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解析)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碳粉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硫酸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氧气中混有少量氨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2.下列除去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CO2(CO) 点燃
B Zn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A.A B.B C.C D.D
3.2021年10月,COP15中国馆安徽线上馆正式与大众见面,本次安徽展区体现“美丽安徽,生态优先,绿色江淮,生灵共舞”的设计主题,以下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水更清——禁用农药化肥
B.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C.景更美——提倡植树造林
D.气更新——提高燃料利用率
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u粉 Fe粉 磁铁吸引
C CaO CaCO3 高温
D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CaCO3,过滤
A.A B.B C.C D.D
5.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
甲 乙 甲 乙
A Ca(OH)2 CO(NH2)2、NH4HCO3 B Ba(NO3)2 KCl、(NH4)2SO4
C AgNO3 NH4Cl、NH4NO3 D NaCl K2SO4、KNO3
A.A
B.B
C.C
D.D
6.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灼烧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
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石蕊试液 D.氧化铁和氧化铜——看颜色
7.下列除杂方法或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少量)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碳酸钡 氯化钠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Fe 铁锈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8.2019年我国成为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B.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水体资源
C.植树造林,净化环境 D.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合理利用
9.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钙 消石灰 Ca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1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乙醇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B.铜用于制作导线
C.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B.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钙能使酚酞变红,所以氢氧化铜也能使酚酞变红
C.盐酸能使石蕊变红,硫酸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醋酸也能使石蕊变红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二、科学探究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上橡胶塞。为探究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该溶液已变质
(2)【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不含NaOH。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 。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 生成 猜想二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操作a的名称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分析,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填“>”“<”或“=”)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
三、计算题
14.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5) 。
Ⅱ.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根据方程式计算)(16) 。②小华取10克样品,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17) 。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此数据,
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18) 。
四、填空与简答
15.现有Na、O、C、H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1)最理想的燃料 ;
(2)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气体 ;
(3)汽水中含有的不稳定的酸 ;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小苏打 。
16.研究发现,“六神丸”(含麝香等六味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麝香中含有麝香酮、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铵等物质。据此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
(2)2个硫酸根离子: 。
(3)可作制玻璃的原料,俗名纯碱: 。
(4)可在农业上作为受热不分解的化肥: 。
(5)含有第三周期的一种金属元素: 。
(6)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显-3价: 。
17.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请分别填出其化学式。
甲:Na、H2、O2、Cl2;
乙:SO3、Na2O、CO2、SO2;
丙:NaOH、K2CO3、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1)甲 ,乙 ,丙 ,丁 。
(2)根据下图,写出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18.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请回答:
(1)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下列化学实验,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下列实验A与 (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
(2)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 生成时,此类反应才可以发生。已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 (“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9.化学中的盐和生活中的盐
(1)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是指食盐(主要成分是 ),食盐是一种没有气味的,白色颗粒状固体。
(2)化学中盐的定义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 和 的 。
(3)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具有 性,亚硝酸钠的形状与盐相似,也具有咸味,若误作为食盐用于烹调易引起中毒。
不同点:
a.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物质,而食盐是一种物质,二者有本质区别。
b.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有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属于盐,但不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2SO4。
c.根据盐中的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把盐分为含氧酸盐和无氧酸。含氧酸盐称为“某酸某”,无氧酸盐称为“某化某”。
d.根据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特点,可将盐进行分类,并称为“某盐”,例如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有钾离子盐称为钾盐,含有铵根离子称为铵盐,等等。
20.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B的俗名叫消石灰,D的俗名叫烧碱,C的俗名叫纯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1)B的化学式为 ;
(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C B.CO2 C.Fe2O3 D.CaCO3
21.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溶液a一定显 性。
(2)白色固体b一定是 (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 。
(4)现象c: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 。
②若有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 。
(5)稀HNO3溶液能否用稀HCl溶液替代 (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反应,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和硫酸铜均能反应,把欲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选项错误;
C、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干燥气体,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除去物质中的杂质应做到:
1、不能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
2、不能引入新杂质;
3、最好的除杂方法是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
2.D
【详解】A、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则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无法点燃,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锌能与硫酸反应,而炭不能与硫酸反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钠,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过滤可将过量的铁和铜除去,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是禁止使用,错误;
B、加强大气治理,利于空气质量提高,正确;
C、提倡植树造林,利于美化环境,正确;
D、提高燃料利用率,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CO不能在CO2中点燃,因为CO2不支持燃烧,不能除去杂质,故A不正确;
B、用磁铁能吸引铜粉中的铁粉,方法正确,故B正确;
C、CaCO3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除杂方法正确,故C正确;
D、CaC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碳酸钙可过滤除去,方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A。
5.D
【详解】A、尿素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氢氧化钙可以鉴别出尿素和碳酸氢铵,不符合题意;
