作图:
⑴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⑵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⑶如图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3.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min ……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 …… 96 97 98 98 95 98 98 ……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______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____ ;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4)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__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__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小雨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象,如图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cm;
(2)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点燃/不点燃)蜡烛;
(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___(虚/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若用照相机从凸透镜右侧对着凸透镜拍摄,则________(能/不能)拍到蜡焰的像;
(4)小金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中①至⑥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近到远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________③①②;
(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上/下)移动;
(6)小超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如图戊,下列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_______个;
(7)小亮实验小组更换相关器材后顺利完成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己的图象,线段为凸透镜的像距倒数1/v和物距的倒数1/u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0.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276km,下表为D6201次列车运行时刻表.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 /7:56
泉州 174 8:17 /8:19
厦门 276 9:02
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则列车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小时?
⑵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⑶列车在7 :55的瞬时速度多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庄2023-2024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监测(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2023-2024学年度高三7省/9省联考(1月)地理(甘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