B、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而氯化钾和硝酸钡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硝酸钡可以鉴别氯化钾和硫酸铵,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银和氯化铵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硝酸银和硝酸铵不能反应,所以硝酸银可以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硫酸钾、硝酸钾均不能反应,所以氯化钠不能鉴别出硫酸钾和硝酸钾,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鉴别两种物质一定要利用两者的不同点,加入试剂后出现不同现象,方能达到目的。
6.C
【详解】A、二氧化锰粉末在灼烧下和氧气不反应,木炭粉灼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固体粉末逐渐减少,可以鉴别,正确;
B、氢氧化钠加水后温度升高,硝酸铵加水后温度减低,可以鉴别,正确;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能鉴别,错误;
D、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可以通过颜色鉴别,正确;
故选C。
7.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碳酸钡难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稀硫酸也会与铁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故选D。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A
【详解】A、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不能消除污染,与主题不相符合;
B、合理使用农药,保护水体资源,与主题相符合;
C、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空气污染,与主题相符合;
D、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污染,与主题相符合。
故选A。
9.D
【详解】A、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题中化学式错误,故A错误;
B、碳酸钙俗称石灰石,其化学式为CaCO3 ,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因为刚开始水中没有硝酸钾,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刚开始为0,然后再逐渐上升,到最后溶液达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达到平衡,因此图像不正确,符合题意;
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的氧气的量,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这个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待硝酸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反应形成氢氧化铜沉淀,至硝酸铜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再增加,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容器中镁元素质量不变,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详解】A、乙醇用作酒精灯的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是利用稀盐酸能和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碳酸氢钠能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A、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带正电荷,相等于金属离子,把这类盐叫做铵盐,故错误;
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因此不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错误;
C、酸的溶液呈酸性,都能使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稀盐酸、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醋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错误。
故选C。
13. 有气泡产生 NaOH、Na2CO3(或氢氧化钠、碳酸钠) 白色沉淀
变为红色 过滤 >
【详解】(1)【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结论中该溶液已变质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滴加足量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2)【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部分变质,则该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或NaOH、Na2CO3);
【实验探究2】结论中是猜想二成立,即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现象是上层清液变为红色;
(3)【提出问题3】①操作a是固液分离操作,故a的名称为过滤;
②样品中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与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之和,故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
14.⒂79%(16)7.3%⒄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⒅B装置吸收了CO2带出的水蒸气和HCl气体
【详解】试题分析: ①Ⅰ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被溶解;由题意知:石灰石中杂质为2.1g,故碳酸钙质量为10g-2.1g=7.9g,其质量分数为7.9g/10g×100%=79%;
Ⅱ 应找出盐酸完全反应时的盐酸质量及其氯化氢的质量,即可求得;已知量50g盐酸,对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10g-5g=5g,再用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氯化氢的质量;
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则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73
5g 50gY
100:73==5g:50gY
Y =7.3%
NaOH固体是作为干燥剂CO2和吸收,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在反应会挥发HCl气体,也会与NaOH反应。故B装置吸收了CO2带出的水蒸气和HCl气体
考点: 干燥剂、化学方程式。
15. H2 O2 H2CO3 NaHCO3
【详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资源丰富,放热多。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故填:H2。
(2)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气体是氧气,故填:O2。
(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汽水中含有不稳定酸是碳酸,故填:H2CO3。
(4)碳钠氢钠俗称小苏打,故填:NaHCO3。
16.(1)2N
(2)
(3)Na2CO3
(4)KCl
(5)Na/Mg/Al
(6)
【详解】(1)2个氮原子: 2N;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 ;
(3)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4)KCl受热不分解,故可在农业上作为受热不分解的化肥;
(5)含有第三周期的一种金属元素有钠镁铝,其元素符号为Na、Mg、Al,故答案为: Na或Mg或Al;
(6)碳酸铵(NH4)2CO3中氮元素显-3价表示为:。
17.(1) Na Na2O NaOH NaCl
(2) 4Na+O2=2Na2O Na2O+H2O=2NaOH NaOH+HCl=NaCl+H2O
【详解】(1)甲组物质中只有Na是金属单质,其余是非金属单质;
乙组物质中只有Na2O是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非金属氧化物;
丙组中只有NaOH是碱,其余是盐;
丁组中只有NaCl是盐,其余是碱。
(2)由题图可知,Na→Na2O→NaOH→NaCl,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O2=2Na2O,Na2O+H2O=2NaOH,NaOH+HCl=NaCl+H2O。
18.(1) D 都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实验现象
(2) 复分解 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 不属于
【详解】(1)实验A中过量的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无色,生成红褐色沉淀;
实验B中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
实验C中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实验D中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颜色变为蓝色;
故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下列实验A与D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实验现象;
(2)A、B、D中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此类反应才可以发生;已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没有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9.(1)氯化钠
(2) 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化合物
(3)毒
【详解】(1)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是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是一种没有气味的,白色颗粒状固体。
(2)化学中盐的定义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3)亚硝酸钠在血液中和亚铁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故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具有毒性,亚硝酸钠的形状与盐相似,也具有咸味,若误作为食盐用于烹调易引起中毒。
20.(1)Ca(OH)2
(2)复分解反应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B
【分析】A是最常用的溶剂,则A为水,B的俗名叫消石灰,则B为氢氧化钙;C的俗名叫纯碱,则C为碳酸钠;D的俗名叫烧碱,则D为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E为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F可以是盐,如氯化钙;
【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2)C与E反应,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3)C→D的反应,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4)由图可知X代表的物质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碳、氧化铁、碳酸钙都不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选B。
21. 碱 CaCO3 完全除去NaOH、Na2CO3,以免干扰检验CaCl2 CaO和NaOH CaO、CaCl2或NaOH、CaCl2 不能
【详解】(1)溶液a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且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所以溶液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2)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白色沉淀为CaCO3;
(3)检验氯离子,加硝酸银之前,需要先排除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干扰,所以加入过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完全除去NaOH、Na2CO3,以免干扰检验CaCl2;
(4)现象c:①若无白色沉淀,白色固体中不含氯离子,所以干燥剂成分为CaO和NaOH;
②若有白色沉淀,白色固体中含氯离子,干燥剂成分为CaO、CaCl2或NaOH、CaCl2;
(5)稀HNO3溶液不能用稀HCl溶液替代,否则会引入氯离子,对氯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1.2分橘子(同步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1.1小数的意义(一)(同步练习)(含解析)